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血糖高是因为什么)

脑病医生王彦华 0
文章目录:

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一分钟教你区分

喉咙白黏痰反复缠人,一分钟教你区分。

说说如何区分相关情况!

1. 主任医师王彦华。

2. 其实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但是糖尿病一定存在血糖升高。血糖的升高有很多因素,不一定就是得了糖尿病。确诊糖尿病是根据很多指标的,比如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空腹血糖、餐后 2 个小时的血糖还有糖化血红蛋白,或者做一个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等,然后才能确定患者是否得了糖尿病。

3. 但有时候突然间的血糖升高不见得一定是糖尿病,有可能是一些生理性的因素应激性的升高,或者是除了糖尿病以外的一些病理因素导致的,比如急性的感染创伤,甚至是情绪激动,一次摄入含糖量过多的食物都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尿糖和血糖升高的情况。

4. 如果这个病人没有一个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那么需要根据后续的一些相关检查再去确认是否得了糖尿病。

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一分钟教你区分-

喉咙白黏痰反复缠人,一分钟教你区分。

说说关于糖尿病的那些事儿!

1. 主任医师王彦华表示,其实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但是糖尿病一定存在血糖升高。

2. 血糖的升高有很多因素,不一定就是得了糖尿病。确诊糖尿病是根据很多指标的,比如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空腹血糖、餐后 2 个小时的血糖还有糖化血红蛋白,或者做一个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等,然后才能确定患者是否得了糖尿病。

3. 但有时候突然间的血糖升高不见得一定是糖尿病,有可能是一些生理性的因素应激性的升高,或者是除了糖尿病以外的一些病理因素导致的,比如急性的感染创伤,甚至是情绪激动,一次摄入含糖量过多的食物都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尿糖和血糖升高的情况。

4. 如果这个病人没有一个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那么需要根据后续的一些相关检查再去确认是否得了糖尿病。

血糖超过正常值就是糖尿病?不超这个数,无需用药!

体检时偶尔会发现

咦,怎么空腹血糖超标了

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等等,别慌给自己“扣帽子”

血糖超过正常值

可不能直接与糖尿病划等号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

我们特邀37度里健康部落驻群专家 肖方喜(武汉第一医院 内分泌副主任医师)

用专业知识提升糖友们的幸福指数

血糖略高?您可能处于“糖尿病前期”

汉口68岁的徐女士平时买菜时喜欢在街边的药店歇歇脚,让店员帮着免费量量血压、测个血糖。上周早上7点不到,她还没吃早餐就出门买菜了,在熟悉的药店测了血糖,竟达6.5mmol/L,超过了6.1mmol/L的空腹血糖正常参考范围上限。这让她很是心慌,第二天就上医院询问是否得了糖尿病。

血糖高于正常值就是得了糖尿病吗?

我们知道血糖正常范围包括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及餐后血糖正常范围,其中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

而糖尿病的诊断主要是指:

典型糖尿病症状: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

或加上空腹血糖≥7.0mmol/L

或加上糖耐量试验的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或加上糖化血红蛋白≥6.5%

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

人们的血糖存在波动,在无糖尿病典型症状时,一次检查血糖高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事实上,血糖升高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饮食:短期内摄入大量高糖食物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

应激状态:如发热、手术、急性感染等应激状态下,血糖也可能升高。

药物: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那么,若空腹血糖居于6.1-7.0 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也在7.8-11.1mmol/L之间,属于什么情况呢?

我们叫做糖调节受损,也叫做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是具有糖尿病危险性的状态。

糖调节受损并不是糖尿病,而是提示血糖正在向糖尿病方向发展。这是一个预警信号!

糖尿病哪些情况可以缓解?

实际上,在糖尿病前期的这一阶段,身体已经开始出现胰岛素抵抗或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迹象。虽然血糖偏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可不必用药,如果积极进行生活干预,是可以避开糖尿病的。

甚至部分2型糖尿病,尤其是确诊后的前5年,都是“逆转”的黄金期,越早干预越好。

1型糖尿病、病程较长、并发症较重、胰岛功能较差的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皮质醇增多症、生长激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等),一般不可逆转外,以下2型糖尿病的3种情况,如积极干预,可实现逆转。

部分2型糖尿病

①病程短,尤其是刚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

刚确诊时,高血糖毒性作用的时间不长,及时去除毒性后,现有的胰岛细胞功能完全可能恢复正常。

病程5年之内且符合超重或肥胖、C肽水平高、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及其他胰岛相关抗体阴性这3个条件的糖友,也有极大的缓解机会。

②超重或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抵抗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血糖的良好控制。

因此,超重或肥胖患者通过减重有可能达到糖尿病缓解。

③胰岛功能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需要保留一定程度的胰岛功能才有可能实现糖尿病缓解,如果胰岛功能严重受损,一般就不太可能实现糖尿病缓解。

实现糖尿病缓解,怎么做?

1.体重管理

《柳叶刀》一项研究显示,减重10-15kg并维持有助于实现糖尿病缓解,特别是减少腹部脂肪。

2.饮食营养治疗

对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戒烟、限酒,限能量平衡饮食配合运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极低热量膳食、间歇性断食、生酮饮食等,均可促进早期2型糖尿病缓解。

3.运动干预

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最佳手段之一,也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可使胰岛素抵抗得到持续性的改善。

糖尿病患者可以结合身体基本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一般建议3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选择慢走,60岁以下可以选择快走,年轻人可以适当选择打球、跑步等运动。

4.药物治疗

9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只有极少数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平稳控制血糖,因此,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5.血糖监测和医疗咨询

患者可以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或佩戴动态血糖监测设备在家中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与医生紧密合作,调整治疗方案以优化血糖控制。

来源: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