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鹿茸(糖尿病鹿茸片能不能吃)
切记切记,冬季千万不能这样补!
冬至后,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俗话说“冬补三九”。“三九天”适合进补,但是也要因人而异。那么到底该如何补呢?一起跟中医专家学起来吧!
气虚人群
【症状】容易觉得累、没有精神,常常觉得全身乏力,稍稍一动就气喘吁吁,说话声音也很小。舌苔较淡,舌体较胖有齿痕。
【进补原则】气虚者要选择些性平的食物,比如能补气健脾的山药、莲子、胡萝卜、糯米、小米、栗子等。
在中药里,人参是补气的代表补品,不过,用人参时一定要有所选择。如果气虚而稍偏热,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西洋参比较合适;而气虚偏寒的,可以服用红参;单纯气虚的用生晒参;气虚严重的则要用老山参。
【栗子粥】
1、准备栗子10颗、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2、栗子去壳和粳米同煮至黏稠,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血虚人群
【症状】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因此,血虚者不仅有气虚的症状,还会有头晕、脸色苍白、唇甲发白、失眠等血虚症状,女性还会伴有月经量少、色淡等。
【进补原则】这类人群最重要的是补血,像桂圆、大枣等食物,可以每天当作零食来吃;乌鸡、黑芝麻、红糖、赤豆等也有补血的功效。
另外,阿胶是一味常用的补血中药,需注意的是,如果体内有食积、瘀血、气滞、湿邪等,不适合服用阿胶;另外,阿胶性滋腻,容易引起食欲不振、胃部饱胀等症状,因此脾胃虚弱的血虚者最好少吃;上火的人同样不建议服用。
【杞果牛骨汤】
1、生牛骨250克、枸杞15克、黑豆30克、大枣10枚;
2、水煮开将生牛骨放入锅里焯水捞出;
3、焯好的牛骨、枸杞、黑豆、大枣一起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烧开,转小火炖2-3小时;
4、加盐等调味后即可。
阴虚人群
【症状】在气虚的基础上,还有一派“热象”,如口眼干燥、口苦、手心脚心热、大便干结、脾气暴躁等。
【进补原则】阴虚者自然要滋阴,尽管狗肉、羊肉是冬季的头号进补食物,但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只会越吃越虚。阴虚火旺之人,可以多吃些鸭肉、甲鱼、银耳、山药等滋阴食物,同时远离辣椒、花椒等辛辣佐料,烹饪方法尽量用蒸、煮、炖,避免煎、炸、炒。
【银耳羹】
1、银耳(干)50克,冰糖200克;
2、银耳放入碗内用温水泡透、清净,用手将银耳叶反复揉碎,用清水漂起待用;
3、把锅倒入清水2000毫升,下银耳,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熬2~3小时;
4、银耳熟烂汁稠时,放入冰糖,等冰糖溶化成汁,煨10分钟即可。
阳虚人群
【症状】阳虚与阴虚正好相反,在气虚的基础上多了一派“寒象”,如手脚发凉、心慌怕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
【进补原则】阳虚者,不仅可以多吃些羊肉、狗肉、鳝鱼、泥鳅、枸杞、核桃等温补食品,还可在炒菜时加入辛温的葱、姜、蒜等调味品,同时少吃生冷食物。另外,鹿茸等壮阳物在冬季深受宠爱,但如果服后出现烦热不安、鼻出血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
【参茸鸡肉汤】
1、高丽参5克,鹿茸3克,鸡肉100克;
2、高丽参切薄片;鸡肉洗净,去皮,切粒;
3、将高丽参、鸡肉与鹿茸片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食用即可。
“三九天”养生“五忌”
专家提示!切记 切记!
