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心宽型肥胖(心宽体胖好不好)

北青视频 0
文章目录:

原来“心宽体胖”是有科学依据的!其实“体胖心宽”也有道理

《国际流行病学杂志》曾刊登过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在分析了英国生物医学库中50万名37岁至73岁英国男性和女性基因数据后发现,超重的人可能心境更加平和。

如果某个人从基因层面上看可能体重指数较高,那么此人就不太可能形容自己为紧张或“易激动的”。

为什么体重会和心态有这种关联呢?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心宽体胖”的原因是什么?

肥胖的人不容易激动、心态更为平和,或者说心态平和的人容易发胖,也就是常说的“心宽体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甲状腺激素水平低

甲状腺激素可以让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更快,这是一个耗能过程,同时该激素具有促进脂肪代谢、降低体重的作用。

心态平和的人,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系统,放松的心态有助于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所以肥胖的人心态更好,不容易焦虑。

而甲状腺激素与机体的基础代谢率有关,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意味着机体体温相对较低、脂肪代谢水平低,从而热量容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2、睡眠更好

焦虑的人往往伴有失眠,导致大脑长时间处于思考状态,而大脑处于清醒状态时,耗能是较大的,致使体重下降。

心态好的人,内心平和、睡眠质量好,身体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在静息状态下,人体体温略低、肌肉耗能维持在最低程度,从而避免了大脑活动对热量不必要的消耗和运动耗能,碳水化合物可以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有助于保存能量。

3、食欲好

焦虑的人茶饭不思、食欲明显下降,因为进食量不足而导致热量摄入有限。当热量消耗大于摄取时,体重自然会减轻。而心态好的人,心情好食欲自然也会好,所以摄入的热量也会更多,容易长胖。

为什么胖人的心态会更加平和?

分析了心态好容易长胖之后,将因果关系互换,有没有体重超标者心态好一些的可能性呢?

因为体重超标者的体内有充足的脂肪储存,所以当血糖下降时,脂肪动员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消除低血糖引起的心情低落或焦虑,表现出平和的状态。

此外,脂肪储存也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生存策略之一,意味着具备更多的能量储备,遇到食物短缺或寒冷天气时生存几率更大,所以有助于消除焦虑感。久而久之,这种状态会记录在遗传信息中,表现为体重超标者心态更平和一些。

然而,当体重超标到一定程度时,“三高”如期而至,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发生风险也相应增加,从而让身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个体会出现对健康的焦虑情绪,这时就不再是平和的心态了。

总之,平和的心态有助于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但却有可能增加体重超标的风险。所以,在保持心情愉悦的同时配合上适宜运动及均衡膳食,才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长久之计。

来源:科普中国

心宽致体胖?其实胖子更容易抑郁,大规模孟德尔研究细究缘由

编者按:最近,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者在Human Molecular Genetics杂志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1]:通过大规模人群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发现肥胖人群抑郁水平高,且这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现代社会,胖子更容易抑郁

在古代,肥胖是生活幸福的结果,所以人们称之为“发福、心宽体胖”。在现代社会,因各种原因致肥胖率飙升,人们逐渐意识到肥胖是一种疾病,会导致多种不良健康后果,开始更多地把肥胖和各种负面观感,如贪吃、懒惰、疾病等联系在一起。因而在现代社会,肥胖人群的心理健康状态较正常人群更差。已有临床研究证据表明,肥胖人群尤其是在女性中抑郁[2,3]和焦虑[4,5]的几率更高。

影响肥胖人群心理健康的原因很多,可以归为生理性和社会性两大类。生理性的原因包括基因、因肥胖所致的健康状况不佳(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社会性的主要包括社会观念(如肥胖污名化)、自我评价等等。肥胖和不良心理健康状态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全面了解肥胖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厘清肥胖与心理健康结果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公共卫生和医疗干预计划至关重要。

大规模研究揭示肥胖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多

研究纳入了并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145 668例欧洲人的心理健康问卷 (MHQ) 数据,结果发现较高的BMI和抑郁、焦虑有关。当BMI增加1个SD (4.6 kg/㎡)时,重度抑郁症增加16%(95%CI:1.14~1.17),抑郁症增加56%(95%CI:1.51, 1.62),焦虑症增加10%( 95%CI:1.07~1.13)。

在调整焦虑症后,仍然可以观察到BMI 每高 1个SD和更高的抑郁症风险相关;但当调整了抑郁症以后,焦虑症和较高的BMI之间的关联消失。提示较高的 BMI 影响肥胖人群的抑郁症。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肥胖人群抑郁增加呢?是肥胖导致的代谢紊乱等生理原因还是社会心理因素?为了解决这个疑问,研究者进行了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分析。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探寻肥胖人群抑郁原因

为了寻找肥胖人群抑郁的原因,研究者将人群根据基因分为两组:一组为代谢健康型肥胖,这意味着这批肥胖人群患上各类代谢异常性疾病的概率较低;另一组则是肥胖合并代谢异常。分别对两组进行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果:无论是否存在代谢疾病,较高的BMI和较高的抑郁症及生活幸福指数下降相关,与焦虑症无关。下图为两组人群的BMI每增加一个SD对于各心理健康项目的影响。

