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泡澡(糖尿病泡澡半年后效果)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泡澡能解乏又能降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什么

忙碌了一天,在睡前泡一个澡,能够泡去身体上的疲惫,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经常洗热水澡能够降低血糖,能够起到辅助控制血糖的作用。除了泡澡以外,其他的降糖措施也必须做到位,否则单瓶泡澡是没有办法控糖的,这一点需要注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泡澡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糖尿病患者泡澡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调好水温

糖尿病患者在泡澡之前一定要调好水温,泡澡的水并不是越热越好,对于糖尿病患者本身来说,40度左右的水就已经足够。调节水温的时候不能只凭借自己手去感知温度,最好能够使用水温计来掌握泡澡水的温度,这样比较稳妥,而且不容易受伤。

2、检查自己身上的皮肤状态

糖尿病患者如果身上有伤口或者有破损是不适合泡澡的,不然会让伤口或者皮肤破损出现感染的情况。在泡澡之前可以仔仔细细的检查自己身体皮肤的状态,尤其是双脚是否出现了细微的破损而自己不知道。如果出现了破损,要赶紧去医院找医生解决。

3、不要空腹泡澡

泡澡也是一种非常消耗人能量的活动,如果空腹泡澡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疼的症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泡澡之前最好能够吃一点东西,如果嫌麻烦的话,可以在饭后一个小时以后泡澡,这样血糖相对来说稳定一点。

4、不要使劲搓澡

本身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相对来说就比较脆弱,如果这个时候还用搓澡巾或者其他的沐浴产品大肆的搓洗自己的皮肤,就会容易出现皮肤的损伤。而且如果使用碱性的洗浴产品,会洗去皮肤表面的油脂,会让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更加干燥,瘙痒问题更加严重。

5、洗完澡要注意涂抹润肤乳

为了保养好自己的皮肤,泡完澡以后要注意涂抹自己的润肤乳,一定要是温和无刺激的,最好是中性的润肤乳。不要放过身体的各个边边角角,尤其是一些容易干燥的部位。双脚也不能放过,但是脚趾之间不要涂抹了,不然会让脚趾局部非常的潮湿,容易滋生真菌,给双脚健康带来危险。

泡澡是有利于控糖的,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排斥这件事。在泡澡之前,最好能够了解以上这几点糖尿病患者泡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才能尽可能的规避风险,不发生意外情况。

糖尿病患者泡温泉时需要注意什么?

温泉中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对神经痛、关节炎、养颜美容和消除疲劳等具有一定的功效。但由于温泉水温较高,泡温泉时随着血管逐渐舒张,排汗量的增加,容易导致人体脱水引起血糖变化,出现头晕乃至晕厥等情况。特别是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泡温泉时会使胰岛素吸收加快,极有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所以,对于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泡温泉更需谨慎。

无论泡温泉还是蒸桑拿、泡热水浴,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吸水后便会脱落,角质层因而变薄,且热水洗去皮脂后水分更容易蒸发。此外,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温度和酸性都较高的温泉水中,受硫磺或矿物质刺激,皮肤会变得干燥并发痒,发生“温泉皮肤炎”。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比一般人脆弱,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皮炎久治不愈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提醒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泡温泉,一般水温不宜超过38℃,且每次泡温泉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泡温泉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泡完温泉后要尽快擦干身体,并用清水冲洗,避免温泉中的硫磺或碱残留在身上引发皮肤炎症。 (北京急救中心)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多泡澡控血糖

来源:【生命时报】

浴缸里泡澡,能够放松肌肉,舒缓心情,在日本既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文化。

近期,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国府台医院内分泌代谢内科糖尿病研究小组在《心脏病学研究》杂志发表的一项横断面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经常泡澡可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值(血糖检测指标之一),同时还有减重和降低血压的效果。

研究小组以在该院门诊就诊的1297名66.9岁(男性占55%)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和了解泡澡频率。研究对象分为3组:每周4次以上、1~3次、不足1次,就泡澡频率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效果分析。

结果发现,泡澡频率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舒张压(低压)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前者越高,后者越低),可分别降低7.8%糖化血红蛋白上升、10.4%体重指数增加、11.8%舒张压上升的风险。

习惯性泡澡属于一种温热疗法,根据以往文献报道,由于体温上升和血管扩张,可改善血流和血管内皮功能,增加一氧化氮产生和血液流通,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因此,泡澡可作为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辅助选项。(宁蔚夏 编译)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