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早期肾病(糖尿病肾病初期)

肾病学堂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肾病早期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一些特定的体征和症状。以下是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

1.微量白蛋白尿:这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且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肾脏过滤血液时不会让蛋白质通过。但在糖尿病肾病初期,小量的白蛋白(一种蛋白质)会开始出现在尿液中,这种情况被称为微量白蛋白尿。

2. 轻度水肿:一些患者可能会注意到眼睑或脚踝部位出现轻微的肿胀,这通常是由于体内液体积聚造成的。

3. 血压升高: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导致血压上升,这是因为受损的肾脏无法有效地调节体内的钠和水分平衡。

4. 夜尿增多: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夜间排尿次数增加的现象。

5. 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倦、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表现,并不专门指向糖尿病肾病。

值得注意的是,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许多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因此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尤为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常规监测尿中的白蛋白水平以及肾功能(如血清肌酐浓度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措施。

一旦诊断出糖尿病肾病,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延缓疾病的进展,保护肾脏功能。如果你怀疑自己有上述症状或担心自己的肾脏健康,请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抓住黄金窗口期?医生讲清楚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广大糖友最恐惧的并发症之一,研究数据表明,约1/3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肾脏损伤,如果不注意,病情会继续进展,最终进展为尿毒症,真的走到这一步,生活就会变成一种煎熬,我们必须经历常人本不必经历的磨难。很多朋友都会发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慨。

但让人感到担心的是,由于早期症状隐匿,许多患病的朋友在确诊时,已进入不可逆阶段。作为从业多年的重症医学科医生,这样的病人在张医生的科室屡见不鲜。聊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我们该如何在肾病的早期发现问题,将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下面,张医生将结合最新指南和临床经验,为您解析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今天的正题,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需要尽快就医。

1. 警惕尿液中的泡沫
当尿液中出现细小绵密、久不消散的泡沫时,提示可能存在蛋白尿。这种泡沫尿与普通尿液泡沫不同,具有"倒啤酒沫"般的特征。早期可能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会转为持续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肉眼可见的泡沫尿出现时,肾脏损伤往往已超过3年。

2. 关注清晨的面包眼
眼睑和面部浮肿是早期典型表现,这与肾脏排水能力下降有关。患病的朋友常描述:"早上眼睛肿得像面包",这种水肿具有晨重暮轻的特点,按压后形成凹陷。如果朋友们发现脚踝部持续肿胀,甚至连鞋子都突然变紧了,更要提高警惕。

3. 注意血压的无声攀升
超过6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出现蛋白尿前,血压已开始异常升高。这种血压变化具有"舒张压升高更明显"的特征,例如从120/75mmHg逐渐升至130/85mmHg。建议患有糖尿病的朋友每周至少测量2次血压,清晨起床后1小时内测量最准确。

4. 小心夜尿次数增多
夜尿次数增加是重要预警信号。健康成年人夜间排尿≤1次,若连续3天出现≥2次夜尿,或夜尿量超过全天尿量的1/3,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临床上常见患病的朋友因"每晚起夜3-4次影响睡眠"就诊,最终确诊早期肾病。这对于夜尿增多的朋友而言,是需要警惕的。

5. 难以解释的慢性疲劳
区别于普通疲倦,这种乏力感具有"休息后不缓解"的特征,常伴随面色苍白、头晕等贫血症状。由于肾脏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患者血红蛋白可能降至110g/L以下,但往往被误认为"年纪大了自然虚弱",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聊到这里,第二个问题就出现了,面对肾脏疾病的威胁,糖尿病朋友该如何预防呢?张医生反复和朋友们讲,未雨绸缪比什么都重要,对于这类疾病,早期的症状固然重要,定期的筛查同样值得重视。张医生给出的建议是:1型糖尿病朋友在确诊5年后开始筛查,2型糖尿病朋友从确诊的那一刻,就要开始筛查。

核心检测项目有3种: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这在往期的作品中,张医生提到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晨起第一次尿液检测最准确,正常值<30mg/g;肾小球滤过率,通过血肌酐计算,正常值≥90ml/min;眼底检查,对于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朋友,他的肾病风险会增加4倍,因为视网膜病变和肾病同样属于微血管并发症。

如果满足以下任一项,并且持续3个月,就可以诊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还有一种诊断方式,需要做肾脏的穿刺活检,由于是有创检查,一般的朋友是无法接受的。

