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趾头骨折(糖尿病脚趾头骨痛怎么办)
糖友骨折别立即手术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骨折了应该马上动手术,但是专业医生表示,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未伤及血管和神经的骨折患者都不宜立即动手术。
45岁的张女士因摔跤导致右侧肱骨外科颈骨折,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骨二科就诊,要求医院尽快动手术,被医护人员拒绝,理由是她的血糖控制欠佳。为此,张女士还与医生发生了争执。该院骨二科主任胡海清解释,骨折和手术都是较大的创伤,由于身体应激反应,血糖波动会比较大。如果血糖过高,手术后伤口愈合困难,感染风险会比较大,患者可能有生命危险。
(《大河健康报》)
关于糖友“骨折”那些事
大家都知道“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不是什么享受的事,不幸的是糖尿病患者较常人更易伤筋骨。不管是谁,如果发生骨折,不仅患者痛苦难耐,还要承担治疗费用,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也很大。那么糖友,你知道如何避免和应对吗?
关于糖友“骨折”那些事
探寻糖友易骨折原因
骨质疏松是主因
糖尿病患者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糖尿病容易并发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所以容易导致骨折发生。糖尿病患者是骨折的高发人群,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骨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达50%~60%,骨折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人群明显增高。骨折患者由于手术、疼痛、愈后等带来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血糖控制,而延误骨折愈合。骨量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如骨矿物质(钙、磷等)和骨基质(骨胶原、蛋白质、无机盐)等的含量。究其原因,糖尿病导致骨质疏松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
1.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敏感性下降。胰岛素通过骨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发挥成骨作用,促进骨胶原组织合成。胰岛素缺乏会导致骨形成减少。
2.高血糖。高血糖会使大量葡萄糖从尿液排出,高渗性利尿引起人体钙、磷、镁丢失增多,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激活破骨细胞,骨吸收增加,从而使骨质脱钙,骨密度下降。
3.骨钙素是骨细胞外基质中最丰富的非胶原蛋白,与新合成的类骨质的矿化过程有关,但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水平明显降低。
4.性激素的影响 性激素水平降低是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因素之一。雌激素缺乏时骨吸收增强,可导致骨丢失。
其他因素不容忽视
1.糖尿病眼病 眼睛是“糖毒”的重要危害部位。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有5%~10%的人会出现视网膜病变,轻则看东西模糊,重则失明。所以眼睛存在问题的糖尿病患者容易跌倒,同时很多人会伴有骨质疏松,大大增加了骨折的风险。
2.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病变会使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肌力降低、平衡功能减弱,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老患者,增加了跌倒及骨折的风险。
做好骨折的护理工作
饮食护理:骨折后患者都要在床上静养一段时间,这期间的饮食搭配也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环节。骨折后1周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忌油腻、生冷、酸辣及硬物,不宜喝骨头汤。四川省人民医院营养科邓波副主任医师解释说,骨折患者初期食欲欠佳,骨头汤脂肪含量偏高,不利于患者消化吸收;另外常用的烹调方法(家用压力锅和瓦煲)熬出的猪骨汤中钙含量极低,平均1.0~1.2毫克/100毫升,所以人们认为喝骨头汤补钙的说法没有科学根据。含钙丰富的食物有:奶及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黄豆及其制品、虾皮海带等。100毫克牛奶含钙120毫克,吸收率在95%以上,是最理想的钙来源。
骨折2~3周内饮食宜进清补之品,如瘦肉汤、木耳、牛肉和鱼类等,适当增加滋补肝肾之品,如鸡、排骨、猪蹄等。骨折1个月后饮食以补益为主,多食滋补肝肾食物,有利于加速纤维性骨痂的钙化过程,以增加粘结的牢度,如骨头汤、鸡汤、杞子等。
预防压疮: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糖尿病患者骨折后需要卧床一段时间,是压疮的高发时期,为了预防压疮,您要做到以下几点。
1.勤翻身,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每隔2小时要翻身一次,避免身体某一部位长期受压。
2.在身体间隙处放置软垫,如在腰下放软垫,可避免臀部长期受压。
3.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患者,要检查衬垫是否平整、位置是否适当。随时观察肢端皮肤以及经常受压部位皮肤颜色变化。
4.定期做身体按摩,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效预防压疮。
