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拉肚子什么情况(糖尿病拉肚子什么原因造成的)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便秘、腹泻交替?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的经常拉肚子和便秘交替出现,有时一个星期不排便,有时稍吃一点油和菜就排便不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糖尿病患者由于控制胃肠道的自主神经病变,往往有排便障碍,以便秘多见,也有的表现为腹泻,或者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让患者痛苦不堪。比如不少患者是经常性的便秘,几天大便一次,大便干硬结球,吃了泻药,就腹泻不止,然后大便更干,老没有好的时候。有的表现为清晨腹泻,中医称作“五更泻”。
糖尿病性便秘和腹泻交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可能与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的全身及胃肠道的自主神经病变、肠腔内细菌过度繁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胆汁酸吸收不良、电解质失衡和肠道激素生成异常等因素有关,尤其是与自主神经病变关系密切。
糖尿病性便秘和腹泻交替多发生于糖尿病病程长、较长时期内血糖控制不良的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多同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体位性低血压、阳痿、逆行射精、膀胱泌尿功能失调、无汗、瞳孔调节功能不良等。糖尿病性腹泻常为阵发性发作,与正常大便或便秘交替出现,二次腹泻发作间隔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不等;腹泻发生时腹泻频繁,有时伴里急后重或肛门失禁,夜间或仰卧位时症状加重,无痛性,常为褐色水样便,量多,多为脂肪泻。据统计,在糖尿病性腹泻患者中,脂肪泻的发生率可高达75%。但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脂肪泻患者不同,糖尿病性脂肪泻患者往往一般营养状况较好,体重正常。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做才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首先控制好血糖,减少或延缓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其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以利通便。第三,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有人认为,清晨起来喝一杯温开水,不管有没有便意,10分钟后如厕,这样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对保持大便通畅十分有效,患者不妨一试。第四,腹泻时可用些收敛剂等。
糖尿病患者多会被便秘困扰,原因是什么呢?又该怎样调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大肠君,我真的快受不了了!每天都在拼命挤,而它们却越来越懒!”某天深夜,人体的肠道细胞们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主角是勤勤恳恳的“蠕动工作者”——肠平滑肌细胞,它正在控诉自己工作的艰难:“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就像一条老旧的‘地铁线’,谁来修修?”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或者身边有人患糖尿病,便秘这个隐秘却常见的问题或许并不陌生。那么,糖尿病和便秘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场“肠道会议”或许能为我们揭示真相。
让我们先从糖尿病的“幕后操作”说起。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控制中心”早已失控,导致血糖水平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这种“血糖风暴”不仅会损害血管和神经,还会悄悄盯上肠道,特别是那条负责排泄的“地铁线”——大肠。
连接一:神经系统的“断电事故”糖尿病对肠道的最大威胁,是它可能损害自主神经系统。听起来复杂?没关系,让我们简单点:想象你的肠道是一条地铁,而自主神经就是地铁的“中央调度系统”,负责指挥列车准点发车。如果神经系统遭到糖尿病的破坏,这条线路的“列车”自然会变得迟缓,甚至停摆,导致便秘问题。
据权威统计,约6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病变,而这种病变往往会首先袭击肠道,导致排便困难。肠平滑肌细胞无奈地抱怨:“没有指挥,我们就像失控的民工,干起活来全靠运气!”
糖尿病患者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常常感到口渴,尿量也比常人多。这背后是高血糖在搞鬼——当血糖过高时,肾脏为了“洗刷”掉这些多余的糖分,会拼命增加尿量。结果,身体里的水分被大量排出,而大肠却因缺水而无法正常运作。
“肠道里的存货(粪便)干得像块石头,我们怎么挤得动?”肠道细胞们一边抱怨,一边苦哈哈地工作着。大便变硬、排出困难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水分不足。
连接三:药物的“副作用黑名单”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然而,降糖药有时会对肠道“下黑手”,导致便秘或腹泻问题反复交替。肠道细胞们纷纷吐槽:“明明是帮血糖‘打工’,却让我们吃尽苦头!”
不仅如此,一些患者为了控制血糖,还会减少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甚至不吃主食。这种饮食习惯会导致纤维素摄入不足,进一步加重便秘问题。
便秘的背后:肠道细胞的“吐槽大会”让我们把镜头拉近,看看肠道细胞们的“内部会议”:
大肠蠕动细胞:我们太累了!血糖高的时候,神经系统罢工,我们就成了无头苍蝇!
肠道黏膜细胞:水分呢?水分在哪?每次都干巴巴的粪便,我们怎么能顺畅工作?
肠道菌群代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太单一,不爱吃蔬菜水果,我们的“粮仓”都快空了!
这场吐槽大会揭示了便秘的根源:神经损伤、水分不足、饮食结构紊乱、菌群失衡……这些问题环环相扣,最终让糖尿病患者的肠道陷入了困境。
既然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调理的方向也就清晰了。以下是几条科学建议,帮助糖尿病患者摆脱便秘困扰。
1. 补水,给肠道“加油”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尤其是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唤醒肠道的“动力系统”。记住:即便不觉得口渴,也要主动补水,这是对抗便秘的第一步。
2. 多吃膳食纤维,给菌群“喂粮”膳食纤维是肠道的“清道夫”,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以下低糖高纤的食物:
绿叶蔬菜:如菠菜、芥蓝、空心菜。
低糖水果:如火龙果、猕猴桃、蓝莓。
粗粮:如燕麦、糙米。
小贴士:千万别突然增加纤维摄入量,否则可能会引起腹胀或肠胃不适。慢慢增加,循序渐进。
3. 适量运动,唤醒“肠动力”运动对肠道的帮助不可小觑!每天坚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瑜伽或游泳,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运动时,肠道细胞们会兴奋地喊:“终于不用再单打独斗了!”
