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肚子肥胖(肚子肥胖吃什么药最有效)
肚子大不一定是胖,有可能是腹水,腹水如何确诊?如何治疗好?
小胡,今年30岁,父亲因为肝硬化去世,自己也有乙肝,但是因为没有任何症状,乙肝小三阳对自己的生活没有造成影响,所以也没有定期复查。小胡迫于生活的压力经常饮酒,小胡以为自己有了啤酒肚。也没在意,可是最近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小胡就慌了,到医院就诊后,医生告知是肝腹水。
肝腹水是指肝硬化病人所出现的一种合并症,指腹腔里有积液,叫肝腹水。正常来讲,腹腔里是不应该有腹水的,腹水大多发生于病理状态,各种原因都可以出现腹水,包括肝脏、心脏、肾脏等其他疾病都可能导致腹水,只是由肝硬化导致的腹水叫肝腹水,通常来讲是因为肝硬化出现白蛋白水平下降,门脉压力比较高,会致使腹腔积液的发生,出现腹水。
肝腹水如何诊断?1、临床症状:
肝腹水一般比较隐秘,前期一般表现为腹胀,腹围增大,常常还伴随着消化道症状,如厌油、恶心、食欲不振、乏力、肝区疼痛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出血、下肢浮肿等症状。
2、检查:
检查也是可以诊断肝腹水的,如叩诊,可以听声音,是鼓音还是浊音,可以看里边的内容物,不同的情况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一般来说腹腔是鼓音,如果有腹水时,它会产生一定的浊音,平常的腹部两侧也会有浊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移动病人的体位,观察它这个浊音会发生变化,这叫移动性浊音,如果病人有这个移动性浊音,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有腹水,但是这个方法适用于腹水量1000ml以上的病人,才可以叩出来;100ml以上的腹水可以通过B超检查。
肝腹水如何治疗?1、病因治疗:
首先我们要确定肝腹水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不管是乙肝或者丙肝,或者脂肪肝、酒精肝等,经过抗病毒治疗,就可以缓解肝硬化的进程,就能够减少腹水的发生率。
2、对症治疗:
第一种是服用利尿剂,同时要补充流失的白蛋白,这种方法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但是副作用比较大,一旦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可能还会引起电解质的紊乱,出现抽搐、恶心、下肢酸软、头晕的症状。同时利尿排出的尿量是一定的,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比较常用的就是呋塞米和螺内酯。
第二是输注白蛋白,可以给病人输入白蛋白,如氨基酸、水解蛋白这些制剂,它有助于蛋白的合成,还不会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提高病人的血浆蛋白浓度之后,腹水量可能会减少;
第三腹腔穿刺,经穿刺将病人的腹水放出来,该法适合于腹水比较多时,即病人感觉到腹胀,而且又比较难受的情况下,放一部分腹水出来之后,病人症状可能得到相应缓解,但是放腹水不是根本性治疗手段,只是暂时性治疗措施;
肝病医生宋现祯提示:
肝腹水除了积极治疗外,饮食调理是十分重要的,患者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多的食物,尤其是要补充蛋白质,每天要保持足够的热量,以补充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体重不重,肚子却“独大”?这是腹型肥胖!想减掉需要注意什么?
这天小蕙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叹了口气:“2020年上半年,我身高163cm,体重50公斤,下半年我的体重保持在54公斤,胳膊腿没胖,但是腰看着就是比以前粗了好多呢?连曲线都没有了!”如果只看数字,这样的身高体重还算是瘦子一枚,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凡尔赛文学”,其实这是「腹型肥胖」的症状!
确实身边有很多人看上去明明四肢不胖、体重也不算太重,然而肚子独大,原因是什么呢?
