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麻痛(糖尿病麻木是什么感觉)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糖友手脚麻木刺痛,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伍晓丹)张大爷是位患糖尿病十余年的糖友。近期,他总是感觉手脚发麻、刺痛,晚上睡觉前症状更加明显,不少资深糖友可能都有类似张大爷这样的经历。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孙嘉教授提醒说,这很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所致,患者应及时就医不可大意。

孙嘉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出现一系列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手脚麻痛是周围神经病变常见表现之一。由于周围神经可分为支配感觉的感觉神经及支配运动的运动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也因损伤的神经而异。

其中,感觉神经损伤最为常见,多以手脚麻痛为首发征兆。麻木感一般从手脚部位开始,常常以双侧对称性的发生,足端感觉异常的情况也比腿部的症状会更为明显,下肢症状比上肢重,夜间比白天重。除了麻痛以外,还可有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等异常感觉。

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对冷、热、触、刺等外部刺激不敏感或者对轻微刺激即产生强烈而不适的感觉,专家们称它为感觉减退和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其实很危险,有些老人习惯睡前泡泡脚,睡眠好。但由于足部的感觉减退,很容易一不小心造成烫伤,最后因为“糖尿病足”而不得不住院治疗。

早期筛查对于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很关键。对于症状典型的资深“糖友”,医生通过询问病情基本可以做出临床判断。而对那些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早期神经病变患者,则必须通过体检和一些特殊检查才能发现并确诊。

定期筛查有助于明确病变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及时治疗,阻止神经病变的进展和恶化。孙嘉建议,确诊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要进行一次神经病变筛查;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就应筛查,且以后每年筛查一次;有神经病变者需要每3~6个月复查。

华西专家说,糖尿病患者双腿又麻又痛可以医,不用忍!

说起当下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糖尿病绝对是其中之一。据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 发布的《2021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1.4亿,也就是说,中国每十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给全身的身体机能都会带来各种问题,比如血糖忽高忽低、比如眼底疾病、比如皮肤症状,还有比较常见的就是双腿的不适了。

“医生,最近我这两条腿经常感觉又麻又痛,听说很多糖尿病人都有这个情况,只有忍到起啊?”

糖尿病患者出现双腿又麻又痛,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痛,是有治疗办法的,完全没必要忍!

下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叶菱副主任医师及张学广主治医师就来讲一讲,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痛,以及如何防治等等。

一 | 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1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血糖代谢紊乱,大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周围神经损伤,有2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类似的神经痛,表现为双腿的疼痛、麻木、感觉减退、感觉异常等不适感,而且这些症状会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加重。

然而大多数患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导致没有及时就诊,延误治疗。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特点

这种痛一般是双脚多见,然后逐渐到双腿和手部,患者常常晚上感觉更严重;

部分患者感觉双脚、双腿、双手麻木和迟钝,像是穿了袜子或是戴了手套,触摸物品时分辨不清楚,走路时有轻微的脚踩棉花感;

这种痛主要为持续性或者间断发作的针刺样、火烧样、撕裂样或电击样疼痛;

当皮肤遇到刺激时,会感觉比平常痛得更明显,甚至擦碰衣服也会引起疼痛;

当血糖升高或者血糖波动较大的时候,疼痛和感觉异常会比平时加重。

如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反复发作、长期存在,会导致睡眠变差、食欲不佳、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继而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情绪状态。

二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预防

随着患病时间的增长,神经损伤或者神经痛会逐渐加重,但如果能做到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其实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延缓神经损伤进程的。

1 控制血糖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控制血糖,不仅要控制血糖水平,还要避免血糖波动较大,早期的疼痛只需要控制血糖便可减轻。

2 药物缓解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缓解神经痛、营养神经、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的药物。

3 健康生活

控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少食多餐,戒烟限酒等习惯不仅可以控制血糖和血脂,还能有助于减轻神经和血管损伤。

4 适度运动

糖尿病患者适合参加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调节血糖稳定,增加四肢血液循环,改善不良情绪,同时能够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

5 保护肢体

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下肢感觉减退而更容易受伤,经常出现下肢溃疡创面(俗称“老烂腿”),建议患者穿舒适的鞋子,剪掉过长的指甲,在生活中注意保护肢体少受损伤。

三 | 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微创介入手术治疗三种方式。

药物治疗的方式是首选,但当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时,可以进一步选择微创介入手术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目前,微创介入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腰交感神经调节和脊髓电刺激两种方式。

1 腰交感神经调节治疗

腰交感神经掌管下肢血管收缩和舒张,当被阻滞或毁损后可使下肢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从而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还可以促进下肢溃疡创面的愈合。

2 脊髓电刺激治疗

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将一根电极放入椎管内的硬膜外腔,对神经给予一定频率刺激,相当于给神经做“spa”,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微创介入手术的主要优点是方便、经济、创伤小,除了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外,还可以缓解多种顽固的疼痛疾病。不过,最终选择哪种治疗方式,还是必须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来判断。这里还要再强调一句,长期的慢性疼痛千万不要忍,要积极到医院就诊,万一耽误治疗而加重病情才是大事!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中国疼痛病诊疗规范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 16(5):496-511.

3. 施晴璐,罗宇家,郑思遥,等.脊髓电刺激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04):478-482.

4. 薛朝霞,武百山,杨桂姣,等.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疼痛学专家共识(2022版)[J].中华疼痛学杂志,2022,18(5):590-605.

本文作者

糖尿病患者手脚麻木、刺痛,当心神经病变来敲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虽然它不像癌症那样来势汹汹,糖尿病本身也不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任何影响,但是糖尿病引起的身体并发症还有很多。比如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肌梗死、中风等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生糖尿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

这其中有一种并发症,如果一旦没有能够及时的治疗的话,对于我们后期的治疗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影响,这就是糖尿病的神经系统病变,尤其是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出现双脚双手对称性的麻木和疼痛的感觉自己就要提高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可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手脚麻木刺痛是很常见的,而且这种感觉在晚上会变得更糟,对许多患者来说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有效地控制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控制我们的血糖水平。

随着疾病的发展,情况会越来越糟。手脚麻木刺痛的感觉会更严重,除此之外,还包括下肢和双脚麻木。当病人生病的时候,手脚的感觉就和戴着袜子和手套一样。如果糖尿病患者有这样的手脚麻木,那就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了。

手麻也分为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而且我们常常伴有夜间醒来,有时候一个严重问题的话在夜间就会被麻醒,严重影响的话也会出现一些肌肉系统萎缩。直接影响了手的动作。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血糖水平偏高导致的周围神经发生的病。严重的话也会出现关节炎,骨质疏松,知觉变得更加麻木,甚至会因此出现溃烂难以愈合的情况。

一旦出现糖尿病的神经系统病变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而且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同时也要注意对身体维生素的补充,除了要定时服用降糖药物以外,也要不断进行科学的饮食搭配和血糖监测,而且也要及时进行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够提高自身身体的素质,同时也有助于身体血糖的控制。

身体的血糖也应该及时监测,特别是在进食前,进食后,睡觉前。如果发生低血糖,也应该随时监测,血糖也需要控制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帮助身体控制血糖。

想了解更多手脚麻木刺痛的相关知识,可关注头条号:中医殷世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