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脚肥胖(男士脚比较肥)
- 1、春节连续几天在家打牌,男子脚“胖”了一圈 医院一个月已接诊近30例,久坐不动小心这种病
- 2、年近五旬的他长高两厘米,手脚也变大了……医生要求再查,果然有问题
- 3、英调查显示胖人感染新冠易重症化,约翰逊向肥胖“宣战”
春节连续几天在家打牌,男子脚“胖”了一圈 医院一个月已接诊近30例,久坐不动小心这种病
60多岁的金先生阳康一直乖乖在家中歇着,春节期间连续几天与家人、亲戚在家中打牌,不知不觉中左脚肿胀。
在家人劝说下到了医院,检查发现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医生说,若是血栓脱落致肺栓塞,那就危险了。
一连几天在打牌
结果脚“胖了一圈”
金先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烧4天,转阴后乏力明显,咳嗽延绵难绝。以前,金先生也喜欢与好友到处走动,但此次家人一再叮嘱其在家中好好休息,以利于尽快康复。
在家中时间长了,金先生不免心神不宁,烦躁。家人就想方设法帮其排遣,知道他喜欢打牌,老伴和孩子忙里偷闲尽可能抽时间陪着玩。
春节到了,子女及亲戚都放假了,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连几天与金先生“过瘾”。畅玩两三天后,金先生觉得左脚肿起来还有点痛,到了初四,疼痛愈发难忍,家人得知后,一致认为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
阳康期间久坐少动 、脚肿脚痛……接诊医生想到了一种病,马上开出急诊脚部血管超声检查。超声结果证实,金先生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医生急诊在血栓上方放置了滤网,目前金先生情况稳定。
“血栓的可怕之处在于血栓从脚上会蔓延,会脱落。当脚上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堵塞血管引起回流血液受阻,从而使血液凝结成血栓。当血栓一路蔓延到了管径比较大的髂静脉、下腔静脉的时候,这时候由于血管较大,有部分血流会冲刷血栓造成大的血栓脱落,一旦大块血栓脱落,会引起大面积肺栓塞,致死率非常高。”医生的一番解释,让金先生和家人既庆幸又后怕。
医生分析认为,金先生此次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其打牌久坐不动、喝水少,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有关。
阳后应更重视防治血栓
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介绍,据相关报道,新冠感染会导致全身的炎症活动,容易让动脉斑块趋于不稳定,会导致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增加心梗、脑梗的发生可能性。此外,新冠感染也会显著增加动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感染者在确诊新冠 30 天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5 倍!肺栓塞风险增加 33 倍!与未感染新冠的人相比,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升高持续 3 个月,肺栓塞风险升高持续半年。
蒋劲松主任表示,一个月来已接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病人近30例。具体分析,感染者在家活动较少,没补足水分,导致的血流滞缓;体内炎症因子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如D二聚体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等异常表现;炎症介子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可能就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基础疾病,血液本身就是高凝状态。
蒋劲松主任提醒:
第一,阳康者(包括未阳者)多喝水,尤其在空调制造的温暖干燥环境中,保持每天1.5升以上的饮水;
第二,适当活动,避开清晨晚上低温可进行散步等,特别要多活动脚踝,若打牌搓麻将2小时左右,就应该站起来走动走动;
最后,一旦出现了胸痛、咯血、呼吸困难、脚肿等一系列症状,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救治。
来源:橙柿互动记者 林琳
年近五旬的他长高两厘米,手脚也变大了……医生要求再查,果然有问题
年近50岁居然还能长高?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能多得的大好事儿。就在最近,这件事儿实实在在发生在了今年47岁的何先生身上,“不仅长高了,身体还发生了一些其他的变化。”
年近50的他不仅长个了,手脚也变大了
家住江津区的何先生以经营建材为生,这个月初,他到主城的一家体检中心做了自己每年都要做的体检。体检结果显示,何先生居然在47岁的年纪,比一年前来体检时身高长了2厘米。
“当时还多高兴的,老了老了居然长个儿了!”何先生回忆,过去一年,自己的身体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脚也变长变大一些了,以前一直都穿40码的鞋,后来要穿41码了。今年春节前夕,我再次买鞋的时候,同样品牌的皮鞋得穿41码半了。”而且,何先生的手也比以前大了些。
