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一二三肥胖(一肥二胖同义词)

医学界儿科频道 0
文章目录:

美国儿童肥胖率上升,儿童肥胖如何分级?

作者:@白衣奶爸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炎炎夏日,很多少男少女开始想穿上泳裤泳衣,到水里清爽一番,适宜的体重,穿起泳装自然开心,如果体重严重超标,难免羞涩。

让我们通过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来了解一下太平洋另外一边孩子们的情况。也通过了解太平洋彼岸孩子们的体重,进一步警示我们重视孩子的体重问题,因为国内儿童的体重也在逐年上升。

最新国际儿童新闻:根据美国联邦营养健康调查局的数据研究,在1999年到2014年的数据显示,与早前的报道相反,美国儿童(尤其是青少年)的肥胖率,并没有往下降,事实上,肥胖率的曲线一直在往上升,尤其是青少年严重肥胖比例。

调查报道作者指出,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怀着微小的希望,认为美国部分儿童群体肥胖率已经比较稳定,比如,根据JAMA.2014年的一份报道指出,美国学龄前儿童肥胖率较之前有一定下降,再比如,曾经有报道指出,在发达国家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部分群体的儿童肥胖率可能有所下降。

不管既往报道如何,如今的数据都向大家表明,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仍在上升。

Asheley Skinner, PhD,这位来自南卡罗来纳州Duke临床研究中心的教授与其同事在《Obesity》发表了最新文章,指出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1999年到2014年,几乎所有类别的肥胖率都在上升,尤其是青少年儿童,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男女比例并没有太大区别。

然而,William教授,一位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公共卫生学教授,有着稍微不同的见解:

从既往的文献可以看到,2003年到2004年美国2岁到5岁的儿童,肥胖率有5.5%的下降,同时2008年到2011年,美国2到4岁的儿童,肥胖率也有显著的下降。(MMWR Morb Mort Wkly Rep. 2013;62;629-634).2008年到2011年的调查资料来自:Pediatric Nutrition Surveillance System (PedNSS)

威廉教授同时指出,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在过去十年中,含糖饮料和快餐的数量在逐渐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美国2到19周岁的儿童肥胖率,应该会到达一个峰值。

威廉教授指出:关于“尽管临床努力和政策引导,儿童肥胖率在任何群体依然上升”这个结论,结合以上这些数据,都在一定程度让,让我们这个结论存疑。

最新美国儿童统计数据:

Dr Skinner 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NHANES统计数据(1999到2014),其研究结果,提供了美国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率的最新最可靠数据。

所有年龄在2岁到19周岁的儿童,都在统计数据范围。

Dr Skinner教授说,体重状况,用身高和体重来衡量。

超重的定义:根据年龄和性别的BMI指数,≥85%百分位的称之为超重;

肥胖的定义:≥95%百分位(一级肥胖);

二级肥胖:在≥95%以上的人群中,超过95%百分位体重的120%到140%之间,或者BMI≥35;

三级肥胖:在≥95%以上的人群中,超过95%百分位体重的140%以上,或者BMI≥40;

在2013年到2014年的样本中,约1/3(33.4%)的样本超重,17.4%到达一级肥胖标准;6.3%到达二级肥胖标准;2.4%到达三级肥胖标准。

(作者指出,该数据有重复计算部分,比如超重标准的33.4%已经包含了一二三级肥胖标准的数据。)

2013到2014年肥胖率表格:(根据年龄划分)

Age (y)

年龄

Overweight (%)超重

Class I obesity (%)

一级肥胖

Class II obesity (%)

二级肥胖

Class III obesity (%)三级肥胖

2–5

25

9.2

2.1

0.2

6–11

33.3

17.9

4.6

1.1

12–19

37.4

20.9

9.5

4.3

种族差异中,黑种人和西班牙人的儿童和青少年,相比白人高一些。(2013年到2014年的数据显示,黑种人儿童肥胖率37.1%,西班牙人41.8%,白种人29.5%。)

被夸大的肥胖率下降:

Medscape 医学记者咨询Dr Skinner教授,为什么既往有报道,从相关的数据中,看出学龄前的儿童肥胖率有所下降?

Skinner 教授指出,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2003年到2004年期间,2到5岁儿童,肥胖发病率是13.9%,而2011年到2012年,确实是下降到8.4%。

然而,发表这篇文章的作者,刻意地不去强调这一个点,因为同时我们发现,在1999到2014年的数据中,肥胖率在2到5岁儿童,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没有太大变化。

共识:青少年严重肥胖数据惊人!

