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噙霜肥胖(林噙霜出身)
《知否》原著:林噙霜被扔进庄子,康姨妈出招,将她变成猪油肥婆
导语:林噙霜是一个狠角色,一直不断的推动着剧情发不断的给明兰带来不同的挫折,这让明兰更好的成长,那林噙霜最后的结局并不是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荣宠至极,大权在握:
林噙霜是宅斗的一个“战斗机”,在古代,妾侍的地位通常都不是特别的高,所以大多数的妾侍都是过的不怎么好的,那在这么多的妾侍当中谁是过的最好的呢?这就要数盛紘的妾侍林噙霜了。盛紘是个宠妾灭妻的老爷,林小娘生来就是柔柔弱弱的样子,并且非常的会适时示弱,每次在盛紘要怪林噙霜之前,林噙霜都会先哭上几句,然后嗲声嗲气的求盛紘原谅,盛紘在强势的王大娘子那边经常吃瘪,再遇上林噙霜这样的女子自然是受不了的,所以林噙霜这招屡试不爽。
林噙霜不仅仅会示弱,还知道盛紘的弱点,林噙霜知道盛紘也不是嫡出,是小娘生的在小时候也是被欺负过的,所以盛紘最见不得作为妾侍的林噙霜受王大娘子的委屈,不想林噙霜和林噙霜的孩子过的像自己小时候一样。所以每次林噙霜哭哭啼啼的时候,盛紘的不会多问什么直接怪罪王大娘子。在林噙霜的这一系列的原因下在盛家也是过的风光无限,吃穿用度一点都不比作为大娘子的王氏差,有些甚至比王大娘子还更好,只不过,这一切随着墨兰出嫁,盛紘寒心那一刻,就彻底结束了:
2、送入庄子,猪油拌饭毁身材:
在林噙霜被送到山庄上之后王大娘子终于过上了久违的日子,这时候康姨母就敲响了王大娘子的警钟,为了让林噙霜真的回不来,康姨母教王大娘子给林噙霜送猪油拌饭,这样吧林噙霜给养胖,那林噙霜失去了自己吸引盛紘的东西自然就没有机会再回来了。于是王大娘子顿顿送猪油拌饭,林噙霜开始是拒绝的,但是没办法只有猪油拌饭吃,只能吃下去,过来林噙霜就这样越吃越胖。
在一间不见天日的小房子里,林噙霜被囚禁在里面,不许走动,不许见人,每天只给3碗猪油拌饭,一开始,林噙霜不愿吃,后来实在挨不住饥饿,只能开动,结果越吃越香,就像她当初一碗碗补药送给卫小娘般,喂大了自己的肚子,再无争宠可能。
写在最后:林噙霜为了活着吃下这一碗碗的猪油拌饭,以为自己的女儿墨兰,自己的丈夫盛紘会有来接自己回去的一天,但是因为最后吃猪油拌饭发胖,盛紘来看望林噙霜时却是接受不了这个肥婆的,于是林噙霜就一辈子留在了山庄,及时后来,长枫想接她回来,也被长柏训哭了。
《知否》中林噙霜竟然有两种结局?
你知道林噙霜在原著中的结局吗?
