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肥胖体测(bmi肥胖体测多少分)
健身房体测表,想说爱你不容易
你们……经历过绝望吗?
满怀憧憬地走进健身房,办了卡,幻想自己即将脱胎换骨,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万万没想到,你的热情即将会被“一张写满各种身体数据的体测表”浇灭——就是这样的体测表。
健身房里的私教会“本着对会员负责的态度”对你说:“身体评估显示,你的基础代谢低、苹果型身材、体脂肪太高、BMI指数不合格、肥胖、这样的腰臀比就说明你没有腰!”
然而此时的你一脸懵逼又满心无奈,因为……你根本听不懂,你根本不知道教练在讲什么。在这些陌生的名词面前,你就像个文盲,只能在不断点头中承认自己的缺点,然后在不甘心中要么莫名其妙地买私教课,要么无语地生闷气。
Keep君想到这里,居然为大家流下了两行热泪……看来,今天有必要教教大家,如何去看健身房的体测表。
体测表上唯一准确的数据:体重、BMI指数
这张表上唯一准确的(你看的没错,就是唯一准确的),只有两个指标:一是体重,二是BMI(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指数。是不是很讽刺?因为BMI指数,实际上又叫做体重指数,是体重和身高平方的比率,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kg/m²。仅仅是由于它的基础是准确的,所以有一定说明意义。
那么,BMI能说明什么呢?
BMI指数包括了身高和体重两个数据,它比单纯的体重更能表现出体型是否正常,一般来说,BMI指数的正常范围在 18.5-22.9 之间,但不能简单理解为低于这个区间就偏瘦,高于这个区间就是偏胖。有两个特殊的群体是不能用此衡量的,那就是孕妇和肌肉男。
所以,我们只要了解一下正常区间即可,不用为此太过挂怀。但是,美国一项研究称,如果妻子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小于丈夫,夫妻俩都会觉得比较快乐,至少短期、中期是如此。所以,各位看着办吧。
只测一次无意义:骨骼肌、体脂肪&其百分比
是不是类似于表中所写,骨骼肌、体脂肪、体脂肪百分比的数据一出来,很多女生就要着急买私教课了?
Keep君冷笑一回头:讲真,胖瘦这么直观的事,真的需要仪器来告诉你吗?非得别人告诉你,你的体脂高、肌肉少,你才愿意乖乖地去锻炼吗?
严肃脸:这些数据正确的开启方式是进行一个纵向对比。比如,你今天做了第一次体测,你需要计划性训练健身几个月以后,进行第二次测试。以便在两次数据的对比中看到自己的变化,去判断最近是不是吃多了练少了等等。
根本没有卵用:基础代谢
先普及一下基础代谢的概念:基础代谢是人体用于维持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能量代谢。如果此数据没有在基础状态下进行测量,那么我们是拒绝的。所谓基础状态就是指人体在20~25℃室温下,空腹、平卧、清醒、安静的状态时的代谢状态。
普通人去健身房的状态,大多和基础状态无关。因为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太多了:吃撑了、情绪变化、跑了几步等等都会影响数据的表现。它有一定的说明意义,然而认真你就输了。更有甚者认为所谓的基础代谢低就是易瘦体质,Keep君也只能呵呵了。
如何自测最有效?
对于很多不去健身房的伙伴,如果想时刻测量自己的状态,一定要把体重和三围(尤其是腰围)一起测,因为单纯的体重波动无法显示出你的体型变化。
举个例子:如果体重涨了腰围反而小了,这基本上说明长的是肌肉;如果体重没变,腰围却变大了,这有可能说明的是你最近肌肉量下降而且肉松了。用这个方法,不仅能判断胖瘦,更能判断体型的变化,比那些玄乎的体测数据简单经济准确多了。
如何请私教?
