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女儿奶奶带肥胖(奶奶胖是什么意思)

儿科医生鲍秀兰 0
文章目录:

一个妈妈带的,一个爷爷带的,孩子间的差距引网友热议:很优秀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现在有很多年轻的夫妻都跟随大流生了自己的二胎小宝宝,但由于工作忙碌,导致很多夫妻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小宝宝而将小宝宝送去爷爷奶奶身边,拜托爷爷奶奶去照顾。

至此引出了老人照顾孩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比如说最近微博上一位宝妈发表的这样一组动图,就完美地呈现出了妈妈带的孩子与爷爷带的孩子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一张图展现了是一位妈妈带的孩子的样子,这位孩子与妈妈同时在沙发上躺着,小男孩是靠在沙发上的,妈妈是躺着一旁的,这时候妈妈可能就是想试试孩子对于自己动作的一个反应,于是将自己的脚丫子放在孩子的怀里,之后孩子一下子都没犹豫就将妈妈的脚丫子塞进了自己的衣服了,真是非常暖心了!

第二幅图是完美描述了一位爷爷带出来的孩子,这位小男孩正坐在地上玩着游戏,玩着玩着就端起旁边的茶杯,和爷爷喝茶一样吸溜一声喝了一口之后又放下,这浓浓的老干部风真的是非常的形象了……

看看其他网友都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打小就搞笑:图二没有几年的功底可不行~浓浓的爷爷的味道袭来。

@牵手成功one:哈哈哈图二这孩子,这气质,老干部。

@马莱的薇博:图二仿佛听到了老干部喝茶的声音~一个暖心一个老干部,可谓是很形象了!

那么老人们带孩子都会对孩子产生哪些不太好的影响呢?

1、怕孩子磕着碰着,所以总喜欢抱在怀里

老人带孩子都比较过于的溺爱孩子,可能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在他们做父母的时候对自己的孩子太严厉,所以想把他们对自己孩子缺少的父爱母爱都不常在孙儿身上,也可能是因为老人们上了年纪更加喜欢孩子吧。

他们常常会把孩子抱在怀里,怕孩子自己走路时发生磕磕碰碰,总觉得孩子不在他们身边孩子就会不安全,这种行为和心理严重的影响到孩子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活动能力。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总是帮助孩子来完成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当孩子长大后他们就丧失了交流、动手、独立的能力。

2、怕孩子吃不饱,所以追着喂饭

一般由爷爷奶奶带的孩子都会有点肥胖,这是因为爷爷奶奶们总觉得孩子没有吃饱,所以把好吃的都留给孩子,追着孩子给孩子喂饭。老人们都喜欢胖一点的孩子,在他们看来瘦瘦的孩子是不健康的,胖是一种福气。

所以很多老人家都喜欢追着孩子喂饭,总担心孩子会不会饿,没完没了的塞孩子吃,把孩子喂得胖胖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首先,孩子不吃饭时不要去强迫孩子吃饭,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一种痛苦,再有,孩子太胖会让孩子性早熟,对身体反而不利。

3、怕孩子哭,所以无原则满足孩子

孩子一哭,爷爷奶奶就会想方设法的去哄孩子,什么事情都顺着孩子的意思,这样过度的溺爱还让孩子长大后变得骄横,不讲道理。

这样的教育方法是不对的,一味的顺从和溺爱会让孩子丧失自己的独立能力,他们就会对爷爷奶奶产生依赖,大事小事都不会自己去做,因为孩子知道只要自己一哭一闹什么事情都有人来帮他们完成,他们遇到问题都会变得不愿坚持,不愿等待,甚至会把责任归结于别人,一味抱怨。

4、怕年轻人累着,所以白天晚上都把孩子揽在身边

还有一个老人带孩子所存在的问题其实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们,总是害怕孩子的爸爸妈妈在白天的时候上班劳累,于是就想着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让孩子待在自己的身边,这样也不会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增添麻烦。

但其实这个做法是不正确的,这样做会夺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使孩子对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渐渐淡漠,从而会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变得疏远等。

5、怕孩子不如别的孩子发育快,拔苗助长

老人带孩子最后一个存在的问题其实也就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们,总是害怕孩子不如别的孩子长得快发育得快,就想着给孩子多吃钙片,给孩子买很多器械让孩子在家里锻炼,但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成长的路径与过程,有些孩子发育早,有些孩子发育晚,这对大多数孩子来连都是正常的现象,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哦!千万不能揠苗助长。

以上就是关于老人带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了,看到这里的父母们,如果工作真的十分的忙碌,那可一定要告诉家里的老人,要尽量的去避免这些问题呀!

