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降血糖药(糖尿病降血糖药物的种类及适应症)
糖尿病别发愁,用好3味药,不仅降血糖,还能延缓并发症!
患糖尿病久了,很多朋友总担心血糖不稳、并发症找上门。其实在中医看来,糖尿病的核心问题常是“阴虚燥热,气阴两伤”。口干舌燥、以总想喝水、尿多、人没精神、日渐消瘦为主要表现,这就类似于身体里的“水”被“火”烤干了,推动运行的“气”也不足了,时间一长,血脉不通,并发症风险就高了。
西医降糖药见效快,但长期单用对脏腑带来负担且效果也会打折,更主要的是西医看重血糖,而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改善体质,提高身体自身利用糖的能力(胰岛素敏感性),和西药配合,效果往往更稳、更持久。
在中医宝库里,有三味药特别值得糖友关注,它们在降糖、改善症状、延缓并发症方面表现突出: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 特别适合多食易饥、口干口苦、大便秘结的胃热型糖尿病患者。 其降糖机制类似天然“二甲双胍",能抑制肠道对糖分的吸收,所含的小檗碱成分可直接降低血糖。 但需注意其苦寒之性,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同用。
黄芪:是一味常见的补气中药,被誉为“补气之王”,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中的多糖成分能够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它能大补脾肺之气,气足了,身体才有能量运化水谷精微,还能固摄减少尿频、尿中泡沫。气行则血行,还能预防血脉瘀堵减少并发症。
山药: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它补脾养胃(脾虚是糖尿病重要内因)、益肺生津(缓解口干)、补肾涩精(减少夜尿、固摄精微)。稳稳连接脾、肺、肾这三个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脏腑,从源头改善代谢。其富含的黏液蛋白能延缓糖分吸收,平稳餐后血糖波动,是糖尿病食疗的优选药材。 特别适合病程较久出现脾肾两虚证候的患者长期调养。
总之,中医治疗糖尿病,关键在于辨证施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选用合适的方药,既能改善患者不适,又能有效控制血糖。
糖友必看!这类降糖药不仅能控血糖,还能保护心肾
糖尿病就像个"隐形杀手",它不仅会搞乱血糖,还会悄悄伤害你的心肾。更扎心的是,这种伤害往往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持续进展。
先看几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患有心脏病
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约1/3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肾损伤,一旦肾脏受损,病情往往难以逆转
糖尿病是近半数尿毒症的"罪魁祸首"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提醒我们:糖尿病管理不能只盯着血糖,心肾保护同样至关重要。
新时代控糖秘诀:血糖要稳,心肾更要护!
过去,糖尿病治疗主要关注“血糖控制达标”。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糖尿病治疗理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降糖药物选择应以患者为中心。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心力衰竭(HF)、慢性肾脏病(CKD)的T2DM患者,治疗方案应包括具有心肾保护证据的降糖药物。
SGLT2抑制剂:突破性的“心肾保护伞”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物。与传统降糖药不同,SGLT2抑制剂通过促进肾脏排出多余葡萄糖来降低血糖,同时还具有超出降糖之外的多重保护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这类药物在保护心脏和肾脏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具体来说,与安慰剂相比,SGLT2i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住院风险27%,减少心血管死亡或者心力衰竭恶化风险17%。在保护肾脏方面,SGLT2i也很厉害,能降低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风险44%,还能延缓透析或肾移植的需求时间。
以SGLT2i的代表药物之一恒格列净为例,它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SGLT2抑制剂,在降糖、减重、降压方面优势明显。既往多项证据表明,HbA1c每降低1%、收缩压每降低5mmHg可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衰、慢性肾脏病进展、终末期肾病进展等风险。
糖尿病管理已经告别了"唯血糖论"的时代。现代医学为我们提供了既能控糖又能护心肾的治疗选择。SGLT2抑制剂的出现,正是这种治疗理念转变的重要体现。这类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更能为心肾筑起一道保护屏障,帮助糖尿病患者实现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如果您或家人正在与糖尿病作斗争,建议:
1.定期复查心肾功能
2.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3.及时了解最新治疗进展
4.坚持综合管理策略
记住:掌握正确的防治知识,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
参考文献
1.Einarson TR , et al. Cardiovasc Diabetol. 2018;17(83):1–1
2.王卫庆,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315-409.
4.Tuttle KR, et al. Diabetes Care 2014;37:2864-2883
5.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1):9-19.
6.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40(6), 455-461.
7.Kongmalai T, et al.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3 Dec 20;14:1216160.
8.Bose D, et al. Indian J Pharmacol. 2023 Mar-Apr;55(2):119-127
9.Neuen BL, et al.Circulation. 2024;150(4):343-345.
10.Weng J,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1, 23(8):1754-1764.
11.Juming Lu, et al. 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2021,23(5):1111-1120.
12.脯氨酸恒格列净片说明书.
13.Yang, Wenyinget al. Journal of diabetes vol. 8,6 (2016): 796-808.
14.Häring, Hans-Ulrich et al. Diabetes carevol. 37,6 (2014): 1650-9.
这3类降糖药是心肾“守护者”,糖友一定要知道!
降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目标,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专家们发现心血管疾病和肾脏并发症才是糖尿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持续的高血糖会引发多种器官损伤,这无疑加剧了相关并发症风险。
2024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以及国际权威指南都明确指出,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病的糖尿病患者,无论血糖是否达标,都应优先选择具有心肾保护证据的降糖药。治疗策略也从“阶梯式控糖”转变为“早期联合治疗”,核心目标扩展为血糖控制与器官保护并重,这一转变彻底改变了糖尿病药物的使用优先级。
1.列净家族(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
这类药物能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让多余的糖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单药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 - 1.2%。其独特优势在于能减轻心脏负荷、促进利尿排钠,改善心衰患者预后。代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
大型研究证实,恩格列净可使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8%,肾脏复合终点风险降低39%;达格列净在心力衰竭患者中也能显著降低住院风险。2023年亚太专家共识明确,只要肾小球滤过率(eGFR)≥20 ml/min就可安全启用,即使后续eGFR低于此值仍可继续使用,直至透析或肾移植。
1、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这类药物多为注射剂(司美格鲁肽有口服剂型),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减轻体重(平均减重2 - 5kg)间接保护心血管。
代表药物有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等。研究显示,其可使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12%,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12%,特别适合合并ASCVD或肥胖的患者。2025年最新动物实验发现,利拉鲁肽与达格列净联用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肾损伤有协同保护作用,效果优于单药治疗。
3.经典降糖药二甲双胍
作为使用最广泛的降糖药,二甲双胍凭借良好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明确的降糖效果,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用药。它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肝糖输出。虽然单药心肾保护证据不如前两类新药,但2024 ESC/EASD指南推荐,对ASCVD高危人群,若糖化血红蛋白≥6.0%且合并两项以上危险因素,可直接起始SGLT2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目前中国已批准多种复方制剂,如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等,每日一片的剂型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结语
除了以上3类对糖友来说格外友好的药物,有2类降糖药也需警惕:格列酮类药物(吡格列酮或罗格列酮)可能增加心衰风险,荟萃分析显示,这类药物会导致体液潴留和慢性充血性心衰风险增加近2倍。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或有心衰危险因素者,使用格列酮类药物须格外谨慎。沙格列汀等DPP - 4抑制剂中的部分药物也被提示可能增加心衰住院风险,选择时需个体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