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特发型一型糖尿病(特发性一型糖尿病儿童能治愈吗)

三甲医生说 0
文章目录:

什么是1型糖尿病,可以被根治吗?医生一次性讲清楚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我们知道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一、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二、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

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外目前可以用智能化的胰岛素泵来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但离完全模拟出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恢复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就更复杂,更需要时间来探索。

所以1型糖尿病在现阶段只能控制好血糖达标,而且还需要患者熟练掌握了胰岛素的使用才行。在医学上控制达标就等于是老百姓说的治好了,而不是老百姓想的断根即完全康复到从前。

记得点赞关注哦!

糖尿病突然“暴发”命悬一线!专家:突然“三多一少”要注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廖温勃

足足抢救了两天,63岁的老温(化名)终于恢复了清醒。他悔不当初,半年前发现血糖轻微升高却不以为意,没想到1型糖尿病中突然“暴发”会发生在他身上,险些丧命。幸运的是,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全力抢救下,老温的病情被及时控制,并很快康复出院。

在我国,约每十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其带来的并发症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专家指出,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每年定期做一次正规的血糖检查,当突然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时,需警惕糖尿病可能已“缠身”。

图/视觉中国

乳酸值翻十倍!1型糖尿病暴发命悬一线

10月6日凌晨,老温在家中突然出现反复呕吐,当天傍晚开始出现乏力、头晕、意识模糊,家属呼叫120送至市十二医急诊。

到医院时老温已经陷入昏迷,床边的监护仪显示他的生命体征已经极不稳定,血压更是一度降至仪器无法检测出来。随后,急诊抽血结果显示,老温的血糖竟已高达80.74mmol/L,乳酸10.4mmol/L,血钾7.70mmol/L,这意味着患者整体内环境已被完全破坏,随之而来的将是多脏器损害、休克,甚至是心跳骤停,抢救成功率非常低!

时间不等人,急诊科迅速组织内分泌科、ICU联合会诊,转入内分泌科专科抢救,ICU随时准备支援。内分泌科立即给予降糖、补碱、补液等一系列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患者年纪较大,有肺癌病史,身体条件较差,当时已经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心率失调,如果抢救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婉媚解释,老温除了血糖奇高,比正常值翻了十倍的乳酸值更是极大的隐患。“通常来说,此类患者更多出现的是酮症酸中毒,但老温出现的乳酸中毒更为危重,死亡风险高出多倍。”

经过一夜通宵救治,老温血糖终于从80mmol/L下降到36mmol/L,同时乳酸也下降到2.8mmol/L,血钾恢复正常,保住了生命。

然而,检查结果提示胰腺、心肌酶学升高,预料中的多脏器损伤出现了。李婉媚立即组织心内科、消化内科专科会诊,综合分析病情,考虑患者为暴发型1型糖尿病,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

终于,在患者的积极配合及专科护理团队的精心照顾下,老温的病情日渐好转。出院时,老温及家人给医院送上锦旗,老温说:“是内分泌科救回了我的命,我非常感激,谢谢你们!”

死亡风险高!定期血糖检查很重要

事实上,早在半年前,老温在外院治疗肺癌期间已经发现血糖有轻微升高,但没有引起重视。

他所患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由于尚未发现其明确的病因及自身免疫的证据,目前被归入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范畴。在1型糖尿病中发病率甚至不足1%,极低发病率的背后带来的却是胰岛B细胞功能完全丧失、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

“严格来说,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因某种免疫损伤导致,遗传因素参与其间的可能较大。”李婉媚解释,也正是因此,患者前期几乎没有任何异常的症状,胰岛相关抗体通常为阴性,即便此前没有糖尿病史也会突然暴发,难以预测。

“这种罕见疾病多发生于年轻人,像老温这样已经63岁的患者在临床上极少见到。”李婉媚表示,暴发型1型糖尿病起病急、预后差,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风险高,一旦发病没有及时就医,容易出现并发症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风险。

“对于暴发性1型糖尿病,如果能及时发现血糖的升高,尽快就医,可以避免酮症酸中毒或者乳酸中毒的发生。”李婉媚表示,更重要的是具备高危因素人群需每年定期做一次正规的血糖检查,当突然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时,就应警惕糖尿病可能已“缠身”。

她提醒,除了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红蛋白检测也十分重要。此外,对于危险因素较多、关注健康状况的人群,在家里配备血糖仪定期检查也未尝不可。

健康知多点——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

自测量表

评分解读:评分值的范围为0-51分,总分≥25分者属于高风险人群,应进行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

13岁就得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该如何科学防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殷舒月 楼晓彤)13岁女孩莫莫无明确诱因出现尿急、尿频不适伴腰酸乏力症状,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尿常规检查提示葡萄糖 ,酮体 ,查随机血糖26.3mmol/L,腹部超声检查:双肾积水。因血糖明显升高,转至内分泌科诊治。主任中医师谢绍锋查其糖化血红蛋白15.6%,合并低血钙、低血钠。“综合莫莫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糖尿病酮症合并电解质紊乱”谢绍锋主任说道。莫莫妈妈了解病情后非常担心,谢主任耐心地进行开导:“莫莫双肾积水主要是严重高血糖引起的,血糖控制正常后症状会改善,不会遗留后遗症。”治疗方案以胰岛素皮下注射,配合规范的饮食和运动治疗。经过积极治疗,10天后莫莫病情完全好转,血糖平稳出院。

初发糖尿病,明确糖尿病类型最关键

青少年糖尿病常见有3种类型:1型糖尿病占比约为90%,2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约占10%。1型糖尿病多数起病较急,“三多一少”(口干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症状明显。多数1型糖尿病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导致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所致,也有少部分具体病因尚未明确。除了1型糖尿病外,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过量摄入高热量食品,青少年肥胖率在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儿童也在增加。肥胖可引发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莫莫体型中等,血糖平稳后查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均为阴性,C肽水平低下,结合她父亲有脂肪肝、血脂高,外公患有糖尿病,所以莫莫诊断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

青少年糖尿病该如何科学防治?

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需长期胰岛素替代治疗。病情平稳后每3-6个月到糖尿病专科门诊复诊,进行身高、体重和血糖等检查。如合并感冒、急性胃肠炎等感染性疾病,及时专科诊治,避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营养科陈杰主任提醒,1型糖尿病患儿应根据病情、饮食习惯等因素定制个性化食谱,在稳定血糖的同时,保证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同时,在病情平稳状态下进行强度适当的体育活动,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2型糖尿病多由于超重及肥胖引起,应严格控制饮食,少吃高脂高热量食物、多吃蔬菜、加强运动、减轻体重,以及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治疗。此外,对糖尿病患儿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