相信所有走入健身房的小伙伴,都会带着一颗渴望健康的心;在一张体侧表之后,也会满心期待地买入私教课。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上了几节课以后,很多人就开始抱怨当初太冲动太轻信。
Keep君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体测表上这些内容,都是特别常见的指标,不能说明任何健康状况,也不具备任何医学意义。当我们考虑请教练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一定是教练的技能水平、动作水平、教学能力和责任心。在第一节赠送的私教课上,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体测上,要看的是私教的教学水平,让他带着你来训练。
当然,Keep也在努力地成为一个合格的移动私教,用最专业的动作、最完美的计划、最好的陪伴,帮助大家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为 Keep 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关于Keep:
互联网健身App「 Keep-移动健身教练」,为你量身打造最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
微信公众号:gotokeep 分享最实用的健身知识、最有趣的生活指南。
四、六、八年级体测陆续开考!评分标准\u0026备考要点看这里
近期,北京各区四、六、八年级体质健康测试统测正在陆续进行中。体质健康测试统测评分标准是怎样的?在统测过程中,有哪些常见问题?一起来看↓↓
体质健康测试统测内容
体质健康测试统测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为四、六、八年级第一学期,每次考核分值10分,共30分。体育与健康知识分值10分,考核时间为八年级第二学期。
四年级测试项目
① 体重指数(BMI)
② 肺活量
③ 50米跑
④ 坐位体前屈
⑤ 1分钟跳绳
⑥ 1分钟仰卧起坐
六年级测试项目
① 体重指数(BMI)
② 肺活量
③ 50米跑
④ 坐位体前屈
⑤ 1分钟跳绳
⑥ 1分钟仰卧起坐
⑦ 50米×8往返跑
八年级测试项目
① 体重指数(BMI)
② 肺活量
③ 50米跑
④ 坐位体前屈
⑤ 立定跳远
⑥ 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⑦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体质健康测试统测赋分标准
按照良好及以上、及格、不及格三类六档分值进行赋分:
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2014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将学生按照年级划分为不同组别,从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评分标准的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
四年级、六年级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八年级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BMI)单项
评分表(单位:千克/米²)
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
身高和体重与平时测试不一致
身体站稳,两臂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抬头挺胸,目前前方,身体不晃动。
温馨提示
1.健康饮食:选择平衡的饮食,包括多种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健康蛋白质(如鱼、禽肉、豆类和坚果)以及适量的健康脂肪。
2.控制食量:控制饮食摄入量,适量摄取热量。
3.规律进餐: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避免长时间饥饿或暴饮暴食。
4.适度运动:每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快步走、游泳、慢跑或举重等,有助于消耗卡路里并增强肌肉力量。
5.控制摄取糖分和脂肪:限制高糖分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6.睡眠充足: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节体重和代谢。
肺活量
肺活量单项评分表(单位:毫升)
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
肺活量测试结果不理想,
在测试过程中出现“漏气”现象
嘴巴紧贴吹嘴,最大深吸气后,做最大深呼气,呼气的过程要深、长,不间断。提高心肺耐力,如长距离跑、长距离游泳等。
温馨提示
1.肺活量测试前不要频繁地进行模拟练习,容易造成呼吸肌的疲劳,进而使得肺活量测试不准;
2.肺活量测试时正对肺活量计,眼睛向前平视,头稍微后仰,不可弯腰低头也不要过于后仰;
