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糖尿病新五驾马车(目前控制糖尿病最好的药)
糖友们!五架马车不是并驾齐驱!要有主有次!
现代治疗糖尿病,人人皆知的疗法有5种,被称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好多人误以为方方面面都做好就可以控制血糖了,却不知马车跑的要有快有慢,有要先跑,有要后跑的!
五架马车指的是治疗的五个方面: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其直接作用的是饮食、运动和药物三个要素,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只是一个辅助检查手段,是确保饮食、运动、药物可以正确发挥作用的手段。
糖尿病的短期治疗中是以控制血糖为主的,那总是以控制血糖为主吗?
前边我们说了,控制血糖只是监控疾病的手段。前期以降糖为目标,是因为虽然糖尿病发病的病因很复杂,但根本是因为胰岛素出现相对或绝对缺乏,或者产生胰岛素抵抗。如果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就会导致无法产生胰岛素,进而引起糖尿病。而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使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尿糖增加,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所以,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首要目标,但是对于漫长的糖尿病治疗过程来说,控制血糖只是短期内目标,血糖正常,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才会降低。
控制饮食是最主要最主要的一驾马车!
其实一些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较轻,只需要控制饮食就可控制病症,甚至是消失。血糖、尿糖也会恢复正常水平。不需要胰岛素治疗,也不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病情较重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若饮食控制良好,也可以促进疾病的好转,缩短病程。
在采取饮食控制时,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饥饿感,有许多患者无法坚持,会因此而放弃饮食治疗。对此,我们并不是坚决不让患者吃,而是要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比如患者可少食多餐;可用粗杂粮代替精细粮;可以多吃一些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先吃菜类等副食,再吃主食。
多做运动有利于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运动不能盲目而长时间,任何事情不能一蹴而。,适当而有规律的运动,能够促进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利用。
如果做到了“达标”和“护心”,就不怕病情得不到长期良好的控制。
血糖应该尽量“达标”,维持在正常水平内。不应认为越低越好,血糖处于正常值之内为糖尿病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应当尤其受到重视!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高达25%,应当重视与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并及时治疗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高危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应该采取改善血脂异常、降低高血压等措施预防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血栓等病症。
控制饮食,运动起来,驾好这两辆马车才能跑的更快、更远、更强!
想要控制糖尿病,除了吃药,还要靠这五驾降糖“马车”齐头并进
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由1980年的0.67%增加到2013年的9.7%。目前4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总体人群的近10%,这与我们近40年的生活方式及运动方式的巨大改变有关。
糖尿病不可治愈但可以预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运动方式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药物”。
01、糖尿病的“罪魁祸首”是糖?
过量使用各种糖果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但并不能认为多吃糖就会患糖尿病。
控制糖的摄入量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与遗传、饮食、运动等有关。
02、◀ 分型 ▶
Ⅰ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群的95%以上
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得了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对胎儿及孕妇的影响。
Question
03、◀ 高发人群 ▶
年龄在45岁以上、有家族糖尿病病史超重肥胖、腹部脂肪多、患高血压病、运动量少
04、糖尿病严重可致截肢!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形成糖毒性,损伤患者的周围血管及神经,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增加下肢感染风险,由于严重感染,最终导致截肢。
05、◀ 并发症 ▶
【心】
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
【脑】
引起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出血、脑梗死;
【肾】
引起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
【眼】
导致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
【肠胃】
导致胃肠神经病变,引发便秘腹泻、腹胀;
【皮肤】
引起的神经变导致皮肤瘙痒溃烂等。
06、早期症状不明显
部分患者因出现 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查出糖尿病,而还有 很多患者 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及体征,往往是体检发现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mmol/l
2小时血糖≥11.1mmol/l
正常血糖
空腹血糖<6.1mmol/l
2小时血糖<7.8mmol/l
如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伤口不愈合、感染不好控制、皮肤瘙痒、视力下降等情况,要注意排查糖尿病。
07、“五驾马车”控制血糖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
血糖监测
糖尿病健康教育
五驾马车
08、◀ 饮食要注意 ▶
饮食调整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尽量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主食里最好含1/3的杂粮;限制油脂的摄入;进食顺序为蔬菜→蛋白类→主食;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
糖尿病患者还能吃水果吗?
