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小腿疼(肥胖小腿疼怎么回事)

疼痛康复研究 0
文章目录:

小腿疼痛的原因和治疗原则

小腿是人体腿部“膝盖以下,脚踝以上”的部分的器官,由三组肌肉组成: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足底肌。

任何一种损伤都可能导致小腿疼痛。小腿肌肉周围血管、神经或组织受损也是非常痛苦的。

本文讨论了小腿疼痛的常见和潜在原因和可以尝试控制你的症状和防止肌肉相关的小腿疼痛的策略。

小腿疼痛类型

小腿疼痛可以分为两类:与肌肉有关的疼痛和与肌肉无关的疼痛。

肌肉疼痛通常是由急性或慢性身体劳损引起的,这些是运动或其他体育活动中常见的伤害类型。

如果你有小腿疼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疼,你可能有一个潜在的问题。与肌肉无关的疼痛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动脉疾病、严重创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与肌肉相关的疼痛原因

小腿肌肉的损伤可能会突然发生(急性损伤)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过度使用损伤)。这两种运动在网球、足球或短跑等需要快速爆发的运动中都很常见。

小腿肌肉痉挛

小腿肌肉痉挛是指一块或多块小腿肌肉突然、不自主地收缩,这种现象被称为腿部痉挛(charley horses)

大约60%的成年人在夜间体验过腿部抽筋,平均每次持续9分钟,之后,小腿肌肉可能会疼上好几天。

小腿肌肉抽筋会非常紧张和疼痛,甚至会有明显的结或抽搐感。但我们仍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

  • 小腿抽筋可能与高强度运动后的肌肉疲劳有关。
  • 有些药物可能会诱发它们,如克洛诺平(氯硝西泮)、西乐葆(塞来昔布)、安必恩(唑吡坦)和萘普生。
  • 某些情况与腿部抽筋增加有关,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和肝硬化。

腓肠肌内侧拉伤

腓肠肌内侧拉伤是小腿肌肉突然过度拉伸时发生的急性损伤,这会导致小腿肌肉纤维出现小撕裂。

腓肠肌拉伤通常发生在涉及短跑或跳跃的运动或锻炼活动中,这是小腿肌肉劳损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有些人在受伤时会听到“砰”的一声,此时你可能感觉不到疼痛,然后在走了几步之后,疼痛就开始了,它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尖锐或撕裂的感觉。

如果拉伤严重,可能会出现肿胀和瘀伤。在某些情况下,疼痛可能因为过于剧烈而无法行走。

小腿肌肉拉伤及时处理很关键

小腿肌肉挫伤

小腿肌肉挫伤又称瘀伤,它发生在皮肤下的血管撕裂或破裂时,导致血管渗漏。

这种类型的伤害通常发生在跌倒、撞到某物或小腿被击中后。通常,挫伤会导致皮肤变色,并伴有压痛或剧痛,肿胀也会限制正常的移动能力。

经过休息和康复,当挫伤愈合时,皮肤下的血液将重新吸收到体内。

偶尔挫伤也会导致血肿,大多数血肿会自行愈合。但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来排出血液,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比目鱼肌劳损

比目鱼肌在把脚后跟抬离地面时起着重要作用,它还能稳定走路或跑步时的姿势,防止向前摔倒。

这块肌肉对跑步者来说尤其重要,比目鱼肌劳损是耐力跑中常见的过度使用损伤。

比目鱼肌发生劳损,当按压跟腱、踮起脚尖或是把脚趾拉向小腿时,都有可能会感到深深的酸痛或紧张感。

许多跑步者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引起比目鱼肌劳损的任何动作。相反,症状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发展。从小腿肌肉疲劳开始,肿胀、瘀伤和剧痛情况会持续恶化,直到无法跑步为止。

足底肌断裂

当膝盖伸展时,大量体重突然压在脚踝上,足底肌就会发生破裂。受到伤害时,可能会感到后腿突然剧痛。

损伤发生后,瘀伤、疼痛和肿胀可能需要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有些人的小腿也可能会抽筋,一般情况下,这种伤害也是可以自愈的。

肌肉相关的小腿损伤在运动员中很常见,它们可能会突然发生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展,身体可能不会马上感到疼痛,大多数小腿肌肉损伤在充分休息的情况下会自行愈合。

其他原因

虽然肌肉损伤是导致小腿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但也有可能是神经问题、膝关节问题或足踝疾病引起的。

