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糖尿病月子餐(妊娠糖尿病会好嘛)
患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该怎么吃?
了解更多月子信息,
请扫码关注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关注女性与糖尿病,据春雨医生大数据显示,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在线问诊“妊娠糖尿病”的比例有了显著提高,提示这一群体的医疗需求强烈。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算,目前全球有超过1.99亿女性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3.13亿。五分之二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处于生育年龄,全球育龄女性糖尿病患者人数达6000万。糖尿病是全球第九大女性死亡原因,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女性人数达210万。
“准二孩妈妈”线上问诊热词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孕妈妈独有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着母婴的健康。在春雨医生在线问诊平台上,平均每天产生5722.9个糖尿病相关问题。糖尿病相关问题的女性用户比例为54%。平均每天有超过400个问题明确提及“妊娠糖尿病”。数据显示,随着2013年12月“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全面二孩”政策在中国的实施,“妊娠糖尿病”的占糖尿病相关问题比例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莹介绍,妊娠糖尿病与遗传、孕激素以及炎症因子等引起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因素有关。但高龄是公认的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与在25岁前怀孕的妇女相比,35岁的孕妇妊娠糖尿病的风险高出5倍多。妊娠糖尿病患者不仅怀孕期间需要用饮食疗法控制血糖,在产后同样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妊娠糖尿病恶化。产后糖妈妈的饮食重点在保证自身与新生儿的营养供给,调理身体,为产后身体恢复奠定基础。
那么,新上任的糖妈妈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
对孕期母婴健康影响巨大
张莹介绍,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是在妊娠晚期(孕24~28周)发生的糖耐量异常。根据各地不同的流行病学数据,我国GDM患病率约12%-18%。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对胎儿/新生儿的危害可导致胎儿死亡率增高;形成巨大儿(体重≥4千克),还有导致胎儿畸形、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低血糖等等。
对孕妇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自然流产率增加,尤其是早孕期血糖高时;易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易感染,特别是无症状性菌尿及肾盂肾炎等泌尿系感染;羊水过多;各种分娩期的并发症(如妊高症、妊娠子痫、羊水过多等)概率增加。此外还可能导致产程延长,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等。
产后患糖尿病风险增高
“虽然,随着分娩的结束,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以逐渐恢复正常,但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及子代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同时存在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张莹介绍说,根据研究报道,至产后10年,约70%的GDM有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
十月怀胎实属不易,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妈妈会更加辛苦,对于这些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论是本人还是其后代,一定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避免肥胖,以减少以后患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提倡母乳喂养,切莫大补
“糖妈妈”分娩后如何保障母乳喂养时大家关心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营养,另一方面又要控制饮食,如何做好这个平衡呢?
“‘糖妈妈’完全有能力母乳喂养。”张莹说,母乳喂养不仅可使宝宝得到良好的营养供给,还可以减少孩子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母乳喂养时“糖妈妈”们会有食欲大增的情况很常见,但是请记住乳母每天的能量需要值只是比平常的需要量多500千卡。而单胎的“糖妈妈”孕中晚期每天已经增加了200千卡能量,也就是说即使喂奶,也只需要比分娩之前多摄入300千卡(相当于3个多食物交换份)能量食物即可,不应该大吃大喝。
“产后进补不要太猛,产妇和孕妇的饮食有一定区别。”张莹介绍会所,哺乳期妈妈需要的蛋白质量更高,需要增加鱼、禽、蛋、瘦肉的摄入量。此外,适当增加饮奶量,多喝汤水是保证充足泌乳的基础。
但是建议不要刚生完宝宝就大量进补,否则摄入能量远远大于机体需要,体重超标,得不偿失。产后进补应该有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首先应尽早开奶,然后让宝宝多吮吸,促进乳汁分泌,同时逐渐增加能量及流质食物的摄入。摒弃传统坐月子的陋习,妊娠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张莹还谈到,我国有些地方往往给产妇提供大量鸡蛋等动物性食物,而完全不吃蔬菜水果,这种饮食结构很不合理,容易造成血脂异常。我们应该保证食物多样性,充足但不应过量。蔬菜和水果是可以吃的,这两类食物不仅可以缓解“糖妈妈”产后容易出现的便秘情况,利于乳汁分泌和婴儿的生长发育,其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还对于平稳血糖有一定帮助。同时,建议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单纯的能量过量出现隐形营养不良。
◆温馨提示
“糖妈妈”产后注意事项
1.饮食
仍然要坚持控制饮食,不要大吃大喝,注意控制体重,饮食要控制好总热量,这有助于调节和稳定血糖。
产后测普通饮食的餐前和餐后血糖即可。饮食控制注意:饮料不吃、稀饭粥不吃、油炸不吃、糯米不吃。其他都可以吃;进餐速度要慢,每餐约半小时;注意保证营养均衡,少量多餐;坚持高纤维、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盐。
严格按照这个方法再监测血糖,如果餐后2小时大于8就要吃药。
2.运动
