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火腿肠(糖尿病火腿肠吗)

健康报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四类食物要少吃!

1.淀粉含量高的食品如土豆、红薯、莲藕、粉条、芋头,以及淀粉含量较多的火腿肠等。因为淀粉会在消化道被胰淀粉酶等最终水解成为葡萄糖,吸收后引起血糖升高,而且这类食物的升糖指数较高,升高血糖的幅度较大。如果进餐时吃了含淀粉较高的食物,主食的量就要相应减少。

2.油炸类食品如油条、炒面、肉丸、烧制类蔬菜、方便面等。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油脂,1克的油脂产生的热量相当于2克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也就是说1勺油相当于2勺糖对血糖的影响,且油脂在体内消化吸收相对较慢,可以对血糖产生较长时间的升高影响。

3.含葡萄糖丰富的水果大枣、香蕉、山楂、荔枝、甜桔、杮子等水果可使血糖迅速升高,应尽量少吃。

4.含油脂较多的坚果核桃、花生、葵花籽、松子等坚果含油脂较多。根据热量计算,6个核桃或30粒花生米或50克葵花子,相当于100克馒头对血糖产生的影响。

血糖控制与饮食、药物、运动、情绪关系密切,为了使血糖平稳,糖尿病患者要求每天饮食定时定量、合理规律用药、坚持适度运动、拥有乐观心态。治疗时药物的作用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要求饮食要和药物的作用时间保持同步。另外精神紧张、激动、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多,这些激素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特别是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的患者,外出时应准备糖块、馒头等食品,一旦出现饥饿、心慌、头晕、出虚汗、浑身颤抖等情况,应立即进行血糖监测并通知医护人员,如果血糖<3.9mmol/L,应立即饮用糖水,或甜饮料、食用馒头、面包等,不能监测血糖者亦应按上述方法及时进食,避免血糖进一步下降导致低血糖昏迷。

文/河南省济源市济钢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岳继鹏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糖尿病病人应该怎么办?

审核专家信息

宁志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 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各类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人中,有糖尿病等慢性病基础的病人重症率、病死率较高。

糖尿病病人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应该如何做才能保护自己?下边将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坚持治疗

继续用药

遵医嘱继续使用降糖药、胰岛素等药物。

调整药物剂量

如食量减少、运动量增加,则遵医嘱减少相应药物。

如食量增加、运动量减少,则遵医嘱增加相应药物。

二、监测指标

自测血糖

自测空腹、三餐后2小时的血糖情况。

空腹血糖为晨起后未进食时的血糖值。

三餐后2小时血糖为进餐第一口后2个小时的血糖。

测量前用酒精消毒手指尖。

用专用道针扎破手指尖。

按照血糖仪使用说明用试纸吸取血液,进行测量。

吸取血液后用医用无菌棉签压迫手指尖,直到血止。

扎手指的针避免扎到他人。

如血糖小于等于3.9mmol/L(毫摩尔/升)或大于等于16.7mmol/L,或超过医生要求的血糖范围,需及时告知医生或就诊。

自测血压

每天测量血压。

每天测量血压的时间应固定在一个时间。

测量前避免运动、紧张、频繁说话等。

测量前可休息5~10分钟,排除活动对于血压结果的影响。

测量时保持一个姿势,如坐位或平卧位。

测量时只测一个部位,如同为右侧上臂。

测量时袖带绑在肘窝上2厘米处,袖带松紧度可容纳1个手指。

测量时避免活动、说话、攥拳等行为。

收缩压(高压)大于等于180mmHg(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低压)大于等于120mmHg,或超过医生要求的血压范围需及时告知医生或就诊。

三、注意饮食健康

合理膳食

饮食规律

三餐定时、定量。

避免减少或增加食量或进餐次数。

每日食物种类搭配固定。

控制主食,发生感染后不可节食减肥,要保证充足营养

可选择小米、大米等谷物,大豆等豆类,土豆等薯类。

谷物、豆类最好占主食的1/3。

保证蔬菜摄入量。

蔬菜每日摄入量为300~500克。

多选择深色的蔬菜,如菠菜、西红柿、胡萝卜、紫甘蓝等。

深色蔬菜最好占每日蔬菜量的一半以上。

最好多食用菠菜等绿叶蔬菜。

适当食用水果。

如血糖控制较好,可以在两餐之间食用适量的水果。

每次水果的食用量为100~200克。

适量食用蛋白类食物

尽量选择鱼肉、鸡肉、鸭肉、豆制品等。

适量食用蛋类、瘦牛肉、瘦羊肉、瘦猪肉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

少吃肥肉。

不吃火腿肠、腌肉、腊肉等加工类肉制品。

如有肝脏疾病、肾脏疾病,须遵医嘱选择蛋白类食物的种类,控制蛋白质食物的总摄入量。

用餐顺序

先食用蔬菜,再食用肉类,最后食用主食。

保证饮水量

发热出汗时更要有意识多补充水分,保持尿液清亮,如果尿液发黄提示体内缺水。每日至少饮水1500~2000毫升,相当于3~4瓶矿泉水的量,进餐时饮用的汤、粥也可以计入每天饮水的量。

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浓茶、咖啡等。

如有严重心脏疾病、肾脏疾病,应遵医嘱控制饮水的量。

适量补充维生素

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这对于感染性疾病控制有力。

复合维生素补充产品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按说明书使用,避免乱用。

注意饮食卫生

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肉类。

处理生肉刀、案板等厨具应和处理熟食、生吃食物的厨具分开使用。

烹饪时各类食物要煮熟。

生吃水果、蔬菜要洗净,尽量去皮。

水要煮开,晾凉后饮用。

每人使用独立的餐具、水杯,避免共用。

四、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做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至少做2次肌肉训练。

