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淋雨(糖尿病淋雨会怎么样)

健康时报糖友会 0
文章目录:

最近湿气、雨气较重,糖友你又淋雨了吗?防护学3点~

指导专家

熊 苗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徐琳琳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宋 新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

最近湿气、雨气较重,糖友你又淋雨了吗?

在糖友蹚水淋雨后,尤其要护好人体三个部位,即颈部、腰部和足部,以确保身体安康~

1、脚部——蹚水后热盐水泡脚

雨天里,脚接触雨水,湿寒之气会趁机侵入,所以脚是第一道关卡。脚底是人体所有身体器官的反射区,天热身体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雨水会加重体内的湿气。

同时雨水中的真菌等微生物较多,皮肤还会因此感染,出现脚气、湿疹等。所以蹚水后洗完澡最好用热盐水泡泡脚,驱寒杀菌,之后用手搓搓脚底,直到皮肤微热,感觉寒气散出来就可以了。

2、腰部——艾灸保暖祛雨寒

下雨天,衣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时间长了会造成女性宫寒,导致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痛经等;男性腰部受寒肾气受损,会感觉疲惫乏力。

因此,雨季最好在办公室备一件衣服,或几条干毛巾。回家后,不妨做做艾灸,能行气活血、祛湿驱寒,有腰部艾灸盒,能将艾草条点燃后放入艾灸盒内固定在腰部,很方便。

3、颈部——湿气入侵重灾区

颈部本来就是受凉重灾区,吹空调,冲冷水澡诱发颈椎病、睡不踏实翻来覆去导致落枕,再加上雨天湿气入侵,无疑是雪上加霜了。

颈部包括了颈椎、动脉、呼吸道、食道等,哪个受凉都会让人出现不适,因此别忘了淋湿后给自己围条小纱巾,也可以用电吹风吹吹脖子后的风府穴(位于后颈部颈顶窝处),此穴是治疗头颈部疾病的常用穴道。

雨后蔬菜:

推荐高秧蔬菜:暴雨冲刷浸泡会导致果蔬污染,容易变质腐烂,而茄子、辣椒、黄瓜、番茄等高秧果蔬受雨水污染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买菜注意:而对韭菜、香菜、萝卜、土豆等矮株蔬菜,购买时一定要认真辨别是否经雨水长时间浸泡,有没有霉变腐烂的迹象。购买回来的果蔬要充分清洗、浸泡或削皮处理后再加热食用。

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①健康时报2011年7月7日2版,②健康时报网2015年7月17日《雨天潮湿,这三关要护好!》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来糖往”(jksb2016)

值班主任:胡亚男 本期编辑:李颖超 主播:小超

图片素材为健康时报记者提供

糖尿病给药前 须知湿有多重

湿与痰热合而为患

我的导师苏州市中医医院任光荣教授认为,湿邪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过食肥甘厚味及饮食结构或质量改变(大量方便食品、久贮藏的食品)为糖尿病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素问》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肥甘,滞胃碍脾,中焦壅滞,升降受阻,运化失司,聚湿变浊生痰,日久则化热伤津。脾气受伤,精微物质则化湿为痰,为浊为膏,日久化热。情志失调,肝失疏泄,中焦气机阻滞,形成肝脾气滞、肝胃气滞,脾胃运化失常,饮食壅而生痰、生热,湿阻中焦,热、痰、湿则合而为患。

糖分越高湿邪越重

根据我们的课题《中医证型演变与2型糖尿病病程及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损害的相关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早期或IGT期湿邪瘀滞较为严重,且常与热、痰夹杂,临床表现为消谷善饥(胃热),易患口苦(肝热)、便秘、口中黏腻,舌苔黄腻;血液中糖分越高,湿邪表现越严重。身重、肢困、乏力,一味养阴清热是不够的,需加化湿之剂、清热之剂,重用黄连,加用苍术、白术、茯苓等化湿之品。

随着病情的发展,湿邪逐渐阻滞,加重瘀滞的表现,并耗伤阴阳,出现气阴两亏。病程较短的病人以湿、热、痰为主,病程长的以瘀、损为主。胰岛素抵抗较重的患者湿、食、痰较重,经化湿、健脾、消食化瘀,胰岛素抵抗能缓解,血糖下降;病久胰岛功能衰竭者,气阴两亏、瘀阻的多见。

