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喝水多尿多(糖尿病喝水多尿多怎么办)

中医高鲁东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多饮多尿,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代表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多饮多尿啊,是糖尿病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喝水多了,尿也多,所以很多糖尿病人啊,为了不频繁跑厕所,都选择忍着不喝水。那么喝水多、排尿多,这种现象到底是好是坏呢?是不是说明肾脏“受伤”了?

俗话说凡事都有利弊,我们先来说说排尿增多的好处。如果糖尿病人在饮水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出现多尿的表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往往也说明了机体水湿津液的代谢比较通畅。而且,对于本来身体就出现了水肿,水湿内停的糖尿病人来说,排尿增多了是好现象,能够帮助消肿。

但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多饮多尿往往是身体状况不健康的表现。首先,很多糖尿病人呢,在多饮多尿的同时啊,还有五心烦热、失眠盗汗等表现,这往往是机体阴虚燥热,热邪过度地耗损阴津的结果。

而且,多饮多尿啊,也是肾气亏虚的表现。如果糖尿病人夜尿多,晚上频繁起夜,往往说明肾的固摄和气化能力失常,这个时候,糖尿病人不光血糖升高,血糖的控制难度加大,还得警惕肾脏病变的到来。

阴虚体质、肾阴虚的糖尿病人呢,口渴了要及时地喝水,因为这类患者,机体水分的消耗量非常大,如果不喝水,血液的粘稠度也会增加,这样反而会让血糖进一步升高,加速并发症的到来。

糖尿病人想要从根源上改善多饮多尿的问题,第一步啊,就是得养阴清热,身体里的热邪清除了,水液的消耗量也就减少了。第二步呢,就是得从脾肾这两大脏腑入手治疗。因为中医讲肾主水、脾主运化,脾肾功能提升了,水湿津液的代谢能力也会提升,水液代谢能够维持平衡,多饮多尿的现象自然会得到改善。

我门诊上存在多饮多尿现象的糖尿病人啊,也非常多。我之前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他呢,就是口干口渴、多饮多尿的现象非常困扰他,而且晚上频繁起夜,睡眠质量非常差,血糖逐渐也控制不住了,就诊当天空腹血糖高达12点多。患者舌干绛、脉滑数,他其实是典型的阴虚了,口渴多尿也反映出肾气不足的现象。那么针对他的治疗呢,我在方子里用到了天花粉、生地黄、玄参等养阴清热的药材,还用到了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等药材,补肾气,患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啊,多饮多尿、夜尿频繁的问题逐渐改善,血糖呢,也逐渐地降下来了。

糖尿病人一定要关注自身的一些小症状,在出现后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病情一步步加重。

糖友常喝水更健康?医生提醒:身体或出现7大变化

本文171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高温来袭,网上不少人都在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多喝水”。甚至有传言说,多喝水不仅能控糖,还能延缓并发症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真相真的如此吗?

一位刚确诊2型糖尿病的中年患者,开始刻意每天喝水超过3000毫升,结果一周后出现了低钠、头晕、频繁跑厕所,睡眠也被打乱。医生提醒:喝水虽好,但方法不对,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知道,“多喝水”背后,其实藏着7个身体信号和变化,如果你忽视了,很可能让控糖变得更难。

1、突然口渴变多,可能是血糖飙了

糖尿病人经常会突然感到口干舌燥、喉咙发紧,尤其是餐后。很多人以为这是天气热,其实可能是高血糖在作怪

血糖升高会让尿量增加,身体水分被带走,大脑就会发出口渴信号。这种时候喝水是对的,但不能光喝水,还得查血糖

如果血糖超过13.9mmol/L,单靠喝水是降不下来的,需要及时调整饮食或用药

2、喝水多了,尿也多,小心电解质紊乱

糖尿病人本身就容易出现多尿现象,再加上刻意多喝水,可能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流失

一旦电解质紊乱,会出现肌肉无力、心慌、头晕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心律失常。这不是吓唬人,医院急诊经常收治因过度饮水引起的低钠血症患者

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之间,具体要看季节、活动量,不能一概而论。

3、晨起后第一杯水,影响全天血糖波动

早上空腹时,血糖波动比较大。一杯温水可以唤醒肠胃、稀释血液,对糖友有好处。但注意:

别一口气灌下一大杯,建议控制在200ml左右,温度接近体温,不要太烫也不要太凉。

如果加了柠檬、蜂蜜,反而可能让血糖快速上升,尤其是空腹喝,糖友千万别轻信所谓“排毒水”

