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多(儿童糖尿病会影响发育吗)
儿童糖尿病多为Ⅰ型 孩子多饮多尿要留心
来源:中国妇女报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属慢性全身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的遗传性异质性疾病。”全军儿科疾病诊治中心、福州总医院儿科住院总医师翁增凤介绍说,糖尿病分为I型糖尿病(T1DM)、II型糖尿病(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儿童期绝大多数是I型糖尿病。
据介绍,许多患儿就诊时病情危重,并发了重度酮症酸中毒,是由于糖尿病患儿血循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升糖激素(如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糖素等)不适当升高引起的,以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等一组临床症候群。翁增凤说,I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儿中占2/3,最常见诱因是感染,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临床上,患儿主要表现出糖尿病的典型表现,出现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及口唇樱红等症状,病情重时出现尿量减少、皮肤干燥、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脱水表现,甚至出现昏迷。而部分患儿上述表现可不明显,呼气中的烂苹果味也不明显,未引起家长重视而忽略病情。血糖高的患儿,还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已有随机血糖监测大于等于11.1mmo/L等情况。
需提醒的是,儿童多饮多尿时,家长就应该多留意,不要等到出现了呼吸困难、喘息后才引起重视而就诊。因为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病情会快速进展,至患儿意识不清。
所以,遇到不明原因的酸中毒、昏迷患儿,应及早监测末梢血糖、尿糖、电解质检查,并了解有无糖尿病病史。当血酮或尿酮显著阳性,血糖升高或已知糖尿病患儿,血HCO3-降低或血PH<7.3即可诊断DKA。这类患儿治疗上,关键是扩容、补液,在血钾大于3.3mmol/L时,持续使用静脉胰岛素控制血糖。(吴志 李政)
“小糖人”增多!专家呼吁科学防治青少年儿童糖尿病
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专家提醒,近年来,患上糖尿病的“小糖人”增多。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智广介绍,青少年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导致的胰岛β细胞功能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发病急、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救治将危及生命。而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儿童肥胖患者增多,2型糖尿病在青少年儿童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需要引起警惕。
另据介绍,近年来,医院收治的患上糖尿病的患儿增加,有一些患儿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还发生了脑梗等疾病。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多汗、颤抖、嗜睡、发育迟缓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
糖尿病是不可逆的。如果孩子患上糖尿病,家长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控制好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成年后容易出现视网膜病、肾病等并发症。青少年儿童糖尿病患者还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质等,以保证生长发育需求。据新华社
来源: 沈阳晚报
专家提醒:儿童糖尿病患者增多 家庭管理与临床治疗同样重要
新华社合肥11月14日电(记者鲍晓菁)今年11月14日是第12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儿童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更是高危人群。专家提醒,不少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病急,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救治将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家长日常积极管理患儿的饮食活动等生活习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章秋介绍,糖尿病儿童患者初始症状容易被忽略,当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从临床上看,青少年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导致的胰岛β细胞功能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导致。而近年来,2型糖尿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特别是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在祖父母辈的隔代监护下,由于缺乏健康常识和过分溺爱,孩子日常摄入过多糖分。
“左手喝可乐,右手啃鸡翅的‘胖墩’逐年增多,也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增多的重要因素。”章秋说,曾经有一名8岁患儿突然出现昏迷,呼吸深长,有烂苹果味。医生迅速给予抢救措施,并急诊做了检查,发现他这是出现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性昏迷。而该患儿平时特别喜欢吃糖,吃甜食,每天都要喝1-3瓶甜饮料。
专家建议,儿童不宜多喝含糖饮料,特别是家族成员有糖尿病史的孩子要格外注意饮食,留心血糖水平。而一旦孩子查出糖尿病,父母更要积极行动起来,和孩子一起并肩作战,耐心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积极应对糖尿病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此外,专家提醒儿童患者家长还要预防患儿的急性并发症。尤其是1型糖尿病的患儿,因胰岛素绝对缺乏,目前只能以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的方法加以补充,并且还要完成血糖监测及计划饮食。血糖控制严格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重度低血糖时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可导致意识不清或昏迷。如果不及时抢救治疗,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专家提醒,学龄时期的青少年儿童学习任务重,体力和脑力消耗都比较大,患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要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患儿家长必须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避免可能引起低血糖的情况发生。患儿独自在外时,应随身携带糖果以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