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喉咙紧(糖尿病 喉咙)
老人走路喉咙发紧竟是心肌梗死 这些信号要警惕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新民网·最新报道】70岁的王大爷平时身体挺不错,很少去医院。一周前他感到头晕、乏力、喉咙干,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检查,血压和心电图都正常。他以为是自己感冒了,并没有太在意,吃了点感冒药,但仍头晕乏力。特别是快走几步,就觉得喉部发紧,停下来休息就好转了,他以为是走得急的原因。两天前,王大爷在上楼时,突然觉得喘不过气来,胸口憋闷晕倒了。急送入医院,检查发现,他得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幸好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喉咙痛怎么会和心梗搭上边呢?“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发作都会出现胸痛等典型症状,特别是对疼痛敏感性下降的老年人来说,心绞痛、心肌梗死会以牙痛、咽喉痛、腹部痛,甚至下肢痛等各种各样的不典型症状表现出来。”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宋贺指出,就像王大爷喉咙痛、嗓子干的症状,就是属于这一类。一般来说,导致喉咙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嗓子发炎,很多由感冒引起。但在没有发炎的情况下,嗓子突然出现疼痛,尤其伴有心慌、胸闷憋气、出汗等表现,则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的不典型表现,“特别是如果患者再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这个时候就得赶紧拨打120,去医院就诊。”
宋贺医生介绍说,异位心绞痛的发生和心脏的感觉神经传导通路有关。在心肌缺血缺氧时,心肌局部产生的代谢致痛物质,刺激心脏痛觉感受器,发出疼痛神经冲动。由于心脏缺乏传递痛觉信号的神经纤维,而来自内脏及躯体组织的痛觉纤维在中枢分享共同的神经通路,并可能汇聚于脊髓阶段同一神经元。基于上述人体解剖及神经特点,心脏疼痛常为弥散的、难定位的。因此,心绞痛可发生在心前区,也可出现在其他的部位,如牙齿、下颌、咽喉、上肢、腹部,甚至下肢。王大爷的症状表现为喉咙痛,是因为咽喉和心脏的神经由同一节段脊神经支配。这种喉咙的不适感,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出现,可能就是心肌供血不足的一种“暗号”。
医生提醒,现在进入夏至时节,老年冠心病患者极易诱发急性心梗,如果喉咙、肠胃、颈肩等部位疼得喘不过气来,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并给予正规治疗。(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
一旦查出糖尿病,“手头再紧”也要吃4物,或稳定血糖,远离并发症
由于现在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使很多人不注意饮食的习惯,从而导致糖尿病患者在逐年的升高。一旦查出糖尿病,“手头再紧”也要吃4物,或稳定血糖,远离并发症!
莴笋
莴笋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蔬菜,营养价值很高,其中含有丰富的烟酸。而烟酸是胰岛素的激活剂,能够帮助促进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因此,一旦查出糖尿病,手头再紧也要多吃一些莴笋,或稳定血糖,远离并发症。
绿茶
中国是一个茶文化非常悠久的国家,绿茶能够起到很好的血管清理作用。同时对于降低人体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缓解肠胃不适也是有着很不错的效果。并且绿茶当中的茶多酚,能够防止血液氧化,和防止血糖的升高,使得血液的循环更加顺畅。
樱桃
樱桃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水果,酸酸甜甜的,特别好吃。樱桃对于血糖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分泌一种类似胰岛素的成分,起到治疗血糖过高的功效。因此,一旦查出糖尿病,手头再紧也要多吃一些樱桃,或稳定血糖,远离并发症。
苹果
苹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我们调节体内的血糖水平,预防血糖忽高忽低。而且在吃苹果时摄入的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等也能帮助降低胆固醇,增加胆汁的排出量,减轻胰腺负担,对于防治糖尿病有很大的好处。
一旦查出糖尿病,“手头再紧”也要吃以上这4种常见的食物,或稳定血糖,远离并发症!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讲糖尿病的七个并发症
糖尿病的七个并发症,西医没办法的。七个并发症,中医中药有一定的疗效。西医无能为力了,我一个一个告诉大家
,有些是家传的方。当然家传,它当时不叫糖尿病,它就叫消渴病,有好多药都比较特殊,你记下来先用。因为糖尿病的合并症,这六个合并症,西医一点办法都没有。
第一个就是冠心病。糖尿病的冠心病用什么呢?