腹型肥胖又称内脏型肥胖或中心性肥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腰围每增加1寸,得癌症的风险就比以前更高。
1.不吃早餐:早餐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平衡血糖浓度,并且为早餐到午餐这段时间提供身体必须的能量。应确保早餐是含有高蛋白和高纤维的食物;
2.吃零食:零食、甜品由于它们的脂肪含量高,多食就是导致肥胖现象,薯片等膨化食品含淀粉多,糖果、甜饮料含糖多,产生的能量消耗不了,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3.久坐不动:特别是现在的上班族,整天对着电脑不动,不运动就会导致肥胖。
4.内脏肥胖:腹部肥胖不仅仅是 皮下脂肪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内脏脂肪。内脏脂肪隐藏得深,有的体型偏瘦的人也会内脏脂肪多,所以内脏脂肪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那么,不想「腹型肥胖」日常生活该怎么做?小蕙默默走过:原来我只是有腹型肥胖的倾向,毕竟我的腰围才70厘米。
- 改善饮食:像香肠、蛋糕、饼干之类的高脂肪高热量加工食品,把它们从饮食中去除,是保持健康重要的途径。可以将加工食品换成新鲜水果,减少糖分的摄入。至于正餐,可以将米饭换成糙米、黑米或者谷物,不仅能够为身体提供抗氧化物,还能延长饱腹感,减少热量摄入。
-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于腹型肥胖的人群而言,全身性的长时间有氧运动不足以精准地减去腹部的脂肪。因此,与其在跑步机上慢跑半小时,不如进行20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许多健身软件上面都有详细的教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度训练。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缓解压力,可以减少脂肪的堆积。培养一个能使自己消耗热量的爱好,既能减肥,又能使心情愉悦。一定要吃早餐,很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群腹部肥胖率比每天吃早餐的人群更高。
参考文献:
[1]田成功.内脏型肥胖[J].医师进修杂志,2004,27(15):6-9. DOI:10.3760/cma.j.issn.1673-4904.2004.15.003.
[2]CHANDc,WAll SGF BARR PHdzwcifewaist to hipIatioal ' d body rmi nd Hpredi ct ws 0f di e in Men[ J] Q ( 6) :441-447.
什么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会有哪些危害?
肥胖是全球范围的健康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肥胖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大家也都知道,肥胖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就属于肥胖。但其实,即便体重不超标,也有可能是肥胖。家庭医生在线编辑提醒,大家需要警惕腹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腰围超标,它可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不得不防。
什么叫做腹型肥胖?
肥胖有两个测算标准,首先就是大家都知道的BMI,也就是体重指数。计算方法是用体重(单位公斤)除以身高(单位米)的平方,国际上认为BMI超过25属于超重,超过30则为肥胖,对中国人而言,理想BMI应在20-22之间。
至于腹型肥胖,主要测量数据就是腰围。我国成年男性的腰围应在90厘米以内,女性腰围则不宜超过80厘米,否则即便体重不超标,也可认为是腹型肥胖。还可以计算腰臀比,男性数值大于0.9,女性数值大于0.85,也属于是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腹型肥胖患者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走在大街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个顶着大肚子的人,除了少量的孕妇以外,其实大多都是腹型肥胖的患者,或者说潜在患者。
大家都知道,肥胖是一种疾病,可带来一些列的相关并发症,严重甚至可以致死,与普通肥胖相比,腹型肥胖患者由于腹腔内脂肪含量更多,因此其危害性也会更高。
首先,腹型肥胖可以诱发脂肪肝,腹型肥胖患者会出现内脏脂肪超标的现象,这些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以肝脏为代表的器官带来损害,从而引发脂肪肝。
其次,腹型肥胖患者也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这是由内脏脂肪太多导致的新陈代谢紊乱以及脂肪肝所导致的。
此外,腹部脂肪过多还可能会压迫到肺部,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和困难的现象,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进而出现全身乏力、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高血压。
为什么现在腹型肥胖的人越来越多?总的来说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等都有关系,就目前而言,不良饮食习惯以及久坐不动都是导致腹型肥胖的原因之一,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平常一定要少吃多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要防止腰围不觉一天天增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