如果糖尿病患者因为降糖药出现便秘问题,可以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避免滥用泻药,以免损害肠道功能。
5. 益生菌的“神助攻”益生菌是肠道的“好帮手”,它们可以调节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健康。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食物,比如酸奶(选择无糖版本)或益生菌补充剂。
6. 定时排便,培养“好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如厕,即使一开始没有便意,也要尝试“蹲一蹲”。这种习惯能帮助肠道细胞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节奏”。
糖尿病导致便秘,就像一场肠道的“交通事故”。但只要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采取科学的调理方法,就能让肠道重新“上轨道”。记住: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带来的“小问题”。
最后,大肠君在会议上总结发言:“只要血糖控制好、饮食结构合理、还愿意多喝水、多运动,便秘一定可以被赶跑!”肠道细胞们纷纷鼓掌,期待着你为它们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资料: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21年更新版。
《膳食纤维对糖尿病便秘的影响》,《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20年第4期。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中华神经学杂志》,2022年第2期。
是什么导致糖友更容易发生腹泻?
【声明】本原创内容只做信息分享,不做任何医疗建议。请随意转发分享,“转载”请私信我。
糖尿病会影响消化系统的任何部分。对某些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经常腹泻和难以控制排便,也更容易发生便秘。
虽然目尚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但神经损伤、药物和其他因素可能起作用。
据悉,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腹泻。患有糖尿病的人比没有糖尿病的人更容易患腹泻。[1]
众所周知,当你的身体无法有效产生或使用胰岛素时,葡萄糖就会在你的血液中积聚,从而导致高血糖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的高血糖水平会致使全身受损,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对于某些人来说,肠道问题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腹泻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与规律排便交替出现。
虽然糖尿病和腹泻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但以下这些因素可能会起作用。
乳糜泻和显微镜下结肠炎:糖尿病患者患这些病症的风险似乎更高。唯一的症状可能是腹泻。
无糖甜味剂和其他成分:食用这些产品可能会增加腹泻的风险。例如,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和木糖醇可具有通便作用。
神经B变:高血糖会导致神经损伤。如果这影响到小肠的神经,就会导致腹泻,尤其是在夜间。并且神经B变也会影响肛门直肠功能,使大便失禁更有可能发生。
胰腺功能:糖尿病会影响胰腺的工作方式。这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例如,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炎的可能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到4倍,而腹泻正是胰腺炎的症状。
糖尿病性肠病:这是一种影响大肠的疾病。它会导致腹泻、便秘和大便失禁。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它更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他汀类药物和你可能服用的用于治疗糖尿病和相关疾病的其他药物都可能会影响你的肠道功能。
研究表明,服用二甲双胍的人中有15%至24%可能患有腹泻。[2]
细菌过度生长:当某些类型的细菌在肠道中变得过多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它可能与糖尿病性肠病一起发生。
此外,糖尿病患者也可能与非糖尿病患者有相同的腹泻原因,例如:
★过敏和食物不耐受,例如乳制品和果糖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影响肠道菌群的构成
★药物,例如含镁的抗酸剂和一些癌症疗法
腹泻更可能影响1型糖尿病患者而不是2型糖尿病患者。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暴露于高血糖水平。
难以控制的糖尿病也可能有更高的腹泻风险。 持续的高血糖水平会增加神经损伤和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患有并发症和相关疾病(如神经B变、肥胖和胰腺问题)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腹泻的风险更高。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可能更频繁地出现腹泻。这是因为对于有长期糖尿病史的人来说,腹泻的可能性会增加。
糖尿病患者患慢性或持续性腹泻的风险更高, 它可能会持续几周到几个月。
对于糖友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控制血糖水平。而药物和其他方法可以帮助减轻其他因素引起的症状和腹泻的可能性。[1]
限制或避免人造甜味剂,如山梨糖醇,可能会有所帮助。还应避免高碳水饮食,以平稳血糖。
如症状较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遵循医嘱对症用药。
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也可能有帮助,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
另外,还应注意多喝水,补充足量的水分可以防止腹泻引起的脱水。
此外,在进行任何重大饮食改变之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健康顾问。他们可以确保这样做不会干扰到你的其他治疗或加重其他症状。
胃肠道问题,包括持续性腹泻,在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
虽然尚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可能是由于高血糖水平造成的损害。
如果你有糖尿病腹泻,建议先咨询医生或你的健康顾问,以帮助你找到适合你的控制症状的方法。
- end -
编辑 / Rock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Juan Sebastián Frías Ordoñez, William Otero Regino. [Chronic diarrhea in the diabetic.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 Gastroenterol Peru. 2016 Oct-Dec;36(4):340-349.
2.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67989/
原创不易,觉得好看
记得点个赞再走哦~
如果觉得有用,
一键“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