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形容人(形容肥胖的词有哪些)

南阳市金点子 0
文章目录:

曹赟|七律·肥胖

七律·肥胖(下平七阳)

文/曹赟(河南)

饥馋难拒味飘香,美酒佳肴裹肚肠。

腹鼓腿圆脂玉藏,臀宽体壮阔衣装。

巍巍动颤重量级,虎虎豪情有担当。

大耳肥头尤富贵,闲行步稳有官相。

2023.02.17

香港肥胖医学会:肥胖是病 建议改名为“肥胖症”

中新网2月26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网站报道,近日,香港肥胖医学会的一项调查发现,逾7成人不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肥胖列为疾病,更有逾4成人认为肥胖不算疾病。学会指肥胖是“百病之源”,建议将“肥胖”改名为“肥胖症”,提倡运动和控制饮食减肥,及改变生活习惯,以医疗角度降低因肥胖引致的健康风险。

香港肥胖医学会2018年以电话访问了1008名成年人,发现受访者多数会以体重界定肥胖,70.9%的受访者不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列为疾病,亦有44.2%人认为肥胖不是疾病。

调查还发现41.5%的人曾经减肥,其中85.1%的人以运动和控制饮食减肥,有6.1%的人曾使用减肥药。较多男性会倾向低估自身体重,而女性则倾向高估。

香港肥胖医学会会长周振中形容肥胖是“百病之源”,与多种疾病息息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胆囊疾病等。

他说,调查发现有65%的受访者低估体重,而这些人士较高估体重人士,更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

周振中又指,BMI(身体质量指数)高于30,即属“肥胖症”,而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BMI指标有误解,有约30%受访者表示知道BMI如何界定“超重”及“肥胖”,但其中只有约35%的人答对。

学会建议大众以运动和控制饮食来减肥,并改变生活习惯,如避免吃夜宵和放调味料。另外,使用减肥药也应小心选择及注意副作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或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即属中央肥胖。BMI亦可作为衡量肥胖的指标,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结果为25或以上已属肥胖。

据香港卫生署数字显示,2014年至2015年,香港有36%的男性及24.4%的女性属肥胖,而2003年至2004年则只有21.1%的男性及20%的女性肥胖。

人“胖”牲畜“肥”?最初刚好相反,“肥”指人,“胖”指牲畜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对“肥”和“胖”二字的使用分工非常明确,“肥”一般说动物,“胖”一般指人。

那么,"肥"和"胖"最初就是各有分工吗?是否也是这样使用?它们到底是怎么个来头呢?

《现代汉语词典》中“肥”、“胖”解释是:肥,含脂肪多(跟"瘦"相对,一般不用于人);胖,(人体)脂肪多,肉多(跟"瘦"相对)。也就是说,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胖"主要用来修饰人的脂肪多,如胖小孩、胖姑娘等;而"肥"则用于人之外的物,如肥猪、肥肉等。如果把"肥"用在人身上,真的是很难听。那么,二者意义相近,那为何又出现了这样的差别呢?下面我们就从它们的渊源讨论一下。

一、古代汉语中的"肥"和"胖"

在古代,"肥""胖"的区别也是很大的,但这种区别恰恰与现在相反 。《说文解字》:"肥,多肉也。从肉,从卩""肥"是一个会意字,从肉,从卩(跪坐的人),会人肌肉丰满之意。可见,"肥"的本义是人的脂肪多,而非指称动物。《礼记·礼运》有"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后来,"肥"也用来指动物,《礼记·曲礼下》:"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

篆文“肥”

"胖",《说文解字·半部》:"胖,半体肉也。一曰广肉。从半,从肉,半亦声。""胖"最初读为"pàn",本义为祭祀用的半体牲,与"脂肪多"没有直接的关联,当然,最初也与人无关。《玉篇》:"胖,牲之半体也。"《仪礼》也有"司马升羊右胖,髀不生。"这两处的"胖"都是用来指称牲畜。

半只羊

"胖"字的意义不断引申发展,由“半体牲”义引申为“大块肉”和“大”义,进而又引申为舒坦、宽适,比如现在常用的"心宽体胖(pán)"。意义的变化促使语音的变化,这是在形体不变的情况下,语音做出的妥协。当"胖"引申出肥胖义时,其读音就演变成了pànɡ,受"心宽体胖"的沾染,"胖(pànɡ)"也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发展轨迹:指称动物—动物、人—专门指称人。

篆文“胖”

大概宋元时期,"胖"开始代替"肥",主要用来指"人"。例如:"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全元散曲·马致远》)明代《训世评话》第14则故事有"吾闻肥黑者味美 , 我肥且黑 , 愿就烹以代夫死。"对应的白话为 :"我曾听得'妇人黑色胖身的有味中吃,我从小这般黑色胖身,却好煮吃,情愿替汉子死。"《训世评话》是一本重要的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它代表了明代前期的语言,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推测,明代前期,北方口语中,"胖"已经替代了"肥"。有学者对《金瓶梅》《红楼梦》《儿女英雄传》《聊斋志异》等明清小说中"肥""胖"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肥”“胖”的用例统计

这说明,"胖"在明清两代的用法已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二、方言中的"肥"和"胖"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虽然"肥""胖"的用法与古代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在方言中,却依然保留着古代的用法。如闽南话中的"肥",既可以表示人的脂肪多,也可以表示动物脂肪多,广东话中,也有肥仔(肥胖的男生)、肥妹(肥胖的女生)、肥佬(肥胖的男人)等说法。

其实,除了方言,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还依然隐藏着"肥"指称人的说法,比如"肥胖"一词就是指称人,只不过这里"肥"指称动物的意义已经不再凸显,"胖"才是该词意义的主要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