4、水喝太少,血糖更不稳定

很多糖尿病患者怕夜尿,晚上就不敢喝水,结果第二天一早血糖飙高。这其实是脱水导致的血糖浓缩效应

如果尿液颜色偏深、嘴唇干裂、皮肤松弛,可能就是轻度脱水的表现,这时候适当补水反而能让血糖更稳定。

不建议糖友晚上完全不喝水,可以在睡前一小时喝50~100ml温水,既不影响睡眠,也能预防晨起血糖剧烈波动。

5、喝水方式不对,反而加重肾负担

糖尿病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肾脏本来就容易受损,如果再“猛灌水”,会让肾小球压力更大。

尤其是已经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人,更要控制喝水的节奏。建议少量多次,每次100~150ml,不要等到非常渴才喝。

肾功能不全的糖友,饮水量要根据医生建议调整,不能盲目模仿“多喝水养肾”的说法

6、口渴但不爱喝水,小心酮症酸中毒

有些糖友明明血糖高,却总觉得“喝水没味道”,于是喜欢喝果汁、饮料代替。结果不仅没解渴,还摄入了大量隐形糖分

长期这样做,可能会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尤其是1型糖尿病人群,表现为口干、恶心、呼吸变快,甚至昏迷。

医生建议,如果觉得白开水难喝,可以加一两片黄瓜、薄荷叶,但绝不能用含糖饮品代替饮水

7、频繁喝水掩盖了真正的病情

不少糖尿病前期患者,习惯用喝水来“缓解”疲倦、头晕、口干,却迟迟不去体检。结果等到真确诊时,糖耐量异常已经发展为糖尿病

频繁口渴、尿多、体重下降,是糖尿病的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之一。靠喝水“压过去”,只会延误诊断。

如果你近期水喝得多了,体重却轻了,最好尽快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医生提醒:喝水这件事,不能靠“感觉”来决定。

真正科学的饮水方法,要结合血糖情况、肾功能、季节变化、个人体重和活动量来调整。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多喝水,而是要会喝水

别等到身体出问题才重视这件小事。

参考资料:

① 王丽. 糖尿病患者的饮水管理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2, 38(18): 1405-1408.
② 杨琳. 糖尿病肾病患者饮水量与肾功能关系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21, 18(12): 103-106.
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S].
④ 张晓燕. 饮水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 16(5): 92-94.
⑤ 林志强. 糖尿病患者脱水与电解质紊乱风险分析[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 35(4): 289-291.
⑥ 刘俊. 糖尿病饮水误区及指导策略[J]. 家庭医学, 2023, (9): 44-45.
⑦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S].

糖尿病多饮多尿,6味中药,清热泻火,养阴生津,解决糖友大问题

大家好,我是中医郭连川。很多人糖尿病患者都有频繁上厕所和止不住口渴的困扰,尿频可能白天还好点,一旦到了晚上,刚有点睡意,就来了尿意,没办法也只能一趟趟折腾。而且喉咙里就像有团火在烧,嘴里干得发苦,拼命喝水也不解渴。所以今天我抛开复杂难懂的术语,用唠家常的方式,来给大家讲一下糖尿病尿频多饮的问题。

其实简单来讲,尿频多饮就是身体里的阴阳失调了,就好比一间屋子,本来该凉热适中,可现在热过头,变成“大火炉”了,把身体里的津液都给烤干了。津液少了,人自然就口干舌燥,一个劲儿地想喝水解渴。再看看身体里管水的脏器,比如肺和肾,它们负责把水送到该去的地方。可现在身体“着火”,连累得它们也不好好干活了。肺没办法把水均匀地散布到全身,肾也守不住水,水就直勾勾地往膀胱跑,结果就是小便变得特别频繁。

我之前接诊过一位患者,被糖尿病折腾好多年了,每天跑厕所无数趟,夜里也睡不安生,还总是口渴,床边得时刻放着水。血糖倒是勉强稳住些,但这尿频多饮的难受劲一直没减轻。所以他找到我。我发现患者舌红苔薄黄,脉象细数。再结合他的症状,确定这是典型的阴虚燥热型消渴。

所以在治疗上,我开了个方子,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麦冬润肺清心、养阴生津,玉竹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三者合力,充分补充被耗损的津液,从根源上缓解口渴咽干的症状。知母清热泻火且滋阴润燥,黄柏苦寒,擅清下焦湿热、泻火解毒,二者双管齐下,直折体内亢进的燥热火势,消除致病之邪,使身体阴阳趋向平衡。配上少量的肉桂,肉桂在此方中用量虽少却很关键,其性大热,看似与整体清热滋阴相悖,实则能“引火归元”。让乱窜的热气乖乖回到该回的地方。

这位患者按医嘱每天按时熬药喝,过了一个月,再来复诊,去厕所的次数少了,夜里能睡踏实觉,口渴的感觉也轻了不少。如果大家有同样的情况,但是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在后台留言,我看到之后会一一回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