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糖尿病(糖尿病保姆)
36岁保安险失右腿,深圳首个糖尿病足专科的多学科团队救了他
脚上出现了感染流脓了,或者伤口难愈合,只要进行清创处理就可以了吗?
小心“甜蜜的杀手”——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最严重且代价最高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根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1亿 ,其中,约10%-20%的患者会患糖尿病足。
以前,糖尿病足一旦血管闭塞坏死,需要不断地截肢,让病人遭受巨大的痛苦。
如今,大多数的糖尿病足患者不用经受截肢的痛苦的!
5月23日,罗湖中医院糖尿病足专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烨民工作室在罗湖中医院揭牌成立。南方 记者了解到,该糖尿病足专科将发挥中西医的优势,整合血管外科、内分泌科、创伤外科等多个科室,形成一个MDT(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降低患者截肢率,造福广大患者。
据悉,这也是深圳首个糖尿病足专科,填补了深圳公立医院没有糖尿病足专科的空白。
30岁保安右腿发麻发痛竟是糖尿病惹的祸
今年30多岁的小杨(化名)是一名保安,上个月发现右腿发麻、疼痛,小腿还有伤口,用了外用药后,伤口怎么也好不了。
后来,小杨的右腿发麻频繁,不能走路,还发烧,他立即去罗湖中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小腿的创口里面已经感染,有脓液。让医生感到惊讶的是,小杨的血糖指数达到17点多,而他竟从未做过检查,也不知自己患有糖尿病。
综合血糖检查结果和腿部的症状,医生怀疑他患的是糖尿病足。于是,立即请医院糖尿病专科医生会诊,会诊结果证实了急诊科医生的这一怀疑,而且病情非常严重,小腿出现坏死,面临截肢风险。
小杨被转入罗湖中医院新成立的糖尿病足专科住院治疗,该科室立即为他制定一套完善的治疗方案。在尽快进行手术处理后,通过加强营养,控制血糖,多次创面清创等治疗手段,小杨的右腿保住了,病情也得到有效控制。
罗湖中医院创伤骨科与糖尿病足专科主任高彦军告诉记者,在手术过程中,他发现小杨不仅小腿感染严重,而且大腿也出现坏死情况。 “不是单纯的感染,而是急性坏死性筋膜炎。”高彦军说。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主要是皮下的筋膜、肌踺发生潜行性坏死,腐烂变性呈败絮状,形成潜在脓腔,而且病情发展很快,严重的会发生脓毒败血症,病人面临截肢的风险。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烨民工作室落地
糖尿病足是最严重且代价最高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根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1亿,其中,约10%-20%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过去,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更是高达70%以上。
如今,随着治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糖尿病足患者不用截肢了。
5月23日,罗湖中医院糖尿病足专科正式成立。该专科的一大亮点是请来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主任曹烨民教授坐镇。
为何要请来曹烨民教授?
罗湖中医院院长吴红彦介绍,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糖尿病足专科在全国十分有名,在长江三角区很有影响力,尤其是其学科带头人曹烨民教授在中西医结合诊治脉管病,包括糖尿病足坏疽、静脉功能不全及并发症,以及各种慢性创面的处理、痛风性关节炎等诸多方面临床经验丰富。
曹烨民教授团队最大的特点是以中医、中药为主治疗各种血管病,包括糖尿病足坏疽。“利用中医药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其病人高位截肢率只有1-2%,低位截肢率也只有10%左右。”曹烨民说。
罗湖中医院在中医方面有着很大优势,如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烨民工作室”又正式落地,这意味着该院糖尿病足专科又有了名中医团队的技术支持,进一步凸显医院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方面的优势,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将打造“糖尿病足诊疗中心”
首个糖尿病足专科的另一大亮点就是MDT多学科治疗。
高彦军介绍,糖尿病足其实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个并发症,引起糖尿病足的因素有很多,因此需要多个学科协助。通过建立糖尿病足专科,医院将可以整合中西医资源,整合骨科、足踝外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护理专业人员等多个科室,形成一个MDT多学科团队,建立糖尿病足多学科治疗模式,进一步规范深圳糖尿病足的治疗。
“利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并建立MDT多学科治疗模式,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早期预防和全程管理能力,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截肢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吴红彦说。
据介绍,未来2-3年内,罗湖中医院还将成立深圳市首个多学科协助诊疗模式(MDT)的“糖尿病足诊疗中心”,旨在加强糖尿病足的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康复相关研究,为更多的糖尿病足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陈晨 许阳
【作者】 向雨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号~深圳市~健康情报局
老人小区内卖菜意外身亡,陪同送医的保安被起诉,判决来了
物业保安看到小区里边走边卖菜的老人晕倒,立即拨打120并陪同送至医院。老人不治身亡后,家属将保安和物业告上法庭索赔49万多元,认为保安履职巡逻时曾驱逐卖菜老人,陪同去医院也是因群众一定要推他去,间接说明群众认为保安与老人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最近,这件事终于有了结果——法院驳回了家属的诉讼请求。
为何?