聊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检验,我们要多久检查一次呢?张医生的建议是根据我们的血压水平来确定。如果血压小于130/80mmHg,每年检查一次尿液和肾功能即可;如果收缩压在130-139mmHg,或舒张压在80-89mmHg,每半年就需要检查一次;如果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张医生建议每3个月就要复查一次。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严格?每3个月复查一次,太麻烦了,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张医生想提醒朋友们的是,之所以要求这么严格,为的就是抓住可以逆转的黄金窗口期,这是指微量白蛋白尿在30-300mg/g之间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强化管理是可以实现病情逆转的。

在这个阶段,朋友们要特别注意血糖控制,要求糖化血红蛋白≤7%,波动幅度<3mmol/L;也要注意血压管理,优选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这类药物会兼具降压和护肾作用;同时要注意营养干预,蛋白质摄入控制在0.8g/kg/天,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同时建议适度的进行体育锻炼,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这可使微量蛋白尿降低 20%

最后,想特别提醒朋友们的是,慎重选择药物,特别是要慎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检查前一定要水化治疗。

总的来说,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症状识别、规范筛查和生活方式干预,完全可能延缓,甚至阻断疾病进展。建议每位糖尿病朋友都要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记录历年检测数据,这将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提供重要依据。记住:今天的细心监测,就是明天肾脏的健康保障。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头条首发大赛#​#春日生活打卡季#​#万能生活指南#​

这4种早期异常信号出现,提示糖尿病肾病正在悄悄发展

“医生,我血糖控制得还可以,为什么肾功能检查出了问题?”

在门诊中,这样的疑问屡见不鲜。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血糖合格就万事大吉,但真正危险的往往不是“高血糖”,而是它引发的“隐形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尤其是在早期,这种肾脏损伤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略。但其实,身体早就给出了警示信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4个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肾损伤前兆”,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


一、尿中微量白蛋白升高:最早的“警报器”

在糖尿病引发肾病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就是微量白蛋白尿,也叫“微蛋白尿”。这时肉眼看不到尿液变化,但尿检已能发现蛋白泄漏

一项瑞典全国队列研究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77%出现早期肾损伤者的首发表现就是微量白蛋白尿,而且与高血压、血糖控制差密切相关 (Svensson et al., 2003)。

简单说:尿蛋白是“肾漏”的第一个信号,哪怕量很少,也不能大意。


二、清晨眼睑、脚踝轻度水肿:肾功能下降的肉眼线索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早上起床后眼皮浮肿,或脚踝袜子勒痕特别明显?

这可能是肾功能轻度下降导致的水钠潴留现象。某短期随访研究指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早期阶段有近7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或面部水肿,随着治疗,这一比例明显下降 (Vaishya et al., 2012)。

如果水肿反复出现,或在早晨特别明显,建议尽快就医评估肾功能。


三、血压逐渐升高:肾小球压力过大

高血压和糖尿病就像“难兄难弟”,尤其是当原本血压正常的人,慢慢出现高压趋势时,一定要警惕。

研究显示,血压升高本身就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子,也是肾损伤进展的重要推手。有资料表明,在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血压升高是预测肾损伤进展的关键指标之一 (Giannini et al., 2012)。

血压不是越低越好,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在合理范围是保护肾脏的重要一步。


四、尿量变化或泡沫增多:肾小球滤过功能波动

有些患者会发现自己最近尿多了,或者尿液泡沫特别明显,这些也可能是肾病早期的表现。

特别是夜间频繁起夜、多尿,在肾小球早期受损时更常见。而尿中泡沫则往往提示尿蛋白升高

虽然这类症状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但如果糖尿病合并上述表现,务必尽快筛查肾功能


五、医生建议的“早筛早管四步法”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我建议:

  1. 每年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超过5年的患者,建议每半年查一次。
  2. 定期测血压、血脂和尿酸,三者都是肾脏的“敌人”。
  3. 合理用药:尤其是使用“保护肾脏的降压药”(如某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 血糖控制≠一切,即使血糖平稳,也不能忽视肾功能的独立评估。

六、结语:肾脏“悄悄受伤”,我们要学会“早早发现”

糖尿病肾病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视而不见。它就像“安静的敌人”,在你没有感觉时已经开始“侵蚀”。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几个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请不要忽视,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

我常跟患者说:

我们不能只盯着血糖这棵树,还要看肾脏这片林。

你或你家人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异常信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帮你看懂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参考文献:

Svensson M. et al. Signs of nephropathy may occur early in young adults with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3.

Giannini C. et al. Early sign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childhood. Diabetes Management, 2012.

Vaishya A. et al. A short-term evaluative study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 Indian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 2012.


你遇到过这个问题吗?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