跟腱炎或断裂

跟腱是人体最大的肌腱,它位于腿部后侧,连接小腿肌肉和脚跟骨。

当肌腱受到刺激时,通常是由于过度使用,可能会感觉到腿后部的灼痛,通常就在脚跟上方。也可能有小腿疼痛和僵硬感,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跟腱炎。

当跟腱肌腱撕裂时,腿后部可能会突然出现剧烈疼痛。腿可能很难承受任何重量。有些人在受伤时还会听到“砰”的一声。

跟腱炎分析与治疗预防

血栓

血栓可以在腿部的深静脉中形成,这种情况被称为深静脉血栓. 这会导致小腿肿胀、发红、发热和疼痛。

某些情况会增加一个人形成血栓的风险,例如:

  • 年龄增长
  • 怀孕
  • 肥胖
  • 缺乏体力活动
  • 癌症
  • 接受最近的外科手术

血栓是引起小腿疼痛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原因。如果不进行治疗,血栓有时会扩散到肺部(肺栓塞)有生命危险。

腘窝囊肿

腘窝囊肿不是真正的囊肿,它是膝关节积液的集合,聚集在膝盖后部,这在关节炎患者中很常见。

如果腘窝囊肿破裂,液体可能会泄漏到小腿区域,导致小腿疼痛和肿胀。

神经卡压

当小腿神经被周围组织压迫时,就会发生神经卡压,通常卡压也可能是由于过度使用或突发性创伤引起的。

最容易发生神经卡压的神经是腓神经,当这根神经受到卡压时,可能会感到麻木、刺痛和腿部或脚尖的剧痛。

严重时,腓神经卡压可导

致落脚点-由于肌肉无力,导致抬脚有困难。

腘肌肌腱炎

腘肌腱环绕膝关节,连接大腿骨和腘肌。肌腱和腘肌一起旋转来稳定膝盖。

腘肌肌腱由于过度使用发炎时,它会导致小腿上方、背部和膝盖侧面疼痛。当走下坡路或跑步时疼痛加剧。

在极少数情况下,腘肌腱也会撕裂。这是一种急性损伤,通常由外伤引起,例如膝盖内侧受到直接打击,受伤会导致膝盖关节疼痛和出血。

腘动脉卡压

当腓肠肌对腘动脉施加压力时,就会发生腘动脉夹闭。腘动脉是腿后部和膝盖的动脉,这会限制腿部的血液流动。

这种情况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这在年轻运动员中很常见。

腘动脉卡压的症状包括小腿抽筋、紧绷和疼痛,尤其是在剧烈的小腿运动后,如骑自行车或跑步。

外周动脉疾病与跛行

外周动脉疾病会减少动脉的血流量小腿导致跛行(活动时抽筋疼痛)。这是由于大腿中部或膝盖的动脉狭窄或阻塞造成的。

短距离步行时,会感到臀部、大腿、小腿和/或脚疼痛,如果晚上躺在床上时也会感到腿部疼痛这是病情恶化的迹象。

小腿骨折

小腿的胫骨或腓骨骨折可能是由于摔倒或腿部外伤性打击(如车祸)引起的。

这种损伤可能导致严重的小腿疼痛,肿胀,行走困难或无法承受任何重量。

骨感染

骨感染(骨髓炎)很少见。它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扩散到骨骼引起的,这种感染可能始于骨骼本身,也可能在骨折等损伤后扩散到骨骼。

在这种感染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持续的,隐隐的小腿疼痛。也可能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伴随着腿部红肿,有可能还会伴有发烧。

要不要去看医生

如果不确定症状的原因,或者不知道怎么恢复,或是发生了以下情况,应当及时就诊

这些迹象包括:

  • 无法在受影响的一侧舒适地行走
  • 导致小腿畸形的损伤
  • 夜间或休息时出现的小腿疼痛
  • 持续几天以上的小腿疼痛
  • 小腿或踝关节肿胀
  • 感染的迹象,包括发烧、发红、发热

治疗

小腿疼痛的治疗完全取决于问题的起因,一些导致小腿疼痛的情况很容易被其他因素混淆。小腿疼痛很少需要手术,但对于更严重的损伤,如跟腱撕裂或腘动脉阻塞无法自行愈合,则可能需要手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守治疗建议,如果症状没有改善则需要及时就诊。