这一定是奶奶带大的娃,走路都跟奶奶一样,网友:小孩子都会模仿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现在有很多年轻的夫妻都跟随大流生了自己的二胎小宝宝,但由于工作忙碌,导致很多夫妻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小宝宝而将小宝宝送去爷爷奶奶身边,拜托爷爷奶奶去照顾。

至此引出了老人照顾孩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比如说最近微博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幅图片。

图片的内容就是一位奶奶带着孩子,奶奶在前面弯着腰一摇一摆的走着,孩子在后边跟着奶奶学着奶奶的样子弯着腰一摇一摆的走,这究竟是不是一种好的现象呢?对于孩子来讲有什么危害?其实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讲,他们正是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对于外界的一些事物都存在着好奇的心理,当然经常带着他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也就会形成什么样子的习惯。

那么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呢?

1、怕孩子磕着碰着,所以总喜欢抱在怀里

老人带孩子都比较过于的溺爱孩子,可能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在他们做父母的时候对自己的孩子太严厉,所以想把他们对自己孩子缺少的父爱母爱都不常在孙儿身上,也可能是因为老人们上了年纪更加喜欢孩子吧。

他们常常会把孩子抱在怀里,怕孩子自己走路时发生磕磕碰碰,总觉得孩子不在他们身边孩子就会不安全,这种行为和心理严重的影响到孩子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活动能力。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总是帮助孩子来完成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当孩子长大后他们就丧失了交流、动手、独立的能力。

2、怕孩子吃不饱,所以追着喂饭

一般由爷爷奶奶带的孩子都会有点肥胖,这是因为爷爷奶奶们总觉得孩子没有吃饱,所以把好吃的都留给孩子,追着孩子给孩子喂饭。老人们都喜欢胖一点的孩子,在他们看来瘦瘦的孩子是不健康的,胖是一种福气。

所以很多老人家都喜欢追着孩子喂饭,总担心孩子会不会饿,没完没了的塞孩子吃,把孩子喂得胖胖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首先,孩子不吃饭时不要去强迫孩子吃饭,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一种痛苦,再有,孩子太胖会让孩子性早熟,对身体反而不利。

3、怕孩子哭,所以无原则满足孩子

孩子一哭,爷爷奶奶就会想方设法的去哄孩子,什么事情都顺着孩子的意思,这样过度的溺爱还让孩子长大后变得骄横,不讲道理。

这样的教育方法是不对的,一味的顺从和溺爱会让孩子丧失自己的独立能力,他们就会对爷爷奶奶产生依赖,大事小事都不会自己去做,因为孩子知道只要自己一哭一闹什么事情都有人来帮他们完成,他们遇到问题都会变得不愿坚持,不愿等待,甚至会把责任归结于别人,一味抱怨。

4、怕年轻人累着,所以白天晚上都把孩子揽在身边

还有一个老人带孩子所存在的问题其实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们,总是害怕孩子的爸爸妈妈在白天的时候上班劳累,于是就想着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让孩子待在自己的身边,这样也不会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增添麻烦。

但其实这个做法是不正确的,这样做会夺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使孩子对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渐渐淡漠,从而会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变得疏远等。

5、怕孩子不如别的孩子发育快,拔苗助长

老人带孩子最后一个存在的问题其实也就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们,总是害怕孩子不如别的孩子长得快发育的快,就想着给孩子多吃钙片,给孩子买很多器械让孩子在家里锻炼,但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成长的路径与过程,有些孩子发育早,有些孩子发育晚,这对大多数孩子来连都是正常的现象,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哦!千万不能揠苗助长。

以上就是关于老人带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了,看到这里的父母们,如果工作真的十分的忙碌,那可一定要告诉家里的老人,要尽量的去避免这些问题呀!#0-6岁孩子育儿经##清风计划#

有一种饿叫你奶奶觉得你饿,祖父母带大的孩子更易发胖吗?

在中国有一半家庭是由祖父母协助带孩子,这意味着什么呢?


