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糖尿病(女朋友得了糖尿病是否放弃)
当爱情遇到糖尿病,该选择还是逃避?
爱情,对于糖友来说,可能遥不可及的字眼,特别是当糖友间谈及爱情、婚姻的话题时,总是会遇到挫折。当下很多糖友在谈恋爱时遇到了心理障碍,这些问题困扰过你么?
1、什么时候谈糖尿病的问题?
许多糖友对于自己病情是不愿意公开的,但是,如果你是认真对待这段感情的话,这件事情肯定是要说的,说的时间和如何说却有技巧。
我们总不可能一开始交往的时候就跟人家说我有糖尿病,我这个也不敢吃,那个也不敢吃吧?那肯定是会吓倒人家的,看起来貌似非常坦诚,实际上是傻瓜一个,因为这样等于把自己的缺陷无形当中放大了。
应该等到俩人感情比较确定,至少应该双方已经确定关系以后,来谈论这个问题比较合适。这时候我们就要认真了,要言语得当,如果对方为你感到担忧,恭喜你,你已经在她心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消除她的顾虑。
实际上,我们身边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糖友完全可以与正常人一样长寿,万一不幸因为糖尿病的问题恋人要跟你分手的话,那就分手吧,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与我们相处一辈子的,勉强在一起的话,今后也一样会矛盾不断。
2、恋爱对象怎么选择?
我们是否应该选择一个条件比我们差一些的呢?
或许,我们应该这么做,但是,两者的生活、经济条件等等方面如果差异太大的话,绝对不是明智的做法,男人是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但不是所有责任,当你的爱人所有的一切都要依靠你的话,这个问题就太沉重了。我们不能把标准定得太高或者太低。
3、对方的家长反对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要去责怪家长,父母亲对子女的爱是人之常情,尝试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给对方一点时间,如果你们相爱的话,父母总是心会软的,俩人在一起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虽然有糖尿病,但是,他们也是会看我们其他方面的表现的。当然,我还是认为先不要让对方的父母知道,可以事先通知你的恋人帮你说善意的慌言,因为这太难把握了,也不是人人都能说得通。
4、谈恋爱会经常在外面吃饭?
也许我们应该陪女友去餐厅,去喝咖啡,去肯德基等等。而去这些地方可能我们的饮食计划就要受到影响,不过,对于一个经常使用悦糖APP的朋友而言,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万一要是不小心吃多了,可以俩人去公园散步,一起去运动,选一个独处的空间,又可以降低血糖,一举两得。
5、把自己当做正常人来看待
喜欢的人就勇敢去追,不要认为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啥也不敢做。就算那个女孩子真的喜欢你,也不可能马上就会说出口的,找个合适的机会拉住她的手,如果没有被甩开的话,成功的概率就有80%以上了。
生命的最佳状态就是不回避烦恼与苦难,并学会给自己的日子加半勺糖,在这和甜蜜争斗的过程中,领悟甘苦参半的人生真谛。
爱与被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希望糖友们保持平常心,勇敢的去爱吧!
女子口渴、尿多,初诊糖尿病……真相让医生头皮发凉!患者: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52岁女性患者,姓梁。
几个月来,梁女士很容易口渴,怎么喝水都解不了渴,喝得多尿也多,吃的也多。起初还没注意,以为是天气热导致的,后来跟朋友一聊起,朋友提醒她要注意是不是糖尿病啊,单位里的老王也是这样,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去医院一查,空腹血糖高达20mmol/L,这明摆着糖尿病啊,好在及时吃了降糖药,血糖总算控制下来。
梁女士恍然大悟。
第二天一大早就奔去了社区医院,一查空腹血糖,14mmol/L。
再加上梁女士多食、多饮、多尿,又说这两个月来体重轻了不少,那么诊断糖尿病就八九不离十了。为了明确诊断,医生让梁女士第二天再来测空腹血糖,如果还这么高,那就断定糖尿病了。
毫无悬念,梁女士确诊了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分几个类型,其中1型(青少年多见,是胰岛细胞破坏导致的糖尿病)、2型(中老年多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导致)最为多见。
怎么办?
