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海鱼(糖尿病海鱼可以吃吗百度百科)
糖尿病患者吃错食物,容易营养不良?不妨吃海鱼,营养丰富护血管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经超过1亿人,并且还在持续增加当中,更关键的是很多人由于长期不健康的生活。已经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但自己还不知道。
有些人认为就算得了糖尿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少吃糖少喝果汁就好了。这就大错特错了,糖尿病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在体内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肾病以及多种并发症。
那么发生糖尿病后,应该如何吃饭呢?少吃含糖的食物、少吃主食就可以吗?当然也没这么简单,发病后错误的食物选择。
不仅会让血糖快速升高,还可能因为种类过于单一导致贫血、营养不良,让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多种糖尿病并发症。
其实在各种食物中,糖尿病人除了可以多吃膳食纤维、维生素丰富的蔬菜之外,还可以多吃一些深海鱼类。海鱼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不会像猪肉那样让身体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
而且深海鱼肉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帮助糖尿病人保护血管。
有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使糖尿病脂类代谢紊乱得到调整。
今天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就跟大家聊聊,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容易营养不良?不妨吃海鱼,营养丰富保护血管。
比如鳕鱼就是很好的选择,鳕鱼被欧美人誉为“白色的黄金”,每百克鳕鱼的蛋白质含量达到20.4克,比三文鱼、带鱼都要高。而脂肪含量仅仅只有0.5克,几乎不含有脂肪,所以它的热量很低。
鳕鱼肉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鳕鱼吃法很多,最健康也最能保留营养的还是隔水清蒸。
不过要注意我们从超市里买的鳕鱼,可能都是假冒的,比如用“油鱼”假冒的。这种鱼脂肪含量非常高,吃完很容易诱发急性腹泻。
在其它海鱼选择方面,尽量选择体型比较小的海鱼,比如黄花鱼、红利鱼、鳕鱼等等,体型大的深海鱼可能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
各位朋友,你身边有糖尿病患者吗?你还知道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哪些食物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得糖尿病能不能吃海鱼?提醒:若想血糖平稳,3种荤食尽量少食
海鱼的鱼肉不仅味道鲜美,其中营养价值也非常高,里面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以及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既能补充营养,也有助于心血管的养护,降低患病风险,因此许多人爱吃。那么,海鱼对糖尿病患者有什么影响呢?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海鱼吗?不妨跟着医生了解一下
有些人可能认为海鱼是高蛋白质食物,进入人体后会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提升,从而影响血糖水平。
不过,这种说法有些片面,并不正确。事实上,海鱼中的蛋白质都是完全蛋白质,适量食用能够给身体补充维生素。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也能帮助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人体吸收和利用糖分,对糖代谢有帮助。
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喝海鱼,但首先要控制好量,其次尽量采用清蒸的方式,不能油炸或烧烤。
那么,日常那种鸡肉是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的?
1、鸡皮
鸡肉内部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促进身体内肌肉的增长,是很多健身人群的必备产品。但血糖高的人是不建议吃鸡皮的,由于含太多胆固醇,容易升高血脂,引起身体肥胖,使得血糖不稳定。另外,猪皮和其他动物皮都不能吃,以免使得血糖波动太大。
2、动物内脏
虽然动物内脏中含有丰富的铁,能防止缺铁性贫血,不过它属于高胆固醇和高嘌呤食物,吃太多动物内脏,可升高血脂水平,引起脂肪肝或肝硬化。另外,吃太多动物内脏也会引起身体肥胖,胰岛素分泌受到抑制,从而升高血糖,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3、红烧肉
提到红烧肉,相信很多人都爱吃。不过,红烧肉却是当之无愧的高脂肪食物,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而且,红烧肉在制作时添加了大量的调味品,比如盐、糖等,不利于糖友病情的控制。
预防糖尿病,5个小知识需要了解
1、心脏病可能与其有关
心血管不健康的人,多半有血压和血脂方面的问题,而这些与糖尿病的产生也脱不了关系。
2、糖尿病与遗传可能也有关
很多亲属患过糖尿病的人,患病概率会高于正常人。
3、经常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不利于身体正常运行,此时身体对糖分的吸收也会下降,从而出现糖尿病。
4、年龄越大患糖尿病的风险越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都有所衰退,此时代谢能力也会明显减弱,患者更容易患糖尿病。
5、不是所有糖尿病人都是胖人
糖尿病并不是胖人才会得的,而是胖人患病的风险更大。
血糖高的话,平时可以尝试多做这3件事,或利于血糖稳定
1、保证饮食清淡
平日里若是饮食不规律,很容易让血糖有所起伏。虽然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食物种类变得越来越多,但经常吃高脂肪、高热量以及高糖分的食物,很容易使得脂肪堆积在腹部,诱发肥胖,使得血糖大幅度升高,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2、补充缺失的营养
很多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确实清淡,但对于降低血糖效果并不明显,这很可能是因为人体营养不足造成的。
可以每天补充一些葛根,葛根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降糖食材,内部含有的葛根素能对抗肾上腺素,具备一定的降糖能力。
但是对于高血糖的人来讲,单一的补充葛根,自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面营养综合补充,平时可以尝试搭配人参、桑叶、决明子、牛蒡根等。
人参可以帮助提升胰岛功能,修复受损的胰腺细胞,从而加速胰岛素的分泌,便于身体降糖;桑叶可以帮助阻断血液对糖类物质的吸收,缓解血糖升高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感,再结合多种营养食物配比而出的本卡维素,能有效稳定血糖,让人体更加健康。
3、坚持运动
运动对于降糖也有明显的作用,这是因为在运动时,人体新陈代谢也能加快,从而有助于加速人体对糖分的分解,保持血糖稳定。另外,运动还能提升人体免疫力,减少因血糖过高而产生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多吃海鱼能预防糖尿病》,2008
糖尿病患者宜补5种维生素
为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维生素是机体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微量有机物,但糖尿病患者却是不少维生素的“贫困户”。《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中提出,Ⅱ型糖尿病患者以B族维生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C、D、E缺乏较为常见。糖尿病消耗、饮食控制不合理、长期服用某些降糖药等,常是这些维生素缺乏的诱因。
缺B族维生素,冠心病发病率增加 作为关键酶的辅酶,B族维生素在糖代谢中也有重要作用,可减少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冠心病发病率。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进食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进行补充,包括酵母、全谷类食物、牛奶以及蔬果等。
缺β胡萝卜素,核性白内障风险增加 β胡萝卜素有较好的抗氧自由基能力,可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如果缺乏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合成也会减少,可引发Ⅰ型糖尿病和胰岛细胞凋亡,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核性白内障的风险。补充β胡萝卜素可适当多吃红薯、小米、黄玉米、柑橘以及芒果等。
缺维生素C,不利于糖尿病控制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水溶性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一般推荐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100-500毫克维生素C,可多吃菠菜、芥菜等深绿色蔬菜以及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缺维生素D,胰岛素分泌减少 除了促进钙磷的吸收利用,维生素D也可抑制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减少胰岛素抵抗,缺乏时则易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建议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升至800国际单位。生活中,可多吃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以及坚果等,尽量增加户外运动。
缺维生素E,加重糖代谢紊乱 维生素E是天然的脂溶性抗氧化剂,缺乏时糖代谢紊乱会加重,促使或加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100-200毫克维生素E,麦胚油、大豆油、花生油及芝麻油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维生素均可在食物中获得,但必要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剂。
来源: 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