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发浑(糖尿病人的尿浑浊不清是怎么回事)
广东省中医院专家为“糖友”准备了一份食疗方,收好不谢!
由广东省保健协会主办的第150期“岭南健康大讲堂”活动近日在广东省中医院举行,活动请来了广东省中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熊莉华教授为到场的市民主讲了主题为“正确认识糖尿病”的健康讲座。
中医中药能降血糖吗?
糖尿病作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糖尿病大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球水平,患者人数达1.14亿 ,高居世界第一,且当前发病人数快速上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给大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熊莉华教授认为,目前治疗糖尿病以及降血糖都是以西医西药为主,光靠中药想把糖尿病人的血糖迅速降下来是不太可能的,但可以用中药辅助治疗,慢慢改变患者身体的内环境,从而逐渐减少西药的用量及毒副作用。另外,熊教授指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下面几方面的优势:
增强患者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 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4. 增强降糖西药的降糖作用;
5. 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
不同类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熊莉华教授指出,中医将糖尿病(消渴病)分为胃热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肾阴亏损型及阴阳两虚型等不同类型,中医治疗需要对不同类型进行辨证施治。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而食疗同样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不同类型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食疗方:
胃热阴虚型
症状:烦渴多饮,多食而体重减轻,口干舌燥,大便秘结。
食疗方一:沙参燕窝汤
配方:沙参10克、燕窝1克、鸡汤50毫升、食盐3克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制作:1.把燕窝放入45°C温水中浸泡发透,用镊子夹去燕毛,洗净;沙参浸透,切薄片;
2.把沙参、燕窝、鸡汤、食盐一同放入蒸杯中;
3. 将蒸杯置武火大气蒸笼内蒸45分钟即可。
食疗方二:百合葛根汤
配方:百合15克、葛根30克
功效:清热止渴
制作:1.把百合洗净,撕成瓣状;葛根切片;
2.葛根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煎煮30分钟,除去葛根,放入百合,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
食疗方三:沙参荸荠炖猪肚
配方:沙参10克、荸荠30克、猪肚50克、绍酒10克、葱10克、姜5克、盐5克
功效:益胃生津、止燥止渴
制作:1.把猪肚用番石榴叶擦洗,除去猪肚腥味,洗净,切3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荸荠去皮,切两半;沙参切片;姜拍碎,葱切段。
2. 把沙参、荸荠、猪肚、绍酒、葱、姜放入炖锅内,加1000毫升。
3.把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可。
气阴两虚型
症状:口渴多饮,五心烦热,小便频数,尿如脂膏,气短乏力
食疗方一:黄芪蒸乌鸡
配方:黄芪10克、乌鸡1只、大枣7枚、莲子10克、绍酒10克、葱10克、姜5克、盐5克
功效:升提中气,生津止渴
制作:1.把黄芪润透切片;乌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和爪;姜拍松,葱切段;大枣去核;莲子去心。
2.把乌鸡放在蒸盘内,鸡身上抹上盐、绍酒,把莲子、黄芪、大枣、姜、葱放入鸡腹内,加入上汤500毫升。
3.把乌鸡上蒸笼,武火大气蒸1小时即可。
食疗方二:山药黄芪炖母鸡
配方:山药15克、黄芪15克、母鸡1只、绍酒10克、葱10克、姜5克、盐5克
功效:滋补气血,生津止渴
制作:1. 把山药润透切片;黄芪切片;母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和爪;姜拍松,葱切段;
2.把葱、姜放入鸡腹内,绍酒、盐擦在鸡身上,放入炖锅内,加水2000毫升,放入山药和黄芪片。
3.把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熟透即可。
食疗方三:山药黄芪粟米汤
配方:山药10克、黄芪15克、粟米适量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止消渴
制作:1.把粟米淘洗干净,山药、黄芪切片。
2. 把山药、黄芪、粟米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
3.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可。
食疗方四:西洋参枸杞茶
配方:西洋参10克、枸杞子15克
功效:补肾益气,生津止渴
制作:1. 把西洋参洗净,切片;枸杞洗净,去杂质;
2.将西洋参、枸杞子放入炖杯内,加清水200毫升;
3.把炖杯放置中火上烧沸,文火煎煮20分钟即可。
食法:代茶饮用
肾阴亏损型
症状: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小便频数,尿浑如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食疗方一:蒸山药枸杞
配方:枸杞子10克、山药100克
功效:补肾益精
制作:1.把枸杞、山药洗净,山药去皮切小段;
2.枸杞放山药上,置蒸锅蒸熟。
食法:每日一次,早餐进食。
食疗方二:首乌芝麻汤
配方:何首乌10克、黑芝麻10克
功效:补益肾精,降糖降脂
制作:1. 黑芝麻洗净,去沙;何首乌润透,切片;
2. 何首乌、黑芝麻同放锅内,加水600毫升;