Dr Skinner教授指出,更重要的部分是目前研究青少年二级肥胖及以上的数据,在2013年到2014年的样本中已经达到10%,这是十分惊人的!

“特别是在青少年中,我们已经观察到,肥胖,跟他们患有糖尿病、心脏代谢综合征等方面的疾病有较高的风险关联。”

“同时,严重肥胖在青少年中极有可能再进入成人阶段,继续肥胖甚至是进一步发展,这是我们所担心最无法改善的部分。”

Dr.Skinner 教授不同意威廉教授的其中一个观点。威廉教授指出,早期的儿科医生对肥胖的干预,对严重肥胖没有太大意义。

“可能对于现在只是稍微超重的儿童,儿科医生可以提供的帮助更多一些,但是对于严重肥胖的病例,我们需要的是很多的干预,可能就不是一个普通儿科医生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4.5百万患有严重肥胖的儿童和青少年,需要长期、细致的减重治疗方案。”

与该研究相呼应,Elsie 教授,肥胖人群的其中一个代言人,呼吁更有效率的,更经济的,同时更加标准的方法,来帮助这些患有严重肥胖的儿童和青少年。

“现在,我们很多关于儿童减肥治疗中,有很多医学项目,其中对于严重肥胖的儿童,并不包括减肥手术。”

“这项研究报道提醒我们关注儿童和青少年严重肥胖问题,提醒我们必须发展有效的儿童肥胖诊治标准。”

参考文献:

Obesity Rates Climbing in US Youth, Especially in Adolescents. Medscape. Apr 27, 2016.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

稿费:100—1000小编微信号:huanbala

宁波250斤超重孕妇产子 医生护士齐喊“一二三”抬下手术台

中国宁波网记者沈莉萍 陈敏 通讯员姚璐璐

孕妇体重250斤,剖腹产后,5个人合力才将其抬下床,脂肪层有10多公分厚,常规麻醉极难操作,子宫上还长了一个12公分大的肌瘤……鄞州妇女儿童医院产一科实施了这么一例特殊的剖宫产手术。

由于产妇体重严重超标,子宫肌瘤巨大,手术及术后护理的难度都成倍增加。但值得欣慰的是,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产妇最终平安诞下一名7斤重的健康男婴,子宫肌瘤也被切除成功。经过5天的住院休养,记者今天从医院了解到,目前母子已平安出院。

超胖孕妇孕期体重不增反降10斤

小陶(化名)今年29岁,是一个十足的“胖妞”,在怀孕前体重就达到260斤。

因为胖,小陶一直觉得自己是不易受孕体质,于是即使知道自己长了一个7公分大的子宫肌瘤,她也没放心上,日子照旧一天天地过。

不料去年夏天,小陶意外怀孕,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却让小陶一家都措手不及。“我原本子宫就有个大瘤子,怀孕后流产的风险就会很高,而且我又胖,肯定不能顺产......”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小陶。

为了让自己少吃苦头,怀胎后,小陶一直谨遵医嘱,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医生说什么,她就做什么,丝毫不敢懈怠”。

也正是因为小陶的配合,孕期她的体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轻了10斤。

然而,随着孕周及子宫血供的增加,小陶体内的子宫肌瘤逐渐增大,从7公分一直变大到12公分,犹如小西瓜一般,几乎占据了大半个盆腔。“人家是子宫上面长肌瘤,我是肌瘤上面长了个子宫。”小陶开玩笑的说。

两刀并一刀 2小时手术最终换得母子平安

这么胖的产妇,这么大的子宫肌瘤,孩子到底该怎么生?

如果要顺产,由于胎儿是臀位,几乎无法进行。况且日后为了切除子宫肌瘤,还得再次手术,要受两次罪。

如果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术中很可能出现大出血,影响子宫收缩,术后感染、瘤腔血肿的风险也会增加。

鄞州妇女儿童医院产一科主任陈春燕思量再三,权衡利弊后,在尊重患者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最终决定采取“两刀并一刀”的做法——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

在产科和麻醉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小陶最终顺利娩出一个健康男婴。同时,小陶子宫内4个大肌瘤也被剥离。

因为孕妇太胖了,做剖腹产手术,医生发现她肚子上的脂肪,足足有十几公分厚!250斤体重,靠5个医护人员一起喊着“一二三”,才合力将其抬下了手术床!

