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对糖尿病的作用(牛蒡对糖尿病的作用与功效)
挖掘经典草药处方的智慧,龙华医院团队阐明牛蒡子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干预作用
在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庞大,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有限,亟待临床与科研上的突破。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钟逸斐团队及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合作研究的论文《牛蒡苷元通过激活足细胞中PP2A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有限。目前,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是延缓DKD进展、并提供部分肾保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的糖尿病患者中,仍有大多数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针对DKD患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有待研发。
在我国,传统草药被普遍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其中,牛蒡子(FructusArctii)被单独或与其他草药组合而广泛用于治疗DKD患者。
临床观察研究表明,牛蒡子可以显著降低DKD患者的蛋白尿水平。但其肾脏保护的潜在机制仍然不明。
牛蒡苷元(ATG)是牛蒡子的主要成分,它在体外具有多种细胞作用,包括在癌细胞中的抗增殖作用和在各种细胞类型中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但其发挥这些作用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
本次研究首次从临床治疗DKD有效中药里发现了PP2A激动剂,并证实ATG可通过调节PP2A亚单位结构增加其活性,是一种新型的PP2A激动剂。PP2A激动剂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肾病,且具有普遍的抗炎症和抗肿瘤作用,ATG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研究通过有效中药组分找到疾病潜在靶标的方法,也为中药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龙华医院钟逸斐及西奈山伊坎医学院JohnCijiangHe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钟逸斐团队长期致力于肾脏病特别是糖尿病肾脏病的相关研究,2010年开始与西奈山伊坎医学院JohnCijiangHe合作,借助多学科交叉,力图从临床中医经验处方中寻找治疗肾脏病的有效药物及其治疗靶点。近五年来,该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各级人才培养项目等共计10余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
糖尿病患者喝什么茶比较好
我们国人多数都有喝茶的习惯,而不同的茶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不同帮助。那么对于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喝什么茶比较好呢?下面给大家介绍糖尿病患者喝什么茶比较好,供大家参考。
牛蒡茶
牛蒡茶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素和菊糖,可阻断胆固醇的肝肠循环,吸收胆汁酸,增加胆盐的排出和胆固醇的排泄,减少人体脂肪的吸入,因此常喝牛蒡茶确实能降脂减肥、防治结石。含有高纤维的牛蒡茶十分有利于糖尿病者的血糖控制,并具有消渴的药理作用,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饮用。
绿茶
绿茶中所含的儿茶素,能延迟小肠对糖分的吸收,从而抑制餐后血糖的上升。其中含有的抗氧化成分,还能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增加毛细血管的韧牲。
玉米须茶
玉米须具有止血、利尿的功效。中国南方就常用玉米须加瘦猪肉煮汤治疗糖尿病,在《岭南采药录》中有此记录。此外,中国民间很多偏方中也有类似的内容,或用玉米须泡水饮用,或将玉米须煮粥食用,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粗茶
粗茶是指较粗老的茶叶,如竹叶、柳叶、枣叶、梨叶等炮制后作为茶饮。虽然外观不漂亮,但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糖,有助改善受损伤的胰岛β细胞功能。但茶多糖不耐热,建议用5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冲泡,吸收率更高。
苦丁茶
苦丁茶性凉,味苦、甘,有消炎解暑、生津解渴、消食化痰、清脾肺、活血脉之功效。特别对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促进全身代谢功能有独特功效。另外它能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降血压、降血脂、利便、降火、清咽利喉、治牙龈、牙齿发炎等。
红茶
红茶含有大量多酚类物质,具有促进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功效,可以辅助控制血糖水平,帮助糖尿病患者保持血糖的稳定。
桑叶茶
在古代,桑叶就被用来制成治疗“消渴”的中药。桑叶茶中特有的成分1-脱氧野尻霉素,能抑制小肠中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的α-糖,从而抑制血糖的上升。建议最好餐前喝,降糖效果更好。
番石榴茶
将热带水果番石榴的叶干燥后,用热水浸泡而成。它能提高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并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日本琉球大学的调查发现,冲绳地区糖尿病的发病率较低,就与当地人爱喝这种茶有关。
品茶论道:植物根、种子可入调味茶
进入夏季,人们开始较多地饮用不同的非茶类饮料解渴或食疗,除了花茶类和叶茶类,植物的根与种子类也可入调味茶。
根类茶,指使用植物根部冲泡的茶,最常用的有西洋参和牛蒡。西洋参又名花旗参,原产于加拿大,美国和我国北京、长白山等地。一般我们把加拿大产的叫西洋参,把美国产的叫花旗参,把国产的叫洋参。用于泡茶的一般使用晒干切片的西洋参。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可用于内热、咳喘、虚热、消渴、生津止渴。使用西洋参泡茶通常不会和茶叶混合,因为西洋参口感甘苦微甜,香气浓郁,和茶叶一起冲泡会把茶叶的香气和味道掩盖,如果确实想要和茶叶混泡可选用普洱熟茶,在冲泡普洱熟茶时加入三到五片西洋参,可使普洱熟茶回甘回甜更明显,茶香中混合淡淡的西洋参香气。很多茶龄较长的茶友肯定也会听过“人参乌龙”,一般使用较粗老的铁观音来制作,但当中并没有添加西洋参,而是使用甘草粉和香精,多喝对身体无益。
另一种近年较为流行的根类茶必然是牛蒡茶。牛蒡又名恶实、东阳参,一千多年前从日本引进我国,在日本占领台湾时在台南大量种植。目前牛蒡在我国多个省份均有种植,如台湾、山东、江苏、陕西、河南、湖北、浙江等。牛蒡含有大量的菊糖、纤维素、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胡萝卜高150倍,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为根茎类植物之首。中医认为牛蒡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有食疗作用,对治疗失眠和提高人体免疫也有疗效。牛蒡茶通常使用切片的干牛蒡冲泡,口感微苦,带有牛蒡特殊的香气。选购牛蒡茶时可选色泽金黄,片状较小且均匀,香气浓郁的优质牛蒡茶。
种子类茶,指使用植物种子冲泡的茶。目前市面较为常见的有苦荞茶、大麦茶等。苦荞茶是使用苦荞麦烘烤制成,在我国主产地有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和陕西,其中以四川省大凉山产的最为有名。苦荞茶含有大量的“芦丁”和“硒”,氨基酸和膳食纤维含量也很高。中医认为苦荞性平寒,味苦,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之效,对降血糖、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有一定食疗作用。苦荞茶中的“芦丁”可软化血管、减肥排毒、激活胰岛素分泌,而苦荞茶含有的蛋白质矿物元素和脂肪酸、亚油酸等物质可健脾开胃、通便润肠。苦荞茶是虽然益处很多,但长期大量饮用苦荞茶可能会引起腹泻,所以饮用时应控制投茶量,通茶一人份使用5克即可。
文/李文雄(佛山资深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