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与肥胖(怕冷肥胖怎么调理)
胖子冬天不怕冷?今天必须把话说清楚……
天气越来越冷了
很多人都换上了冬装
这个时候瘦子们就会羡慕胖子
因为胖子都不怕冷
他们身上自带一件“衣服”
能御寒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
解开这肥肉背后的秘密!
原来,胖子也怕冷
大家都知道
人类是恒温动物
是产热和散热互相调节的结果
想要保持体温
就得人体自己产热
在人体内
肌肉做功是最直接的产热行为
脂肪是我们身体储存能量的组织
只有一种特殊的“褐色脂肪”
可以消耗自身来产热御寒
对于婴儿的体温恒定非常重要
但胖子体内基本都是
不产热普通的“白色脂肪”
所以
有些肌肉少的胖子会更怕冷
这是因为他们脂肪多,肌肉少
再加上脂肪细胞的线粒体
要比肌肉细胞的线粒体少
可别小瞧了线粒体
这家伙也是产热的小能手
所以说
胖子身上的脂肪虽然比较多
具有隔绝保温的作用
但它不会产热
天冷了
无论胖子还是瘦子
都要及时增加衣服哦
来源:新华网
肥胖、犯困、没精神、还怕冷,原来是湿气重了,中医辩证用方思路
一个男患者,三十岁,现在就是经常没精神,很犯困,四肢乏力,身材虚胖,但是少出汗、不怕热、怕冷,仔细问诊还有大便不成型、食欲差。
舌脉是脉象沉迟,苔白腻,看面色的确精神欠佳
病机分析:
苔白腻,形体矮胖,便溏,食欲不振——脾虚湿盛的表现
湿气为阴邪,有粘滞之性,能伤阳气,患者日久,还有阳虚之态(怕冷、畏寒、不出汗、脉沉迟的阳虚表现)
这是源于湿气阻滞,清阳不升,阳气想要到他脑袋上去,结果根本上不去,被湿邪给阻滞住了,人的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到头面,很容易出现犯困、精神差、怕冷的情况
应对思路就是让清阳之气,顺利升到头面,化湿气、补阳气,健脾
用方:
苍术,厚朴,陈皮,半夏,陈胆星,石菖蒲,补骨脂,熟附块,益智仁等加减
方解:
苍术燥湿运脾,厚朴和陈皮理气消胀除湿,这三个是应对湿滞脾胃的常用药
还有陈皮和半夏,取自二陈汤,利用半夏燥湿化痰,陈皮行气化湿
胆星和石菖蒲,用于化湿醒神
补骨脂、附子块和益智仁,用于补益肾阳
这样一来湿邪、阳气都能兼顾到位,整个人的精神就好起来了
冷空气不仅伤肺还伤“心”!冬季这样做,打好心肺保卫战
打好冬季心肺保卫战
本报记者 燕声
冬天天气寒冷,低温可诱发多种疾病,如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打好冬季心肺保卫战迫在眉睫。
近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联合主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科普云讲堂直播活动,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曹照龙、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进刚,就生活中常遇到的症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预防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疾病给出建议。
夜间咳嗽,是哮喘也可能是心血管病
咳嗽很多见,常因气管,支气管黏膜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或是因过敏因素以及吸入有害气体,导致气管或者支气管黏膜受到刺激,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在临床上多以病毒或细菌感染为主,所以出现咳嗽的症状时,需查找咳嗽的原因而采取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
咳嗽除了提示肺部出现问题,还有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如心源性咳嗽,心源性咳嗽常发生在晚上入睡后,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会因气急、气闷而突然惊醒,需要坐起来打开窗户透气才能缓解不适,大概十分钟或一小时后呼吸困难逐渐消失,此后可以再次入睡。这也是心脏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因为睡觉时身体处于平躺状态,此时血液流向心脏的量会增多,一旦心脏功能衰退,就会难以承受增加的血量带来的心工作负担。
另外,哮喘也易在夜间发病,坐起来后逐渐好转。如果有夜间胸闷咳嗽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做肺功能测试,再判断是何种疾病所致。
如果常有咳嗽、胸闷等症状,但心肺功能无恙,也有可能是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焦虑常会表现为胸闷、憋气、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会加重或诱发心梗
研究表明,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最为密切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当属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绞痛、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急性缺血缺氧所致,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夜间低氧血症、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流动力学改变等都可以导致心脏缺血、血氧,从而加重或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那么,什么样的人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其与肥胖、年龄等有很大的相关性。一般来讲,脖子短、下巴小的人易打鼾。另外,年龄越大口咽部肌肉张力越低,越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些人往往有高血压、脸红、白天嗜睡等情况。
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会在夜里憋醒。最好去医院做相应检查和睡眠监测。需要注意的是,司机等从业人员要特别注意防治。司机因职业需要常需要熬夜,如果再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仅有交通安全隐患,还让心脏有缺血缺氧的风险。
空气污染,不仅伤肺还伤心
冬季是雾霾多发季,而雾霾等污染空气对肺部健康影响较大,尤其是患有肺部疾病的老年人,污染会让症状加重,因此,建议在空气污染较重时尽量不要出门。污染同样对心脑血管有危害。中国疾控中心张翼博士团队此前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重度、极重度PM2.5污染事件,可增加心衰、心梗、缺血性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风险。且污染程度越重、时间越长,心血管疾病住院的风险就越高。
为应对空气污染,很多人家中备有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真的可以洁净空气吗?