休息

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一种治疗方法是让肌肉休息,让急性炎症减轻。这通常是缓解小腿疼痛的步骤。如果症状严重,使用拐杖可能会有帮助。

冰敷和热敷

冰敷和热敷是肌肉或肌腱相关小腿疼痛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拉伸

拉伸小腿的肌肉和肌腱有助于缓解小腿疼痛。有规律地伸展并使用适当的动作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是很重要的。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几乎所有骨科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师使用不同的技术来增加力量,恢复活动能力,帮助患者恢复受伤前的活动水平或尽可能接近受伤前的活动水平。

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些最常用的处方药,尤其是针对肌腱炎、肌肉拉伤、挫伤或抽筋引起的小腿疼痛的患者。

预防

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变可以防止小腿发生疼痛,包括肌肉相关的原因,为了防止小腿肌肉痉挛和拉伤,热身是很重要的。

运动结束后,冷静下来很重要。在活动完全停止之前,还至少需要十分钟的放松活动。

说到防止肌肉痉挛,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保持水的补给,同时也应该避免肌肉的过度使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或房间里。喝电解质饮料或服用含有钾、镁和钙的电解质片有助于避免肌肉痉挛。

要限制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两者都是利尿剂,它们会使身体脱水。

完全预防血栓、外周动脉疾病引起的跛行和其他与血流有关的疾病可能并不那么简单。但是,一些事情减少导致疾病发展的机会,比如:

  • 戒烟
  • 保持健康的体重
  • 按处方服药
  • 定期检查和筛查测试

结论

小腿疼痛可由肌肉、骨骼、神经或肌腱的损伤以及感染或血液流动受到影响的状况引起。医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或血液检查来诊断疼痛。

根据你的疼痛日记,医生会建议服药、休息或物理治疗。同时自身也可以通过运动时的热身和放松,保持水分,以及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小腿疼痛。

你有可能会去尝试自我诊断小腿疼痛,或者自己尝试去治疗,而不是去看医生。但是引起小腿疼痛的潜在危害的发病很紧急例如,血栓。善待自己,咨询医生并听取他们的建议,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些休息、冰敷和止痛药可能是恢复正常生活所需的全部。

小腿酸麻胀痛,竟可能是心肌缺血惹得祸!发病率高,症状隐蔽,别等到心梗才后悔

相比急性病来说,慢性病就像是“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侵害身体,等到病症爆发的那一刻,往往就是致命的危险。

这其中就有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心脏病,发病率能达到10%~60%。但也非常容易被人们忽略,堪称心脏的“沉默的杀手”……

63岁的蔡阿姨平时身体挺好的,但有一段时间突然感觉左边小腿外侧酸麻胀痛,早上起床后睁眼困难,还伴随有脐周疼痛,差点被认为是关节病。最后CT诊断为前降支堵塞引起的心肌缺血,随时有心梗猝死的危险。

心肌缺血明明是心血管病,为什么会有小腿痛、睁眼难之类不典型的症状呢?其实,这正是心肌缺血的危险之处!

1

不典型、难发现

让它成为“沉默杀手”

心肌缺血又叫缺血性心肌病,是指供给心脏的血氧减少,导致心肌发生纤维化退化,是所有心脏病里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然而很多人都会因为3个原因,无法提早发现这位“沉默的杀手”。

1

不典型症状分不清

上文中的蔡阿姨之所以会有左侧小腿酸麻胀痛、眼肌无力睁眼困难、脐周疼痛等症状,其实都是长期心肌缺血造成的。

心脏因缺血引发神经系统牵涉性疼痛,这类疼痛信号反馈到大脑时发生了误判,从而影响到了其他部位的神经感官,让人很难第一时间联想到是心脏问题,极易与别的病症混淆。

2

心肌“冬眠”难发现

心肌细胞是永久性细胞,正常情况下不会死亡,死亡后会形成无法恢复的瘢痕,还会影响周围心肌细胞陷入“冬眠”状态,即虽然存活但丧失了正常功能。

心肌冬眠是造成心肌缺血无症状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发生过心梗的人,有1/3的人仍会有心肌缺血症状,并且还会受到血糖、血压、血脂的影响。

3

因代偿作用被忽视

心脏血管丰富,心肌细胞又具有强大的收缩功能,所以在心肌缺血初期,心脏会发挥代偿作用,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