适当活动,尤其产褥期结束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推荐每周至少150分钟(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
3.关注血糖
建议GDM患者产后6周应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后至少每3年也应进行1次糖耐量检查,高危人群,如肥胖患者更应每年检查1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产后饮食结构调整,均衡合理饮食,控制每日食物摄入,同时增加锻炼,防止肥胖,可减少或者推迟2型糖尿病的发生。
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严慧芳
通讯员 白恬
10个妊娠糖尿病妈妈,产后这样护理,9个都好了!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如同2型糖尿病一样,患病率逐年上升。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16.2%。目前我国放开了二胎生育,大部分二胎孕妇处于高龄妊娠,而这部分人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更高。
很多准妈妈对妊娠期糖尿病有这样的错觉,认为这是怀孕期间的病,等孩子生下来病自然就好了,而很多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在生产之后,会因为忙于照顾宝宝,也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回来复查。其实女性的很大一部分的糖尿病祸根竟然是妊娠期糖尿病诱发的。
许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个误解,认为产后血糖就会恢复正常。但通过对300余例孕期血糖异常患者产后6~12周随访发现,仅50%患者产后血糖恢复正常。换言之,50%的患者在产后需要接受随访并采取干预措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高危人群不发生或晚发生糖尿病。
另有数据显示,在妊娠期血糖偏高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当中,产后会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的比例是33%。尽管这个比例比50%要低,但它仍然说明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恢复不容乐观。
所以糖尿病的产妇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锻炼,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去医院定时检测血糖,看看是否在理想的范围内,饮食尽量少吃点糖。产后高血糖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调节、适当锻炼而恢复正常。宝妈们可注意以下几点哦~
1.平时饮食要忌糖,尽量避免吃含淀粉高的食物等,如面食,马铃薯等,要少吃米饭等,多吃青菜。
2.不可以吃过饱,或者暴饮等,坚持一定时间有能会恢复,要7分饱,睡前适量水果。
3.平时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4.每隔一段时间复诊,平时家里也备个血糖仪测测,调整饮食,适当运动。
一次的空腹血糖过高不能证明什么。血糖高的话要注意饮食,不可以吃过于油腻的食物,饮食上务必清淡,然后不可以吃含糖分高的水果,以及含淀粉高的蔬菜,比如土豆等等。少吃,不可以吃太饱。如果血糖一直过高,要配合医生的治疗。
关于产后高血糖的恢复时间,是需要根据每一个女性的身体状况去判断的。分娩是非常消耗女性身体的一个过程,在产后各位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并且进行适当的进补。尽可能的避免一些重力活动。在此祝愿各位宝妈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孕妈妈如果想了解更多妊娠期糖尿病的专业小知识,生出个健康宝宝。一定要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朝阳区妇儿医院产科主任医师乔晓林专业视频解答—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产后要注意什么?
糖妈妈孕期合理控制血糖是可以生下健康宝宝的,通常产后血糖也会恢复正常。但是产后也不能放松警惕,即使恢复,多年以后重新患糖尿病的几率仍然比普通人高数倍!这里为糖妈妈们总结产后的建议,快来get吧!
1产后勿忘复查血糖
孕妈妈生完孩子后体内的升糖激素水平下降,一般产后6周内血糖就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糖妈妈产后的6~12周应该及时去复查血糖!
2提倡母乳喂养
妊娠期糖尿病女性分娩后可以给宝宝喂奶,我们提倡母乳喂养,不仅可使宝宝得到良好的营养供给,还可以减少孩子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
母乳喂养时准妈妈们会有食欲大增的情况很常见,但是要记住的是,乳母每天的能量需要值只是比平常的需要量多500千卡,而单胎的孕妈妈孕中晚期每天已经增加了200千卡能量。
也就是说即使喂奶,您也只需要比分娩之前多摄入300千卡(相当于3个多食物交换份)能量食物即可,不应该大吃大喝。
3产后进补不要太猛
产妇和孕妇的饮食有一定区别,哺乳期产妇需要的蛋白质量更高,需要增加鱼、禽、蛋、瘦肉的摄入量,此外适当增加饮奶量,多喝汤水是保证充足泌乳的基础。
但是建议您不要刚生完宝宝就大量进补,否则摄入能量远远大于机体需要,体重超标,得不偿失。
产后进补应该有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首先应该尽早开奶,使得体内 泌乳素的分泌达到高峰,然后让宝宝多吮吸,促进乳汁分泌,同时逐渐增加能量及流质食物的摄入。
4摒弃传统坐月子的陋习
中国传统坐月子的习俗很不科学,妊娠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我国有些地方往往给乳母提供大量鸡蛋等动物性食物,而完全不吃蔬菜水果,这种饮食结构很不合理,容易造成血脂异常。
我们应该保证食物多样性,充足但不应过量。蔬菜和水果是可以吃的,这两类食物不仅可以缓解产妇容易出现的便秘情况,利于乳汁分泌和婴儿的生长发育,其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还对于平稳血糖有一定帮助。
5关注孩子的体重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
妊娠糖尿病妈妈不仅要关注自己未来的健康,还要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是宝贝长得胖乎乎很可爱就是好事,需要让他们的体重在正常生长曲线范围内,肥胖儿童需要减肥,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
糖妈妈们,你们get了吗?
文献来源:糖尿病天地
关注此微信公众号boyibangdy回复序号学习!01.糖尿病能活多久?02.糖尿病能逆转和治愈吗?03.血糖高怎么办?04.影响血糖的因素?05.糖尿病什么能吃,不能吃?06.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07.糖尿病如何吃零食?08.加餐有哪些注意事项?09.初发糖尿病怎么办?10.纠结血糖波动的问题?11.我是否能停用胰岛素?12.预防糖尿病和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3.糖尿病患者可以拔火罐吗?14.糖尿病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