中医健康网

甲状腺切除糖尿病(甲状腺切除糖尿病能治好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甲状腺手术一定要全切吗

对待甲状腺癌,谨防过度治疗

对于甲状腺癌特别是微小癌,国际上都提到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问题,我们讲癌症要早诊早治,这是防癌治癌最基本的原则。但是,甲状腺癌特别是对分化性甲状腺癌来说相对特殊一点,临床不提倡早期筛查,因为现在超声技术发展的很好了,两毫米的甲状腺结节都能看出来,但是这些技术的易用简便性和这些技术的滥用的驱动导致了部分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现象的发生。

甲状腺切除术费用昂贵,而且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主要体现为喉返神经损伤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必须在余生中采取甲状腺素替代疗法,这一治疗本身就具有健康风险,长期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可能出现心血管疾病(心房颤动和心律失常)、骨质疏松等问题。

单纯用药可以维持甲状腺所有的功能吗?

甲状腺在儿童时期特别是生长发育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体代谢、人体生长至关重要。成年以后,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切了就意味着甲状腺素没有了,就需要外源补充。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和国际都发现,长期服用左旋甲状腺素以后对人体是有影响的,所以现在医生对患者,在服用甲状腺素的剂量、强度上,也做双风险的评估,就是说达到抑制或者减少它复发的可能剂量,但是又不要过高,因为剂量维持的时间够长以后,比如绝经期的妇女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症,还有一些病人对于这个药物有反应,比如有的有过敏反应,那不得不寻找别的药替代。

那么,甲状腺手术一定要全切吗?

很多外科医生主张甲状腺癌手术一律做全甲状腺切除,利于术后复发风险评估及碘131治疗。但是徐教授并不赞成这种做法,他认为,如果是很局限的甲状腺癌,做手术没有必要把整个甲状腺都切掉,特别是很多非常早期的微小癌,单发的结节,手术切除一半甲状腺,这样甲状腺功能还在,对病人影响并不大,而且低危病人不需要后续碘131治疗。但如果甲状腺全部切了,患者就需要终身服药。而对于较晚期病变,有明显包膜外侵、有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幼年有射线接触史以及直系亲属有甲状腺癌治疗家族史的病人仍需做全甲状腺切除。另外,全甲状腺切除相应带来的手术并发症高于非全甲状腺切除术,因此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决定,如果病情确实需要全切,那就应该全切;而有些患者不需要,还是应该给患者保留一些功能,提高他的生活质量。

患了甲状腺结节或者甲状腺癌的患者还能食用碘盐吗?

能不能吃含碘的食物是甲状腺癌患者最为顾虑的问题之一,其实,正常碘盐中碘的含量并不是很高,所以不用特别关注。徐教授提示大家,碘含量过高和过低都不好,对于含碘量比较高的食物可以吃,比如紫菜、海带等,但要适可而止。如果想知道自己体内碘的高低,科学的方法是进行尿碘监测。

另外,徐教授特别强调,日常一定要注意身体肥胖的问题。有研究发现,肥胖跟甲状腺癌存在一定关系,临床发现,肥胖和很多类型的癌症都有关系,如跟结直肠癌、乳腺癌都有明确的关系。因为肥胖患者常常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因此在饮食控制上还是要适当注意,减少肥胖的发生。除了饮食节制之外,还应该加强锻炼,消耗掉多余的热量,控制体重。(专家简介:徐震纲,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医院伦理委员会主任、协和医学院临床外科学系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朱迅囊肿已切除 癌症甲状腺和糖尿病有何关系?

朱迅癌症情况怎么样?11月2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央视4套《欢聚一堂》、《快活中国》栏目标主持人朱迅因甲状腺有异物,正在肿瘤病院就医。记者在第一时光前往,经朱迅已于11月1日上午9时通过手术将囊肿物掏出,现在外科住院处休养,并等待囊肿物切片的化验结果。

朱迅癌症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朱迅作为央视著名主持人,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压力和严苛的要求,很多同行因此患病,而最糟糕的就是患上了癌症,著名已故主持人罗京就是罹患癌症去世,朱迅只是在罹患癌症的著名主持人的名单上增添的新纪录。所以说不定今后还会有更多辛苦奔波,兢兢业业的人士被疾病缠身!