皮肤与肾湿多累及

糖尿病早期治疗,特别是较为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健脾化湿为主要治法。在糖尿病并发症中,与湿联系较多的为糖尿病皮肤病变。其与风、湿、热有关,内风可伴见湿热,内风多为阴虚生风、血虚生风及血瘀生风。湿邪以外湿居多,有时外湿与内湿相合致病。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居处潮湿等外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湿邪侵入皮肤,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与风邪相合,可致皮肤瘙痒,且顽固不愈。湿性黏滞,不易清除,故糖尿病皮肤瘙痒,顽固不愈。糖尿病手足癣更是湿毒凝聚皮肤、湿热化燥,伤血则皮肤失养,出现皮肤粗糙、干裂。

糖尿病肾病中有很大部分为湿浊内阻,湿热内蕴,伤及阴血,血液黏滞故瘀,脾肾固摄无权。糖性本黏滞属阴,流于脉中,碍血成瘀。由于血黏度增高,微循环障碍导致肾脏灌注不足,瘀阻肾络,精气不畅,壅而外溢,常使蛋白尿顽固难消,治疗时以化湿化瘀治疗。

治湿之法先查表里

治湿的方法有多种,当观察表里上下。如湿气在皮肤者,宜用麻、桂、二术以表其汗,譬如阴晦非雨不晴也,亦有用羌、防、白芷等风药以胜湿者。譬如滑风者爽,湿气自消也,水湿积于胃肠肚腹肿胀者,宜用遂、戟、芫、丑之属以攻其下,譬如水满沟渠,非导之不去也;寒湿在于肌肉筋骨之间,拘挛作痛或麻痹不仁者,宜用姜、附、丁、桂之属以温其经,譬如太阳中天,湿自干也。湿气在于脏腑之间、肌腠之外,微而不甚者,宜用术、苍、朴、夏之属健脾燥湿,譬如微湿,以灰掺之则湿自燥;湿热在于小肠膀胱,或肿或渴,或溺闭不通者,宜用二苓、车、泻之属以渗利之,譬如水溢沟渠,非疏通其实不达也。

文/苏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黄 菲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大讲糖|雨天潮湿危害多,糖友身上这三部位一定护好!

指导专家

熊 苗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徐琳琳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宋 新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

最近湿气、雨气较重,糖友你又淋雨了吗?

在糖友蹚水淋雨后,尤其要护好人体三个部位,即颈部、腰部和足部,以确保身体安康~

1、脚部——蹚水后热盐水泡脚

雨天里,脚接触雨水,湿寒之气会趁机侵入,所以脚是第一道关卡。脚底是人体所有身体器官的反射区,天热身体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雨水会加重体内的湿气。

同时雨水中的真菌等微生物较多,皮肤还会因此感染,出现脚气、湿疹等。所以蹚水后洗完澡最好用热盐水泡泡脚,驱寒杀菌,之后用手搓搓脚底,直到皮肤微热,感觉寒气散出来就可以了。

2、腰部——艾灸保暖祛雨寒

下雨天,衣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时间长了会造成女性宫寒,导致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痛经等;男性腰部受寒肾气受损,会感觉疲惫乏力。

因此,雨季最好在办公室备一件衣服,或几条干毛巾。回家后,不妨做做艾灸,能行气活血、祛湿驱寒,有腰部艾灸盒,能将艾草条点燃后放入艾灸盒内固定在腰部,很方便。

3、颈部——湿气入侵重灾区

颈部本来就是受凉重灾区,吹空调,冲冷水澡诱发颈椎病、睡不踏实翻来覆去导致落枕,再加上雨天湿气入侵,无疑是雪上加霜了。

颈部包括了颈椎、动脉、呼吸道、食道等,哪个受凉都会让人出现不适,因此别忘了淋湿后给自己围条小纱巾,也可以用电吹风吹吹脖子后的风府穴(位于后颈部颈顶窝处),此穴是治疗头颈部疾病的常用穴道。

雨后蔬菜:

推荐高秧蔬菜:暴雨冲刷浸泡会导致果蔬污染,容易变质腐烂,而茄子、辣椒、黄瓜、番茄等高秧果蔬受雨水污染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买菜注意:而对韭菜、香菜、萝卜、土豆等矮株蔬菜,购买时一定要认真辨别是否经雨水长时间浸泡,有没有霉变腐烂的迹象。购买回来的果蔬要充分清洗、浸泡或削皮处理后再加热食用。

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①健康时报2011年7月7日2版,②健康时报网2015年7月17日《雨天潮湿,这三关要护好!》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来糖往”(jksb2016)

值班主任:胡亚男 本期编辑:李颖超 主播:小超

图片素材为健康时报记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