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体书法(肥胖字体图片大全)

湖北教育新闻 0
文章目录:

汉字解密|物、半、胖:书法欣赏

我们继续来讲跟牛有关的字形。跟牛有关的很多字我们日常生活里用,比如说这个半,一半两半的半,中间是个牛,上面是个八。

八就是分,分开的分。八就是分两边。那个分字,一刀把西瓜一切分两边。

把牛一切两边,这个叫做半。一头大牛砍为两半,剩下的这一边叫做半。

这一半如果加个肉旁,这个叫胖。今天的女士们最怕这个字了,就是胖。

胖是什么意思?我们祭祀的时候如果拿一整边牛去祭祀,或者一整边牛肉去分,那是特别胖的。胖的意思是牛肉多。所以叫“半体肉也,一曰广肉”。广肉就是那个肉铺得很宽很多,叫广肉叫做胖。这个胖过去是牛专用的一个词,后来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胖。

要把牛肉分给各人都吃一点这个字叫做“件”,一件两件的“件。”一个单人旁一个牛。

什么意思呢?我们不是分牛肉吗?你家里分一块肉,我家里分一块肉,一家叫一件。后来把一个单一的东西叫一件。分得的那一份叫一件。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个半是分出两半来,件是分出很多。

所以是从人从牛。说文说牛,大物,故可分也。可以分给众人,每个人得一件。所以我们今天说,一件事,两件事。

牛后来成为所有事物的代称,所以我们这个物字居然是从牛的。万物的物。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统统称为物。

《说文解字》说:“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聲。”什么意思?说牛是可以作为万物的代表的,因为牛特别大,这是一个说法,其实牛非常重要。

那这个物是什么意思,这边是牛,那边是个请勿抽烟的“勿”。

那个“勿”是什么?这是一个旗杆,底下是一个飘着的旗。你想八旗子弟就知道了,八种颜色的旗。

勿本来是各色旗,加了牛旁,就表示各色牛。再后来牛又代表万物,牛为大物。

因为牛的祭祀最高,牛的耕种最重要,牛肉最好吃,牛皮最牢,所以牛身上没有一个不是宝,所以用牛来代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非常重要,可以想象的。

我们中国人对于牛的感情是很深的,所以说从这些字形里能看到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上古生活里这些原始的东西。已经融进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和词汇当中。

下集预告: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优先驯养了六种动物作为家畜,大家知道是哪六种动物吗?汉字解密,敬请期待!

颜真卿70岁写下此碑,苍劲有力,气势磅礴

盛唐气象

——《颜勤礼碑》的临摹

颜真卿书法一反初唐书风,掺用篆籀笔意书写,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亦刚劲多姿。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世称“颜体”。传世碑刻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和行书《争座位帖》等四十多种。墨迹有《祭侄稿》《自告身书》《刘中使帖》和《湖州帖》等。

颜真卿《颜勤礼碑》拓片(局部)

《颜勤礼碑》全称《夔州都督府长史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撰文书丹,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神道碑。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今藏西安碑林。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有载,但清《金石萃编》等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元明时被埋入土中,1922年10月,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

《颜勤礼碑》的笔法多可分解为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三个过程,藏头护尾,下笔有锥画沙之感,行笔流畅而自然,收笔稳健而轻盈。

颜真卿《颜勤礼碑》拓片(局部)

临摹碑帖,首先要抓住范本的主要笔画特点。《颜勤礼碑》中的横画很有特点,大体可分为长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腰细横等,从横画形状上表现汉字的舒展开朗。竖画分为悬针、垂露、短中竖,竖画多呈相对之势。撇画分为短撇、平撇、直撇、长撇,撇画既要稳健又要流畅。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收笔空抢,有平捺、斜捺、反捺(同长点)。点的形状最丰富,有圆点、垂点、挑点、点撇、相对点、上下点、左右点、曾头点、其脚点,点画形态各异,气势连贯,生动多姿。钩呈鸟嘴鹅头状。挑画挫笔顺势出尖。折分圆折、方折、高折,有连有断,笔断意连。

《颜勤礼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碑中字结体外紧内松,有左右高低相等如碑中“待”字,左高右低如碑中“行”字,左长右短如碑中“碑”字,左紧右松如碑中“保”字,左松右紧如碑中“判”字。

王仕如节临《颜勤礼碑》

上下结构的字多为上紧下松。有全包围(较左右字小五分之一),半包围(里面部首小)和三面包围(均小于左右字)。碑中相同的字及字里同样的笔画都有不同的变化,不论临帖或创作,需做到意在笔先。

学习颜体楷书,一定要了解颜真卿正气凛然、刚烈忠贞的一生,这是颜真卿书法的核心所在。临习前要仔细观看,努力从碑帖中体悟,这会使学习事半功倍。很多人临摹颜字,只学外形写法,学不到他的元气充沛,最终徒有肥胖臃肿、神情呆滞之表。

王仕如以《颜勤礼碑》笔意创作的作品

此碑乃颜真卿70岁时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全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重法度、重规矩,为颜书中的代表作,并与他高尚的人格相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的完美结合,且相对于其青壮年时期的书作,亦有精微细腻的一面,需要用心揣摩体会。

供稿:2020《书法报》

中国最贵的当代艺术家周春芽谈人体油画:胖有胖的美,瘦有瘦的美

周春亚《黑色线条人体》

周春芽,被誉为中国最贵的当代艺术家,他也是四川美院恢复高考后最早的一批学生。但不同于张晓刚早期的坎坷经历,周春芽在1981年26岁时即凭借《藏族新一代》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与罗中立、何多苓等几乎同时成名,毕业后进入体制内工作,在86年赴德国留学前主要是乡土写实的风格。

周春芽从文人画传统中找到创作灵感,尝试将书写性笔法与野兽派、新表现主义的热烈、情绪化的笔触结合,表达它们共同的“意象”本质。本幅作品中的“红人”几乎完全采用平涂手法,情感炽热奔放,这显然源自周春芽对亨利·马蒂斯等人和新表现主义的深入研究,同时他把中国传统水墨的平涂、晕染运用到强烈的色彩冲击中,将油画丰富的肌理细节转换成传统笔墨的平缓质地,这种反自然、反理性尝试收获奇效。

少见的大型素描《黑色线条人体》,画面上笔触叠加,以一种若有若无的规律反复出现,线条的绘制一气呵成,不留修改的痕迹,似乎书法式的笔下运转。画中人体与模糊的体块相结合,呈现出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微妙状态,在表现主义的技法中,揉进了多层肌理的处理,加强了造型团块形的浓缩和炼狱般的力度,使人们隐约可见画家后来成功确立其个人风格的“山石”系列的思想脉络之源。

周春芽《桃花红人》

90年代开始,他集中创作了一系列“山石”“太湖石”及“蕴藏人体的山石”作品,将德国新表现主义的艺术风格与中国传统中的山石主题相结合。

周春芽《红人与黑狗》

婀娜多姿的桃花与似人体般的人体相互融合,消除了人与自然的隔阂,也模糊了一种艳俗欲望与人性本能之间的道德边界,使之沉浸在自然之美及释放自我的情境之中。

周春芽曾说,人体美是没有标准的。胖有胖的美,瘦有瘦的美,成熟也可以美,年轻同样可以美,重要的是艺术家自己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