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阳性(糖尿病阳性3+)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阳”了怎么办?

疫情高峰来临,有高血压、高血糖的市民担心,如果“阳”了怎么办,血压、血糖会否增高?会不会感冒?会不会细菌感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贾伟平表示,冬季天冷,血压、血糖本来就可能偏高,患者应保持正常的起居。

血糖方面有具体的参考指标:年轻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要控制在小于7%,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mmol/l以内;70岁的老年人,空腹血糖若在7-8mmol/l之间也不要太担心;80岁的空腹血糖可以在8mmol/l;90岁老人的空腹血糖可以在8-9mmol/l。

如果血糖和血压能平稳控制,就不必太忧虑或者需要多做些别的什么,注意个人防护就行。

贾伟平提到,今冬严寒,老年市民出门除了戴口罩,还要戴好帽子和围巾,防止温度突然下降血管收缩激发体内神经内分泌反应,给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带来负面影响。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节,与人交谈不要摘口罩,吃饭也有所遮挡。老年人无特殊需要不要去公共场所,去也要做好保暖。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徐妍斐

来源: 新闻晨报

如果糖友感染了新冠病毒,该怎么办?

首先,得评估新冠病情的轻重和糖尿病的轻重。若仅短期发热,通常是比较轻的;如果发热持续不退,出现血氧下降,血压下降,血糖显著升高,或甚至改变,要考虑重症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如果患者病程短,使用简单的口服药物,血糖控制良好,一般糖尿病较轻;如果患者病程长,多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波动大或血糖难以控制,有多种并发症,通常是比较严重的糖尿病。

其次,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果是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疼、咳嗽等,需要对症处理,服用解热止痛药物,止咳化痰药物,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长,需要到医院就诊。 发热期间,要多饮水。对于糖友来说,要增加监测血糖的频率,及时发现血糖的变化,如果症状不影响饮食、活动,治疗不应该发生改变。如果进食减少,要特别警惕低血糖,特别是一些使用胰岛素的糖友要注意胰岛素的增减。在进食减少、饮水少及出汗多同时存在时,还要注意有无血压低的情况。

糖友如果服用抗病毒的药物,要及时告诉主管医师服药情况,看看是否可能与降糖药物有冲突,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同时服用降脂药物、降压药物、抗凝药物等的糖友,更需要特别注意用药咨询与调整。 (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新冠病毒再添新罪状:直接感染肝细胞,刺激糖异生导致高血糖症

新冠病毒感染与高血糖,剪不断理还乱

已知,糖尿病是新病毒冠感染发展成重症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而且,研究证据表明,新冠病人住院期间发生高血糖往往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预后也更差。

有关新冠病毒感染为什么会引发高血糖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体外实验中可以感染胰岛β细胞,导致细胞损害,具有通过减少胰岛素分泌升高血糖,甚至诱导发生1型糖尿病的潜在可能;但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临床证据。

另外,研究也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还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因而存在加重和诱发2型糖尿病的风险。

然而,以上两种机制都不能很好地解释新冠阳性住院病人的高血糖现象。

因为,观察发现,无论有没有糖尿病,部分住院新冠阳性病人都会发生严重的高血糖。

这就意味着,这些病人的高血糖可能存在着胰岛素血糖调节途径以外的其他机制的可能。

新冠病毒感染肝细胞,通过刺激糖异生引发高血糖

以往的研究已知,丙肝和乙肝病毒等一些RNA病毒都可以在感染肝细胞后,通过刺激肝细胞中的糖异生来诱导肝葡萄糖生成,从而导致高血糖的发生。

新冠病毒感染是不是也可能通过这种机制引发非糖尿病性的高血糖呢?

由巴西的圣保罗大学科学家领衔最新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说:

YES!

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感染肝细胞,通过刺激肝细胞的糖异生引发高血糖。

新冠病毒感染是高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科学家首先对1组住院新冠阳性病人与新冠病毒阴性病例进行了对照研究。

结果发现,

一方面,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新冠患者在住院期间都更容易发生高血糖,包括血糖水平高于300 mg/dL的严重高血糖——这种水平的严重高血糖与危重患者住院死亡率显著增加相关。

另一方面,新冠阳性病人住院期间发生高血糖的风险是新冠阴性病人的2.27倍。

通过全面分析,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与高血糖症的发生具有强烈而且独立的相关性。

就是说,单独新冠病毒感染就可能独立地引发高血糖症。

非糖尿病新冠患者的高血糖不涉及胰岛素途径

通过对非糖尿病新冠阳性患者血糖、胰高血糖素、C肽和糖化蛋白血清水平的分析显示,与新冠阴性患者相比,高血糖水平的新冠阳性患者显示C肽、胰高血糖素和糖化蛋白水平升高;与血糖正常的新冠阳性患者相比,他们的C肽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也较高,但胰高血糖素水平较低;这表明这些患者能正常地分泌胰岛素来应对高血糖,高血糖的发生不是胰岛素途径导致的。

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感染肝脏细胞

研究人员从4名非糖尿病新冠阳性患者的尸检肝脏样本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颗粒的存在,这些患者在ICU期间都出现了高血糖症。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过其刺突蛋白与肝脏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并在葡萄糖调节伴侣蛋白78 (GRP78)的参与下进入并感染肝脏细胞的。

也就是说,科学家不仅确定新冠病毒可以感染肝脏细胞;并且明确了进入和感染肝脏细胞的具体分子机制。

新冠状病毒在人肝细胞中复制和刺激糖异生

科学家通过对感染新冠病毒的肝细胞中新冠RNA拷贝数量的检测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肝脏细胞内复制,但并不会造成肝细胞的直接损伤。

接下来,是一个关键的研究步骤,科学家证明,感染新冠病毒的肝细胞在感染后48小时时葡萄糖产量增加了约2倍.

进一步研究发现,感染后的肝细胞中与糖异生或糖原分解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不但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了减少;但在感染后48小时,糖异生途径的限速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活性增加了2倍到4倍。

这意味着,非糖尿病患者新冠感染引发的高血糖是通过直接感染肝脏细胞,增加糖异生途径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增加了通过糖异生途径产生葡萄糖的量导致的。

总之,科学家提供的详实而完整的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感染肝脏细胞,刺激糖异生导致非糖尿病性的高血糖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