生黄芪15g、北沙参10g、麦冬10g、全瓜蒌30g、薤白10g、石菖蒲10g、郁金10g、丹参30g、赤芍10g、西洋参5g、三七粉6g。就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用这个方子你可以试试看。
第二个就末梢神经炎。这西医一点办法都没有,就手指麻像戴手套一样,手指尖脚趾尖特别麻。
枸杞子10g、生地30g、黄精15g、生白芍10g、当归10g,桂枝10g、细辛3g、金银花10g、连翘10g、鸡血藤15g、黄柏10g、川牛膝15g。这第二个末梢神经炎。
第三个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包括更年期综合症。这也非常不好治。
生黄芪15g、太子参15g、云苓10g、炒白术10g、车前草30g、生地30g、炙远志10g、夜交藤30g、黄芩10g、生龙骨30g、浮小麦30g。
第四个泌尿系感染。
瞿麦10g、扁蓄10g、赤芍10g、丹皮10g、土茯苓15g、芦根15g、生大黄15g、柴胡10g、白花蛇舌草30g。
第五个肾动脉硬化。这是糖尿病最坏的合并症,动脉硬化控制不住就尿毒症。
知母10g、黄柏10g、肉桂3g、丹参30g、泽泻10g、海藻10g、益母草10g、王不留行10g、白花蛇舌草30g、泽兰10g、郁金10g、车前草30g。这个包括一般的肾炎、肾盂肾炎,你也可以用这个方子。因为一般的中医治肾炎都是健脾补肾。只要肾炎的病人舌苔腻的,你绝对不要给他健脾补肾,就用这个方子给他治。前边三个药,中医讲叫:“滋肾通关丸”。它主治于湿热下注,绝对不是脾肾两虚,这效果都很好。
第六个就是皮肤疖肿。糖尿病合并皮肤疖肿也很难治,西医抗生素都不行,用这个中药。
生黄芪15g、银华炭10g、赤芍10g、炙枇杷叶10g、黄芩10g、制大黄10g、丹参30g、生地10g、浙贝母10g。
这六个合并症西医没办法,中医比较有效。而且我用的药都比较特殊,给一般的常规不一样,而且里面有好多特殊的药,有些方子是家传的方子,你见了糖尿病的合并症,甚至于不是糖尿病,对这个病你也可以使用。比如说我里面讲泌尿系感染,这个药,你还可以治疗淋病。但是这个方子,当年我们家那个时代淋病很多,这是家里祖传的方子,别的都传,这个病我不治。这个方子对淋病、疱疹、病毒感染都可以用。这个方子连吃带洗。怎么连吃带洗?汤药煮两回就这个方子,泌尿系感染煮两回,头煎、二煎喝,加10g薄荷煮第三回,煮完之后,拿药渣子给汤倒在盆里面,药渣和汤煮三遍加10g薄荷,或者是别搁,让他注意,不要太烫,坐浴15分钟,这个特别管用。
这些方子,你可以用。说明这些药,你比如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你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这也特别管用,这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方子,也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治疗更年期也管用。这些方子不光是糖尿病的合并症,类似的话,但你还要辨证。你比如我治疗肾动脉硬化症,你必须看病人舌苔腻的,用这个滋肾通关丸管用。因为现在医生治疗尿毒症、肾炎,都是健脾补肾,他就疏忽了舌苔腻,这是湿热下注。
实证痰瘀同治,虚证调肾,这基本上两大治法。
外感病呢,争了2000多年。一派是伤寒,一派是温病,争论不休。现在从临床出发,不必争论。
见了伤寒就按照伤寒六经来治;见了温病,就按照温病来治,卫气营血,上中下三焦。一切从临床出发,就不要那么争论了。中医的特点就纸上谈兵,为此写了几百本书,都是误人子弟。当年我这么讲了以后,有位老前辈就问我:“你说的容易,外感病你怎么分呀”?我早就准备了,准备人家的质疑。
说:“你外感病怎么变呀”?我说:“好弄”。
四个指标。辨外感风寒风热,四个指标
第一个就舌和脉,这是关键。苔薄白的,脉浮紧的,那就是风寒。这是关键的关键。一看,苔薄白,脉浮紧,那就是风寒;苔薄黄的,脉浮数的,那就是风热,这个最好的辩了。一看外感病,一号脉,浮数的,一看舌苔薄黄的,那就风热;苔薄白,脉浮紧的,那是风寒,这第一个指标。
第二个指标:根据咳痰。因为外感病首先犯肺呀,病人肯定表现咳痰。当然咳痰上午讲了:不能按照颜色来分,按照质量来分。咳嗽稀薄的或者有泡沫的,那就是风寒,甭管黄的白的就是风寒;痰粘稠的,不管黄白它也是风热,这很好分呀!病人咳嗽你问一下,稀的稠的,稀的就风寒,稠的就风热,很好鉴别。
第三个,从他汗和疼来分。汗和疼啊!没有汗的,头痛的或者关节痛的,这个是风寒;有汗的,嗓子痛的,咽喉痛的,这是风热。这也很好分呀!病人疼痛部位不一样,出汗不出汗,一问就知道了。
最后一个,根据寒热来分。寒和热:怕冷重的,发热轻的,就是38.5度以下,这肯定是风寒;怕冷轻的,就是怕风,但是发热很厉害,高烧,39度以上,那就是风热。
这四条,就把风寒风热分得清清楚楚。尤其是舌苔和脉,外感病鉴别的清清楚楚。是风寒的,按照伤寒辛温解表;是风热的,按照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辛凉解表。这治则不就出来了吗?
