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早期治疗方法(糖尿病足早期治疗要多少钱)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足早期“预警”,护脚秘籍快收好!

糖尿病就像一个隐匿的“健康小偷”,在悄无声息中损害着身体各个器官,而糖尿病足就是它可能伸向双脚的一双“黑手”。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对糖尿病足早期症状缺乏了解,等到双脚出现严重问题时才追悔莫及。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让大家能及时察觉,守护好双脚健康。

一、感觉“失灵”:双脚好似蒙上“面纱”

在糖尿病足早期,患者常常会感觉双脚像是被一层无形的“面纱”笼罩,对外界的感知变得迟钝。麻木感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觉得双脚仿佛不是自己的,走路时踩在地上的感觉变得模糊,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软绵绵的没有着力点。这是因为长期的高血糖会损伤脚部的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出现障碍,使得双脚对温度、疼痛和触觉的敏感度降低。

刺痛感也时不时会来“捣乱”。患者可能会感觉脚部像被无数根针同时扎着,一阵一阵地疼,尤其是在夜间,这种疼痛会更加明显,让人难以入眠。这种刺痛感是神经受损后发出的异常信号,提醒着患者双脚可能正在遭受伤害。

二、皮肤“闹脾气”:干燥、变色还瘙痒

糖尿病足早期,脚部皮肤也会开始“闹脾气”。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就像干涸的土地,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和弹性。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皮肤的代谢功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加快,角质层增厚。患者可能会发现脚部的皮肤变得像鱼鳞一样,一层一层地脱落。

皮肤颜色也会发生改变。正常情况下,脚部皮肤颜色应该是红润的,但糖尿病足早期患者,脚部皮肤可能会变得苍白或者暗红。苍白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血液供应不足;暗红则可能是局部出现了炎症或者淤血。有些患者还会发现脚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就像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黑色,这也是皮肤受损的表现。

三、伤口“难愈合”:小伤口成“大隐患”

对于普通人来说,脚部的小伤口可能很快就会愈合,但糖尿病足早期患者却不一样。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划痕或者水泡,也很难愈合,甚至可能会逐渐扩大、感染。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过程,降低身体的免疫力,使得伤口处的细菌容易滋生和繁殖。

伤口周围还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这是炎症的表现。如果不及时处理,感染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引发全身性的感染,危及生命。有些患者可能会发现,脚上的伤口原本只是一个小红点,但没过多久就变得又红又肿,还流出了脓液。

四、关节和肌肉“不给力”:走路都费劲

糖尿病足早期,患者还可能会感觉脚部的关节和肌肉“不给力”。关节活动变得不灵活,走路时感觉脚部僵硬,好像被什么东西束缚住了一样,不能自由地弯曲和伸展。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影响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导致它们的弹性和力量下降。

肌肉也会出现无力感,患者走路时容易感到疲劳,没走几步就觉得双腿发软,甚至会出现跛行的情况。这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肌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从而影响了肌肉的正常功能。有些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以前能轻松走完的路程,现在走起来却十分吃力,没走多远就要停下来休息。

五、应对之策:为双脚健康“保驾护航”

1.严格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基础,只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减少对神经和血管的损伤。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

2.注意脚部护理

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缝之间,要保持干燥。定期修剪脚趾甲,但要注意不要剪得太短,以免损伤甲床。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鞋子要宽松、舒适、透气,袜子要选择棉质的,吸汗性好。

3.定期检查脚部

每天都要仔细检查脚部是否有伤口、水泡、红肿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可以涂抹一些抗菌的药膏,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如果伤口较深或者感染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却可能是双脚发出的“求救信号”。感觉“失灵”、皮肤“闹脾气”、伤口“难愈合”、关节和肌肉“不给力”等,都可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双脚的变化,一旦发现这些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血糖、做好脚部护理、定期检查脚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让自己的双脚保持健康,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毕竟,双脚是我们探索世界的“伙伴”,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别让糖尿病足这个“不速之客”破坏了它们的健康。

北京融科刘品祥医生浅谈糖尿病足早期与皮肤病的鉴别及治疗建议

引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典型表现为足部溃疡、坏疽或感染,多因末梢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然而,临床中部分早期糖尿病足症状与普通足部皮肤病(如脚气、角化症等)高度相似,易被误诊误治。本文结合一例非典型糖尿病足案例,探讨其与皮肤病的鉴别要点及中医治疗思路。

一、典型案例回顾:非典型糖尿病足的误诊与纠正

患者男性,确诊糖尿病2年,因“足底皮肤发黄、增厚、龟裂伴脱屑1年”就诊。既往按脚气或真菌感染治疗无效,外用皮肤科药物后症状持续恶化。初诊时发现:

1、症状特点:双足底大面积角质增生、深裂至肌层但无痛觉,双手伴脱屑,无典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

2、关键指标:空腹血糖7.7mmol/L,餐后8mmol/L,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3、误诊原因:症状与皮肤病重叠,且血糖未显著升高,导致长期忽略糖尿病病因。

刘医生辨证分析:

1、患者足部无外伤或感染,但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湿热瘀阻)导致组织失养,表现为角质增生、龟裂;

2、末梢神经病变使痛觉迟钝,掩盖病情;