对此,其家人觉得有些奇怪,但何先生却不以为意,“也没有其他难受的感觉,能有什么问题。”
对于何先生身体的变化,体检中心的医生却有了警惕,“这些变化是违反常规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检查发现,何先生的颅内有阴影。
随后,何先生前往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深入检查,最终确诊为脑垂体瘤。而他那些不可思议的变化,都是因为脑垂体瘤引起的。
除了长高,这些变化也要警惕垂体瘤
“人到中年还长个的人,需要特别警惕脑垂体瘤的存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娄四龙介绍,人的垂体处于颅骨深处,垂体富含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是人体很多激素的分泌场所,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也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垂体发生病变后,就会让人体出现很多奇特的症状,例如突然肥胖、体格变得高大、四肢变长等。
不同类型垂体瘤症状不同,生长激素型的垂体瘤,就主要表现为巨人症、面容改变、手足粗大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患者穿鞋子尺码增加。而ACTH型垂体瘤则主要表现为肥胖、满月脸、多毛、身上紫红色的皮纹等症状。无激素型腺瘤则可能引起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头痛等症状。
除了各自的症状,垂体瘤共同表现还有喜欢喝水、多尿、头晕、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缺损(两边看不清)等共同症状。娄四龙提醒,如果患者发现自身出现上述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泌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激素等内分泌检测,以及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患上垂体瘤。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英调查显示胖人感染新冠易重症化,约翰逊向肥胖“宣战”
(观察者网讯)英国近期多项调查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中,肥胖的人重症化的风险较高。
当地时间5月15日,英国《泰晤士报》、《每日邮报》等多家媒体均报道,约翰逊认为,肥胖体质是导致自己在感染新冠病毒后,陷入危险状态的一个原因。作为应对新冠疫情的一部分,目前,他正考虑采取“更多干预措施”来解决肥胖问题。
约翰逊告诉顾问,这种经历使他决心领导公共卫生事业。对此,《每日邮报》用“一触即发的战斗”予以形容。
报道截图
报道称,近日,一些高校研究显示,肥胖会使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治疗的风险加倍。
4月底,利物浦大学以在英国感染新冠的约1.7万名住院患者为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称,其中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30、被认为肥胖程度严重的人,死亡风险比BMI在30以下的人高3成多。
《每日电讯报》援引利物浦大学卡勒姆·森普尔(Calum Semple)教授的话称,BMI超过30的人“在新冠肺炎中表现特别糟糕,他们很有可能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以及死亡”。
伦敦帝国理工大学也发布了对同一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男性或肥胖会降低在新冠肺炎中存活的机会。牛津大学等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了相同倾向。
《泰晤士报》称,曾于4月住院的约翰逊当时体重为17.5英石,约合110多公斤,考虑到他的身高,BMI指数高达36。
本月7日,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43万份NHS电子健康记录分析发现,肥胖导致新冠肺炎患者住院风险增加一倍。
上述研究人员还称,如果再考虑到与肥胖有关的其他健康问题,例如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那么患病风险就更高了。
此外,调查机构——英国重症监护国家审计和研究中心(ICNARC)也报告称,接受集中治疗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有7成以上为肥胖体质。
据介绍,英国是世界上肥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有三分之一的英国成年人在临床上肥胖,即BMI超过30。
出于上述原因,英国政府考虑促进人们骑自行车上班、上学,并提出增设自行车道、对维修旧自行车提供补贴的建议。
《每日电讯报》指出,此前,约翰逊一直对“国家保姆”政策持反对态度,并对糖税持怀疑态度。他曾承诺将对糖税和其他“罪恶税”进行审查。
这让他与卫生部长马特·汉考克产生了分歧。汉考克坚信,2018年4月开始征收的糖税是一场“彻底的胜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