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帮扶计划(肥胖干预健康促进计划书)
精准帮扶困难户 助力致富有妙招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
“感谢你们给予我的资助和鼓励,自从你们帮我的小卖部重新改造升级后,现在一个月可以收入2000元以上,我和老母亲的生活更有保障了。”近日,霞山区居民全建新对湛江烟草公司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全建新是所在街道的困难群众,小时候因为一场大病延误了治疗的时间,落下了肥胖的后遗症。因为身体肥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由于从小喜欢“鼓捣”家用电器,平时街坊邻居的电饭锅烧了、电风扇坏了、空调漏水了,他总会热心地前去帮忙。凭借着一门维修电器的手艺,加上邻居们帮助,全建新生活勉强维持。
除此之外,全建新家中还有一位和他相依为命的老母亲,今年已80岁高龄,需要长期看病吃药,日常仅靠轮椅、拐杖出入,行走尤为不便。随着老母亲的年岁渐长,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家里的经济负担也越来越重,微薄的“修理补贴”完全入不敷出了。
在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的王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是真替你担忧啊,阿婆岁数不小了,不如开一间小卖部吧,这样方便你照顾阿婆,也不影响帮忙邻居维修电器。”王姐的建议一语中的,全建新在王姐的帮忙下开起了小卖部,做起了卷烟的生意。但因为开店经费有限,经营意识欠缺、销售商品有限、管理方式落后,店铺的收入一直不理想。
负责该区域的湛江市烟草专卖公司客户经理庞玺通过走访,把全建新的困难情况向部门领导进行了汇报。经过召开工业、商业和20支公司三方帮扶研讨会,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一户一策”定点帮扶就此拉开序幕。“困难只是暂时的,办法总比困难多,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吧,我们将尽心竭力帮你走出困境。”庞玺言之凿凿地跟全建新说道。
店铺改造工作有序开展,以党支部牵头成立帮扶专项小组,对全建新的小卖部开展了“三转”大变身。分别从转变店铺经营形象、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三个方面逐一突破,达到改变终端形象和提升营业额的目的。
在帮扶专项小组的协助下,对其店铺进行彻底装修翻新,重新焊制屋顶、涂刷墙体、规划线路,并找来爱心企业赞助。同时,针对消费群体的级别不同,制定个性化推荐服务。
全建新小卖部的经营管理得到全面赋能,经过改造后的小卖部,门店变得整洁明亮了、商品摆放整齐有序了、商品销售更多元化了,客流量日渐攀升,全建新一家的日子也越过越舒心。
本文来自【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多学科协作应对肥胖挑战
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推进基层医疗提质增效 加强慢病管理能力建设——内分泌代谢科体重管理肥胖诊疗专项能力交流会(武汉站)”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此次会议汇聚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肥胖诊疗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致力于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肥胖管理方面提质增效,加强慢性病管理能力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同济医院)作为国内知名综合性医院,其内分泌科更是以其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诊疗技术闻名遐迩。在会议参观交流环节,主办方组织参会代表走进内分泌科,该科护士长陶静介绍了同济医院发展历史及老一辈医学专家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在参观病区过程中,参会代表现场感受了武汉同济医院内分泌科医务人员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不仅能够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还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因病施治”的医疗理念。该科配备了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内分泌功能检测仪、胰岛素泵等,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准确、便捷的诊断参考依据,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此外,武汉同济医院内分泌科还注重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病房内干净整洁、设施完备,能够提供良好的休息和康复条件。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悉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陶静重点展示了肥胖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科室通过各种形式,围绕饮食、运动、用药和血糖监测等,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培训和支持。例如,在病房走廊设置膳食宝塔、糖尿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展板、彩虹色健康教育三折页和各类速查转盘(包含吃动平衡盘、食物营养成分速查圆盘、各类营养素作用和推荐食物速查盘等),病房电视里播放着减重健康教育视频。此外,参会代表还了解了武汉同济医院胰岛素皮下泵管理模式和经验,以及通过动态血糖监测联合手指血糖监测为糖尿病患者打造的无痛监测模式。
武汉同济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杨雁教授介绍了同济医院内分泌科的相关成果。她强调,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至关重要,而此次联盟的成立,正是为了整合各方资源,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杨雁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让医生更好地给予患者专业的减重指导,也能让护理人员积极参与随访,确保患者的体重得到有效管理,并密切关注体重反弹情况,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诊疗模式。