3、中医病机属“下焦湿热兼血瘀”,需与单纯皮肤病(如脚气)鉴别:后者多伴瘙痒、局部病灶局限,且对抗真菌治疗敏感。

二、糖尿病足早期与皮肤病的鉴别要点

三、中医治疗策略:以“激发自愈”为核心

本例患者治疗分为三步:

1. 停用误治药物:立即停用所有皮肤科外用药,避免进一步刺激;

2. 辨证施治:清热利湿(下焦)、活血化瘀;

3. 疗效观察:

·1周后裂痕闭合,增厚组织软化;

·1个月后足底病变面积缩小70%,肤色接近正常。

刘品祥医生指出:“中医治疗并非直接‘修复’病灶,而是通过调理气血、改善循环,激发机体自我修复能力。此例患者停药后恢复减缓,提示需巩固治疗至彻底痊愈。”

四、临床建议与警示

1. 筛查先行:对顽固性足部皮肤病,务必检测血糖及神经功能;

2. 动态评估:即使血糖轻度升高,也需警惕非典型糖尿病足;

3. 治疗禁忌:避免盲目使用激素或抗生素,可能加重代谢紊乱;

4. 患者教育:强调血糖控制与足部护理(如避免烫洗、穿宽松鞋袜)。

结语

糖尿病足的早期识别是避免截肢的关键。中医通过整体辨证,可有效干预非典型病例。临床医生需拓宽思维,避免“头痛医头”,方能实现精准治疗。

(注:文中案例已脱敏处理,治疗方案需个体化,请遵医嘱。)

糖友家丨怎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

千里之行,始于脚下

足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一生走的路约等于环绕地球5圈

双足占全身体表面积不到2%

却担负支撑起身体的重任

然而这个病却会毁了我们的双脚!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与糖尿病患者下肢远端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外伤、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

包括神经营养不良和外伤共同作用引起的神经性骨关节病 。

其发病率约为25%,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中每4人就有1人发生足部溃疡。

当糖友出现手足麻木、疼痛、蚁行感,或静息痛、间歇性跛行,或足部畸形,或皮肤色泽变化,皮肤有老茧、破损和形成溃疡时,要警惕糖尿病足,这些都是糖尿病足的前期征兆。

一旦发生糖尿病足,轻者足部有伤口,重者则需要截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足分级

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1级 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3级 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级全足坏疽。后果最严重、治疗费用最高。

所幸的是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的。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45-85%的糖尿病足可以避免截肢的。

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引发糖尿病足!

①吸烟者

②病程大于10年或血糖控制不佳,或年龄大于50岁,尤其60-70岁者

③有足部溃疡和足的外形改变,如杵状趾、突出的趾骨头

④有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

⑤失明或视力严重障碍

⑥糖尿病知识的缺乏

⑦足部皮肤病变,霉菌感染, 鸡眼、胼胝,皮肤干裂

⑧既往有足部溃疡,或截肢病史

如何做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

感觉评估

判断是否有周围神经病变造成的感觉缺失。

10克尼龙丝检查

128Hz的音叉检查震动觉

针检查两点辨别感觉

棉花絮检查轻触觉

足跟反射

周围血管评估

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

多普勒超声检查踝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

皮温测试也是判断

足的神经血管病变的一种方法

糖尿病足该如何进行预防呢?

5P原则

美国ADA推荐的足病预防5P原则:

Podiatric Care定期接受专科医护人员的随访和检查

Protective Shoes具有保护功能的舒适鞋袜

Pressure Reduction有压力缓解作用的鞋垫

Prophylactic Surgery预防性的外科矫形手术

Preventive Education患者和医务人员接受相关预防知识

想知道更为详细的内容?

糖尿病足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呢?

……

别!

着!

急!

8月22日,来糖友家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护士长 杨慧

将与你面对面交流

她本次讲座的主题是

《糖尿病足的高危护理》

如何提问?

不能到现场的朋友现在也能参与啦

小康妹儿会提前在病友圈搜集问题

届时杨慧护士长会在现场给予解答

8月22日当天还可收看现场直播

参与糖友家的方法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点击微信公众号首页

左下角“糖友家”

即可参与糖友家活动

线上与线下互动

福利来啦!

这是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

“糖友家”举办的第十六期名医大讲堂

除了听讲座,参与此次活动的

糖友们将享受到

怡成免费血糖检测

8月22日,我们不见不散!

活动介绍

活动时间

8月22日

下午2:00签到

下午2:00-3:00免费血糖检测

下午3:00-4:00讲座

活动地点

书院西街1号亚太大厦四楼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健康教育基地

到达路线

地铁:3、4号线 市二医院站 B出口

公交:3路 蜀都大道红星路口站

报名方式

1.已参与过往届糖友家活动的糖友,可凭糖友家参与证,当日直接前往现场参加活动。

2.首次参加糖友家活动的糖友,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报名:

微信: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角“糖友家”栏目,在弹出来的页面中点击【本周活动预告】,按照提示报名即可。

↓↓↓

电话:拨打028-69982575(上午9:40-下午6:00)报名。

直播观看方法

1、病友圈观看:在四川名医糖友家(1、2、3、4、5、6群),四川名医心血管圈,四川名医肾脏圈中,准时点击小康妹发送的直播链接观看。

2、如何加入病友圈: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在底部对话框输入关键词“糖友家”、“心血管圈”、“肾脏圈”,按照提示入圈。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记者:谢语嫣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谢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