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论文(糖尿病足论文参考文献)

寻医话健康 0
文章目录:

全国百名糖尿病足患者迎来全球最新解决方案!

糖尿病足溃疡 (DFU)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中国临床医生》发表论文数据,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新发糖尿病足的概率高达8.1%,DFU患者1年内新发溃疡的发生率为31.6%。

2023年11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首个专用于治疗糖尿病足部伤口溃疡 (DFU) 的新药“速必一®”香雷糖足膏上市。这不但是第一个由两岸大型药企携手合作研发的全球创新药物;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获批上市的1.1类天然药物。速必一®️作为糖尿病足溃疡中国大陆第一个专项新药,存在重大未满足的医疗迫切需求。

根据国际期刊《JAMA Network Open》发表的研究成果:该药物在全球III期临床试验中展现了显著疗效,通过抑制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并激活促进愈合的M2型巨噬细胞,重塑创面微环境,实现M1/M2巨噬细胞的平衡,从而加速创伤愈合过程。

根据专注于皮肤生物学和疾病领域研究的国际学术期刊《JID innovations》一项针对276名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随机III期试验的事后分析的论文,通过对溃疡深度、位置、大小、持续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体重指数(BMI)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分析集中,香雷糖足膏组达到愈合的患者比例为61.7%,对照组为37.0% (P = 0.0001)。与传统吸收性敷料相比,使用香雷糖足膏在多种情境下能有效改善了DFU 的愈合率。

此药物于2021年3月获得美国FDA的快速通道认证,并在多地区上市。为了使更多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受益,香雷糖足膏已于近期在京东健康、圆心药房等平台上架,并在全国服务患者数量迅速超过百人,相信在未来为众多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项。

远离糖尿病足,足部护理这几点一定要做好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糖尿病学组组长王宁

随着冬季的来临,天气愈发寒冷,有些人容易手脚冰凉,喜欢闲暇之余,进行泡脚,或者睡觉时在足底安放暖宝、暖水袋等取暖设施,增加舒适度,但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稍有不慎,就会使足部发生烫伤。那么,糖尿病病人如何做好日常足部护理?本期健康大讲堂邀请到了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糖尿病学组组长王宁,跟大家介绍一下有关足部护理的一些知识。

一、每天要检查足部,检查内容包括:足部皮肤的色泽、温度,有无鸡眼、趾甲内陷、水疱或皲裂等异常情况,趾缝间是否有破溃。如有问题,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二、每天洗脚,洗净后应用浅色柔软、吸水性强的干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足趾间要擦干,但特别注意不要擦破趾缝间的皮肤;

三、洗脚时水温应低于40℃;时间不宜过长,可以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四、洗脚后,可适当涂抹护肤油、膏或爽等护肤品(尤其是皮肤干燥者),防止皮肤破裂;

五、不宜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物品直接进行足部保暖,以免烫伤;

六、修剪趾甲应在洗脚后,水平地剪趾甲;

七、鸡眼或胼胝不能自行修剪或用化学制剂来处理,应由专业人员修除胼胝或过度角化的组织;

八、忌赤足走路、赤足穿鞋或穿拖鞋外出;

九、选择合适的鞋袜:

1.鞋:穿合适的鞋子,应选择鞋尖宽大不挤压脚趾,透气性好,能系带的平跟厚底鞋;买鞋的时候,应该选在下午或黄昏,初穿时应先试穿半小时,检查足部,没有挤压或摩擦才能逐渐增加使用时间;穿鞋前检查鞋内是否有小沙粒等异物;鞋子有破损要及时修补,以免损伤足部皮肤;

2.袜子:应选择吸水性好、透气性好、柔软暖和、浅色纯羊毛或棉质的较为合适,袜口要松,避免穿有破洞或有补丁的袜子;应每天换洗袜子,保持清洁。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每日做好足部的预防和护理就可以有效减缓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王宁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糖尿病学组组长。从事护理工作20年,曾获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十佳护士”“星级护士”“优秀护士”“邯郸市优秀护士”“邯郸市优秀护士长”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4篇,参研省卫健委课题1项、市科技局课题1项,著书1部。

