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一般能活多久(糖尿病一般能活多长时间)

北方名医 0
文章目录:

得了糖尿病一般能活多久

糖尿病是一种可以造成多系统并发症的疾病,有些人觉得糖尿病这种疾病很可怕,有些人则不以为意。那么,糖尿病到底可不可怕?患了糖尿病一般可以活多久?针对这一问题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二科 宋晓燕主任在接受《北方名医》栏目组采访时表示……


糖尿病到底可不可怕?

糖尿病并不可怕,这句话是错误的。糖尿病本身并不一定引起什么症状,但是糖尿病会导致全身各器官组织严重的并发症。在我国,糖尿病是导致成人失明,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是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原因。一旦患有糖尿病,应引起患者的重视,及时控制好血糖。


得了糖尿病一般能活多久?

糖尿病主要取决于自身病情的严重程度,尤其是有无并发症,还取决于患者是否规范治疗,一般不影响寿命,但具体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如果患者较为年轻,发病时间比较短,而且依从性高,能够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听从医生的诊治意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血糖控制理想的情况下,基本不影响寿命。

但是如果患者依从性比较差,或者本身年龄比较大,容易有各种并发症,例如微循环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影响生存时间。


糖尿病患者平时应如何监测血糖?

患者初诊时都应常规检查,建议开始治疗时,每个月到医院的内分泌科检测一次血糖,血糖达标后每年至少监测2次,也可用糖化血清白蛋白来评价近2-3周的血糖控制情况,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需要积极到医院就诊,之后采取对症治疗。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特邀专家:

宋晓燕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沈阳市糖尿病治疗中心主任 ,沈阳市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擅长各型糖尿病的分型及急慢性并发症的规范治疗及优化血糖管理,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痛风及各型肥胖症的诊治。


编辑:刘少宇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7:20

重播时间 :次日06:25

糖尿病人能活多久?

糖尿病患者不能长寿?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增加患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如果这些并发症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对患者的寿命产生影响。

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等。

一、发生急性并发症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患者就容易发生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高渗性昏迷等。这些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在1-2周内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急性并发症呢?常见的诱因有哪些?

1、患者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因害怕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或者错误的认为“胰岛素会上瘾”、“有依赖性”,就会自行把胰岛素减量或突然停用胰岛素。

2、患者自觉血糖控制的很好(因为没有任何不舒服),或者害怕西药副作用,自行停用降糖药物(西药),改用“包治百病”、“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偏方。

3、生活不节制: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血糖控制不好,波动很大。

4、感染:当胃肠炎、肺炎等急性感染发生后,如果我们不增加血糖监测频次,及时调整降糖方案,血糖就会飙升而失控。

5、饮食不当、胃肠道疾病:尤其是伴有严重呕吐、腹泻、高热时,常导致严重失水和进食不足而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状态。

6、其他各种应激情况: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创伤、手术、麻醉、妊娠、分娩、严重的精神刺激等。

7、拮抗胰岛素的激素过多:如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泼尼松、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

二、发生慢性并发症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会发生多种慢性并发症,如肾功能不全、心梗、心衰、脑梗、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这些并发症如果控制不好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可能减少数年甚至十余年的寿命。

三、血糖控制很好

如果患者能够严格控制饮食,坚持体育锻炼,按时用药,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几乎时时达标,血压和血脂水平正常,并且没有严重的并发症,那么他们的寿命可以接近没有糖尿病的人。

总之,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得了糖尿病不会影响寿命,关键在于良好的血糖管理和并发症防治。建议糖尿病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定期检查,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延长寿命。

得了糖尿病,还能活多久?最真实的回答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慢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是当代人类遭遇的又一大杀手。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发病率居世界首位。很多人患了糖尿病之后最担心的问题无非是“糖尿病很严重吧,我的寿命会缩短吗?我还能活多久啊?”

得了糖尿病能活多久?寿命会缩短吗?

总体上讲,糖尿病的确可能会使患者的寿命缩短。一些大型的流行病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在著名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20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男性的预期寿命缩短了11.1年,女性则缩短了12.9年,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这样的结果很让人觉得很悲伤。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控制糖尿病的手段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已经比以前有大大的提高。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糖尿病,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办法来对抗它。

得了糖尿病能活多久?

只能听天由命吗?

一、70%取决于自己

糖尿病并不致命,致命的是由糖尿病而引起的并发症,只要把血糖控制好,并发症就不容易出现,最起码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1、坚持运动辅助治疗

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以此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

运动能强壮肌肉,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运动还能减少体内脂肪,研究发现,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后,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就随之减轻,从而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

2、遵医嘱服药

通过口服药、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控制血糖。糖尿病用药的特点是必须常年坚持,不可中断,把血糖控制好,不要时高时低,血管就不会遭受额外的伤害。同时就降低了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针对糖尿病的饮食习惯

培养良好的、针对糖尿病的饮食习惯,通过饮食控制血糖,是减少并延缓并发症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二、20%有赖于医学的发展

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会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延长

三、10%取决于你的心态

因为我们调节情绪的情感中枢在大脑的下丘脑部位,而我们大脑调节内分泌的神经中枢也在下丘脑。而负面情绪,会引起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血糖波动,血糖难以平稳控制。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延长寿命也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