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红牛糖尿病(糖尿病能红牛饮料吗)

杭州网 0
文章目录:

28岁余杭小伙每天六七瓶能量饮料喝出糖尿病

杭州网讯28岁的余杭小伙小刘有个习惯,就是早上起来喝一瓶红牛或一瓶能量饮料。近日,小刘总感觉口很干,喝多少饮料都不解渴,晚上老要跑厕所,体重也明显下降了很多,连看东西变得模糊,滴了眼药水也不顶用,偶尔还有点恶心,手脚也有点麻麻的,随后到市一医院集团瓶窑院区急诊室就诊。

检查发现,小刘的血糖已经高到直接让血糖仪“爆表”,测不出值,且血酮2.9mmol/l已经接近酮症酸中毒(血酮≥3 mmol/l即为酮症酸中毒)。最后,小刘被诊断为糖尿病伴酮症,需立即住院治疗。

小刘是一家小工厂的老板,工作比较忙。平时有个习惯,就是早上起来喝一瓶红牛或一瓶能量饮料。“工厂里干活又热又累,经常流汗,我想喝能力饮料既能解渴,又能补充能力,总比喝水好。”小刘说,他一天起码要喝上六七瓶。

“我们的胰腺会分泌胰岛素,使人体摄入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元储藏在肝脏及肌肉中,从而降低血中糖量,以备运动及饥饿等需要能量消耗时再分解产能。”内三科副主任赵环宇主任医师介绍说。

像小刘长期大量摄入含糖分的饮料,会对胰腺系统造成很大负担,从而使胰岛素功能受损,严重的会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酸症中毒等。如治疗不及时,患者会出现昏迷症状,甚至生命危险。

糖尿病并不是老年病,就在我们身边

60%年轻人认为糖尿病与年轻人无关,认为它纯粹就是老年病。事实上,糖尿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近年日本的统计资料现实在新诊的青少年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的比例竟高达80%。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患者日益增多,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和体力运动减少有很大关系。因此,年龄并不是避免糖尿病的有效武器。

你的身体是否出现异常?

75%年轻人不知道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更不知道很多糖尿病其实没有症状表现,因此他们认为身体没有不适,就不可能患有糖尿病。一般说来,患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多,但人很瘦。

在实际中,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很多人都是等有了并发症,如视力急剧下降、容易感染、性功能障碍等,到医院其它科室看病,等检测出血糖才知道患有糖尿病。

毫无控制的不良生活方式容易患糖尿病

一些年轻人对待糖尿病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超级重视以至产生恐惧,另一种是超级不重视以至蔑视,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看待糖尿病的大忌。因为糖尿病完全可以很好控制。

市一医院集团内三科副主任赵环宇主任医师介绍说:“患糖尿病病的人没必要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不患病的人也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别人,不过,一旦你完全忽视糖尿病,它就会随着你毫无控制的不良生活方式而缠上你。”

产妇待产期间都喝这种“助产饮料”,你喝过吗?

在产房工作多年,进产房待产的产妇携带的饮料多种多样,但顺义妇儿医院产科工作人员却发现有一种饮料几乎是产妇的最爱和必备,且被广大产妇和家属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功效——助产。什么饮料能够助产?还记得一广告词中的话吗?困了累了喝红牛!若看到产房中的这一幕幕,恐怕广告词还需要补充一下了。很多人都说进了产房来点红牛,以为能长长力气,难道生孩子也要喝红牛?我们邀请到顺义妇儿医院产房助产士康爽来给大家聊聊这红牛。

先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红牛的成份吧:

牛磺酸125mg;赖氨酸50mg;肌醇50mg(人体自己是能产生的,即使吃了一般也没啥用,如果有反应,也就是恶心、反胃、呕吐之类的);咖啡因50mg;维生素PP 10mg;维生素B6 1mg;维生素B12 3μg;烟酰胺 1μg(有可能让人感觉到头晕、恶心、上腹不适);咖啡因(心悸、手抖……这个大家应该都了解吧)。

红牛属于高渗透饮料,提神醒脑的功能主要是靠咖啡因实现的。有的人对咖啡因耐受,有的人则不行。红牛还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是一种复合果味香精,用来掩盖氨基酸、牛磺酸那种不好的味道。而其中牛磺酸、赖氨酸、肌醇、咖啡因、维生素PP、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酰胺这几个货都是参与代谢调节的,平时吃好喝好,基本不会缺乏。临时补充也没啥大用,不是你想有用它就立马爆发小宇宙的那种。

专家指出,功能性饮料除了水之外,还含有葡萄糖、钠和钾等,这些物质只有在大量流失后才需要补充,如果没有造成钠、钾等电解质流失的高强度的运动,就喝进大量功能性饮料,会增加体内钠、钾的含量,可能会影响到水电解质的平衡。

另外,红牛饮料中含咖啡因,对心脏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钠等元素还可能增加我们机体的负担,造成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等负面影响,所以心脏、高血压病患者最好别喝。那么有的人就要说了,如果不喝红牛那应该喝些什么?