3.吸气时要深而慢,采用闻花式的口鼻并用的吸气方式,做到气沉丹田;
4.吸气结束后屏住呼吸,将吹嘴对正嘴部,双手握紧柄把,适当用力抵住嘴,防止漏气,直至吹气结束;
5. 吹气时要匀速将气体吹出,不可过快或过慢,随着气体的呼出,身体向前倾,直至成收腹弯腰状态,不可二次换气;
6.多次测试时要注意合理的时间间隔,至少间隔30秒以上。
50米跑
50米跑单项评分表(单位:秒)
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
①起跑反应总是慢
提高反应,进行快速反应的练习,如坐姿快速起跑、背向起跑、各种变换口令的练习等。
②跑步时容易左右摆臂,无法起到
平衡身体、增加助力的作用
多做前后摆臂练习,强化摆臂技术。做双臂上举、后振及前后绕环练习,以此提高肩关节的柔韧性。做发展上肢力量的练习,如俯卧撑等。
③步频慢影响速度
步频练习:如听节奏的原地碎步练习、10秒快速高抬腿等;跟随跑练习:跟在步频较快的同学后面,反复体会;跟随音乐节奏练习:找一首自己喜欢听的快节奏音乐,跟着音乐的节奏跑步。
④跑步时身体后仰
这是上腹肌力量不够的表现。加强腹肌的力量,如进行卷腹、仰卧举腿等练习。跑步时经常提醒自己上体要稍微前倾。
温馨提示
1.放松心态,全力以赴;
2.听清启动口令反应迅速;
3.跑动中全身协调用力;
4.要冲过终点不能止步在终点线附近;
5.跑过终点后逐渐降低跑速。
坐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单项
评分表(单位:厘米)
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
①从腰部弯曲进入前屈,
而不是屈髋关节进入前屈
分腿站立前屈,卷一个较紧的薄毛毯卷放在前侧腹股沟上,屈膝用腹部和大腿面将毛毯卷夹紧,再缓慢伸直膝盖。
②脊柱的主弯曲过大,
后背部凸起
仰卧,后背靠在有支撑力的抱枕上;或者仰卧时用一块瑜伽砖支撑肩胛骨的区域,另外一块砖支撑在枕骨上,帮助减小胸曲的弧度,避免后背部过度凸起。
③前屈时双腿伸不直,
伸直后腘绳肌过度紧张
进行腘绳肌拉伸练习。
温馨提示
1.准备测试前做好准备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2.每次测试前,都要将游标推到导轨近端位置;
3.测试中注意听清提示音后再做测试动作;
4.挺直背部收腹拉伸,两腿伸直,膝关节不可弯曲;
5.双臂伸直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手指紧贴挡板稳推游标,中途不可停顿;
6.五指并拢切勿下压上翘手指,不能出现单手前推游标的情况。
1分钟跳绳
一分钟跳绳单项评分表(单位:次)
一分钟跳绳加分评分表(单位:次)
注:一分钟跳绳为高优指标,学生成绩超过单项评分100分后,以超过的次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
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
①出现“握拳式”握绳
握绳时,整个手掌握成实拳,无法通过大拇指和食指将手腕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大大降低了摇绳的节奏、力量和灵活性。应尽可能让手放松,更省力地握住手柄,以便于手腕发力摇绳。
②出现“一指禅式”握绳
握绳时用中指勾住手柄,大拇指压住手柄,食指、无名指和小指辅握手柄,这样握绳会降低摇绳的稳定性,影响测试者的发挥。要牢记小口诀“食指勾、拇指压、掌心向下”,快速抓住正确动作的要领。
③落地太重影响第二次起跳的速度
落地太重学生跳过绳子后膝关节和踝关节缓冲不够导致落地太重,影响第二次起跳的速度,长期跳下去会对膝盖造成损伤。每次落地有意识地前脚掌点地,让身体重心保持前倾状态。起跳时始终保持腰腹发力,不能光靠小腿的力量。
温馨提示
1.测试前一定将绳子长度调整适宜。
2.测试前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膝、踝关节,可以手握矿泉水瓶,模仿跳绳的动作热身;
3.测试时,前30秒速度快,而后30秒会出现体力下降,摇绳幅度加大,起跳高度要适当调整,从而减少失误;
4.运动服贴身,运动鞋轻便,女孩子发辫过长,跳绳时应将长辫盘起来为宜;
5.平时多练习,测试时不紧张。测试时,心态稳定,出现一两次失误不慌张,稳定节奏,继续测试,相信一定会跳得越来越好。
1分钟仰卧起坐
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
单项评分表(单位:次)
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
单项评分表(单位:次)
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
加分评分表(单位:次)
注:一分钟仰卧起坐为高优指标,学生成绩超过单项评分100分后,以超过的次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
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
①仰卧起坐出现“颠臀”现象
仰卧起坐中,臀部起伏离开垫子,俗称为“颠臀”。通过直腿收腹、卷腹练习等提高核心力量。进行负重仰卧起坐辅助练习,由慢到快、由少至多,一点点从头开始体验正确的用力过程,同时提高仰卧起坐的运动能力,改正颠臀的问题。
②如何提升完成速度?