但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轻微症状,却很容易被忽视,因而得不到有效遏制。若是心肌发生代偿性增厚、心房心室萎缩、代偿血管增粗破裂时,就会直接诱发心梗或心衰。

2

是不是心肌缺血

2个方法帮你判断

心肌缺血虽然症状难发现,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寻,有2个简单的办法就可以帮助你判断,同时也是医生做出初步诊断的重要依据。

1

有无心绞痛

心肌依靠工作细胞来执行收缩功能,依靠自律细胞来接受神经电讯号,来调节律动。

任何一部分心肌细胞因缺血而死亡时,都会导致神经电讯号紊乱,引发心绞痛。这种心绞痛多为闷痛,并非针刺样疼痛或按压后疼痛。

2

心电图T波改变

心电图检查时,如果T波显示“低平”或“倒置”的形态,则可能有慢性心肌缺血,特别是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雌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易出现。

但T波改变并非一定就是心肌缺血还需结合症状、发病史做进一步的检查。

3

检出心肌缺血

一定就是冠心病吗?

冠状动脉是为心脏输送血液的主要血管,很多人因此担心,是不是查出心肌缺血就等于是冠心病?可可觉得当然不是!

心肌缺血患者确实需要高度警惕冠心病,但也不排除有其他的可能。

1

冠心病型心肌缺血

当心血管狭窄<50%的时候,一般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度>50%时为冠心病;而冠状动脉狭窄>75%的时候,才可能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

比如心前区疼痛、胸痛、牙疼、咽部紧缩感、后背疼痛、左肩疼痛、上腹疼痛,还包括胸闷憋气、心慌心悸、头痛出汗等。

一般持续5~15分钟、在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后能够缓解的,可能是慢性心肌缺血;如果不能缓解,有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前兆。

【提示】心动过速、劳累、剧烈运动、寒冷刺激、更年期症状等,也可能是心肌缺血的诱因,所以健康人群有疑似情况时应做进一步检查。

2

其他原因

血压波动大

控压不稳时,血管壁和心肌细胞所承受的压力不均,容易引起收缩节律紊乱,降低心肌活性。长期下去,可能提前终结心肌细胞寿命。

炎症感染

急慢性心肌炎,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促使心力衰竭。再比如感染引发的风湿性心脏病,也容易导致心脏瓣膜狭窄,造成心肌代偿性肥大、功能降低。

肺部病变

心脏所需的血氧几乎全部来自肺部,所以当肺病爆发时,心脏获取氧气不足,会造成心肌细胞逐渐坏死。这类病症包括慢阻肺、肺炎、肺水肿、肺结核、肺癌等。

冠脉畸形:心肌桥

心肌桥较为少见,是指本应该包绕在心脏表面的冠脉被嵌入了心肌内,在心脏收缩时冠脉会受到挤压,导致血管狭窄、血流不畅。特别是左前降支,最窄处狭窄程度若超过50%,则血氧供应也会降低50%甚至更多,容易出现心肌缺血。

4

怎么治?怎么防?

护心延寿保健康

目前,我国居民心肌缺血的患病人数正逐年增多,说明保护心脏和心血管健康迫在眉睫。

那么,心肌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又该如何治疗、如何预防呢?

1

心肌缺血怎样筛查?

筛查心肌缺血,本质上是筛查心血管相关疾病,建议40岁及以上的人每年进行血脂、血压、血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高危人群还要关注一些可能引发心肌缺血的敏感数值,比如踝肱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中膜厚度、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

心电图检查

常规心电图是心肌缺血的初步检查,有60%~70%的准确性。若发现异常,可进一步做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疑似冠心病患者还需做冠脉CT或冠脉造影。

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

这项检查是通过一定的运动来增加心脏负荷,观察此时的心电图变化,判断有无心血管疾病。但疑似心脏病或冠心病患者需谨慎选择。

血流储备分数(FFR)

血流储备分数是血管是否缺血的“金标准”,通过将传感导丝送入冠脉血管,计算近端和远端的血压差,可以判断冠状动脉堵塞情况。如果压差小于0.8即需治疗,不过不建议普通人或症状轻微者进行。

2

心肌缺血如何治疗?