比电视剧更加凄惨,林檎霜为了让墨兰嫁到永昌伯爵府,不惜让木墨兰出去勾引梁唅,丢进了盛家的脸。盛纮和盛老太太一气之下将她赶到了乡下的庄子里,没有传令不能回归,林檎爽被关进农庄后,大娘子还是担心林檎霜会回来与自己争宠,挑拨自己与丈夫的关系。
为了让林噙霜永无翻身之日,大娘子听从了康姨母的计谋,每天给林噙霜送三碗猪油拌饭,林檎霜一开始宁死都拒绝吃猪油拌饭,但是饥饿难耐,林檎霜为了活下去,没有办法只能吃仅有的猪油拌饭。
她想着她得活下去,等自己嫁入伯爵府的女儿,风光的来接自己。林噙霜没有等来接自己的女儿,到时先把自己成了肥婆。
连这几年天天吃猪油拌饭,林噙霜已经胖得不成样子,脸上油光满面,肥肉四起,那还有以前半点柔弱纤细、精致可人的模样。
后来盛纮来看望过一次林噙霜,但盛纮当场就被吓跑了。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胖如肥猪、丑如母夜叉的人,会是他以前那个甜美可人的霜儿。
分家之后,林噙霜的儿子长枫本想将其接回自己家中,却因为长枫的妻子不同意,而没能如愿。轻松谋划一生却落的这样一个下场,两个孩子没有一个指望的上,她的下半辈子就在这个宅子里孤独且肥胖的度过,再也没了从前的美貌当真是悲哀至极。
在电视剧中,整部剧盛纮最崩溃的时候就是处决林噙霜时,他是在提前为他哭丧,也必须要了他的命。
这厢,林噙霜被关在屋子里,气得直砸东西,但转念一想自己是伯爵府公子的岳母,好日子就要来了,瞬间冷静下来。
这时下人冲进来将她押去祠堂,一路上林噙霜还在叫嚣自己是伯爵度公子的亲岳母,他们竟然敢对自己无礼定叫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到了祠堂后,下人按照盛红的吩咐,狠狠的仗责林噙霜。冬荣(盛纮手下)打人有门道,怎么打人不疼、怎么能打死人、他门清。
此次受了盛纮的意,最终下了狠手打林檎霜。
林噙霜要换想要用曾经的情谊,换得胜红的心软,但盛纮泪流满面,却不为所动。随着闷闷的棍棒一声声下去,林噙霜渐渐的没了气息,最后像死了一样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盛纮十分痛苦。
看到林噙霜被打的昏死过去,盛纮十分心疼,可他更恨林噙霜的背叛,恨他为何不继续欺骗。林噙霜被送到城外的庄子看押,盛纮还严明,让她永世不得离开,丫鬟婆子也通通发卖。
林噙霜被送去城外庄子当晚,明兰打着老太太的幌子,说要看押林噙霜去城外的庄子。到了后,明兰站在门外林檎霜一副得意的模样,但林明兰没开口,径直坐下,只是死死的盯着她。
哪怕现在处于困境中,但终究攀上了伯爵府这颗大树,等墨兰在侯爵府坐稳了大娘子的位置,自然会想办法接她回盛家。她还嘲笑明兰说,墨兰抢了她伯爵府的位置,明兰肯定心有不甘,但明兰死死的盯着林噙霜,说她从来没有想过嫁到伯爵府。
这一刻林檎说立马意识到,所有都是明兰设的局都是明兰的计谋。她慌了,她不明白明兰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直到明兰打开了舐犊情深的画卷。
林檎霜看到这幅画,猛的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明兰是知道他小娘的死,是由林噙霜一手造成的。
她害怕明兰对墨兰还有后手,便一改刚才得意的模样开始苦苦哀求,但明兰转身便走了,几日后林噙霜就死在了庄子里。
你觉得这样子的结局和电视剧比起来,哪个更加凄惨呢?
重温《知否》原著,孔嬷嬷只用三句话,就揭穿了林噙霜的“底细”
文|月半悦读
《知否》原著里面,林噙霜并没有剧中那么早死去,而是在庄子里受尽了活罪。
要说她从百般受宠到被遭受冷落的转折点,还是在孔嬷嬷对盛紘前程教育后,人家只用云淡风轻的三句话,就揭穿了她的“底细”。
不得不说,孔嬷嬷那专门用整治绿茶的“三板斧”,简直就是为林噙霜量身打造。
而盛紘接连被孔嬷嬷两次洗脑后,也开始警惕起这个所谓的“真爱”,对她的态度更是一落千丈。
其实,盛紘已经非常疼爱她所出的那一双庶出儿女了,无论是对墨兰的婚事,还是长枫的前途,都费尽了心思。
怎奈林噙霜贪心不足,竟然自毁长城地唆使墨兰私会外男,差点败坏了盛家女的名声,才逼得老太太出面发落了她。
当她被送到老太太庄子上后,很快就被康姨妈给大娘子王氏出的那个极其阴毒狠辣的主意,给生生毁去了她最重视的美貌和窈窕。
在那个无法活动的小土屋里,林噙霜每天只被投喂三碗猪油拌饭,半年不到就被成功催肥。
试想一下,一个身材臃肿肥胖、满脸横肉、言语粗鄙的肥婆,又怎能再跟她的“红狼”撒娇卖痴风花雪月?