预防感染:感染是骨折术后的一大并发症,患者家属要做好每天的检查工作,包括患者体温、伤口局部皮肤变化、精神状态等,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骨折预防不能少
定期检查骨密度:骨密度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并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以预防骨折发生。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一定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可以增加骨密度,使骨质更加坚固,骨骼可以承受更大的负荷,避免骨折。
补充钙、维生素D:糖尿病患者钙、磷代谢异常可诱发骨代谢病理生理改变,如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研究表明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维生素D可以通过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肝类、牛奶、奶油、鱼卵、蛋黄等,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总量。晒太阳也是补充维生素D很好的方法,可以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固定时间晒太阳,如午后散步。
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预防骨折的根本,血糖控制好了,改善骨质疏松,可有效预防骨折。
老年人要防跌倒:老人跌倒了后果严重,所以在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鞋子尽量不要选系鞋带的,避免被鞋带绊倒。其次早上起床不要太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引起晕倒。再有,晚上出门要小心,注意行路安全,避免被坑洼的路面、台阶、障碍物绊倒。
为何“糖友”骨折难恢复?提醒:想要恢复快,护理需做好这3点
糖尿病属于一种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一旦患病,由于血糖值呈现慢性增高状态,很容易使体内的多个器官发生慢性病变,导致器官功能衰退,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的概率会非常的高。
而且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骨折问题,并且在骨折之后,很难快速恢复,使患者的健康受到较大程度影响。所以有很多人想知道,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骨折恢复比较难?
患上糖尿病之后,除了要及时服用药物进行降糖治疗以外,必须做好饮食方面的调理。比如所有高糖类食物不可以摄入,高油脂、高热量等食物也应减少或禁止摄入。
另外,每一餐还应严格控制总进食量,不可以使体内的总热量超标。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患病之后,会出现不敢吃东西的行为,或者是每一餐只是少量吃一些蔬菜与粗粮。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体内营养物质缺乏,比如钙质。
而钙质一旦缺乏的话,就会引起骨质疏松。不但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腰背疼痛或者是容易骨折现象,在骨折之后,由于体内缺乏钙离子,就会导致骨折面很难快速愈合。
另外,患者的血糖值呈现慢性增高状态,皮肤当中的糖原含量也会升高。这样一来,很容易使患者出现一些皮肤感染现象。
而且在发生感染或者是出现一些皮肤损伤问题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甚至会有严重感染的情况出现。从而使患者在发生骨折问题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
那糖尿病人骨折该如何护理?
一、做好饮食调理
对于糖尿病人群来说,在骨折之后不要吃一些高糖食物或者是喝一些高糖饮品,否则会导致血糖值升高,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患者应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钙质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比较多的蛋白质,以及钙质、磷元素、铁元素等营养物质。能够为患者提供较多的营养支持,促使骨折面快速愈合,还不会影响到血糖值。
除此之外,患者每天的饮食中应适当增加一些蔬菜的摄入。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成分,能够加速机体对于钙质的吸收。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缺钙等现象,还能够加速骨折面的快速愈合。
二、适当休息与及时恢复锻炼
骨折治疗期间,患者一定要按医嘱适当卧床休息,不可以随意活动。否则会影响到骨折面的愈合,甚至会引起感染现象。对于处在恢复期间的患者来说,也应该按照医生叮嘱及时进行恢复锻炼,但要注意劳逸结合。
三、注意监测血糖值
在治疗和恢复期间时,必须注意血糖值的监测。如果血糖值出现了不稳定,比如持续升高现象,势必会导致伤口难以愈合,甚至会引起一些严重的感染问题。
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人群来说,由于患病之后,很多患者会出现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体内钙质缺乏。再加上皮肤内糖原含量增加,所以使患者出现容易骨折以及骨折后难以愈合的情况。
因此在糖尿病患者出现骨折问题时,必须及早接受科学规范治疗,并做好以上3点日常护理工作。既可以促使骨折面快速恢复,还有着稳定血糖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