每次宫缩袭来,产妇做很多组深而大的呼吸,疼痛导致出汗增多,产妇容易口渴,多喝温白开水,吃点面条、粥,嘴里、胃里都舒服一些。淀粉糊化后分解变为葡萄糖能直接供能。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与高糖高油高蛋白质饮食相比,对医疗治疗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至于为什么是米粥、面条汤而不是别的,要看GI,也就是升糖指数。

考虑到米粥、面条汤的糊化程度高一点,差不多GI在59-70这个范围吧。当然,这俩也比较好做,口味适合大部分人,还可以搭配各种小菜。

顺义妇儿医院每年仅在产房自娩量达到了4500余例,这还不包括剖宫产量,助产士们对比过相似产程下不同饮料对孕妈妈及宝宝的影响后,还是提倡产妇在产房待产时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多饮用白开水补充水分,提倡饮用一些矿物质饮料,缓解产程中可能出现的低钾的现象。而且喝多了红牛的产妇有时会心率加快,胎儿的心率也随之加快。如果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饮用红牛这种饮料更是弊大于利,血糖会迅速升高,随之出生后宝宝的血糖也会超过正常范围,会人为增加给宝宝取血测量血糖的次数。康爽给大家推荐了一些来产房可以带的一些饮品。

对于这类饮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不过从医疗与护理的角度讲,我们希望您慎重选择,或者进入产房后咨询助产士的意见,根据当时您身体的情况再做选择,可千万不能自己偷偷的豪饮哦。

产房:康爽

#清风计划#@头条健康

这种饮料正在摧毁你的胰岛细胞!很多糖尿病,都和这种饮料有关!

昨天早上,我在小区门口的早餐摊前,看见一位大爷手里端着一杯冰镇可乐,配着刚出锅的油条喝得正香。我问他:“大爷,您糖尿病不是刚控制住嘛,还喝这个?”
大爷一笑:“哎呀,一杯可乐能咋地?我都喝了几十年了,也没事。”

这句话我听得多了,但每次听见,都忍不住心头一紧。你以为是一瓶汽水的事,实则是胰岛细胞的生死之战。你的一杯快乐水,可能正是胰岛素抵抗的“第一滴血”。

那些年,我们一起喝掉的“糖衣炮弹”

小时候,谁不爱喝汽水?尤其是冰镇的,夏天来一瓶,能从喉咙爽到心窝。但你知道吗?一罐330毫升的可乐,糖含量大约是35克,相当于7块方糖。你没看错,一瓶可乐下肚,你的胰腺就得加班突击,拼命分泌胰岛素去“收拾残局”。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饮用含糖饮料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6%。这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在都市快节奏生活中,饮料早已成了不少人“续命”的工具。

而那背后的真相,是胰岛细胞被慢慢榨干,直到再也撑不住了。

胰岛细胞,要命的不是“糖”,而是“撑”

很多人一听糖尿病,就觉得是吃糖吃多了。其实不止是“吃糖”,而是摄入过多高升糖负荷的食物或饮品,让胰岛细胞像跑马拉松一样,“不歇气地”分泌胰岛素。你想啊,机器长时间过载都会烧掉,胰岛细胞可是活生生的“工人”,哪能不累?

尤其是液体糖分,比如含糖饮料,它们比固体糖类更快被吸收,血糖升得飞快,胰岛素必须立刻上线。长久下来,胰岛细胞就像一个被压榨的老工人,一旦罢工,糖尿病就来了

“无糖”饮料,真的就安全了吗?

