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口苦糖尿病(糖尿病口苦吃什么药)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经常口干口苦 生理原因占多数 疾病记住这几种!

很多人在一夜睡醒后,有口干口苦表现。其实,这种情况多数属于生理性表现,而不是疾病引起的。比如,天气干燥引起的口苦口干,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这种症状持续时间比较久,可能是以下疾病。

口干口苦 听听中西医结合分析原因

中医称,肝火旺或者胃火旺都可以引起口干口苦;西医称,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也可以引起次日睡觉后的口干口苦,通常是刷牙后依然可以感觉到的。中医的胃火旺,除了有口苦口干,还会出现胃难受、牙龈肿痛等虚火表现,一般是无法通过多饮水缓解口干口苦;肝火旺,即肝胆湿热也可以引发口干口苦,还会出现肋部的隐隐作痛,小便颜色偏黄。

有的人认为,只是肝火旺或者胃火旺,饮食调理一下就可以康复。其实,如果是肝胃火旺的人通过饮食调理是比较难缓解的,因为中医的肝胃火旺一般和口腔病或消化道疾病关系更为紧密。如果一个人患有牙龈炎或者胆囊炎,就可以出现清晨睡醒后的口干口苦。

小番健康提醒,对于口干口苦表现,如果自行调理无法改善症状,可能是口腔疾病或者胆囊疾病引起的,最好到医院检查清楚。嘴里出现特异性气味,还可以帮助我们日常辨别一些疾病,它们只是某种疾病表现之一,及时复诊有助查明原因。

根据口中异常气味 找原因

口酸,伴有食欲下降、情绪不佳、消化不良等,可能是肝胃失调;口咸,同时出现怕冷、小便次数增多、全身乏力等,可能是肾虚;口淡,脾虚者和正处于感冒当中,都会出现口淡、食不知味的情况;口甜,还伴有多食、多尿、多饮等,最好查一查自己的血糖,因为糖尿病患者就有这些表现。单独仅仅是口甜,可能是脾热,要增强锻炼,少吃高脂肪肉类。

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6种中药代茶饮,还不快收起来!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就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而中药代茶饮应该是我国茶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如菊花茶清头明目,苦丁茶除热降压,薄荷茶解暑清热,麦冬茶养肺利咽。这些保健茶不仅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还为我们养心怡神,祛病延年发挥了作用。

那么,中药代茶饮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吗?

一般的说来,糖尿病人是可以用中药代茶饮的,但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均适合或都需要,还是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决定,这同样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比如菊花茶用于肝热所致的眼睛红赤或眼睛分泌物多等证,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经常腹泻,属于脾虚证者,就不能饮用。又如人参茶适合于气虚体质的糖尿病患者,倘若用于肝火旺胃火盛的患者无异于火上浇油。还有苦丁茶,如给予胃寒患者就好比雪上加霜。所以不能认为中药代茶饮适合所有的糖尿病人。

患者如何自己选择适合的代茶饮?

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茶:

1.糖尿病患者经常有口干舌燥、面红目赤等证,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莲子心茶以清热明目、清心肝火。

2.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便秘,可饮用决明子茶、麻子仁茶以润肠通便。

3.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脾虚可饮用大枣茶等。

4.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经常感到心烦急躁、头晕目眩、口苦舌干,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夏枯草茶,以清肝泻火降压。

5.糖尿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出现心悸心慌者可饮用酸枣仁茶、合欢茶以养心安神。

6.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脂血症,可饮用决明子茶、姜黄茶、生山楂茶等以祛脂活血。

代茶饮的中药会不会影响西药的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茶水和药物不能一起用。不仅是西药,还包括了中药。主要是因为茶中有些物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一般主张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但我们说得是中药茶,这些中药茶是否可以和西药一起用,是否会影响西药的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在没有科学的依据之前,中药茶最好不要和西药一起服用,起码要间隔1小时左右。

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晓春

经常口苦,一片几毛钱的药搞定

有的人早上起床后感觉嘴巴里很苦,或味同嚼蜡,口中有异味,平时常拿手捂着嘴,生怕口气会影响对面的人,有的则认为“口苦”与胆汁反流有关,因为胆汁是苦的。那么口苦是怎么回事呢?如何快捷方便地解决呢?