一个路边卖菜,一个正常巡逻
2020年6月的一天下午,王老太手提两大袋玉米出门,在小区内道路上一边走动,一边向路过的居民出售玉米。而保安小叶同往常一样,在小区内巡逻,对小区内随意摆摊卖菜的行为进行劝退,维护小区的正常秩序。
傍晚时分,王老太突然跌坐在路边,路过的居民将她扶起坐在马路边上休息,没过几分钟,王老太晕倒了。保安小叶正好路过,他挤进围观的人群看到王老太口吐白沫,立即拨打了120。王老太的丈夫也闻讯赶来,救护车到后,小叶随同王老太和她的丈夫一起上了车。当晚王老太的丈夫报了警。
王老太年过七旬,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在住院治疗10天的过程中,王老太一直处于持续昏迷状态,经家属一致同意后出院,并于出院当日死亡。
家属把保安与物业公司告上法庭
王老太的家属将小叶和物业公司一同诉至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要求赔偿医药费、护理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费用合计49万多元。家属诉称,王老太在自家楼下卖玉米,遭到保安劝退后双方发生争执,才导致王老太摔倒昏迷。而小叶陪同去医院,也是因为群众一定要推他去的,间接说明群众认为小叶与王老太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保安小叶和物业公司辩称,王老太突发晕倒,保安发现后第一时间拨打120并陪同送至医院,是做好人好事;况且,王老太是一名73岁高龄老人且患有严重高血压,当天拎着两大袋玉米超出她体能范围而突发脑溢血,是自身疾病导致死亡;另外,王老太所在小区为大型拆迁安置小区,住户达8000余人,人流量极大,小区内只有一条主路且路面狭窄,一旦有人在路边卖菜,极易造成交通堵塞,保安按要求疏通道路、阻止小区内卖菜行为,是履行物业服务的职责,在履职过程中也不存在侵权行为,因此两被告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判决
南湖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查明的事实,被告物业公司负有对小区的卫生、秩序等进行管理的职责。事发当天,被告保安对小区内随意摆摊卖菜行为进行管理,系履行职务的行为。从监控视频中看,王老太独自在小区内行走并时而停下向居民销售玉米,没有与保安进行过接触,更不存在保安暴力驱赶和与其激烈争执的情形。
另一方面,根据住院病历资料等并结合当事人的意见,王老太晕倒并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系基础性疾病导致“脑溢血”后病情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不能排除事发当日气温高、负重长时间行走产生的劳累等因素是其发病诱因。综上,被告保安与物业公司系履行物业服务企业职责,维护小区的正常管理秩序,履职过程中亦不存在所谓对王老太的“暴力驱赶”或其他侵权行为,对于王老太病亡的后果依法不承担责任。法院遂判决驳回王老太家属的诉讼请求。目前,民事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保安小叶及物业公司根据物业合同约定履行维护小区正常秩序的职责,对王老太的死亡结果不存在过错行为,依法不承担责任。王老太不顾年迈仍辛苦卖菜补贴家用,卖菜过程中因病死亡令人同情,但是诉请的相对方是否构成侵权的判断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因情感或者结果而“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法院在具体司法案件中应体现明确的是非观,发挥司法判决正风俗、定人心、明是非、晓善恶的社会功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浙江天平
39岁保安突发心梗!研究:吸烟、肥胖、男士是年轻心梗高危人群
凌晨5点,120送来一位胸痛患者,患者穿着保安的衣服。
在询问病情的过程中,得知患者39岁,是一个小区的保安耿师傅,凌晨3点就发生胸痛,本想着忍忍,忍到天亮去医院看看。可是到了凌晨4点多,耿师傅胸痛加重并出现大汗,眼前发黑,这才赶紧叫醒备班的保安。备班的保安没敢耽误,立即打了120,给公司领导作了汇报,随后也通知了耿师傅家属。
通过心电图和症状,很快我们就诊断了心肌梗死,并经过家属同意,造影发现患者心脏左后方的血管,完全堵塞,其它两根血管完全正常。随后通过介入的方法,开通了堵塞的血管,植入了一枚支架,患者血流恢复正常。
耿师傅,39岁,属于中年男性。身高1米78,但体重已经有200斤了,典型的肥胖。不到二十岁就开始抽烟,每天上班没事就在抽烟中度过,平均每天最少抽3包烟。父亲得过心肌梗死。长期抽烟、肥胖、男性、有冠心病家族史,这5点就是一位典型的年轻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所以这位保安师傅突发心肌梗死就不足为奇。
那么年轻人心肌梗死和中老年人心肌梗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或者发病原因有什么不同呢?