了解疾病发病原因,如何预防他们成了当务之急!

首先,朱迅癌症治疗中切除的囊肿物是什么?那是甲状腺疾病引起的恶性肿瘤!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疾病之一,说起内分泌疾病,更多的人会想到糖尿病,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中最常见的两大疾病!理论上说,两者是互相独立的疾病种,然而科学调研惊人地发现,在糖尿病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比没有糖尿病的高出很多!!

如普通人群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为7%,而在2型糖尿病人群之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到12%1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更高,可上升到33%。V:CMK1198

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伴发甲状腺疾病。

这就是什么原因?目前内分泌专家对此进行了很多思考,但答案依旧不太明确,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的高甲状腺发病率原因目前不明

但是目前全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1.3亿,占全国总人口11%以上,这还没有计算已患上却未知的糖尿病人士,按照这样的情况粗略计算,至少15600000名糖尿病患者患上甲状腺疾病!这还只是以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数据计算得来。

1型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的联系似乎更复杂和不堪!

1型糖尿病本身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了自己正常的组织器官,如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β细胞功能紊乱,从而发生1型糖尿病。某些类型的甲状腺疾病同样如此,是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出现紊乱,攻击了甲状腺,从而出现某些甲状腺疾病。通常,患上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也更容易患上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似乎能解释为什么1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那么糖尿病患者更易伴发哪些甲状腺疾病呢?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1型糖尿病更易伴发甲亢、甲减和甲状腺炎,而2型糖尿病更易伴发的是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女性高于男性,同样,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女性也高于男性。

重要的是,甲状腺疾病在严重情况下转为癌症的病变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病种!现在你还小瞧糖尿病吗!

来自网络

更多养生知识尽在:

《健康第一》山东影视每晚4:50

《海上孟府》山东影视每晚21:10播出

糖尿病遇上甲状腺疾病,会发生什么?

曾经有一个关于内分泌科疾病的对联,想必很多人都听过,

上联是:尿里含糖,不是浪费是糖尿 。

下联是:眼中有神,不是漂亮是甲亢。

横批是“就这俩病”。

非常形象生动,将这两疾病的典型症状简单的描述出来。

而这两种疾病确实是内分泌代谢科最为常见的疾病。

但是当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那么会发生什么?糖代谢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葡萄糖代谢。甲状腺激素能够加速肠粘膜吸收葡萄糖,增加外周组织利用糖以及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提高糖代谢速率。

甲状腺激素还能增强肝糖异生,增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的升糖作用。

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还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糖可以明显升高。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同样会影响糖代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糖原生成减少,肠道对葡萄糖吸收减少,但同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有所增加,机体一定程度上出现或加剧胰岛素抵抗。

促甲状腺激素也可能影响糖代谢,但是目前对其影响较少,结论也不相同。

如何进行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相互筛查

鉴于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紊乱之间复杂的关系,目前已经有一些指南提出,应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同时进行甲状腺相关抗体的检测,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新诊断糖尿病的分型。

对于50-55岁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女性糖尿病患者或者伴有提示性症状、自身抗体滴度高或血脂异常时,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

对于孕妇而言,无论是糖尿病还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均会对母体及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常规都要筛查血糖和甲功能。

鉴于甲状腺功能对糖的影响巨大甚至可以引起继发性糖代谢异常或者糖尿病,因此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应当定期检测血糖,以随时发现血糖水平的异常。

当两者同时存在时,治疗上要注意两者兼顾,例如当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时,患者在饮食控制方面就不一样过于严格,适当增加热量和蛋白质比例,否则无法满足此时的高代谢状态,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得到控制后再进行饮食的调整。同时还要注意甲状腺激素异常对血糖水平的特殊影响,以防止血糖波动剧烈。而积极应对糖尿病对甲状腺亦有益。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很多改善血糖的药物也能改善甲状腺功能。

综上所述:

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两者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先后发病,同时存在,无论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免疫,代谢调控的失常均可以引起机体内分泌紊乱,为这两种疾病的滋生提供温床,我们应该提高对两者的认识,开展两种疾病合并存在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特点的研究,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预防治疗。

#糖尿病的真相# #健康乐享官#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并点赞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如果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请转发给他们。这是对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