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脐糖尿病(单糖糖尿病)
产检做B超提示胎儿单脐动脉是什么原因?对胎儿有没有影响?
孕妈妈在做产检的时候B超提示:单脐动脉,建议产前咨询。这时孕妈妈就会不自主的产生焦虑的情绪,胎儿会不会有问题,能不能保得住,这些负面的想法会不受控制的出现在脑海里。今天就好好说说这件事,给你吃颗定心丸!
脐带主要由脐带血管和华通胶体组成,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绳索样、带状物,是能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要通道,是胎儿和母体之间的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给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
正常脐带应有一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如果仅有一条脐动脉,就叫单脐动脉,这是一种常见的脐带异常。
单脐动脉可能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或者最初是正常的两条脐动脉,但在发育过程中,其中一条脐动脉发育不良或萎缩,逐渐闭锁,之后才形成一条脐动脉。
单脐动脉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和孕妈妈有吸烟习惯、糖尿病、高血压和癫痫发作性疾病有关。
如果超声诊断单脐动脉,这样可能会影响胎儿的血液供给,可能导致胎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或泌尿器生殖系统、胃肠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发育异常,例如可能引起心脏畸形、泌尿器系统畸形等。
如果超声检查只发现单脐动脉这个问题,没有其他的构造异常,胎儿不一定有异常,大约80%的单脐动脉胎儿也有没有异常的情况。新生儿出生后的状况大多和正常的胎儿相同。
如果同时发现还有其他超声结构异常,那么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合并其他畸形的风险就会增高。
所以出现单脐动脉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做进一步的排畸检查,比如做一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目的主要是看看胎儿有没有先天性心脏病。排除胎儿心脏的相关发育异常。
如果都没有问题,那就不用担心了,看到这是不是放心了,定期做好产检,期待宝宝的降生。
宝宝检查出单脐动脉严重吗?
正常胎儿脐带血管内有2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
单脐动脉的胎儿脐带内只有1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气体及物质交换的重要介质:胎儿从脐静脉中获取氧气、营养物质,从脐动脉排出二氧化碳及废物。单脐动脉会造成胎儿循环障碍,常合并其它结构畸形、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等情况。
宝宝健康会受影响吗?
1.单纯性单脐动脉:超声检查只发现单脐动脉这一因素,而没有合并其他结构的异常,往往这样的宝宝出生预后较好,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很低,可选择无创DNA检查进行筛查;
2.非单纯性单脐动脉:指单脐动脉合并有其他超声结构异常,这种情况下宝宝染色体非整倍体(如13-三体、21-三体、18三体)及其他畸形(如心脏畸形,肾脏发育不全,无肛门,椎骨缺陷)的风险明显增高,需行羊水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查。
一般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单脐动脉呢?
1. 多胎妊娠(双胞胎、三胞胎等);
2. 白人(高加索族);
3. 女性胎儿;
4. 孕妈年龄较大;
5. 孕妈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及癫痫发作性疾病;
6. 孕妈有吸烟习惯等。
#头条创作挑战赛##孕期知识#
22岁糖尿病缠身,远离糖尿病,专家有话说
也许,你很难想象,我们眼中似乎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糖尿病,正将魔爪悄悄伸向年轻人。
小王(化名)今年22岁,在校大学生,正在等待考研结果,踌躇满志的他正梦想着自己的大好未来,殊不知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一次体检发现他的空腹血糖高达13.1mmol/L,肝酶高于正常值6倍,肝功能异常,被诊断为重度脂肪肝、2型糖尿病,收到诊断书的那一刻他蒙了。
因不想通过西医治疗,经亲友介绍了解到,全国名中医庞国明教授纯中药治疗糖尿病疗效卓著,遂慕名到开封市中医院就诊,入住糖尿病肾病病区。
来到开封市中医院后,李方旭大夫接诊了小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把脉问诊及体格检查。中医诊断为上消病、痰浊中阻兼瘀症,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重度脂肪肝。
小王胰岛功能检查单
糖尿病为何缠上了年轻人?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已达1.298亿,平均每10人就有一个糖尿病人,而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15~49岁的患者数量飙升,占比高达40.6%,今后可能更高。那么,以前被称为老年病的糖尿病为何缠上了年轻人?
全国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告诉我们,2型糖尿病的发生,遗传因素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不良生活方式。如今的年轻人,饮食结构单一,不能定时定量,油炸食品、快餐、各种甜品及碳酸饮料吃得太多;再加上一天到晚久坐少动,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身体超重及肥胖。此外,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使机体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应激状态,体内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促使血糖升高,这也是导致年轻人糖尿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王父亲患有糖尿病,有家庭糖尿病史,平时还存在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腻的食物等不良习惯,也很少运动。入院时经测量计算BMI为28.7kg/㎡,属于肥胖的情况,加之考研压力大,熬夜也是常有的事儿,这些都是对身体健康很不利的,也是他患上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纯中药降糖 次日见效 两周平稳
入院后,在庞国明教授的指导下,糖肾科主任朱璞和主管大夫李方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运用庞国明教授及其专家团队研创的三辨诊疗模式,为小王制定了纯中药降糖方案。中药汤剂以“燥湿健脾、化痰降浊”为治则,方用“和中降浊调糖饮”。并予糖尿康片、黄连降浊丸口服,以清热养阴、健脾疏肝、生津止渴,另配合以中医传统耳针治疗、中药穴位贴敷、艾箱灸治疗、以及脐火疗法,来调节内分泌,温中补虚、调理肠胃、综合控制血糖。
通过纯中药治疗,第二天小王的血糖明显下降,达到空腹6.9mmol/L,效果明显。
朱璞主任和李方旭大夫每日查房时都会详细询问小王症状好转情况,并结合身体情况,为其制定了专属的糖尿病饮食计划;同时,医护人员也为小王讲解了很多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帮助他减轻紧张情绪,正确认识糖尿病,并指导其进行运动锻炼,督促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经过两周的系统治疗,降糖效果明显,小王的血糖渐趋于稳定,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口干、多饮等症状也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对于纯中药所带来的神奇效果,小王表示很惊喜。他表示非常感谢庞国明教授及其专家团队,是他们让他的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并说到,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友好很有耐心,不仅关注他的病情,还帮助他正确认识糖尿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很开心自己体验了中医的神奇,并表示愿意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更多人,帮助大家了解中医,健康生活。
远离糖尿病,改变生活方式是关键
庞国明教授强调,糖尿病是一种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预防、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甚至能逆转许多糖尿病前期人群。
对此庞国明教授给出以下建议:
1.合理饮食:总热量的摄取不要太高,多吃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的食品;改变不规律的作息,尤其是频繁熬夜、暴饮暴食。
2.合理运动:慢性、有氧和持续的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最有益。每天进行30分钟轻微出汗的有氧运动,每周3-5次,能够减轻体重。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即便体检空腹血糖正常,也并非高枕无忧。当然,即便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也并不可怕,早期诊断检查,在医生的规范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运动控制,配合中药的调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好心态,就能维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延缓向糖尿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