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骗局(买糖尿病)
12万名老人被骗2亿元!检方揭开“降糖神药”背后骗局→
电视里“专家”信誓旦旦保证“半年根治糖尿病”,热线那头的“指导老师”嘘寒问暖,快递送来的“特效药”包装精美……谁能料到,这竟是一场针对全国12万老年人的精准诈骗。近日,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典型案例,其中就有江阴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这起申某某等人诈骗案。
老人万元求医反被骗
“吃了这药,红烧肉随便吃!”广告里,“糖尿病康复患者”的现身说法让王大妈心动不已。她拨通热线,电话那头的“周老师”语气关切:“阿姨,再不治疗可能会失明!”随后推荐了一款声称“治愈率达98.63%”的特效药。
服药期间,康复指导中心一直和王大妈保持着联系。“对接的指导老师级别一个比一个高,还对我嘘寒问暖。可吃了几个疗程不见效,指导老师又建议我加上中药包辅助治疗。”就这样,王大妈花费近万元先后购买了“活力源片”和“特研1号”“特研5号”套餐,收到的却是无商标标识的“茶包”状药粉。服药后血糖纹丝不动,所谓的“专家”却不断升级套餐,直到她报警。
300人团伙的“精准收割”战术
随着调查深入,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主犯申某曾是广告公司老板,她发现老年健康领域“商机无限”,便拉拢丈夫谢某组建了300余人的“专业”团队,分化出热线组、数据组、核单组、销售组、售后客服组等部门。
据悉,犯罪团伙先在电视和网络上投放虚假广告,再对打电话来咨询的受害人进行“精准”服务:冒充“一对一指导老师”回拨给受害人,夸大病情和药品疗效。被害人信以为真后,犯罪团伙再虚构“半价补贴”等活动,让被害人以为自己享受到了优惠。等到寄给被害人的药品显示“已签收”,犯罪团伙还以指导用药为名,哄骗被害人继续购买辅助中成药。据谢某交代,成本100元的胶囊能卖到2980元,辅助中药包套餐利润高达20倍至50倍。
1.15亿赃款追回,主犯获刑14年
“犯罪团伙缺乏专业医学资质,虚构糖尿病康复中心及康复指导老师的身份,根据专门话术夸大被害人病情,诱骗被害人高价购买不具有治愈功能的低价药品、保健品。既造成被害人财产损失,还延误被害人疾病治疗。”江阴市检察院检察官吴佳伟介绍。
经查,从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以申某、谢某为首的380余人诈骗团伙,瞄准老年人求药心切的心理,对全国12万余名被害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达2亿余元。由于被害人众多,又分布在全国各地,警方通过抽样取证,核实了300余名被害人,涉案金额180余万元。
“每追回一笔钱,就可能挽救一个老人的晚年。”吴佳伟介绍,通过认罪认罚制度督促退赃,目前已为受害老人追回1.15亿元。
近日,经江苏省江阴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申某、谢某有期徒刑十四年、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七十万元。此后,检察机关分批次起诉了近200名被告人。
江阴市检察院重大刑事犯罪检察部主任盛艳:
患病后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遵医嘱用药。老年患者朋友如遇大额消费,一定要多和家里商量,家人也要对老年人加强关心关爱。同时我们呼吁广告播出平台本着对老百姓负责任的态度对所宣传的产品进行实质性审查,主管部门也应当加强行业监管,引导经营者合法经营、规范市场,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药匣子和钱袋子。
(文中受害人均为化名、图片均来自江阴市检察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子钰 通讯员 盛艳 费宇佳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老朋友们都在囤的降糖“神药”原来是假货!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少出门、不聚集”成为许多群众所自觉遵守的规则。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更加注重健康防护。除了囤积口罩、消毒液等用品外,囤积药品也成为群众们心中所“必须要做的事”。
于是,一些不法分子“抓住”了群众“不出门、囤药物”两个需求,趁机通过社交网络制售假药,从而牟取暴利。
1、横空出世的“神药”
2020年初,辽宁省抚顺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接到群众反映,在不少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微信群中,有一款宣称能特效降糖的神奇中药正在流行,一传十、十传百,少数老人拿出钱来囤购。
什么神奇的药能迅速降糖?抚顺县网安民警感觉到这款“三无产品”有问题。
2、公安机关对症下“药”
鉴于购买此“神药”的多为身患疾病的中老年弱势群体,从维护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出发,抚顺县公安局立即成立食药侦、网安等部门组成的专案组开展侦查。
专案组进行初步调查发现,该“神药”虽然“三无”,但在当地糖尿病患者中的口碑真的很好,多人表示,服用后确实具有明显的降糖效果!