一、年轻人与中老年人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排序Cardiovasc Res杂志上一篇综述指出
小于45岁的心梗患者危险因素排序是:吸烟、肥胖、男士、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
大于45岁的心梗患者危险因素排序是:高血压、男性、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我们的血管会硬化,所以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发生心肌梗死,这一点比较好理解,可是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发生心肌梗死呢?
上面的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排序,我们可以看出一点端倪,中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仍是集中在三高上面:高血压、男性、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而年轻人的心肌梗死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生活方式及家族史上面:吸烟、肥胖、男士、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
二、安贞医院的研究安贞医院研究分析了2866例18~44岁初发心梗患者,统计显示,男性占95.6%,患危险因素前三位分别是吸烟(72.7%)、高血压(40.8%)和肥胖(37.8%)。也就是对于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来说,高危因素的排序是:男性、吸烟、高血压、肥胖。
这一点与上述Cardiovasc Res杂志上提到的男性、吸烟、肥胖等基本一致。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80%有肥胖/超重、饮酒、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少和吸烟。
三、年轻人和中老年人预防心肌梗死的侧重点不同1、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常为薄帽纤维粥样硬化斑块,伴有炎症和斑块内出血,导致了斑块破裂和心肌梗死。导致中老年人心肌梗死的主要高危因素是以三高为主,其次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老年人心肌梗死更多见于两根血管或三根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
所以,中老年人,更应该注重查体,看看自己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如果有三高,应该积极正规地控制三高并进行监测。同时配合适当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坚持适当运动、控制饮食等等。但重心是在早发现早控制三高上。
2、年轻人
但年轻人心梗患者常存在侵蚀斑块,其特征是偏心,淋巴细胞浸润。年轻人心肌梗死大多数是单支血管病变,也就是三个大血管,一般只有一个血管出现了严重狭窄或闭塞。
1、研究发现,与老年人相比,吸烟在年轻患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更常见。我们在医院,抢救过的年轻心肌梗死患者,几乎都长期大量抽烟。所以年轻人预防心肌梗死的第一条就是戒烟,远离二手烟。(耿师傅长期大量抽烟)
2、年轻人,尤其是45岁以下的人,都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不缺吃,吃得油腻、肉多菜少、爱吃甜品、从未吃过粗粮杂粮,这种饮食习惯,加之长期的不运动或缺乏运动,带来的更多的超重和肥胖。肥胖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在年轻人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中排第二名,即使在中老年人中也排第四名。所以年轻人预防心肌梗死,必须控制体重,控制体重就得先从健康饮食和坚持运动开始。(耿师傅体重严重超标)
3、年轻心梗患者,尤其是越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多合并有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使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提前15岁。所以有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的人,更应该早点关注血脂,如果有血脂异常,必须正规治疗。
4、与年龄较大的心肌梗死患者相比,80%以上的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是男性。这是因为年轻的女性有雌激素的保护,所以女性在年轻时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相对很低。但这并不是说女性不会心肌梗死,再说女性过了绝经期,失去了雌激素保护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成倍增加。所以年轻的男性,更应该关注健康生活,预防心肌梗死。(耿师傅年轻男性)
年轻人心肌梗死高危因素的第五条是冠心病家族史,也就是父母在55岁之前发生过心肌梗死或脑梗死,那么孩子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但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家族史,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所以有家族史的人,更应该健康生活,从别的维度去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耿师傅父亲得过心肌梗死)
当然,长期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抽烟酗酒,不健康饮食,久坐不运动等等最终也会增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风险。最终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增加。
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虽然预防心肌梗死的重点不同,但不变的是坚持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
#非常病例#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