(一)忌暴饮暴食
“三九天”正值岁末,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这个时候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二)忌寒冷
“三九天”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
(三)忌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不可过度而伤身。
(四)忌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五)忌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更多内容请戳
【本期编辑:杨君君】
2味特别的药材,糖尿病人每天嚼着吃,1个清胃火,1个补肝肾
糖尿病人在日常保养当中,并不一定要用红参、鹿茸这种大补的药材,毕竟这种药材普遍燥热,而且过于滋补的药材往往也偏滋腻,所以虽然看似大补,实际并不具有普适性,如果糖尿病人本身就阴虚燥热,再去用这种大补的药材的话,反而会导致不适症状更加严重。那么今天呢,我想分享两味药材,这两味药材呢,都是糖尿病人比较不错的养生药材,而且可以嚼着吃。
第一味药材就是石斛。石斛是中医眼里的“仙草”,它最突出的好处就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能清掉糖尿病人脾胃的积热,还能生津,所以石斛它其实是一个能够改善口干口渴、口臭、多食易饥等不适症状的药材。石斛除了可以煮水喝,还能嚼吃,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阴虚燥热、总感觉口干口渴、吃得多饿得快的糖尿病人,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可以嚼两三个铁皮石斛,最后把嚼碎的渣吐出来即可。
第二味药材就是枸杞。枸杞虽然是特别日常的药材,但很多糖尿病人呢,对于枸杞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补肾上,或者煲汤、泡水的时候加点,但实际上,枸杞是糖尿病人的一味良药。中医认为枸杞“补益肝肾,滋阴明目”,在治疗上,枸杞常跟熟地黄、山茱萸等药材合用,补肝肾之阴,改善糖尿病人腰腿酸疼、目赤肿痛、身体乏力等问题,糖尿病肾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等多种并发症都常用到它。
枸杞除了可以煮水,还能干嚼,干嚼法早在《外科全书》中就有介绍。糖尿病人可以在睡前干嚼几粒枸杞,补养肝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夜间口渴的问题,如果糖尿病人平常身体疲劳、腰腿酸软、精力不足、爱盗汗,平常也可以嚼几粒枸杞,帮助补肾固精。
石斛和枸杞虽然好处非常多,但毕竟是中药材,并不适合所有人,所以糖尿病人呢,还是要在中医的指导下用药,自己不能乱用药,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想吃得安全、健康?营养标签上这几个指标一定要看
今年的“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很多人觉得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密密麻麻看不懂,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赵泳谊提醒,其实营养标签只要看保质期、钠、能量等几个重要指标,就可基本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健康,也可方便控制食物摄入的量。
保质期
保质期是指产品的“最佳食用期”,并非是一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吃了,特别是一些贵重的食材。以人参、鹿茸等干货为例,可以看一看,表面若仍干燥,没有变色;闻一闻,若没有变质的哈喇味;用手摸一摸,若不会滑腻腻、黏糊糊的,即使过了保质期仍可以食用。
这里要提醒的是,保质期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储存在规定的条件下,比如酸奶要冷藏、速冻饺子要冷冻;二是在包装完好的情况下储存,如果拆开了包装就要尽快食用,比如罐头,打开包装后,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一两天就会坏,这个时候就不能再用包装上的保质期来评估保存时间了。
钠(Na)
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正常成年人钠的建议摄入量(PI)为2000毫克/天。
不少读者都有炒菜少放盐的意识,但殊不知盐会隐藏在我们日常食用的各种食品中,比如酱油、调味料、沙拉酱、包装零食等。这就是为什么要看营养标签中的“钠(Na)”指标了,2008年出台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特别规定,钠是要在食品营养标签中注明的4种“核心营养素”之一。每1000毫克(1克)的钠,就相当于2.5克的盐。
能量
糖可能引起血糖的波动,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明显。于是就出现了不少标称“无糖”“低糖”的食品。超重者、糖尿病患者是否就真的可以放心食用这些食品?赵泳谊介绍说,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无糖食品(指一些在食品加工中没有添加蔗糖,而采用代糖来增加甜味或采用其他口味的食品)的主要成分大都是精制米、面,如无糖饼干、无糖面包等。这类食品能量仍然不低,所以需要留意营养标签中的“能量”,如果过高则建议正在减肥者少吃或不吃。
另外精制米面中的其他营养素几乎荡然无存,只剩下淀粉这种“空热量”。因而,吃精制米面就等于在吃精制糖。吃进体内的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迅速分解为葡萄糖被机体快速吸收。因此,可以说许多无糖食品都是血糖生成指数非常高的食品,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大量食用。(记者陈辉 通讯员 林锐锐 潘英媛)
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