3.把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5分钟即可。
阴阳两虚型
症状: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
食疗方一:双参茶
制作及食法:西洋参2克加红参2克,加入开水泡茶,每天早餐前当茶饮
食疗方二:海马童子鸡
制作及食法:海马9克,童子鸡1只,枸杞10克,盐适量,蒸熟佐餐食用。
食疗方三:韭菜炒虾米
制作及食法:韭菜200克、虾米50克,葱10克、姜5克、盐5克。把锅烧热,下油,下姜葱爆香,再下虾米、韭菜,炒熟,最后加盐即可,佐餐食用。
【记者】欧旭江
糖尿病?其实就是肾虚了!一个良方,解决消瘦、口渴、尿多
“让你终身服药的人,一定治不好你的病,早晚还会给你治出新的病来。”
我和很多患者聊过,比起大家说中医是骗子,更多人怕的是人心太黑了。
就拿糖尿病来说,在绝大部分人眼中这和高血压一样,是不治之症,只能终身服药。我只想说,这世上哪来那么多不治之症,不过是黑心的人,想发财的人太多了而已。
记得之前,来了一位糖尿病的患者,当时她已经患糖尿病有6年的时间,看了好几个的医生,也用了很多药,但是尿糖还是没有办法转阴。
患者自述主要爱喝水,不喝水就会感觉口渴,小便多且浑浊,倦怠乏力,心慌,而且还越来越瘦。我再一看患者的舌脉,发现舌质淡胖,舌苔白厚,脉象濡缓。
这个患者的糖尿病(中医谓之消渴),就源于肾虚。
根据她的情况开方:熟地,淮山药,山萸肉,牡丹皮,茯苓,泽泻,制附子,骨碎补,肉桂粉(冲),桑螵蛸,金樱子。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以后,尿浑、口渴、乏力等现象都有了很大改善。血糖和尿糖都有所回落。遵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到最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基本趋于正常值,体重也明显增加。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里的道理。
我们的肾,负责水液的代谢,乃人体的三大水官之一。中医对消渴的认识,有上消、中消和下消的区别。肾虚者,往往就属于下消。
肾主水液的代谢和输布。肾阳虚弱,体内的津液得不到温煦,就不能输布到四肢百骸,所以患者会口渴。
肾凭借其自身的气化之能,可以将体内的津液水分进行再利用,使之可以被五脏所摄取。现在,肾阳虚弱,津液水分得不到充分利用,直驱而入膀胱,这就导致患者尿量特别多。
肾,主封藏。体内的精微物质,如果离开了肾的封藏之能,就会外泄。患者得不到精微物质的滋养,人就会瘦,而且瘦得很厉害。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尿混浊,如脂膏,这就是精微外漏了。
所以这个患者的问题,就在于肾虚。而且,以肾阳虚为主。由于患者口渴多饮,精微外泄,故而也有一点肾阴不足的问题。
方中,制附子、骨碎补、肉桂,用于滋补肾阳。熟地、山药、山萸肉,用于滋补肾阴。牡丹皮、泽泻和茯苓,用于泄肾浊。最后,加金樱子和桑螵蛸。这两味药,有缩小便,固摄精微物质的的作用。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很多人觉得糖尿病治不好,说能治好的都是骗人。其实这是大家的误解。
糖尿病分为2种,1型糖尿病,是先天胰岛缺失,不可能治好,而这种糖尿病,占总糖尿病人数的5%。
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后天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原因造成的,而这种糖尿病,每年被中药治愈的人口,大约在3万人。也就是说,2型糖尿病会被治愈。
中医看病不是一篇概全,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辩证的,有时候看起来类似的症状,药的用量确实天差地别。
可这些年来,我发现医院越来越唯利是图了,面对病人丝毫不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只顾着给患者做检查、拍片子、做手术、慢性病靠维持等等。而很多病其实不需要那么复杂,甚至一点药物就能够解决。
我能做的,也只是在行医之余,写下自己的行医经验,用文字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家庭健康守护官##中医来了#
“糖友”必读!糖尿病人能吃膏方吗?
膏方集调理、滋补、治疗三大作用于一身,不仅有平衡阴阳、补养气血、延年益寿、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也有防治多种疾病的作用。在膏方的制作过程中,为了让药液成膏或者改善中药的口感,往往要加饴糖、冰糖、麦芽糖到膏方中,但糖尿病的防治第一条,就是限制糖的摄入,那糖尿病病人还能吃膏方吗?来看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中医科的医生怎么说→
答案是“能”。
首先,从制作膏方的角度,可以在膏方里面少加糖,或者直接用元贞糖、甜菊糖、木糖醇、阿斯巴甜等甜味剂替代蔗糖,这样既可以改善口感,也不会引起明显的血糖波动。但这个度一定要掌握好,找专业的医生开方很重要,不能一味追求改善药味、增加甜度,而使用过多的甜味剂。因为使用过多的甜味剂,也会引起血糖波动。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属于慢性虚损性疾病,是比较适合吃膏方的疾病。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精髓,因此服用膏方也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糖尿病人采用膏方调治时,应特别强调“精确辨证”,糖尿病临床上一般分为阴亏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并常兼杂痰浊、瘀血、湿热。在开膏方时,一定要做好量体裁衣,才能达到滋补和治疗效果。切不可未经医生诊断处方,随意服用成品膏方进补,否则有害无益。
特别提醒
目前的糖尿病患者,好多都是查血糖查出来的,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的只是一部分。对于没有不适感觉的糖尿病患者,更应该请专业人员开方进补。如果有口气秽臭、小便黄浑、皮肤瘙痒、舌苔黄腻等现象,还必须先予清化湿热,也就是通常说的要先服“开路方”,待湿热已除,吸收功能良好的状态下,再服用膏方,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刘婉鑫
来源 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