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二胎如何预防糖尿病(怎样预防二胎切口妊娠)

健康中国 0
文章目录:

二胎潮来临,怎样避免妊娠糖尿病?

要胖不要病,怀孕怎么吃?

谨记这七点建议,降低二胎糖尿病风险

首先提倡适龄妊娠,最好在35岁前人生的黄金期完成生育计划,这时生出的宝宝“品质”好!

如果体重偏大,建议备孕期进行减重。

中国标准的体重指数(BMI)是18-23.9kg/m2,超过24kg/m2说明超重了,尤其是当BMI大于28kg/m2时就必须减肥了,最好在孕前将BMI控制在正常范围。

建议低脂、低糖、低热量的清淡饮食。

千万记住不能一怀孕就大鱼大肉、胡吃海塞,宝宝需要的营养要“全”、不要“多”!

如果体重超标,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

比如跑步、游泳、健身操、瑜伽等,对于肥胖女性可以有效增肌、减脂。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在备孕期一定要在内科医生指导下控制好血糖,必要时可以注射胰岛素,只有血糖控制好了,才是真正对宝宝好!

如果第一胎合并了妊娠期糖尿病,在产后42天要复查糖耐量试验(OGTT),注意血糖的变化,并且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备孕二胎时要检测血糖,有异常时要在内科医生指导下积极干预。

孕期合理均衡的营养,孕妈妈的体重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孕妈妈因个人身高、基础体重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增重区间。

只要孕期听从医生的建议,体重就不会超标,血糖也能控制适当!当然宝宝的健康就更有保障了!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妇产科 张小红)

二胎来了!高龄产妇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

“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最纠结的莫过于70后了。一是得益于国家政策放开——想生!另外则因这个政策还来得稍微有点迟,都是高龄产妇了,担心自己和宝宝这样那样的问题——不生?

妊娠糖尿病是高龄产妇的高发病之一,既影响产妇生活,又影响宝宝健康。积极开展妊娠糖尿病的预防,让大家都了解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提高群众的自觉防治意识,及时控制发病因素,可大大降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二胎”的优生率。

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第一步:敞开“心”

尤其对于70后的准“二胎”高龄爸妈来说,应该顺其自然,抱着“一个不少,两个正好”的心态。不必刻意为了抢二胎,硬要二胎而去吃一些激素、甚至打排卵针之类的,这对于个体自身的内分泌调节会有负面影响,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

第二步:迈开“脚”

增加体力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既是让准“二胎”爸妈身体机能保持最佳状态前提,又是减肥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基础。

第三步:管好“嘴”

1.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

2.饮食是保证合理体重及生活、生育的需要。保持合理的平衡饮食,碳水化合物以粗杂粮、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水果。

3.准“二胎”爸妈都应戒除烟、酒、槟榔等不良习惯。

第四步:排好“雷”

准“二胎”爸妈充分的做好孕前、产前检查,这不管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 还是对于高龄的70后来说都是必要的。除了常规的孕检外还应该加上与糖尿病相关的项目如:血糖、胰岛功能测定、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等。一量发现有相关的危险因素就能及时处理、及时治疗。

只要能够做到以上几点,肯定能生个聪明健康“二胎”,在这提前祝贺您哦!

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 张胜康

(你找到组织了吗?欢迎加入糖尿病新世界QQ群:48018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