吃药呗。医生说,糖尿病太常见了,您可以先尝试运动锻炼、控制饮食2个月看看,有些人血糖能降低下来,有些人不行,如果不行再吃药也可以。
不了,我直接吃药吧。饮食方面我已经很注意的了。梁女士说。
于是拿了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两个药回去。
吃了一段时间,梁女士的血糖果然都降至了正常。胃口也不再那么大了,尿也没那么多了,喝水自然也没那么多了。医生说,你以前血糖高,血液当中糖分高,当然就容易口渴了,所以喝水多嘛,又因为尿里面糖分也高,加上喝水多,所以尿得也多。血糖控制好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的,但还是要坚持监测血糖,监测饮食、锻炼和药物治疗。
梁女士还是很遵医嘱的,医生让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什么就绝对不碰。
可是好日子不长。
又过了2个月,梁女士开始觉得上腹部隐隐不舒服。
起初以为是胃病犯了。对了,梁女士一直有胃病,每年都会痛上一段时间,吃点“胃药”就会好,医生建议做胃镜,一直不敢做,一来怕胃镜难受,二来怕麻醉了醒不过来。
梁女士回到医院,医生还是建议做胃镜。说你这个周期性的“胃痛”,多数可能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等,不能讳疾忌医,得治疗,否则以后癌变就麻烦了。
癌变?听到这,梁女士就害怕了。
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会癌变,万一是胃溃疡,还是可能会癌变的,大概1%-5%的胃溃疡可能癌变,不是闹着玩的。医生语速飞快地说。
做不做?给个痛快话。医生有点不耐烦了。
做吧。梁女士长长舒了一口气,下定了决心。
当天就给安排了胃镜检查。
做胃镜之前,梁女士想了很多,万一真的是胃癌,那怎么办。老公怎么办,还在读大学的女儿怎么办。其他人都想过了,唯独没有想过自己。对了,万一是胃癌的话,还能不能治疗。医生说,如果是早期胃癌,切掉它是可以获得痊愈的,如果是晚期胃癌,那就只能减轻痛苦了,治愈是不可能的。
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麻醉药起效了。
胃镜很顺利,结果当天也出来了,胃没事,仅仅有点胃炎,不严重。没有胃癌!
梁女士笑了。
没有胃癌,这是天底下最好的消息了。
那怎么解释肚子隐隐作痛呢?梁女士又有疑问了。
医生说,那就要考虑会不会有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等问题了。做个B超看看吧,如果有胆囊结石,可以考虑手术切掉胆囊。
那就做吧。
B超结果很快也出来了。
这回看到了重磅结果。报告说:胰腺似乎有占位,建议进一步CT检查。
梁女士蒙了,占位是什么意思?是肿瘤么?
医生解释说,现在不好说,可能是肿瘤,可能是囊肿,也可能是别的东西,先做CT再说吧。而且这次要做就做增强CT,看的更清晰一些。
梁女士咽了一下口水,迟迟不说话。
丈夫看出了她的担忧,鼓励她,不管是什么,一起面对。
终于,梁女士还是走入了CT室。
做完CT后,就是焦急地等待结果。
期间抽血化验的肿瘤标志物也出来了,CA199等都是明显升高。梁女士自己百度了一下,知道这些指标都是代表肿瘤的,但它们升高也未必就一定意味着是恶性肿瘤。
她仍然心存侥幸。
但医生紧皱的眉头,终于还是击溃了梁女士心理的防线。医生说,这些指标结合起来看,还是有恶性可能的,当然,我们还得看CT结果,最后可能还要看病理,病理说了才算。
梁女士差点要哭出来了。
那天下午CT结果出来了,考虑胰腺癌。癌肿长在胰腺体部,而不是头部。这算是少见的,一般来说,胰腺癌最常见是胰头癌,胰体癌或者胰尾癌相对少见。
但这跟梁女士的病情是相符合的,如果是胰头癌的话,估计梁女士会有明显的黄疸了。为什么?因为胰头的位置靠近胆总管,如果胰头长癌了,随时可能会压迫到胆总管,就可能导致胆汁流出不顺畅,胆汁可能会返流入血,多余的胆红素沉积在人体皮肤,就会表现为黄染。
梁女士由始至终都没有黄疸。
只有一个上腹部隐隐不适。
梁女士得知结果后,顿时心灰意冷。胰腺癌意味着什么,她自己心里有数了,不用医生讲。胰腺癌是癌中之王,几乎每发现一个就会死掉一个,一般活不过半年。
要不要手术?医生给梁女士分析了治疗方案。手术一方面可以拿到病理组织进一步明确诊断,另外也可以切掉一部分癌肿组织,缓解病情进展,减轻临床症状。但要想治愈,那是不可能的。
梁女士万念俱灰。
决定是丈夫做的。
同意手术。
本来是一个糖尿病,没想到弄到后来竟然是胰腺癌。为什么一开始会有糖尿病呢?糖尿病跟胰腺癌又有哪些关系呢?梁女士丈夫百思不得其解。是不是我老婆一开始就是胰腺癌,只不过医生没有及时诊断,是这样么?
这个可能性是有的。管床医生解释,当胰腺肿瘤侵犯了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就在胰腺里面),破坏了胰岛B细胞,那么胰岛素分泌就会减少,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一旦分泌减少,患者的血糖就会升高了,也就是糖尿病了。
原来如此!
这么说,我老婆可能一开始就是胰腺癌了,而不是单纯的糖尿病了。社区医生漏诊了。这个我要回去讨个说法。
那都是后话了。
手术前,梁女士问医生,自己还能活多久。是不是真的跟网上说的一样,只有半年的时间了。
手术医生是个老江湖了,忙打岔,说不同病人是不一样的,多数患者发现胰腺癌后生存时间不超过半年,但也有能活几年或者更长的,这个很难讲。
几年跟半年,对梁女士来说似乎是一样的。她显然不满意这个回答。
虽然这是最真实的答复了。
手术做完了,算是比较顺利。
由于手术很大,梁女士安排进入了ICU观察1个晚上。
还好一切顺利。
病理结果回报了,就是胰腺癌。
梁女士最终接受了这个事实,对于她来说,除了接受,别无他法。命运有时候就会捉弄人,总有些人会那么倒霉。对于梁女士来说,如果仅仅是糖尿病那该多好啊,糖尿病虽然也没办法治愈,但至少未来可期,只要控制好饮食、锻炼身体、坚持用药,糖尿病一样可以活得很好。
但一旦惹上胰腺癌,那就真的让人抓狂。如果能更早地诊断胰腺癌,或许会更好一些,起码有机会可以手术,手术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哪些人需要警惕胰腺癌呢?