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相关研究显示,使用空气净化器后,人体应激激素水平、收缩压、氧化应激和炎症标志物都显著降低。这说明空气净化器对健康有益处。美国心脏协会在发布的针对空气污染损害心血管系统的科学声明中提到,推荐用空气净化器和戴口罩来减少接触污染空气。因此,建议患有心脑血管者最好家中备一个空气净化器。
另外,吸烟、燃料燃烧的烟雾、油烟等都会影响健康,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应注意避免其危害心肺健康。
冷空气,对心脏的危害比肺大
心血管受季节的影响较大,此前,中国疾控中心在全国9个城市进行的研究显示,冬天心血管病和心梗死亡是夏天的5倍以上。南方城市,与气温相关的心梗死亡要比心血管死亡更为严重。
心脏怕冷是因为心脏与全身的血管相连,任何对血管有影响的外部环境都会影响到心脏。人体在遇到冷空气后,会感觉浑身发冷,此时外周血管收缩,心脏就需要加倍卖力的工作,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保持体温。如果心脏功能减退,这一工作过程会给心脏带来极大的负担,甚至会诱发心脏病。
冬季做好保暖很重要,不建议冬季穿单薄的衣服。尤其是腿部的保温不可忽视,因为全身供血最差的部位是关节。另外,冬季不提倡喝凉水,对于老人和心脏病患者而言,喝凉水会让血管收缩,高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为了躲避寒冷,近年来,从寒冷地区飞往海南过冬的“候鸟人群”不断增多,人们普遍认为,温暖对心脏有益。其实不然,301医院和301医院海南分院付振虹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如果“候鸟人群”发生心梗,病情更为严重,预后更差。研究者指出,虽然寒冷会让急性心梗发病率升高,气温回升会让因急性心梗住院风险下降,但不同气候带迁徙导致的短时间内大幅温差与急性心梗的发生同样密切相关。因此,冬季去海南应考虑好温差,做好适应。
呼吸系统同样对冷空气较为敏感,感冒最易在冬季发生,是冬天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预防感冒
一是做到坚持运动
二是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
三是到公共场合时佩戴口罩
但相比呼吸系统而言,冷空气对心脏的危害更大,因为肺能更好的适应空气变冷的过程。因此,冬季要特别注意心脑血管健康。
运动,心血管病患者
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都应坚持
有心血管病与呼吸系统疾病者,常常会抗拒运动,认为运动会加重心肺负担,对健康不利。其实不然,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者都应坚持运动。但建议心脑血管及肺部功能较弱者,别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运动,可以选择在天气较为暖和的下午运动,也可以选择居家运动。
运动能延缓肺功能的下降,即便是慢阻肺患者也应坚持运动。对于老年人及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推荐游泳等有氧运动,不建议爬山等运动量大的运动,要量力而行。人在30岁时肺功能就开始下降,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可以延缓肺功能的下降速度。越是患有肺部疾病,肺功能下降速度越快,越应坚持运动。用药只能改善活动耐力,不能改善肺功能,而运动可以改善肺功能。
对于心血管健康来说,运动同样重要。2021年ESC科学年会上发布的一项纳入3万多例心脏病患者的分析表明,与一直不运动的患者相比,坚持运动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低50%。冠心病患者人群的运动与健康人的建议一致: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或每周75分钟剧烈活动,或两者结合。
来源: 保健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