跨代家庭(cross-generation households,即我们说的“三代同堂”在我们周围已经很常见,而由祖父母代为照顾孙子孙女的现象在中国也很常见。一项针对中国本土的最新研究指出,祖父母带孩子更容易导致儿童肥胖:在被调查的500个孩子中,将近一半(45.9%)由祖父祖母照顾生活起居,而这些孩子肥胖的风险是仅由父母照顾的孩子的2倍,且这些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的儿童,相比于跟着爸爸妈妈的儿童,更少做家务,也会进食更多不健康食品。

【有一种饿叫你奶奶觉得你饿】

这项研究采访了很多儿童的父母,他们发现,其实父母通常在孩子教育和健康方面都有充分的准备,具备较为全面的儿童营养及教育知识。然而即使如此,孩子的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很难进行。这也是三代同堂的情况下,很多家庭矛盾的来源之一:祖父母的教育方式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统一。

一位妈妈说:“我让儿子注意饮食,可他说‘姥姥说我这是壮!就你不让我吃’。”

访谈记录显示,祖父母在观念上一些认知错误让他们更加偏爱胖孩子,或者倾向把自家孩子喂得更“壮”,觉得“所有吃下去的都用来长身体了”。对于祖父母辈经历过饥荒、低体重、营养不良以及食物和资源短缺的家庭来说,这种现象就更明显了。如果祖父母辈是孩子的主要照顾人和直接教育者,那他们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所以,在将孩子托付给祖父母之前,请先引导和纠正他们一些可能出现的想法:

  • 吃得又多又香又快的孩子更健康;

  • 肥胖意味着富裕、有钱;

  • 圆圆的脸蛋、胖嘟嘟的孩子意味着身体更健康、得到了更好的照顾;

  • 肥胖只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 能量越高的食物越有营养;

  • 孩子小手太嫩,不该做家务;

  • 宁愿吃撑也不能浪费;

【有待优化的奖励制度】

一位老师说:“我们教育孩子少吃零食,可爷爷奶奶总是用零食作为奖励。”

很多家长用“不健康的零食”如巧克力、蛋糕、雪糕、糖果等作为给孩子的奖励,加强了孩子对不健康零食的积极反射。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表现好就能吃糖”。这种反射的加强会影响孩子对健康食物的选择:如果他们面前有一份胡萝卜,一份蛋糕,即使爱吃胡萝卜的小朋友也有可能会选择蛋糕,因为那代表一种积极的“奖励”。

不知道你小时候是否也有类似的体会。图片来源:chinaso.com

【“金疙瘩”也要做家务】

对于中国来说,自1979年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间接原因之一。祖父母一辈往往经历过众多兄弟姐妹,或者本身生育过不止一个子女。曾经非常热闹的大家庭如今家里只有一个孙子或孙女,这种家庭人口数量的缩减也会导致他们对孙辈过分重视。

一位爸爸说:“我小时候,兄弟姐妹抢着吃饭,因为人多饭不够;但现在是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祖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往往表现为不让孩子参与家务。访谈中有父母表示,有些孩子连叠被子都不会做。即使会做,爷爷奶奶也会认为“我家孙儿的小手那么嫩,怎么能让他们做家务呢”,然后抢在孩子之前帮他们完成。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参与家务的积极性,也让他们逐渐认为,做家务应该是长辈和父母的任务,或者是应该被奖励的。在这种影响下,如果孩子做了家务而没有奖励,他们又会觉得失望,而对家务产生抵触。

这也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埋下了炸弹。有研究显示,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更有家庭责任感,遇到困难不易慌张而去想办法解决。在他们长大之后,也能更好地维持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上一代家庭里,兄弟姐妹往往在很小的年纪就承担起一部分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摆餐具,甚至是买菜做饭、修理物品等。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家务,也会认为这是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不会寻求额外的物质奖励。

总的来说,在子女教育上,祖父母和父母辈之间或许会存在一些矛盾。与其遇到问题会选择互相责怪,不如让同样爱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健康现况以及正确、科学的育儿方法,告诉老人家肥胖不但会影响孩子童年时期的正常身心发育,还可能会给他们成年后的健康埋下了“地雷”,比如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尿病风险以及某些癌症的风险。只有家人之间做到及时沟通,目的统一,才能让儿童教育业事半功倍。

本文转载自果壳网科学人;图片摘自www.independent.ie;www.kidspot.com.au;www.todayonline.com

加入【果壳童学馆科学亲子课堂】微信群方法:

添加果酱君微信:kidgk42,注明亲子课家长,TA会邀请您入群。

做科学爸妈, 每一个为什么都有最靠谱的回答。

壳二代,我们来了~

欢迎关注【果壳童学馆】微信号:guokr_k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