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需补(肥胖的人需要补气血吗)

央视新闻 0
文章目录:

肥胖人群还要“贴秋膘”吗?专家建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下午举行发布会,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这一主题,重点介绍寒露时节健康养生、疾病防治知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标志着深秋已至,天气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秋天的时候,很多人会有“贴秋膘”的习惯,那么肥胖人群还要“贴秋膘”吗?可以正常减肥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表示,“秋膘是金,秋膘冬肥”,这是老百姓的一句古话。“秋膘”这里面既有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有生理现象。因为到了冬天的时候,食物就少了,所以在秋天的时候赶紧“贴秋膘”,这是老百姓的一种习惯。但这都是古代食物非常少的时候的进补方法。现在,特别是肥胖人群在这个时候如果抓“秋膘”,前期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夏天的时候苦夏,消耗得大,一般人需要在这个时候有秋补。肥胖人群在这个时候仍然要很好地控制饮食,吃得不要太油腻,尽可能吃得清淡,可以多吃山楂或者喝点普洱茶、红茶,多吃蔬菜、水果。此外,还要适当运动,把体内多余的脂肪消耗掉,经常说“腰带少一寸,健康多一分”。以及可以用一些非药物疗法,像刮痧、火罐等促进新陈代谢。在原本秋天、冬天代谢减慢的情况下,可以用非药物疗法加速代谢。肥胖或者超重的人群在这个时候不要去“抢秋膘”,而是要继续减肥。

(总台央视记者 龙晓勤)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程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肥胖或超重人群不要去“抢秋膘”

10月8日迎来寒露节气。国家卫健委当天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针对肥胖人群在“贴秋膘”的秋季是否还可以正常减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表示,肥胖或超重人群此时不要去“抢秋膘”,而是要继续减肥。

仝小林表示,“秋膘是金”,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秋膘”一词既有文化内涵,也有生理现象。到了冬天,食物少了,所以在秋天赶紧“贴秋膘”是老百姓的一种习惯,但这是古代食物非常少的时候的进补方法。现在,肥胖人群如果在这时抓“秋膘”,前期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仝小林指出,夏天消耗大,一般人需要在这时秋补,肥胖人群此时仍然要控制饮食,尽可能吃得清淡,可以多吃山楂,或喝点普洱茶、红茶等,多吃蔬菜、水果。另外还要适当运动,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也可用非药物疗法如刮痧、火罐等,促进新陈代谢。肥胖或超重人群在这个时候不要去“抢秋膘”,而是要继续减肥。

自古民间就有“秋燥”之说。谈及在此秋冬交际之时如何养生预防秋燥,仝小林表示,“秋燥”是因为到了秋天之后,气温下降,空气变得干燥,人们经常出现皮肤发干、眼睛发涩、口干、咽干等症状,这时就需要养阴和润燥。首先是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其次可服用“五汁饮”。

仝小林介绍了清代瘟病学家吴鞠通提出的“五汁饮”,即将梨、莲藕、荸荠、鲜芦根和鲜麦冬放在一起榨汁,也可以兑点蜂蜜、黄糖等调味,另外还可以水煮放凉之后喝,起到养阴、润肺、润燥的功效。

“如果凑不全这些食材,使用其中一两种也可以,其他可用椰汁、鲜牛奶、鲜石斛、鲜百合、鲜银耳替代,主要是用可以养阴润燥的食物,秋天在家里制作简易饮料。”仝小林说。(记者马帅莎)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肥胖人群还要“贴秋膘”吗?专家建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下午举行发布会,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这一主题,重点介绍寒露时节健康养生、疾病防治知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标志着深秋已至,天气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秋天的时候,很多人会有“贴秋膘”的习惯,那么肥胖人群还要“贴秋膘”吗?可以正常减肥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表示,“秋膘是金,秋膘冬肥”,这是老百姓的一句古话。“秋膘”这里面既有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有生理现象。因为到了冬天的时候,食物就少了,所以在秋天的时候赶紧“贴秋膘”,这是老百姓的一种习惯。但这都是古代食物非常少的时候的进补方法。现在,特别是肥胖人群在这个时候如果抓“秋膘”,前期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夏天的时候苦夏,消耗得大,一般人需要在这个时候有秋补。肥胖人群在这个时候仍然要很好地控制饮食,吃得不要太油腻,尽可能吃得清淡,可以多吃山楂或者喝点普洱茶、红茶,多吃蔬菜、水果。此外,还要适当运动,把体内多余的脂肪消耗掉,经常说“腰带少一寸,健康多一分”。以及可以用一些非药物疗法,像刮痧、火罐等促进新陈代谢。在原本秋天、冬天代谢减慢的情况下,可以用非药物疗法加速代谢。肥胖或者超重的人群在这个时候不要去“抢秋膘”,而是要继续减肥。

(总台央视记者 龙晓勤)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