培养动作节奏和呼吸节奏。动作节奏是指完成动作的频率和节奏,呼吸节奏是指配合动作完成的呼吸频率和节奏。进行悬垂举腿练习、原地两头起练习、原地抬腿练习,提高腹肌的力量和完成动作的频率。在规定的短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个数,逐步提高,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增加个数。
③仰卧起坐过程中,
头手不能触垫
在垫子上放白纸或者不同于垫子材质的毛巾,体会头、手触及垫子的感觉,同时抬头顶下颚,纠正头颈紧张形成的弯曲。
温馨提示
1.服装宽松舒适,避免影响动作;
2.明确动作方法,完成标准动作;
3.合理分配体能,快速完成测试;
4.调整测试心态,争创个人最佳。
50米×8往返跑
50米×8往返跑单项
评分表(单位:分·秒)
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
①往返过程中,容易
“窜道”或“走弯路”
提高灵敏素质,进行多方向、多维度的折返跑练习,如Z字形标志桶折返跑,伊利诺斯灵敏跑等。
②触碰标志桶和跑的衔接不流畅
进行多种形式的跑动和折返练习,如400米变速跑、一字折返 俯撑、交叉灵敏跳 前后跑动触摸标志物等
温馨提示
1.要穿运动鞋进行测试,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等;
2.测试前,不要大量饮水,做好热身准备运动;
3.在跑完后应继续走动,不要立刻停下,以免发生意外。
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单项
评分表(单位:厘米)
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
①起跳前有“垫跳”动作
进行半蹲轻跳、半蹲挺身跳练习,重点体会双脚同时用力向上起跳的感觉。反复练习双脚同时起跳,越过小障碍。
②蹬摆无力,起跳速度慢,
展体不充分
连续做原地蹬、摆练习,要求快速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及身体充分伸展。原地蹬摆向上跳起,做挺身跳、原地连续收腹跳,快速跳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等练习。加强手臂力量练习。体重偏大的同学可以采用左右腿交替箭步跳等强度、幅度相对较小的练习,逐步提高。
③收腹举腿不积极,“坐”着跳
从稍高处(跳箱或台阶等)往下跳,要求收腹举腿,小腿前伸。进行加强腹背肌的力量练习,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原地收腹跳等。
温馨提示
1.遵守测试规则。切忌有投机取巧的心理,遵守测试规则,不能有预跳,每次跳完后应向前走离开跳远测试区,不得向后或从两侧离开;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慢跑、肌肉拉伸不能少,测试前可以做几次收腹跳或原地高抬腿等练习;
3.速度、力量是关键。要提高成绩,起跳时蹬地起跳速度要快,充分摆臂;
4.起跳前可以做1-2次深呼吸,调整紧张情绪。起跳蹬起后,躯干与地面保持38-45度,空中挺身展体,落地前收腹举腿,小腿快速前伸。
引体向上
男生引体向上单项
评分表(单位:次)
男生引体向上
加分评分表(单位:次)
注:引体向上为高优指标,学生成绩超过单项评分100分后,以超过的次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
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
①引体向上时感觉手臂无力,
挂杠都有些难度
加强上肢力量,可以进行双手交替攀爬、斜身引体、弹力带直臂下拉等练习。也可以进行计时性的挂杠练习。
②引体向上时身体不知道如何发力
进行核心肌群和上肢的力量练习,如悬垂摆动、悬垂举腿、弹力带辅助引体等。
温馨提示
1.测试前适当活动身体即可,不宜用引体向上练习来热身;
2.测试时可以适当在手上抹一些镁粉,以增加摩擦力;
3.力争一次性测出自己最好成绩,不要再复测;
4.注意动作的规格,“向上过下巴,向下手臂伸直”;
5.选择高度合适的单杠,使自己的脚在摆动中不至于碰地。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单项评分表(单位:分·秒)
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加分评分表(单位:分·秒)
注:1000米跑、800米跑均为低优指标,学生成绩低于单项评分100分后,以减少的秒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
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
①跑步时髋关节过度内收和膝关节内扣
这种跑姿会增加膝盖和小腿的压力,长时间锻炼会造成膝关节或踝关节损伤。强化正确的跑姿,跑步时膝盖要正对脚尖。做单腿外摆、侧卧贝壳式等动作练习,发展臀中肌。
②跑动时胯扭动,导致骨盆上下摆动
这是下腹肌力量不够的表现。加强核心肌群的力量练习,如仰卧举腿、仰卧起坐等练习。
③跑步时含胸弓背
含胸弓背不仅影响呼吸,也大大降低跑步效率。强化正确的跑姿,并养成习惯。进行身体灵活性、稳定性及发展核心力量的各种练习。
温馨提示
1.注意跑前热身。
2.选定合理目标。
3.注意呼吸调整。
4.拼搏百米冲刺。
希望同学们在统测中
不要太紧张
以平常心对待
祝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关于肥胖我们该如何自检
肥胖的判定方法
体重-BMI-体脂率-腰臀比检测肥胖
肥胖的定义