你也许会说,现在都喝“无糖可乐”了,放心多了吧?
我只能说,你被骗了个十年

“无糖”≠“无害”。很多无糖饮料里加入的是代糖,像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虽然它们不会直接升高血糖,但有研究发现,代糖会扰乱肠道菌群、影响葡萄糖代谢,甚至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

2023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就指出,长期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与代谢综合征有关,也就是说,虽然你嘴里没吃糖,身体却还是“背了锅”。

糖尿病不是胖人的专利,也不是老年病

以前总有人说:“我不胖,也没事。”但2型糖尿病早就不是胖人的专利了。越来越多正常体型甚至偏瘦的人,也在成为糖尿病的“新面孔”。

原因很简单,糖尿病的根源不单是体重,而是胰岛素抵抗。你就算看着瘦,但如果常年高糖饮食、作息紊乱、压力山大,胰岛细胞一样会罢工。

有个患者28岁,程序员,每天三杯奶茶,两罐红牛,晚饭后还来一罐啤酒。看着人瘦瘦的,结果空腹血糖9.3,糖化血红蛋白7.8%,标准的2型糖尿病。他懵了:“我以为糖尿病是五十岁以后的事……”

胰岛细胞,其实比你还怕“热”

你知道吗?胰岛细胞最怕的,不是糖,而是炎症。而高糖饮食会让你身体的慢性低度炎症持续存在,像个隐形的火苗,在你身体里慢慢烧。

这火烧得最厉害的地方,恰恰是胰岛细胞。一旦这些细胞长期处于这种“热浪”中,它们就像温室的花朵被曝晒,慢慢萎缩、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在2022年的一份报告中明确提到:慢性炎症环境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机制。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平时不怎么吃甜食,但如果长期熬夜、抽烟、喝酒、压力大,也可能得糖尿病。

那些“看不见”的饮料杀手

说到饮料,大家想到的多是汽水、奶茶,其实陷阱远不止这些

“鲜榨果汁”很多人觉得健康,但其实一杯橙汁的升糖速度比吃两个橙子还快,因为膳食纤维被打碎了,糖分吸收更快。

再“功能饮料”里,虽然打着补充能量的旗号,但隐藏着大量精制糖咖啡因,对胰岛细胞来说,简直是“连环拳”。

还有“乳酸菌饮料”,小朋友最爱,广告说有益菌,结果一瓶下去,糖比牛奶多三倍。你说这不是戴着“营养”面具的狼吗?

胰岛细胞喜欢的生活,其实不贵、不难、不苦

很多人一听“干预糖尿病”,就皱眉头,以为要苦行僧似的生活。其实不然,真正对胰岛细胞好的生活方式,恰恰是最自然的

比如饭后别立刻坐着刷手机,哪怕站着洗个碗、遛个弯,也能让血糖不要升得太猛。

早餐别光靠豆浆油条,来点蛋白质,比如煮鸡蛋或者拌豆腐,胰岛细胞会感谢你
晚上别老熬到一点半才睡,熬夜会让胰岛素敏感性变差,就像是胰岛素的“WiFi信号”变弱了,身体接收不到“降糖指令”。

“戒糖”不是戒快乐,而是重新定义快乐

说到底,我们不是不让你喝饮料,而是别把饮料当水喝。喝饮料,就像吃辣条,偶尔解个馋没问题,但天天当饭吃,那就是慢性自杀。

你可以喝白开水、柠檬泡水、淡茶、气泡水加一片水果,既解渴又健康。真正的快乐,来自身体轻盈、血糖稳定、心情不焦虑

我有个朋友,控糖半年,饮料基本戒了,结果人瘦了10斤,脸色红润,还跟我说:“没想到,不喝奶茶的生活也挺甜。”

结语:胰岛细胞不是钢铁侠,它比你更需要温柔

别再小看那一瓶饮料的力量,它不是水,它是糖衣包裹的炸弹。
你每喝一口,胰岛细胞就在拼命灭火
等它灭不动了,就是糖尿病来了。

所以啊,别等医生告诉你“血糖太高”,才开始慌张地忌口、吃药、扎针。

趁现在,胰岛细胞还活着,给它一点善待。不是说喝饮料就一定得糖尿病,但每一瓶,都是它走向崩溃的一步

咱们不求一口气戒掉所有快乐,但至少,别让快乐变成代价。

参考文献:

[1]王丽萍,陈晓磊,李冰.含糖饮料摄入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9):1120-1125.

[2]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糖尿病报告2022[R].日内瓦:WHO出版部,2022.

[3]周宇,刘慧,张静.人工甜味剂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营养学报,2024,46(1):35-40.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