(1)年龄>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这个很难界定,因为上腹部不舒服的原因太多了,可能是胆囊炎、胃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等等,也可能是胰腺癌。
(2)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3)年龄>60岁,无家族史,无肥胖,但有突发糖尿病,而且特别是一些不典型糖尿病,就好像上文的梁女士。
(4)有慢性家族性胰腺炎的患者,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可能是重要的胰腺癌癌前病变。
(5)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群。
祝大家好运。
转自:听李医生说
来源: 扬子名医团
当爱情遇到糖尿病,该选择还是逃避?|糖友互动
选择坦白还是躲避?
友友们,最近糖顾问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想听听大家的想法:“在你们生命中遇到你喜欢的另一半的时候,你会选择先告诉他/她你是糖尿病患者还是会选择在一起,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告诉他/她,为什么呢?”
1楼糖友:玲玲(二型15天)我个人认为,我会感觉成熟之后再说。因为刚认识时能不能成都不知道,没必要说自己是糖人吧。2楼糖友:*娜2型,2015我也认为时间成熟,最少要半年以上,要自己感觉到两个人的感情很牢固了,到了该说的时候了,说了后,如果能接受才可以谈婚姻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出爱情无价的价值。没有必要一认识就说自己糖人,没有感情基础怎么会接受是糖人呢?3楼糖友:良好心态糖尿病不影响生活吧,主要是心态!4楼糖友:燕子十月一型先说吧,让人家有知情权。5楼糖友:水果糖。1型选择在一起。6楼糖友:漫漫(2型28岁3年
先明确的告诉他患有糖尿病,在他知道有病的前提下,如果还愿意和你真心相处,这才是真爱。而我因为处时间长了告诉,到时候人家在乎的话,到伤感情!对双方都是伤害
点评(*娜2型,2015): 也是这个道理,不过初次接触就听到这个糖高,一般人都会考虑一下的,毕竟人是自私的,都为自己想。这是要看情况时机成熟或者机会在说。
7楼糖友:梦(2型5个月36岁这个问题很矛盾,先说吧,怕人家不接受,不说吧又感觉有一种欺骗的想法,按理应该是认识以后再说比较好,两个人真正相爱了就会接受对方的一切,如果感情经得起考验不会在乎这个的,祝所有未婚的糖友都能找到自己的真爱。8楼糖友:2型发现一个月肯定要成熟之后吧,毕竟太多人对糖尿病了解太少。9楼糖友:谣谣美晗
两人在一起讲究的是缘份,说与不说都与缘份有关。说不好听的,在乎你的人怎么也不会在乎你的病,不在乎你的就算你没病也会不在乎的。再说对于那些因为你有病就嫌弃你的人不要也罢,没必要做贱自己去讨好别人,人活的就应该自尊点。有病不是我们的错,相信总能找到个不管你有病还是无病都痛你的人。
10楼糖友:冰雪
我会先说!待有了感情再说如果分手会伤心伤神!!开始只是喜欢对方不能接受只会失望!而且不说有欺骗的感觉!
11楼糖友:冰月亮我和我老公当初认识的时候,我们见第三次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了,让他去选择,如果觉得接受我们就继续,不接受也没关系。结果老公说没关系的,半年后我们结婚了。12楼糖友:小康加油!我也是认为等时机成熟了再说。13楼糖友:这都是命~二型~我觉得不能说先,俺家我弟弟处对象,都不敢和她家说我和我妈都是。糖顾问点评
其实即使是糖尿病患者有遗传的因素存在也不要太过于紧张和不安。临床上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有遗传因素的存在,属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导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的疾病,通过科学有效的五驾马车的综合治疗是完全可以向常人一样健康快乐的生活的!
糖尿病虽然属于遗传性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肯定比正常人的子女易患糖尿病。虽然遗传对发病的影响略高于环境,但是这并不是印证“龙生龙,凤生凤”的道理!因为它们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
研究表明,即使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但是其子女的患病率也不会超过20%(中国目前的糖尿病发病率占总人口的接近10%)。所以不必太担心会遗传给下一代。
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有的人害怕到最后有感情受伤所以选择在开始就坦白,有的人呢,会觉得一开始会太唐突,要等时机成熟了再告诉对方。其实,我想说,这两种方式都没有错。其实,我们只是太把糖尿病当回事儿了。首先自己要先正视病情 ,要相信一定会遇到和你一起对抗病魔的人,一起度过下辈子的人。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糖小文微信号:tangg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