从营养学角度看,肥胖是营养过剩的表现,是由于能量的供给大于能量的消耗,作为机体燃料的脂肪在体内过剩而储存起来的一种状态。 从医学角度看,肥胖是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脂肪细胞中脂肪储存过剩,身体脂肪过度增多,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并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的一种超体重状态。
人们在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的时候,首先是从身材上的评估,然后再将身材转换成体重。看到一个小胖子,就会问“你有200斤吧”。但其实这样的衡量是不准确的。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两个人的体重差不多,但是肥胖程度差别很大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肥胖的判断
(1)体重和标准体重法
体重是指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标准体重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群体大样本调研后,按照人的年龄、身高等特点,得出各年龄阶段体重的标准值。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标准体重。成年人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成年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 9
我国成年人常用的标准体重公式为Broca的改良式:
成年男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成年女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凡是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偏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10%者为偏瘦,低于20%者为消瘦。需要指出的是,上面这种方法算法简单,适合普通人群体重的自我评定,但是这一方法只是估算,远远没有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等方法准确可靠。
体重指数(BMI)法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是评估肥胖程度的指标。 其公式为: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kg)/身高的平方(米,m)理想体重(Kg)=(18.5~23.9)×身高的平方 (单位m) 以体重指数对肥胖程度的分析,国际上通常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体重指数界限值,健康18.5-24.9kg/m2;超重25-29.9kg/m2;肥胖≥30kg/m2;亚太地区人群根据BMI不同可分为:健康18.5-22.9kg/m2;超重23-24.9kg/m2;1度肥胖25-29.9kg/m2;2度肥胖30-34.9 kg/m2;3度肥胖>35 kg/m2。
(3)体脂率的判断有很多种,如图片对比通过图片对比,能大致了解自己的体脂率。
还有一种常见的:机器测试
健身房或者医院里一般都会有inbody(人体成份体测仪),可以计算出你体内肌肉,脂肪,水份的含量,还能确定出你的各个肢体的脂肪比例等,非常的专业。不过条件限制,相对比较简单精准,更适合所有人。
这里提供一个体脂肪计算公式参考:
1)女性的身体脂肪公式
参数a = 腰围(公分)x 0.74;
参数b = (总体重(公斤) x 0.082) 34.89;
身体脂肪总重量(公斤) = a - b;
身体脂肪百分比= (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 x 100%。
2)男性的身体脂肪公式
参数a = 腰围(公分) x 0.74;
参数b = (体重(公斤) x 0.082) 44.74;
身体脂肪总重量(公斤)= a - b;
体脂率(身体脂肪百分比) = (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 x 100%。
(4)腰臀比判断
腰臀比(WHR)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
测量腰臀比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先测量臀围和腰围的尺寸,再用腰围数字除以臀围数字,得到的就是比值。女性得数在0.85 以下,男性得数不大于0.9,就说明在健康范围内。白种人男性腰臀比>1.0,女性腰臀比>0.85,为腹部脂肪堆积。
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小值应该是多少,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大值是多少,已经得到了众多专家的确认。如果是女性,理想的腰臀比例大约在0.75之间。男性,比例大约在0.85 之间。
成年男性:正常腰臀比<0 .85;超重腰臀比0 .85~0 .90;肥胖腰臀比>0 .90。
成年女性:正常腰臀比<0 .75;超重腰臀比0. 75~0. 80;肥胖腰臀比>0. 80。
腰围不达标或腰臀比值低但体质指数≥28者,为全身性或周围型肥胖。
以上为几种常用的肥胖判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