难道这药真有如此神奇?也许是办案民警多虑了??如果是真的,那岂不是全天下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是好事啊!然而,辽宁省药品检验检测院很快发来报告,毫不留情地将“神药”拉下神坛。
报告称:
该药物中含有四种西药成分,属于非法大剂量添加。于是,“神药”自然是降糖效果明显,但长期超量服用,对人体副作用较大。
3、假药团伙浮出水面
通过网安部门和食药监部门线上线下调查走访,一个以赵某为首、“业务”覆盖多省的生产、销售假药团伙浮出水面。
辽宁抚顺地区的“总代理”王某某短时间里发展了七名下线成员,包括药房销售人员及医院物业人员,仅在抚顺地区的销售额就已达到百万之巨。
4、集中收网捣毁窝点
工作发现,犯罪嫌疑人赵某及王某某具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一是窝点设在山区,隐藏极深;二是对外联络使用不同号码;三是平时交流都是采用网络暗语形式;四是严格控制出货量,防止大量药物冲击市场被当地公安、药监等部门发现。
专案组克服种种困难因素,基本查明了该团伙的人员的网络架构、销售网络及制假窝点。2021年1月2日,专案组派出警力40余名,与各涉案地公安机关组织同步收网。
该案涉及湖北十堰、河南郑州、河南周口、安徽临泉、辽宁抚顺四省五市,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处,收缴假药半成品1000公斤、胶囊100余万粒、成品假药2000余瓶,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至此,这起特大跨省生产、销售假药案成功告破。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抓获犯罪分子
网上买药需谨慎,人云亦云莫当真
世间安得三无药,神奇降糖不伤身
图片 | 网络截图
素材 | 辽宁网警
编辑 | 张楠
自称“百年药企”兜售“降糖神药”这些伤害身体的骗局要小心
央视网消息:降糖药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必须品,但有些不法分子竟打着“降糖神药”的幌子进行诈骗。这些假药不仅费用高昂,起不到降糖效果,而且受骗人被诱导停用了正规药品,对身体也造成了伤害。最近,北京警方就打掉一个这样的犯罪团伙,抓获涉案人员24名。
电话中的是一家叫“深圳松茂堂”公司的销售人员,他们自称是按祖传秘方研制生产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特效药,宣称该药可根治二型糖尿病,一个疗程四个月,费用4800元,还说会有专人指导患者用药。
刘先生今年68岁,受高血糖困扰多年,在网上看到这款产品能根治糖尿病后,满怀期待的刘先生通过电话订购了三盒,支付了费用1398元。销售人员还告诉刘先生,吃了他们的产品,其他药品都可以停了。
受骗者 刘先生:这个就是从那个手机上,那里头有个链接,说这些中药是明朝的秘方、宫廷秘方,所以我就扫那个链接,我就打电话了,而且对方还说包治。
半个月时间刘先生血糖值到了9毫摩尔每升,这是他四年来最高值了,属于糖耐量异常,很容易再次引发糖尿病和其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发现被骗的刘先生立即报了警,才发现被骗的还不止他一个人。
北京市公安局机动侦查总队民警:老百姓本来他吃这个正规药店、大医院给他开的药控制血糖很稳定,但是吃了他们的药以后起不到任何效果,而且还把之前的药给停了。经过我们调查一个最多的是从这个公司买了12次药,一次是1700块钱,总共花了两万多块钱。
民警在调查中发现,不法分子在网页、微信群中发布了很多营销软文,只要有人点击留下联系方式,他们就会立即对其进行诈骗。
据了解,这一团伙通过在互联网平台投放广告,发布有夸张标题的网文吸引客户,文章以“神奇降糖秘方”“从根消除高血糖”等内容博人眼球,虚假宣传,并以科普文章的形式推广其所谓祖传的化糖秘方,谎称产品可根治糖尿病。
民警查询犯罪团伙的资金流向,初步查明了以徐某某、王某为首的生产销售假药团伙。在掌握了犯罪团伙组织分工及作案特点后,近期警方开展统一收网行动。
行动中警方共抓获涉案人员24名,现场起获了涉案产品1300余盒,虚假宣传材料千余份。经专业部门检验鉴定,产品其实是固体饮料,属于食品,不含任何降糖成分。
据了解,2020年10月以来,犯罪分子胡某某与徐某某、王某勾结,在河北等地租赁办公地点,雇佣话务员经过专门“话术”培训,每天回拨点击网文和拨打热线的事主电话,骗取事主信任并进行推销。徐某某、王某以每盒40至50元的价格从胡某某处进货,后以每盒598元的价格通过快递的形式对外销售,从中牟利。经警方初步核实,涉案金额达170余万元。
警方提醒,就医要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切莫轻信网络或电话营销,不要陷入“包治百病”的圈套。
北京市公安局机动侦查总队民警:买药什么的去正规的药店,去正规的医院去开这种正规的药,不要去那种小的公司,从网上买,千万不要。如果要是受到了侵害,打110报警向警方求助。
目前徐某某、王某胡某某等24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