所以说,人生在世,果然不能贪图太过,不然的话,林噙霜的悲催结局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01、家宅不宁。盛府的规矩混乱,源自林噙霜这个姨娘的崛起。
毕竟,她这个林姨娘,相比于其他妾室,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首先,她出身官宦之家,家族获罪后门庭败落,再加上林父早早病逝,林母临终前才把她托付给在闺中有过几面之缘的盛老太太。
其次,盛老太太待她不啻于亲女,甚至不惜出份嫁妆也要给她寻个好婆家,可她却放着外头正经太太不做,宁愿给盛紘做小。
前者,让她受过诗词歌赋方面的教育,从而跟知识官僚盛紘有共同语言,后者,让她备受文化青年盛紘的怜爱,处处都比其他姨娘体面。
再加上,正室太太王氏既无上佳的文学教养,相貌也只算得上端正,还仗着低嫁而一味地跋扈泼辣,婚后不久就跟盛紘有了嫌隙。
这样一来,一向“主意大”的林噙霜正好钻了空子,私底下偷偷摸摸与盛紘有了首尾,丑事暴露后很快就被抬作了姨娘。
不得不承认,林噙霜放着盛老太太为她挑选的几户人家不选,上赶着给盛紘当个姨娘,也是看准了人才下菜碟的:
“她不是稀里糊涂的尤二姐,她找盛紘,是因为知道他是个性格独立不受妻子钳制的男人,她也知道盛紘早年当庶子时的凉苦,并以此为切入点,为自己在盛府博得了一个不败之地。 ”
对于盛紘那种封建教育下的士大夫来说,内心深受礼法压制的情感,在这种遮遮掩掩的“自由恋爱”刺激下,确实很难把控得住。
尤其是,他跟王氏的包办婚姻,实在是有太多不如意之处了。
他自诩是个有追求有文化的青年官僚,当情感需求一再得不到满足时,可不就很容易被林噙霜这样的解语花趁虚而入了吗?
开头那几年,盛紘跟林噙霜纵情于无边情海,不愿上岸,根本就看不到林噙霜那满身算计的心眼子。
最可笑的是,他甚至还总是可怜她一个官家小姐孤身一人无可托庇,这才委屈自己给他当了妾室。
要知道,盛紘本就是庶子起家,对待姨娘这种编外岗位不仅没有厌弃反感之意,反而还表现得颇为亲切自然。
甚至于,他为了不让林姨娘受欺侮,竟然既给了她独立的经济来源,又让她把亲生的一双儿女养在身边。
有了田庄铺子和体己银子,林姨娘的腰杆自然而然就直了,生儿育女之后,盛紘又给足了她脸面。
就这样,林噙霜在盛府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培植的亲信也越来越多,除了一个名分之外,跟正经太太几乎没什么差别。
于是乎,她跟王氏也逐渐有了分庭抗礼之势,随着嫡庶不分加剧,盛府的规矩也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说,妻妾对峙之下,导致家宅不宁,酿出卫姨娘一尸两命的那种家祸,也就不足为奇了!
02、整肃门风。真要追本溯源,还得归咎于盛紘对林噙霜无原则的宠爱。
他不知道的是,对于林噙霜那种人来说,爱之即是害之,而他一再无底线的原谅,也只会让她愈发不知进退。
好在,盛紘毕竟是有着远大理想的官员,在礼教森严的古代,他若是还想要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就不能落个宠妾灭妻的坏名声。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和林姨娘“恋爱”时,保留了最后一丝理智与克制,而王氏的娘家的出手干预,则加速消退了他对林姨娘的热情。
可王家刚使出美人计拉拢盛紘,林姨娘的战斗力就显现出来了,当机立断就给几个颇有姿色的丫头开了脸。
所以说,第一回合的获胜者也不是林姨娘,而是坐享齐人之福的盛紘,事情本就因他而起,他反而还平白消受了几番美人恩。
于是,王氏才会剑走偏锋,找了卫氏那个“布衣荆钗难掩绝色”的贵妾,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果不其然,盛紘顿时就被卫氏给迷倒了。
他不仅亲自教她识文断字,还点拨她诗词书画,两人耳鬓厮磨之下,颇有一种红袖添香之乐。
而且,卫氏不仅生的极为貌美,性情也温柔敦厚,凡事不争不抢,盛紘倒也真有点喜欢上了她。
只能说,林噙霜的“真爱千斤”,终究抵不上人家的胸脯四两。
眼看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林噙霜才真正开始急了,她刻意折腾临产的卫氏,就是意在把她的胎儿弄掉,最好顺带把她的身体也搞垮。