有氧运动可选择平地快走、打太极拳等;肌肉训练包括深蹲、举哑铃、俯卧撑等,或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运动。

尽量选择在室内进行运动。

如需外出运动,需佩戴口罩,选择人少的人行道的区域,尽量远离他人。

避免久坐。

避免餐后立刻运动,最好在餐后60~90分钟后进行运动。

如血糖控制不佳,有严重心、肺、骨骼、肌肉疾病,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运动,避免因运动过度使疾病加重。

五、做好自我防护

尽量在家中,不要外出。

勤洗手

回家后、饭前、便后、接触身体上的分泌物后、烹饪前后都要洗手。

用有灭菌消毒功能的洗手液、肥皂等洗手。

洗手时注意洗到手掌、手背、手指、手腕、指甲缝等手的所有部位。

开窗通风

选择白天气温较高时开窗通风。

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外出时做好防护

外出时佩戴口罩。

尽量不去或少去人口密集的区域,如公交地铁、商场、饭店等。

如去超市购物,须距离他人1米以上。

手避免接触口、眼、鼻、口罩外边。

回家后摘口罩时避免接触口罩外边。

摘除口罩后将口罩密封后丢弃。

外套、帽子等应放到通风处。

处理好衣物后应立即洗手。

避免聚会

不要去别人家里、餐厅等地方进行聚会。

尽量避免亲友到家中做客。

六、心理调节

可通过读书、听音乐、电影、与家人聊天,或通过电话、网络与亲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

多运动,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尽量不去室内健身房、地下室等空气流通差地方健身。

七、合理就医

复诊开药:

尽量选择离家较近的、可以步行到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检查、开药。

如去较远的医院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尽量减少在医院逗留的时间,可提前了解就诊流程和医院各区域分布。

就诊时应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医院的设施或物品。

如接触了医院设施或物品,可使用含75%酒精的消毒剂清洁双手,同时避免接触自己的口、眼、鼻等部位。

感觉不适:

如感觉症状比平时加重,或血糖、血压控制不满意,可先电话咨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如需到医院就诊,按照复诊开药的要求前往医院。

如出现严重情况,如言语不清、剧烈头痛、意识不清、胸部压榨性疼痛等感觉,本人或家人需要立即拨打“120”呼叫救护车。

在等待救护车过程中,本人和家人都要佩戴口罩,提前做好防护。

有疑似表现:

如糖尿病病人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胸闷等症状,或接触了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考虑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此时应立即前往医院。

前往医院的过程中须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打喷嚏、咳嗽时按紧口罩,之后立刻洗手,或用含75%酒精的消毒液消毒。

避免接触他人。

如出现呼吸困难,或病情严重不能自行前往医院,需要拨打“120”呼叫救护车。

拨打“120”时应明确告知调度员病人的情况,以便医务人员做好准备。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前,本人和家人都应佩戴好口罩。

如有发热需要到发热门诊就诊。

就诊时如实告知医生患病经过及表现,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检查,如需隔离,应遵医嘱进行隔离。

参考资料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2020.2.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https://mp.weixin.qq.com/s/k4XC9OKy4YfhI7MJRohpcQ

新研究:每天吃两片火腿,患2型糖尿病风险或增加15%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食用加工肉类或红肉会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每天吃两片火腿就可能使这一风险增加15%。

这项由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研究,分析了全球近200万名成年人的相关数据。研究人员称,他们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证据,表明食用加工肉类或红肉与患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存在关联。

资料图 据图虫创意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4亿人,其中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这种疾病是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中风的主要原因。除了保持健康体重和增加运动外,有证据表明,降低患病风险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改善饮食。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专家对来自欧洲、美洲、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97万名成年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该研究结果支持了限制加工肉类(如香肠、培根、火腿)和红肉(如牛肉、羊肉、猪肉)摄入可减少患2型糖尿病风险的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期刊上。

剑桥大学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妮塔·福鲁希表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证据,表明食用加工肉类和未加工的红肉与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存在关联。这支持了限制加工肉类和未加工红肉摄入以减少人群中2型糖尿病病例的建议。”

研究人员通过欧盟资助的InterConnect项目分析了31个研究组的数据,该项目旨在深入了解不同人群中的2型糖尿病和肥胖问题。

他们发现,每天习惯性食用50克加工肉类(相当于两片火腿),与未来10年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5%有关。每天食用100克未加工红肉(相当于一小块牛排),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0%有关。每天习惯性食用100克家禽肉,与糖尿病风险增加8%相关。当研究人员对在不同情况下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时,家禽肉摄入与糖尿病的关联变得不那么明显,但加工肉类和未加工红肉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依然存在。

研究人员表示,InterConnect数据让研究团队“更容易考虑可能影响肉类摄入与糖尿病关系的不同因素,例如生活方式或健康行为”。

“这项研究数据表明,减少饮食中的红肉和加工肉类不仅可以保护人们免受心脏病和中风的影响,还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上升。”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纳维德·萨塔尔教授说。

英国阿斯顿大学杜安·梅勒博士称,适度摄入肉类的建议与减少2型糖尿病风险的建议一致,包括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还应该伴随着定期的体育活动”。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实习生 魏艺

编辑 郭宇 责编 李彬彬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