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负责人王瑾介绍了联盟成立背景、组织架构和工作进展。该联盟依托内分泌专科标准化建设赋能行动,自去年12月16日正式成立以来,已吸引613家成员单位加入。联盟旨在推动公立医院内分泌专科建立规范的肥胖诊疗流程,提供专业、科学的管理体系。自今年7月26日启动内分泌代谢科体重管理项目以来,已确定8家参访培训基地,未来将开展帮扶医院建立专病门诊、启动队列研究、搭建随访管理平台等。
王瑾还深入分析了一份有关肥胖患者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肥胖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且随着身体质量指数(BMI)增加而加剧。他们在选择体重管理方式时,往往更倾向于社会上的第三方机构,而非医疗机构。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更关注生活方式改变,缺乏个性化的评估与指导。王瑾指出,内分泌代谢科在建立专病门诊时,应突出用药和随访管理的特色,与其他科室形成差异化竞争,同时注重患者心理疏导,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和依从性。
杨雁随后进行了“肥胖的诊断与评估”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肥胖症的诊断标准、分型分期及综合评估方法。她指出,肥胖的诊断不能仅依赖于BMI,还需结合腰围、腰臀比、体脂率等多个指标,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肥胖症的分型复杂多样,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外周性与中心性、代谢正常与异常性肥胖等,不同类型的肥胖在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上均存在差异。杨雁强调,临床医生应早期发现和识别肥胖患者,加强社区体检筛查,通过详细问诊、全面评估,明确肥胖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关注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检测与管理,以实现对肥胖患者的精准治疗。
武汉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余学锋教授介绍了开展内分泌代谢体重管理、肥胖管理项目的背景。许多代谢性疾病均与肥胖相关,如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开展相关研究十分必要。目前,有关工作仍在探索中,需建立标准化流程,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及手术等治疗方式。余学锋介绍,内分泌科室现有150张病房、32名医生、80多名护士,分布在3个院区,建设了不同亚专科。余学锋表示,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的建立及长期随访意义重大,临床工作要与研究同步,促进疾病管理和患者健康。
陶静分享了同济医院肥胖专病门诊的建设经验。她介绍,肥胖专病门诊以肥胖症诊疗指南为指导,整合了营养、运动、心理等多方资源,构建了多学科诊疗(MDT)门诊团队。在流程管理方面,通过与体检中心合作,对BMI超标的患者进行转诊,内分泌科医生评估后启动MDT团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肥胖专病门诊还为患者建立了体重管理档案,设计了不同颜色的标记区分患者BMI分类,方便随访管理。同时,制作了体重管理知识手册和相关工具,如BMI尺、能量换算器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然而在运行过程中,肥胖专病门诊也面临信息化对接不畅、设备监测复杂、患者依从性差以及物价收费等问题,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会议互动环节中,参会专家就肥胖诊疗的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河北省唐山中心医院的专家分享了该院体重管理中心的建设经验,包括微信预约小程序的使用、多学科团队的配备以及检查化验项目的开展等。同时,提出了长期随访、收费管理等方面的困难,希望通过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医院的成功经验。专家们还对陶静展示的BMI尺等工具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这些工具实用且便于患者理解,建议在联盟内推广应用,以提升整体肥胖管理水平。
武汉同济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董坤教授在会议总结中回顾了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的建设历程,强调了开展肥胖诊疗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随着肥胖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内分泌科在肥胖管理领域面临着巨大机遇与挑战。当前肥胖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方法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在药物治疗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肌肉减少、代谢率降低和体重反弹等。因此,内分泌科医生在药物治疗的时机、时长及联合用药等方面需要深入思考,制定更合理的治疗策略。董坤还强调了饮食管理分层分级的重要性,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需求。他希望联盟成员能够借助此次会议,加强临床、科研多学科协作,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共同推动肥胖防治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在本次会议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小英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余学锋教授共同宣布湖北省糖尿病肥胖诊疗联盟成立,并为湖北省多家公立医院颁发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成员单位牌匾。