结果,不知是她用力过猛,还是卫氏特别点背,竟然因为难产而一命呜呼了。
可以说,卫氏的惨死,彻底暴露了盛府的规矩败坏,妻妾斗争的惨烈的程度,也令人不寒而栗。
终于,经由盛老太太分析点拨,盛紘这个大家长,才不得不正视家庭内部的矛盾。
他不管是对卫氏于心不忍,还是为自己的仕途前程着想,都必须要下定决心整顿和恢复家庭等级规矩。
首要之事,他得先从情海中爬上岸,放弃对林姨娘的过度偏爱,公平持中地从严治家,整肃门风。
可仅仅“公平持中”这四个字,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毕竟,他自己立身不正在先,坏了规矩地把一个妾室宠得没大没小,就怪不得王氏不上道儿了。
而他在盛老太太跟前的信誓旦旦,在林噙霜的泪水攻势下里,立刻就化作了绕指柔。
哪怕一个丫鬟都看得出,林噙霜有一双儿女护身,根本不可能为她做下的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儿抵命。
他所谓的“整肃门风”,也不过是打卖几个下人罢了。
03、小作惩戒。而林噙霜,终归不是一般循规蹈矩的妾室。
她就算正在被禁足,也硬是找准机会闯进王氏的院子,舍身见到了跟正在她离心的“红狼”。
而她跟王氏几句“对质”下来,就成功把话题歪楼,从害死卫氏的被告,转换身份为被大老婆陷害的原告。
只见林姨娘泪眼婆娑,好似暗含千般柔情万分委屈,哀声凄婉:
“老爷,太太,我本是一个无依无靠之人,这一辈子都是依附着老爷活着的,倘若老爷厌弃了我,我不如现下立刻就死了。我原也是好人家的女儿,老太太要给我挑人家,是我自己不要脸面,定要赖在盛家,不过敬慕老爷人品。被众人耻笑,被下人瞧不起,我也都认了,是我自己甘心情愿的。……我也知晓自己惹怒了姐姐,让姐姐心里不快,姐姐怨我厌我,我都明白,也不敢自辩……只盼望姐姐原宥我对老爷的一片痴心,当我是只小猫小狗,在偌大的盛府之中赏我一个地方缩着,有口吃的就是了,只要能时时瞧见老爷,我就是被千人骂万人唾,也无怨无悔!……”
这一番唱念做打下来,她表完忠心表痴心,连头都没磕几个,就哄得盛紘心疼地回心转意了。
结果就是,不仅卫氏的死因没追究到责任人,王氏这个正室,反而还落了个陷害小老婆的嫌疑。
至于林姨娘,只是被盛紘不痛不痒地勒令了几条:撤了小厨房,停掉多出的花销,恢复每日给王氏请安的规矩。
可以说,他既没有剥夺她的产业,也没有分离她的孩子,只是让她收敛态度伏低做小,已经是大幸了。
而林噙霜那样的“聪明人”,纵然再心有不甘,也很识时务地见好就收了,她也深知,只要把住盛紘,就不怕没有出头之日。
所以说,在卫氏一事上,盛紘对林噙霜的高拿轻放,注定了将会遗患无穷。
至少,林噙霜是一点儿记性都没长,反而又惦记上了盛老太太的体己,还妄想让人家给她女儿的婚事提升竞争力。
没看到,墨兰前脚被老太太拒绝,她后脚就反射性地耍脾气给老太太脸子瞧,竟然明刀明枪地让两个儿女全都托病不去请安。
只可惜,她这次直接撞到了枪口上。
盛紘自升官之后,就一心要整顿门风,哪怕她再喜欢和抬举林姨娘和她的孩子,也有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她必须谨守做妾的本分,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能有半点损及他的家族和社会地位,更不能有半丝损害他的官声。
所以说,在老太太发动反击逼盛紘做个选择时,他才会在宠爱林姨娘和家族体统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毕竟,孝字当头,再加上嫡母对他养恩之重,林噙霜这个宠妾的分量显然不够看了,不得不跟儿女分居。
在那种情况下,盛紘还愿意护着林姨娘,也确实是出于“一片真情”了。
04、自毁长城。不过,盛紘再强硬的坚持,也经不起林噙霜几次软磨硬泡。
很快,他就在她的哭诉中鸣金收兵,心软之后就又会对她许这许那,直到孔嬷嬷对他进行了前程教育,才一语惊醒梦中人。
当盛紘虚心接受了孔嬷嬷支招后,才对林噙霜的套路有了明确有效的应对措施。
比如说,林噙霜再次向他苦诉,抱怨墨兰没有华兰的福气和丰厚嫁妆,并埋怨王氏不该厚此薄彼,只把陪嫁分给嫡出子女。
而盛紘只用一句话,就把她噎得无话可说,也给她后面逾越的要求来了个急刹车:“你没有丰厚的陪嫁,难不成是我的过错?”