基础的治疗原则是通过抗凝血药物来预防血栓,比如阿司匹林;同时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来稳定动脉斑块,比如他汀。如果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则以观察为主,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外界强烈刺激即可。

严重缺血时,根据病因不同可能采取必要的手术治疗,比如心脏支架、血管搭桥、血栓剥离等。

3

养心护心,今夏有妙招

心肌缺血从中医角度讲是一种气虚血弱的表现,想要保护好心脏,气和血缺一不可,而且要达到平衡。夏季正是养心的好时机,我们可以从益气、清心、养血3个方面来滋补。

养心益气茶

党参、肉桂、甘草各10g,黄芪、茯苓各15g,煮水煎服。党参、黄芪能养心益气,茯苓、白术能健脾祛湿,肉桂可通脉甘草则调和诸药。适合天气炎热时,在上午饮用。

清心除烦包

取艾草、藿香、石菖蒲、陈皮、白芷、小茴香、薄荷、苏叶、薰衣草适量,做成香囊佩戴,有芳香辟秽、清心除烦的功效。

滋阴猪心汤

取猪心1个、黄芪15克、丹参6克、红枣6枚,一起煮熟调味即可。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猪心则适合心血不足、阴虚失眠的人,具有养心血、补气血的功效。

【窍门】新鲜的猪心切成4块,用盐和面粉搓洗,冲洗干净后,放入黄酒、花椒泡制几个小时,就能去除猪心的腥味了。

小腿这3个地方出现疼痛,都指向什么问题?听听医生怎么说

小腿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骨骼或肌肉、韧带、肌腱的问题,但也可能上溯到脊椎的问题,以下是除了明显损伤外,比较常见的三种原因:

夹胫痛

也叫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小腿前侧或后内侧的剧痛或者钝痛,偶尔会出现肿胀,一般随着活动加重,休息后减轻,在急性阶段,锻炼或者活动开始时疼痛出现,但随着持续活动而缓解。在亚急性阶段,它可以在活动期间持续存在。在慢性或晚期阶段,疼痛可在活动后出现,也可影响日常生活。

这种病非常常见,根据研究发病率从13.6%到20%不等,运动过度是夹胫痛的常见原因,尤其刚从伤病中恢复跑步的人,更容易患上此病,除此之外的原因还有:扁平足或者高足弓,不合适的鞋子,地面不平坦,体型肥胖。

绝大部分夹胫痛保守治疗即可,休息制动加上物理治疗,必要时服用消炎止痛药,治疗期间也不一定完全限制活动,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游泳等轻度的活动,但必须等到康复才能继续跑步。

腓骨肌腱炎

腓骨是小腿的一根长骨,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绳索,如果没有发生明显损伤例如崴脚,出现脚踝以及小腿外侧疼痛,就可能是腓骨肌腱炎,它是长时间过度活动引起的,通常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减轻。按压脚踝可能会感到疼痛,尤其脚向外转动的时候,而且摸起来有些烫。

腓骨肌腱炎的原因除了运动过量,还和鞋子有关,最常发生在高足弓的人身上,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通过冰敷,热敷,按摩,伸展运动、锻炼和休息缓解症状,一般两三周就可以痊愈。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压迫腰部的腰5和骶1神经。腰5神经根受到压迫,主要表现小腿外侧偏后方出现疼痛,骶1神经根受压迫,足背外侧出现疼痛,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腿部肌肉无力,脚或者脚趾发麻,难以抬起脚的情况,典型的初始症状是腰部和骶骨经常或持续的疼痛,在长时间步行、坐着或体力劳动后加剧,休息后消失,这时候就要引起注意了,早发现有可能恢复。

小腿疼痛的原因有几十种,以上是比较典型的几种,小腿各部位疼痛的原因也并非只有这么几种,总之无论什么原因,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去急诊:

  • 腿部受伤,切口较深,骨骼或肌腱外露。
  • 无法行走,或者腿部不能负重。
  • 小腿疼痛、肿胀、发红或发热。
  • 腿部受伤时,听到爆裂声或摩擦声。

出现以下情况,请尽快就医:

  • 有感染的迹象,例如发红、发热或压痛,体温超过37.8 C。
  • 肿胀、皮肤苍白,或者下肢发凉。
  • 坐得比较久,小腿疼痛,例如在长途汽车或者飞机上。
  • 双腿肿胀,并伴有胸闷气短。
  • 无明显原因出现的严重腿部症状。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以观察一到两周,如果不能缓解,预约门诊挂号:

  • 行走时,或者行走后疼痛。
  • 疼痛起起伏伏,但趋势越来越严重。
  • 用一些家庭疗法没有帮助。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