此次会议为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对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肥胖管理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肥胖诊疗的规范化流程、创新管理模式以及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会议为未来肥胖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有望为广大肥胖患者带来更优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文:王倩
审核:刘志勇 魏李培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元川北糖尿病专科医院共建肥胖管理专科联盟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结合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精神,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与广元川北糖尿病专科医院代谢科建设基层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4月23日,组织云南、贵州、四川部分市、县级医院前往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学习、观摩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主任陈宏热情接待学习成员,认真介绍新观念、新技术,在广东省成功建立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取得良好效果,有必要向西部地区推广,对口帮扶、支持组建西南地区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提升西部地区菌群移植等新技术的运用能力,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5月6日,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陈容平博士率领团队到广元川北糖尿病专科医院,就肥胖糖尿病管理与新技术运用进行讲座与指导,广元市卫健委副主任邓功会、医政药政科科长刘柏元,广元市疾病控制中心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办公室主任唐再勇,广元市民营医院机构协会秘书长欧德贵出席。
邓功会指出,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是西部地区健康事业所急需,希望能柔性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支援广元地区提升能力,川北糖尿病医院抓住机会,积极配合,提供服务,早日落地,为川北区域人民健康提供同质化服务。
陈容平博士介绍,经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病防治专委会常委会讨论决定,在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启动以下防治工作:成立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构建广东省肥胖糖尿病防治“智库”;培育智能化肥胖糖尿病管理中心;组织“健康广东-肥胖糖尿病专家基层行”;实施“糖轻松-广东省糖尿病健康促进行动”项目。
随后,陈容平博士在广元川北糖尿病专科医院六楼会议室分享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发展历程。于2016年成立全国第一个肥胖学会标准建设肥胖门诊,2017年成立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第一个临床专委会,成立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2018年启动菌群移植多中心研究,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合作,到2021年赋能慢病,对接医养。
陈容平博士详细介绍了医学体重管理学,多师照护模式,从医防融合到医防养结合完成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指导了慢病防治、医防融合。所谓医,主要指临床工作,所谓防,主要指公共卫生。长期以来,“医”和“防”是分离的。在医学院校中分属不同专业,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分属不同的机构,但“分”不利于慢病控制,因此,很早就有专业人士呼吁,疾病防治需要医防衔接起来。
如何衔接?从服务技术层面看,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人,要做到防者能治、治者能防,解决防治断裂的问题;从责任分担层面看,要建立医防共同承担健康促进的责任机制,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比如,糖尿病防治,仅仅靠吃药、打胰岛素不能很好地防控疾病,前期要筛查,做到早发现;后期要综合防治,即靠“五驾马车”: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把这些环节都衔接起来,就是“医防融合”。
再比如,高血压防治,仅仅靠降压药物无法阻止疾病蔓延。如果能早期发现,高血压前期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减重、限盐、补充钙和钾盐、减脂、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就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如果已经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不仅要吃药,还要通过改善生活行为进行综合治疗。把这些环节都衔接起来,也是“医防融合”。
慢性病是影响全球健康的最主要死因,成为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如何实施慢性病有效防控管理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作为一名基层疾病预防机构从事慢性病防制的工作人员,深切体会到临床与预防机构和人员亟需深入融合,联合开展慢性病发现、诊疗、干预与管理等,优势互补,共同承担全程全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