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与糖尿病(骑自行车对糖尿病)
研究称骑自行车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圣彼得堡日志”新闻网7月17日消息,南丹麦大学的科学家研究称,经常骑自行车可有效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科学家邀请志愿者参与一项实验,参与者均为40岁以上的人。科学家连续5年追踪实验参与者的运动情况,尤其是骑自行车的次数。
实验结果显示,常骑自行车的人比其他人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低20%。科学家由此得出结论称,骑自行车可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实习编译:齐莹 审稿:朱佩)
骑自行车,控糖又护心
来源:生命时报
作为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运动治疗常是最早开启的生活干预项目,如果可以坚持下来,抗糖之路也会顺利不少。但跑步、游泳、骑行等运动方式繁多,糖友该选适合哪一种?
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的一篇科研论文提示,患了糖尿病,不妨多骑自行车。研究纳入“欧洲癌症和营养前瞻性调查研究”的7459名成年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为55.9岁,其中52.6%为女性。研究人员1992~2000年在10个西欧国家进行了有关病史、每周骑自行车时长等信息的问卷调查,并于5年后进行了二次回访。最终,共5423名糖尿病患者完成了调查。
与从不骑自行车(0分钟/周)的参考组相比,每周骑自行车时间为1~59、60~149、150~299、300分钟/周以上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2%、24%、32%、24%。与一向不骑自行车的人相比,即使中断了骑自行车的习惯,全因死亡风险仍会下降10%;随访期间开始骑自行车,全因死亡风险也会下降35%。在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方面,研究人员也看到了类似效果。
从现在开始,糖友不妨多骑骑自行车,哪怕每周只骑一个小时,也有助控制血糖,还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王冰洁)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学会用这6种器械锻炼,降血糖、调血脂、降血压效果都很好
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不仅降血糖、调血脂、降血压,还要塑形,就办理了健身卡。对于初次去健身房的糖尿病患者,又不想请私教练习,应如何做呢,本文就告诉您方法。
有氧运动:跑步机 椭圆机
1.跑步机
如果您喜欢走路或跑步,可以选择跑步机做有氧运动。初学者可以选择5左右的配速,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配速。
如果选择走路,速度又不能太快,可以增加跑步机的坡度,增加难度,这样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更多。注意使心率保持在中等强度(170—年龄)范围内。
如果您的膝关节不好,或者身体比较胖,可以选择椭圆机做有氧运动。
因为膝盖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为:跑步>椭圆仪>自行车。
2.椭圆机
正确的椭圆机使用方法:
双手轻握器械上方的扶手;手随着脚依次向前进行蹬踏运动;注意脚后跟不要离开踏板,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的位置;等手脚的运动达到比较协调的程度后,再逐渐增加手的推力和拉力。
每次运动前要有5分钟热身运动,运动后有5分钟的整理运动,中间运动时间保持30分钟为宜。
抗阻运动:腹 胸 背 臀
除了有氧运动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做力量锻炼。很多糖尿病患者看到健身器材无从下手,其实可以通过一看二调三试四练的方式使用健身器材。
1.腹肌训练器
这个组合器械叫腹肌训练器,就是消除大肚腩,打造马甲线、小蛮腰的器械。如果不会用,可以按一看二调三试四练的模式开始运动。
一看:每一个组合器械都在醒目位置标明几个信息:一是什么器械,比如上面这个就标明“腹肌训练器”;二是标有人体肌肉的目标肌群图示,比如这个腹肌训练器就在腹肌处涂红,就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训练的位置;三是有简单的动作说明。
二调:由于每个人的训练负重不同,所以组合器械都有配重片 ,可以通过一个插栓,快捷、方便地调节负荷大小。
比如“腹肌训练器”就从12.5千克开始、35 千克、42千克等等依次递增,锻炼时先从小重量开始,以一组能完成8~12次力竭为宜;另外一些器械,还需要调整座椅或训练凳的高低、前后等。
三试:每一次做动作时,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非常重要,新手有时在器械上,为了完成大重量的动作,弯腰弓背,躯干前后左右晃动,不稳定既造成其他肌肉替代发力,又容易受伤。比如卷腹这个动作就需要保持骨盆及下肢稳定。
在动作还原时,器械配重片不发生碰撞,肌张力不消失。特别提醒的是,新手往往放松过快,配重片被冲击得咣当作响。
需要注意,动作节奏为2-4秒地缓慢放松,保持肌肉张力不放松,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练:坐于训练凳上,双脚自然分开,手放于头部两侧,向前至腹直肌充分收缩,向后还原至初始位置。
向前2-4秒,向后2-4秒,呼气发力,吸气还原。每组8~12次,中间休息30~60秒,每次做5组。
2.练胸——器械坐姿夹胸
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先调节器械)坐于训练凳上,双脚自然分开脚尖向前,膝盖朝向脚尖的方向,收腹骨盆保持中立位,挺胸肩胛骨后缩下降,脊柱保持正直,背部、臀部紧贴于训练凳上,躯干保持稳定,双手正握闭握训练把手。
动作幅度与安全提示:向前至双臂自然伸直,胸大肌充分收缩,向后还原至初始位置,器械配重片不发生碰撞,肌张力不消失。向前双臂伸直时,肘关节不超伸不锁死,肩胛骨保持稳定,躯干保持稳定。
3.练背——器械坐姿划船
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先调节器械)坐姿,大腿靠紧训练垫,使下肢固定,双手窄握距,正握闭握训练把手,双臂自然伸直。
动作幅度与安全提示:向后时肘关节略超过身体,背阔肌充分收缩,向前还原至双臂自然伸直,器械配重片不发生碰撞,肌张力不消失。向前双臂伸直时,肘关节不超伸不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肩胛骨保持稳定, 腰背挺直不弯腰弓背,躯干保持稳定,不可前后晃动。向后2-4秒,向前2-4秒。
4.练腿练臀——史密斯器深蹲
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站姿,双脚略宽于肩,双手宽握距正握闭握杠铃,放于颈后斜方肌上部,屈膝大腿与地面平行或臀部略低于膝关节。
动作幅度与安全提示:向上至身体直立,膝关节自然伸直,股四头肌充分收缩,向下还原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向上时膝关节不超伸不锁死,向下时膝关节不超过脚尖,运动过程中膝关节不外翻不内扣,脊柱保持挺直,不弯腰弓背。
如果你是第一次到健身房,建议先从这些固定器械开始。一看二调三试四练,因为它们的轨道是固定的,图示清晰、相对安全,能更好地帮助你找到肌肉的发力感觉,是糖友健身房初学者最适合的训练方式。
备注:动作图示照片选自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健身教练》一书,在此致谢!
作者:牟利宁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护师
济南营养学会秘书长
山东省首届健康大使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