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永久肥胖(长时间肥胖想要减肥容易减下来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研究:肥胖永久改变大脑 让人不知何为“饱”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为什么肥胖人士通常食欲旺盛?为什么费半天劲减了肥,一不留神就被“打回原形”?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肥胖可以改变大脑,令人一直食欲旺盛,且这种改变即使在减肥成功后至少短期内会持续存在。

研究报告由本周出版的《自然·新陈代谢》杂志刊载。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研究人员招募60名志愿者,其中一半人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30,属于肥胖;另一半人体重正常,BMI在18至25之间。研究人员通过喂食管将葡萄糖、脂肪或水直接送入志愿者胃部。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耶鲁大学医学院内分泌学教授米蕾耶·瑟莉博士说:“我们想绕过口腔,只关注肠道与大脑的联系,来看看不受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干扰,营养物质如何影响大脑。”

测试前一天晚上,所有志愿者在家吃了同样的晚餐,直到第二天早上插上喂食管后才再次进食。糖类或脂肪通过管子进入胃部后,研究人员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来捕捉志愿者大脑在30分钟内的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体重正常的人摄入糖或脂肪后,大脑纹状体活动减弱,这表明大脑意识到身体已经被喂饱,就不会想要吃更多食物。此外,他们体内的多巴胺水平上升,表明大脑奖励中心也被激活,会令人产生满足感。而肥胖者获取同样的营养物质后,大脑活动并没有减缓,多巴胺水平也没有上升,这表明他们既不觉得饱了,也没有满足感。当进食的食物种类为脂肪时,这种对比尤为明显。

接下来,研究人员要求肥胖志愿者在三个月内减去10%的体重,这被认为是已知可以改善血糖状况、改善新陈代谢、促进整体健康的减重比例。随后,研究人员再次进行与之前相同的测试。他们意外地发现,体重减轻没能“重置”肥胖者的大脑。

“没有任何变化,大脑仍然不能识别饱腹感(信号)或产生满足感。”瑟莉说。依照她的看法,这或许表明,志愿者要么减肥时间不够长,要么减重不够多。

瑟莉说,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究竟胖到何种程度会影响大脑功能?这种影响只与肥胖有关还是与肥胖者日常爱吃的食物种类有关?

她指出,不要指责那些无法通过“少吃多运动”减肥的人缺乏意志力。“对于那些与肥胖作斗争的人来说,他们忍不住总想吃可能与大脑功能失常有关。”(荆晶)

来源: 新华社

研究发现,超重女学生更容易因膝盖和背部疼痛就医

据英国《镜报》3月13日报道,一项研究显示,与男生相比,超重的女学生更有可能因膝盖和背部疼痛等问题去看医生。

研究人员警告称,儿童时期关节、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状况不佳会对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导致孩子在青少年和成年时期面临永久肥胖/肌肉骨骼疼痛的恶性循环中。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学者们专注于研究儿童肥胖与肌肉骨骼健康之间的关联。利用国家儿童测量方案(NCMP)的数据,该团队对63418名4至5岁的幼儿以及55364名10至11岁的六年级儿童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表示,这两组儿童中约有51%是男孩,都生活在贫困地区。在幼儿组中,8.9%的男孩处于肥胖状态,而女孩肥胖的比例为7.1%。在肥胖的六年级儿童中,19.9%是男孩,14.4%是女孩。

研究人员发现,3%的幼儿和8%的六年级儿童至少有过一次因肌肉骨骼问题去看医生的经历,其中最常见的是膝盖或背部疼痛。其中有194名4至5岁的幼儿和875名六年级儿童不止一次因肌肉骨骼问题去看过医生。平均而言,第一次看医生通常发生在NCMP测量后近三年。

研究发现,女孩更有可能因为肌肉骨骼问题去看医生。研究人员表示,认识到肥胖是导致肌肉骨骼出问题的一个促成因素,可能会为临床管理提供帮助,尤其是对女孩而言。超重的幼儿期女孩因肌肉骨骼问题至少去看一次医生的概率比男孩高24%,而肥胖的女孩这样做的可能性则高达67%。肥胖的六年级女孩去看医生的可能性要比男孩高出20%。

研究人员表示,儿童时期肌肉骨骼健康状况不佳有可能会对整个儿童期以及青春期和成年期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受到肌肉骨骼问题的影响,有些体育活动孩子可能也无法参加。而体重增加有可能会导致持续的肌肉骨骼疼痛,因此儿童在青少年以及成年时期可能会陷入到永久肥胖/肌肉骨骼疼痛的恶性循环中。该团队还表示,将NCMP数据与医生记录联系起来,可以对与儿童早期超重相关的儿童健康状况提供一些有用的见解,并呼吁进行长期随访,看看这些症状是否持续存在。(中国青年网编译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网

研究:肥胖永久改变大脑 让人不知何为“饱”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为什么肥胖人士通常食欲旺盛?为什么费半天劲减了肥,一不留神就被“打回原形”?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肥胖可以改变大脑,令人一直食欲旺盛,且这种改变即使在减肥成功后至少短期内会持续存在。

研究报告由本周出版的《自然·新陈代谢》杂志刊载。

2019年6月3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人们参加世界自行车日活动。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研究人员招募60名志愿者,其中一半人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30,属于肥胖;另一半人体重正常,BMI在18至25之间。研究人员通过喂食管将葡萄糖、脂肪或水直接送入志愿者胃部。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耶鲁大学医学院内分泌学教授米蕾耶·瑟莉博士说:“我们想绕过口腔,只关注肠道与大脑的联系,来看看不受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干扰,营养物质如何影响大脑。”

测试前一天晚上,所有志愿者在家吃了同样的晚餐,直到第二天早上插上喂食管后才再次进食。糖类或脂肪通过管子进入胃部后,研究人员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来捕捉志愿者大脑在30分钟内的反应。

2022年4月9日,在比利时东佛兰德省圣尼克拉斯市的“美味”餐厅,顾客从机器人“贝拉”身上取下菜品。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研究人员发现,体重正常的人摄入糖或脂肪后,大脑纹状体活动减弱,这表明大脑意识到身体已经被喂饱,就不会想要吃更多食物。此外,他们体内的多巴胺水平上升,表明大脑奖励中心也被激活,会令人产生满足感。而肥胖者获取同样的营养物质后,大脑活动并没有减缓,多巴胺水平也没有上升,这表明他们既不觉得饱了,也没有满足感。当进食的食物种类为脂肪时,这种对比尤为明显。

接下来,研究人员要求肥胖志愿者在三个月内减去10%的体重,这被认为是已知可以改善血糖状况、改善新陈代谢、促进整体健康的减重比例。随后,研究人员再次进行与之前相同的测试。他们意外地发现,体重减轻没能“重置”肥胖者的大脑。

这是2019年8月30日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知名马卡龙品牌皮埃尔·埃尔姆门店拍摄的马卡龙衍生出的各式甜点。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没有任何变化,大脑仍然不能识别饱腹感(信号)或产生满足感。”瑟莉说。依照她的看法,这或许表明,志愿者要么减肥时间不够长,要么减重不够多。

瑟莉说,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究竟胖到何种程度会影响大脑功能?这种影响只与肥胖有关还是与肥胖者日常爱吃的食物种类有关?

她指出,不要指责那些无法通过“少吃多运动”减肥的人缺乏意志力。“对于那些与肥胖作斗争的人来说,他们忍不住总想吃可能与大脑功能失常有关。”(荆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