研究者对该结果进行了解释,肥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生理性和社会的。生理性影响主要是指肥胖会导致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社会的包括肥胖污名化会导致个人将不良健康后果与肥胖联系起来,从而报告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此次研究表明肥胖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并非纯粹是代谢性的,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改善肥胖人群心理健康,任重而道远

该研究证实了不论是否存在代谢异常,高BMI与较高的抑郁相关。该研究意义重大,它给肥胖人群的提示:赶紧减重吧,减重不仅有利于生理健康,还有利于心理健康;但更重要的是它给社会带来的思考,人们应该反省自身对于肥胖的看法是否正确,肥胖不是懒病,是一种由多基因、环境等复杂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不应该让肥胖人群在遭遇身体疾病的同时承受不必要的社会压力。改善肥胖人群心理健康,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Francesco Casanova, Jessica O’Loughlin, Susan Martin, Robin N Beaumont, Andrew R Wood, Ed Watkins, Rachel Freathy, Saskia Hagenaars, Timothy M Frayling, Hanieh Yaghootkar, Jess Tyrrell. Higher adiposity and mental health: Causal inference using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2021; DOI: 10.1093/hmg/ddab204

2.McCrea, R.L., Berger, Y.G. and King, M.B. (2012) Body mass index and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exploring the shape of the association and its moderation by age, gender and education. Int. J. Obes., 36, 414–421.

3.Onyike, C.U., Crum, R.M., Lee, H.B., Lyketsos, C.G. and Eaton, W.W. (2003) Is obesity associated with major depression? Results from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Am. J. Epidemiol., 158, 1139–1147.

4.Scott, K.M., McGee, M.A., Wells, J.E. and Oakley Browne, M.A. (2008) Obesity and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adult general population. J. Psychosom. Res., 64, 97–105.

5.Gariepy, G., Nitka, D. and Schmitz, N. (2010)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the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 J. Obes., 34, 407–419.

知常识|原来“心宽体胖”是有科学依据的!其实“体胖心宽”也有道理……

本文专家:陶宁博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教授

《国际流行病学杂志》曾刊登过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在分析了英国生物医学库中50万名37岁至73岁英国男性和女性基因数据后发现,超重的人可能心境更加平和。如果某个人从基因层面上看可能体重指数较高,那么此人就不太可能形容自己为紧张或“易激动的”。

为什么体重会和心态有这种关联呢?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心宽体胖”的原因是什么?

肥胖的人不容易激动、心态更为平和,或者说心态平和的人容易发胖,也就是常说的“心宽体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01

甲状腺激素水平低

甲状腺激素可以让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更快,这是一个耗能过程,同时该激素具有促进脂肪代谢、降低体重的作用。心态平和的人,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系统,放松的心态有助于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所以肥胖的人心态更好,不容易焦虑。

而甲状腺激素与机体的基础代谢率有关,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意味着机体体温相对较低、脂肪代谢水平低,从而热量容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02

睡眠更好

焦虑的人往往伴有失眠,导致大脑长时间处于思考状态,而大脑处于清醒状态时,耗能是较大的,致使体重下降。心态好的人,内心平和、睡眠质量好,身体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在静息状态下,人体体温略低、肌肉耗能维持在最低程度,从而避免了大脑活动对热量不必要的消耗和运动耗能,碳水化合物可以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有助于保存能量。

03

食欲好

焦虑的人茶饭不思、食欲明显下降,因为进食量不足而导致热量摄入有限。当热量消耗大于摄取时,体重自然会减轻。而心态好的人,心情好食欲自然也会好,所以摄入的热量也会更多,容易长胖。

为什么胖人的心态会更加平和?

分析了心态好容易长胖之后,将因果关系互换,有没有体重超标者心态好一些的可能性呢?

因为体重超标者的体内有充足的脂肪储存,所以当血糖下降时,脂肪动员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消除低血糖引起的心情低落或焦虑,表现出平和的状态。

此外,脂肪储存也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生存策略之一,意味着具备更多的能量储备,遇到食物短缺或寒冷天气时生存几率更大,所以有助于消除焦虑感。久而久之,这种状态会记录在遗传信息中,表现为体重超标者心态更平和一些。

然而,当体重超标到一定程度时,三高如期而至,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发生风险也相应增加,从而让身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个体会出现对健康的焦虑情绪,这时就不再是平和的心态了。

总之,平和的心态有助于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但却有可能增加体重超标的风险。所以,在保持心情愉悦的同时配合上适宜运动及均衡膳食,才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长久之计。

图片与文字来源与网络,版权归相关人所有

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更多科普文章,请点击查看!

知常识 | 春节大鱼大肉太油腻 怎么能让“肠胃”过好年

知常识 | 春节需要仪式感 过年习俗知多少?

知常识 | 为什么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本文来源于 科普中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