医生提醒:孕前咨询检查尤其重要

孕妇过度肥胖,有不少风险。陈春燕主任提醒,因为孕妇过度肥胖会增加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风险,难产的几率也会增加。此外,还会增加胎儿发生巨大儿、出生后低血糖、远期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所以,怀孕前就体重已经过重的女性,建议在减肥后再怀孕。已经怀孕的孕妇,可以到医院营养门诊咨询,在医生的建议下,严格控制饮食和体重。

而针对长有子宫肌瘤的孕妇,陈主任提醒要做好定期产检、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应对。

男性BMI过高和性功能、精子数量降低有关?为了下一代,减减肥吧

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俗语“上山靠兔子,床上靠瘦子”啥意思呢?我想大家都明白,虽然是俗语,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据我国男性不育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男性精子数量逐年下降,在过去的40年里,男性精子数量减少近六成,密度和活跃度也大打折扣。而与此同时,我国的肥胖率大大提升。两者有关系吗?我们接下来看:

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势必大家都知道,都能给你举出个一二三条,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肥胖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肥胖是现代男性生育力下降的致病因素之一,那肥胖是如何影响性功能的呢?

男性肥胖对性功能的影响

首先,肥胖的身体,会使男性生殖器被包在厚厚的脂肪里,阴茎就会短小,从而影响到性功能;其次肥胖者很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等,这些疾病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代谢紊乱,引起末梢神经损伤,动脉硬化等血管问题,从而导致阴茎供血不足 ,勃起障碍;而且血脂升高还会伤害到阴茎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阴茎内血管扩张,诱发阳痿;再次、肥胖者一般都是活动量小,气虚易疲劳 ,很容易出现早泄等情况。

有研究发现,超重人群是正常体重人患阳痿风险的1.5倍,肥胖人群则高达3倍,也就是说人体的体重肥胖是会影响到性功能的,不光如此,你还不知道的是,BMI过高还会影响到精子质量,从过往的一些研究就已经有所显示:BMI过高的人,不仅精子数量较少,还更容易患少精症和无精症。数据显示:身体质量指数正常(20-25)的人中,少精症患病只有6%,而肥胖者发病率高达17%,腰围大于102厘米的男性,发病率是正常男性的 7倍。

男性BMI过高降低精子质量,减肥可拯救

肥胖、目前来说已被证实是不育的独立危险因素,据北京大学、中国性学学会的一项研究,针对我国男性不育人群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同样发现,在我国不育男性中约有26.71%的不育患者都存在肥胖问题。肥胖男性的精子数量、活性都很低,而且脂肪较多的还会导致男性雄性激素水平降低,影响男性的性功能状态。

据近日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者发表在《人类生殖》的一篇论文显示,肥胖男性如果能够减轻自己的体重,并保持住健康体重,那么他的精子质量会随之提升,数量可在1年后达到肥胖时期的2倍。如果一旦体重失控,重回肥胖,那么精子质量又会变成肥胖时的样子。

由此可见,肥胖男性减肥不仅可以提高性功能还可以提高精子质量和数量。这将有益于提高整体生育能力。为了拯救精子,护好生育力,提高性功能,正值国家放开“二胎三胎”生育政策的同时,男性朋友们除了戒烟戒酒,保持好的情绪、减缓压力,最重要的一点,别忘了控制好体重。

如何控制好体重

肥胖判定标准:

1、体质指数BMI=现在体重/升高²(kg/m²),中国承认判断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为:

BMI;18.5~23.9为正常 BMI:≥24为超重 BMI:≥28为肥胖

2、腰围 WHO建议标准:男性>94cm、女性>80cm作为肥胖的标准。

体重保持的方法:

(一)饮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1)控制全天能量摄入

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同时增加ω-3脂肪酸食物的摄入(鱼类)。尤其是在饥饿的时候,大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进入人体氧化分解的速度慢,还会抑制葡萄糖的氧化,高蔗糖 膳食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促进脂肪的合成,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2)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比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粗粮等。

(二)运动:增强体育锻炼,避免久坐

肥胖是长期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的结果 ,仅靠控制能量的摄入是不够的,要减少脂肪的储存量,运动是必不可少的,运动可增加能量消耗,调节体脂肪和能量平衡。遵循原则: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运动类型可选择跑步、快走、跳绳、游泳、骑车等。

(三)药物

对于重度肥胖者,需要在医生的监管下进行药物和运动、饮食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体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