口苦的主要原因

口苦是指口腔中有苦味,有时候表现为口中异味,或俗称口臭,并非一种典型或有特殊指向意义的症状。有人认为口苦可能与胆汁代谢有关。而美国医学界认为,口苦可能是患者丧失了对甜味食品的味觉,对食物发苦比较敏感所致,也可能与患者的舌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唾液分泌成分改变有关。

实际上,除非有严重的胃食管反流,胆汁才有可能随胃容物反流至食管和咽部,一般胆汁很难到达口腔,所以,“口苦”症状更多的是与口腔问题、咽炎、肝胆胃部疾病、不良心理状态等有关。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1)吸烟:吸烟不仅致癌,还会影响口腔健康,加重口臭、口苦问题。

(2)湿热:中医认为,经常口苦是因为肝胆湿热以及胃热造成的,而肝胆湿热口苦可能是由于肝胆部位存在炎症。而胃热产生的口苦,是由于饮食不合理,食用了过多的辛辣、油腻食品。

(3)肠胃消化不好:现代人由于工作生活精神压力大,加上饮食不当、不规律、活动少等,肠胃功能下降,胃动力不足,进食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产生类似中医上的湿热,引起口苦。

(4)口腔疾病:不注意口腔卫生,不仅会引起牙疼、牙周炎,也会带来口臭、口苦等。牙龈、舌头、咽部、唾液腺等感染也可能导致嘴巴对味道的感觉出现问题。一般来说,这种人牙齿都有明显的不健康状况,可到口腔科就诊。

(5)胆囊疾病:口苦是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等患者的一种反应,经常熬夜是诱因之一。

(6)生活不规律,睡眠休息不足,以及打呼噜、张口睡觉也可引起口干口苦。一些人由于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气愤、烦躁、焦虑、恐惧、忐忑不安、失眠时都可能出现口苦。

(7)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干燥综合征,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也可出现口苦;某些肿瘤患者,由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对苦味的阈值降低,口苦就更多见了。

一片药对症处理

口苦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药理书上又没有专门针对口苦的药物,有时连医生都不一定知道怎么处理。

其实,有一种很常用的非处方药物——维生素C片,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状都有效。每次2~3片,放舌下含化,每天3次。一般说来,轻度口苦只要含2~3次就可消失,而重度口苦连续用3~4天也能好转。

当然,使用维生素C片只是缓解口苦症状之法,治标不治本,而口苦是多种疾病或不良生活因素所致的一种表现,不是单独存在的疾病。因此为了预防和根治口苦症状,最好的办法是医治原发疾病,特别是口苦现象持续较长,甚至伴随腹痛、腹胀、发热、消瘦,明显倦怠乏力等症状时,都需要到口腔科、消化科、肝胆科检查排除胆囊炎、胆石症或消化道及其他系统的疾病。

生活上注意

除了服药和转诊专科,一些生活上的小细节也要注意:

戒除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熬夜。

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定期洁牙,清除牙结石;戴有可摘式假牙患者,应养成在进食后和晚上临睡前清洗假牙的习惯。

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唾液分泌较少的人,平时嚼一些口香糖,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

合理安排饮食,不食用辛辣、冰冷食物,不暴饮暴食,忌食辛辣、油煎、烧烤等燥热之品,可多进食清凉汤水,以清凉饮食为主,要忌酒醇甘肥。

注意情志调摄,保持心境平和,不可急躁,不可忧郁过度,性格宜开朗。凡性格内向、优柔不决者最易成口苦症,故保持心情愉快是防治此症的关键一环。

加强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代谢,排除毒素,促进消化功能正常运转。#口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