可以吃,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各种胶原物质,对身体有益。
糖尿病没有绝对的食物禁忌,主要在食物量的控制和食物种类的分配。
09、◀ 运动要注意 ▶
建议快走、慢跑、游泳等
运动的益处
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加胰岛素的作用
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
从而有效降低血糖
1. 急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患者要避免通过运动来降糖;
2. 年轻患者的运动量可以适当增加,对于合并糖尿病心、脑、肾脏并发症的患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避免加重病情;
3. 运动要选择安全的场地,穿宽松的运动鞋,备上食物当运动出现低血糖时使用,准备急救卡片,如出现紧急情况,可协助急救处理。
10、糖尿病难治愈?
糖尿病是终身病,不可治愈。
部分早期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调整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并不需要药物治疗。
但随病情发展,胰岛功能损伤,最终这些患者也需要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与遗传基因有关,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防治糖尿病,如果你只知道“五驾马车”,就OUT啦,赶紧补课吧
很多糖友都知道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却不知道这出自谁的研究,来源于谁的理念,趁今天是教师节,我想和大家分享提出“五驾马车”的创始人------向红丁教授。
我常常安慰我的病人,你要庆幸糖尿病现在有很多方法控制血糖,并不是不治之症,我们要感谢为管理和治疗糖尿病作出重大贡献的向红丁教授,为中国糖尿病防治事业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全民的抗糖意识,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向红丁教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向红丁教授是我国著名糖尿病学者,曾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糖尿病防治和科普教育工作。
向红丁教授有家族糖尿病史,在他60岁时出现空腹血糖升高的情况,当时空腹血糖是7.0mmol/L,糖尿病预警已经拉响,但他通过自己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肥等干预措施,最终和糖尿病擦肩而过。
其实,在向教授之前,美国有一个叫焦斯林的著名糖尿病专家就把糖尿病的治疗比作是驾驭一辆三匹马拉的战车,这三匹马分别是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当时还没有口服降糖药)和运动治疗,提出了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原则。
向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糖尿病的三个“五”,而“五驾马车”只是其中一个五。
第一个五
向教授提出的第一个“五”是针对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可以使糖尿病高危人群避免或晚一点患糖尿病。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发现,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包括糖尿病知识太少,吃得太多,运动太少,长期紧张焦虑造成升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等,都会造成糖尿病。
另外还提出,糖尿病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疾病,和血脂异常、血压升高、肝肾功能下降等都有一定关系,当出现这些问题时都要积极干预,服用相关药物,可以辅助改善代谢紊乱,对预防糖尿病大有裨益。
向教授提的五点是:对糖尿病的无知——多懂点儿;心理应激增多——放松点儿;热量摄取过多——少吃点儿;体力活动减少——勤动点儿:必要的时候——药物要用点儿。
第二个五
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即针对已经发生糖尿病的人群,我们可以采取策略,使得糖尿病患者远离并发症,即坚持正规的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有限制的饮食治疗,合理的运动治疗,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长期的病情监测,这部分内容很多糖友都比较熟悉。
上述提到的美国学者曾说,把糖尿病患者比喻成古代的战士,战车需由三匹战马拖引,那就是饮食疗法,胰岛素疗法,运动疗法,驾驭好一匹马需要技巧,驾驭好两匹马需要智慧,驾驭好三匹马必须是一位杰出的驯马师。
而目前提出的五驾马车也是这个道理,想单一依靠其中一驾马车便能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不可能的,糖友必须做到长期综合达标、全年达标。
第三个五
最后一个“五”是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即体重达标、血糖达标、血压达标、血脂达标、血黏达标,这五项是非常关键的。
体重不达标者需要减肥,因为肥胖是很多代谢疾病的杀手;
血糖达标不达标者需要降糖,因为高血糖是“甜蜜的杀手”;
血压不达标者需要降压,因为血压高是“无声的杀手”;
血脂不达标需要调脂,因为高血脂是会导致血管阻塞,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我们需要血液流变学达标,体内万不要存在黏稠的杀手。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既缅怀向红丁教授,感谢他为糖尿病的防控提出这么系统、有效的控糖方法。
糖友的控糖行动必须实践起来,五驾马车一个也不能少,糖尿病并发症才能避免或延缓!
作者:沐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