确实,盛紘即使再异想天开,可该有的自知之明也一点不缺,林噙霜要是有王氏那样的家世和嫁妆,又岂会与他做小?
盛紘先用这句话堵了她的嘴,在她被噎得哑口无言时,又来了个乘胜追击:
“当初我就是怕你们母子受欺负,才硬是从祖产中拨出一块来给你们傍身,这本已不合规矩,但为着你和枫哥儿墨姐儿我还是做了;你已比一般妾室体面许多,难道还不知足?!你若想与正房太太比肩,当初就不该与我做妾。”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当初选我,是无奈之举,我这些年对你,却足够恩深义重了。
其实,盛紘只要绕出那个圈就会发现,她动不动就“我放着不做外头的正房太太,宁愿给你做小”,不过就是拿“真情”换好处罢了。
面对这种“绑架”时,他接下来只要这样说就可以见招拆招了:
“你既与我一片真情,且甘愿做小,又为何时时抱怨,还常与我要这要那的?难道一片真心便是如此?”
这张纸一旦捅破,什么情深似海都不过如此,盛紘再想到他跟林噙霜多年来的“一片真情”,自己都有些腻歪。
之后,但凡林噙霜作妖,盛紘只要祭出这“三板斧”,就无往而不利,渐渐对她的种种手段有了不弱的抗体。
当他真的硬起心肠冷落林姨娘几年,把对她的一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反而取得了不错的政绩。
盛紘官场得意,仕途顺畅了,孝心涌上心头,方知自己这些年错的多彻底,后悔当初没听老太太的逆耳良言。
仕途顺畅了,盛紘就连看不大着调脾气不好的王氏,都顺眼了不少,越来越远着招数用老了的林噙霜。
林噙霜一再碰上钉子,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对,不得不打点出万分的温柔手段来哄盛紘,暂时也老实了不少。
可她这种老实的假象,只维持到了三个兰开始谈婚论嫁时,便又开始兴风作浪了。
她先是善解人意地给盛紘弄个娇滴滴的美艳丫头,撩拨得他忘了形,从而放松了警惕,暗地里却给墨兰策划起了永昌侯府的婚事。
林噙霜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墨兰高嫁进了侯府,她这个生母暂时受些罪也没什么,早晚能享上女儿的福。
可她这次显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既低估了盛紘对前途的热情,也轻视了盛老太太做事风格。
王氏气怒交加之下撂挑子,盛紘不得不求到老太太头上。
而盛老太太本就是有爵之家嫡女出身,做事向来说一不二,平生最不耐烦和人纠缠,但凡她出手,根本就不需要以德服人。
所以说,她发落起来林噙霜这个白眼狼,只能说是干脆利落,而康王氏恰逢其时抛给王氏的毒计,则相当于封死了林噙霜的后路。
林噙霜在庄子里,被每天三碗猪油拌饭给催成肥婆,没了以色侍人的本钱,只能寄希望于儿女分家掌权分家。
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
墨兰虽然如愿嫁入了永昌侯府,日子却过得极不如意。
她每日处理婆媳、夫妻问题都自顾不暇了,对娘家的事儿根本没有发言权。
至于儿子长枫,娶妻柳氏本就属于高攀,难免被她管头管脚。
且不说盛紘还在世时,他根本分不了家,就算日后分家了,也不会为个姨娘得罪不该得罪的一切。
可以说,林噙霜若是能安安分分在庄子里终老,就已是她最好的结局了。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