简说内分泌 | 从糖尿病足到重获新生:“医 - 家”模式让康复更有温度

血糖波动、甲状腺异常、体重失控等复杂问题,多与人体内分泌系统相关。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刘振杰主任带领团队,科普中医药在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预防、识别、治疗及养生保健知识。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服务不再局限于医院内,而是逐渐延伸至家庭。广东省中医药芳村医院内分泌科积极响应这一需求,创新性地构建了“医-家”服务模式,为患者打造从医院到家庭的无缝衔接护理服务,让患者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得到全面、专业且个性化的关怀。

47岁的王先生走进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时,左足背的伤口已溃烂出9.5×4.7cm的深坑,脓液渗出、红肿蔓延,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五年的血糖失控加上护理知识缺乏,让一个本来较小的足部伤口演变为糖尿病足3级病变,若不及时干预,等待他的可能是截肢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入院时,王先生的精神状态几近崩溃。左手不自觉地、机械性地摩挲着纱布紧紧包裹的左脚,那动作里满是忧虑与不安。住院部楼下的木棉花开得热烈而奔放,一树绚烂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努力展示着自己的生机与活力,可王先生却丝毫没有心思去欣赏这眼前的景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与绝望,仿佛被黑暗笼罩,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那原本充满活力的身躯,此时显得如此脆弱,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似乎都在诉说着他内心的煎熬。

这种焦虑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并不罕见。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足溃疡年发病率为8.1%,而截肢率高达19.03%。当王先生的主治医师打开伤口敷料时,在场医护人员都倒吸一口冷气:黄浊的脓液源源不断地从9.5x4.7cm的溃烂创面渗出,五层厚厚的纱布被脓液浸透,紧紧地贴在皮肤上,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那是腐坏组织散发出来的恶臭,就连平日里最亲近的家人,此刻也忍不住掩鼻,不敢靠近他的身旁。“医生,我的脚真的还能保住吗?”这声音里夹杂着绝望与不甘,是他住进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时,反复向医生追问的问题,每一次询问都像是在黑暗中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渴望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以慰藉那颗被恐惧笼罩的心。

芳村医院内分泌科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进行全面评估与检查:医护团队首先对他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情评估。鉴于糖尿病足的复杂性,除了对伤口进行详细检查外,还对他的血糖控制情况、神经病变程度、血管状况等进行了深入了解。这有助于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内分泌科联合了骨科、康复科、营养科等多个学科的力量,共同为王先生提供治疗。这种多学科协作的方式能够确保从各个角度对王先生的病情进行全面管理。

针对王先生严重的足部感染,医生进行了清创手术,以清除坏死组织并减少感染源。在伤口清创过程中,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各种专业器械,不放过任何一个隐藏在伤口深处的隐患。而封闭负压引流术的实施,更是需要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经验。医生们精确地调控着各项参数,确保引流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护士每日精准测量渗液量,她们手持着专业的测量工具,目光紧紧盯着刻度,不容许有丝毫的偏差。每一次测量都像是一场严谨的科学实验,每一个数据都被认真记录下来。医生则根据这些精准的数据,仔细分析病情的变化趋势,如同侦探在破解复杂的谜题一般,精心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根据伤口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效控制了感染。在治疗过程中,还融入了中医特色疗法,如中药沐足、穴位贴敷等。这些疗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流通,有助于改善王先生的症状并促进康复。

王先生住院第七天,伤口感染得到控制,渗液明显减少,团队换上院内特制的生肌油纱——这种以中医古方改良的敷料,能激活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肌肉组织再生。当这特制的敷料轻轻覆盖在伤口上时,仿佛带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气,那是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完美结合的气息。王先生感慨道:“换药时护士总问我疼不疼,他们不只是治伤口,更像在修复我的希望”。每一次换药的过程,都不再是简单的医疗操作,而是一次心灵的慰藉。