辛凉解表现在不用麻黄汤。我就说了:用荆防败毒散。辛凉解表还是桑菊饮、银翘散。这就把风寒风热都分得很清楚了。
但是治疗外感病还要三个配合:第一要透表。因为外感病从口鼻而入,从肌表而入,外邪侵入,你不跟他透表,这个外邪发不出去,要透表。透表用什么药呢?川芎、桔梗、薄荷、蝉衣、桑白皮。这些透表药根据风寒风热来辩证用药。像川芎你就用在风寒,蝉衣你就用在风热。一定要透表!加一两个透表药,疗效大不一样。防风也可以呀,因为荆防败毒散里面肯定有防风啊,也肯定有荆芥呀。
就用了这个以外,还要想到治疗外感病根据风寒风热要透表。透表就用我刚才讲的那几个药,这第一个提高疗效的措施。
第二要分利。外邪要分利。怎么叫分利呢?利尿润肠。这样外感的邪,甭管风寒风热,抬不起来。透了以后分利,就利尿和润肠。利尿用什么药呢?主要用:车前草、泽兰、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这些利尿药,通过利尿排邪。润肠用什么药呢?用:莱菔子、草决明、全瓜蒌、桃仁。这治疗外感病的第二个办法叫分利。第三个办法就是扶正。这是古人教我们的。外感也罢,邪,解除外感得扶正,最代表的方子就参苏饮,当然我就喜欢不用党参。为什么?党参就是补气,还不如生黄芪。生黄芪既能补气又能固表又能托毒。补气、固表、托毒,生黄芪比党参的作用更全面。就加一味,不要加多了,再加多了你就利邪了。或者用仙鹤草。生黄芪15g、仙鹤草10g。这是治疗外感病总的原则。然后根据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在辩证的前提下,进行辨病加减。
假如是细菌感染,你加一个蒲公英;假如病毒感染,你加入一个板蓝根。第三类就是暑湿。这个季节的感冒,风寒风热都不明显,就是外感病人舌苔腻,甭管白腻、厚腻、黄腻。苔腻,你要考虑湿为主。不要一味的风热,一味的风寒都不行。有湿,这个时候祛邪,你要用三焦的理论。第一个三仁汤。上焦用杏仁、中焦用蔻仁,下焦用薏苡仁。杏仁、蔻仁、薏苡仁,三焦分利。第二个,你必须加清暑的药。清暑的药两个:一个就是藿香。藿香这个药,就季节性的用药,就6、7、8、三个月才用藿香,平常很少用,就季节用药,就清暑呀。
我很少用佩兰,因为不如藿香,用一味藿香就行了。第二个清暑的药用什么呢?就六一散。知道六一散吗?滑石和甘草6﹕1。但六一散你必须拿荷叶包。荷叶呀,夏天不是荷花的荷叶吗?用30g的六一散,用一角荷叶给它包起来,用线捆上,但荷叶外面用针给它扎空,这个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清暑治外感的一个药。
所以整个外感病讲明白了,大体上就分清风寒、风热。加上透表、分利和扶正,注意暑湿,治外感病,基本上就行了。临床就这么回事,而且特别灵验。但是绝对不要按照西医单纯的抗病毒,你不行。尤其是苔腻的,抗病毒更不行。抗病毒加个板蓝根就行了,绝对不要用贯众,用了贯众特别苦寒伤胃。
当然还有一个就我刚才讲了小孩,小孩感冒,甭管暑天、冬天、春天,小孩感冒你别忘了用保和丸,消导和胃,这是提高疗效的诀窍。这样你外感病、内伤病、虚实、风寒、风热、暑湿,你还难什么?就不难。所以中医啊让我一讲特别简单。
舍证从舌,苔薄的调肾,苔腻的痰瘀同治。外感的分清四个主证。透表、分利、扶正。你能说是百分之百,70-80%疗效。但当医生啊,你一定要注意,别脑子发热,别以为自己疗效好,那错了。病人来复诊都是有效的,没有效的病人不来了,你早就想到没有疗效,不来的那一部分病人,说明你的功夫不是百分之百的,还得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