出院不是终点,而是管理的起点

住院的第十一天,王先生静卧于病床,目光透过窗户投向那明媚的阳光,内心却被复杂的情感交织着。虽然他的伤口正逐步愈合,痛感也逐渐减轻,这本是值得高兴的事。但随着出院日子的逼近,一个新的挑战却悄悄来临:如何确保在家中得到妥善的护理?他深知,伤口的恢复不仅需要时间的沉淀,更离不开专业的护理和精心的照顾。

就在这时,护士长走到他的床边,递给他一张印有“芳村医院内分泌糖友群二维码”的卡片。“这里有专业护师24小时答疑,您上传伤口照片,我们随时指导。”护士长的话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了王先生心中的阴霾。

王先生接过卡片,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字迹,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心想,有了这个微信群,自己在家中也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这无疑为他解决了一大难题。

回到家后,王先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这个微信群。一进群,他就感受到了群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滚动更新。血糖记录、饮食打卡、伤口护理视频……各种内容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家访预约接龙。这些丰富的内容让王先生目不暇接,也让他深刻感受到了群里成员的积极和热情。

在浏览群消息的过程中,王先生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存在——一位独居老人。这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积极地参与群内的各种活动。通过群内的指导,他成功地避免了一次感染恶化的危险。这让王先生深受触动,也让他更加坚信了这个微信群的价值和意义。

从那以后,王先生也积极地参与到群内的各种活动中去。他每天都会按时上传自己的伤口照片,向专业护师请教问题;他也会认真查看其他成员的分享和交流,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在这个充满温暖和关爱的微信群里,王先生找到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病友”在身边陪伴和支持着他。

“医-家”模式:让医疗走进生活

芳村医院内分泌科的“医-家庭护理服务”远不止于线上答疑。营养师为王先生定制了控糖食谱,心理师每周一次视频疏导焦虑,远程监测平台自动分析他的步态数据,预警足部压力异常。

尾声:愈合的不仅是伤口

如今的王先生,已然成为了病友群里备受瞩目的“抗糖标兵”。他每日都会精心地使用手机APP来记录三餐的升糖指数,那认真细致的模样仿佛在进行一场关于健康的精密实验。每一顿饭后,他都会仔细核对数据,分析哪些食物对血糖影响较大,哪些较为适宜,以便日后能更好地调整饮食结构。不仅如此,他还自学了伤口护理知识,能够凭借所学辨识伤口肉芽组织的健康状态。当他人还在为伤口愈合缓慢而苦恼时,他已能准确地判断出肉芽组织的优劣,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促进伤口快速且良好地愈合。

而在芳村医院内分泌科,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也仍在持续不断地延续着。他们的“医-家”服务体系如同一张细密而坚固的保护网,已经覆盖了多个家庭。医护人员们不辞辛劳,定期回访患者,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和贴心的生活建议。通过这种全方位的关怀与服务,科室成功地将糖尿病足的复发率降低了37%,这一成果无疑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科室主任刘振杰常说:“我们治的不只是足,更是人对生活的信心。”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

科室以优化的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案,结合中药烫熨、熏洗、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诊治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荣获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特色杯”、评为“中医特色最明显的科室”,获“广东省中医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优势病种如:

1、采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指导糖尿病诊疗;

2、依据“因消致痛”理论,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

3、采用中西医、内外法结合治疗糖尿病足;

4、“温阳利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

5、运用“扶阳运枢”理论治疗代谢综合征;

6、运用健脾行气、润肠通便法改善糖尿病胃肠病;

7、中医内外结合治疗痛风;

致力于临床科研一体化,对优势病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形成了基于“因消致痛”中西医理论及综合治疗方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围绕代谢综合征开展了系列研究,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形成了“扶阳运枢”理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综合防治方案。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授权专利5项,主编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

供稿 | 芳村医院内分泌科 龙洁儿

初审 | 卢悦明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