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长的瘤(肥胖 肿瘤)
瘆人!两只胳膊上长了26个脂肪瘤 专家提醒:肥胖人群更易得脂肪瘤
全身上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肿物,最大的有鸡蛋般大小,两只胳膊上的肿物竟多达26个。1月25日,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接诊了一名有脂肪瘤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据医生介绍,约三分之一多发性脂肪瘤患者具有家族遗传病史,而每个人的人体内都有“脂肪瘤致瘤因子”,肥胖人群更容易得脂肪瘤。
该患者姓孙,今年33岁,来医院的时候,他的腹部、背部和腰部都长满了肿物,“光是两只胳膊上就一共长了26个肿物”,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的手外科副主任医师熊胜说道,这些肿物呈暗黄色,“密密麻麻地长在胳膊上,看着还有点瘆人。” 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确认是脂肪瘤,这些肿瘤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最大的有鸡蛋那么大。
熊胜解释道,孙先生有脂肪瘤的家族遗传病史,他从十几岁时就开始长脂肪瘤,不止是胳膊,腹部、腰部、背部都有脂肪瘤。少时脂肪瘤较少、较小,直到他二十多岁时,这些肿物才开始逐渐增多。
熊胜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像孙先生这样多发的,比较少见。熊胜解释道,脂肪瘤的病因目前并没有完全明确,约三分之一多发性脂肪瘤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肥胖的人相对容易得脂肪瘤,更要注意减肥。”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薛马义 实习生 黄玉琴 赵佳丽
肚子大不是真的胖?加州男子腹中长35公斤肿瘤
中新网12月2日电 据美媒报道,加州男子赫南德兹(Hector Hernandez)数年前肚子开始变大,他以为是发胖,没想到肚子尺寸如吹气球般猛涨,是因为肿瘤作祟。
据报道,当赫南德兹的肚子变大时,他试图穿大件外套遮掩,买东西时还有陌生人劝他少喝啤酒,“但我不喝酒的”。
2016年,他发现肚子涨大的同时,身体其他部位却消瘦,求诊时医师未发现肿瘤,只告诉他“每个人变胖的方式不一样”。
第二年,赫南德兹改看其他医师,发现下腹部长了“脂肪肉瘤”,高血压、胃灼热、便秘、呼吸困难等症状都是巨大肿瘤压迫所致。
之后,赫南德兹做了手术,取出的肿瘤重达35公斤,被肿瘤压迫而坏死的一侧肾脏也因此摘除。
好消息是赫南德兹的肿瘤并未出现转移,坏消息是这种恶性肿瘤很容易再长,不过他乐观表示,“至少我现在轻松多了”。
11 种肿瘤告诉你,肥胖是致癌的首要因素!
肥胖,导致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增加心脑血管、内分泌疾病的发病风险。
这都是大家熟知的。
但是,The BMJ 杂志(英国医学杂志)于 2017 年年初发布了一篇重磅文章。文章证明肥胖和多达 11 种肿瘤有密切关系,肥胖可显著增加这些肿瘤的发病率。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肥胖就是首要致癌因素!
The BMJ还附了一个视频说明研究结果
图源:The BMJ网站截图
怎样才算「肥胖」?
文章收纳了不同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主要用来衡量肥胖的标准多达七种:
身体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臀围(hip circumference)
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
体重(weight)
体重变化(weight gain)
经减重手术后的体重改变( weight loss from bariatric surgery)
其中,BMI 是最常用的一个指标。正常 18~25,25~30 为超重,30 以上被认为是肥胖。
肿瘤发生的风险,会伴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样的风险,在不同器官、不同性别上是有差别的。
哪些肿瘤,胖子高发?
这 11 种和肥胖高度相关的肿瘤是:
食管肿瘤
结肠癌
直肠癌
胆管癌
胰腺癌
子宫内膜癌
多发性骨髓瘤
乳腺癌(妇女)
胆囊癌
胃癌
卵巢癌
以男性为例,BMI 指数增加,对胆道的威胁最大。BMI 每增加 5 kg/m,男性就会增加 56% 的胆道肿瘤风险,而结直肠肿瘤看似风险较低,但也能增加 9% 的发病风险。
对于女性来说,BMI 每增加 5 kg/m,其绝经期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 11%,而其腰围/臀围比增加 0.1,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就会增加 21%。
由于参与研究的这些肿瘤都是男女十大常见高发肿瘤,配合其原有的发病率,肥胖人群的肿瘤潜在发病率就非常可观了。
综述中的综述
这一切是怎样证明的呢?
作为苦逼的医学生,我们都有阅读综述、Meta 分析,甚至自己尝试书写投稿的经历。而这一过程中,最痛苦最艰难的一步,就在于医学文献的检索和解读。
医学文献浩如烟海,而文献和文献之间更是有可能有完全结论不同的解读。而即使已经成文的综述或是 Meta 分析,也可能由于纳入文献的差异导致结果不同。而同类型的文献分析越多,越可能让人莫衷一是。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效力在综述、Meta 分析之上,并且能够明确分析疾病及其相关因素,指出最关键的文章分析方法。
这就是 Umbrella review,一种新型的论文格式,用一种更好理解的方法,是「综述中的综述」。
这篇 The BMJ 的文章,就是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而这也保证了文章的专业可靠性。
为什么这种综述「最可靠」?
作为「综述中的综述」,研究的对象不是一般的科研文章,而是针对肥胖和肿瘤相关性的综述及 Meta 文章。
为了搞清那些综述有用,研究从 14,395(真算得上浩如烟海!)中挑选了 110 篇最有分量的综述。
而这些综述中,不符合本次精确化的文献检索标准,又排除了 61 篇,最后仅仅剩下 49 篇最核心的综述性文章。
而同时,有 204 篇 Meta 主要通过这些综述进行相关研究,这些文章也纳入的本次的研究。
从这些研究中,这 49 篇核心综述 2,179 项独立的临床试验,而这些试验中,一共存在超过 6,600 多例和肥胖直接相关的临床病例,同时存在 176 万以上的对照人群供进行分析。
这些都保证了这篇「综述中的综述」的可靠性,而通过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循证医学领域最高级别的证据。
已经肥胖,怎么办?
看到这里,一定有一部分读者在问:我应该怎么办?我是不是已经有离肿瘤不远了。
所幸的是,和其他致癌因素相比,肥胖一种可以逆转的致癌因素。没有减不下去的肥,只有不够坚持和努力。
减肥没有捷径,「管住嘴,迈开腿」,健康饮食锻炼。同时,如果真的是病理性的重度肥胖,手术治疗也是可以选择的途径。
而这一切,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家人的一份责任。
题图来源:assetsdelivery
参考文献:
[1]Kyrgiou, Maria, et al. "Adiposity and cancer at major anatomical sites: umbrell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mj 356 (2017): j477.
[2]Chen, Wanqing,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6.2 (2016): 115-132.
[3]Aromataris, Edoardo, et al. "Summarizing systematic reviews: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 conduct and reporting of an umbrella review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13.3 (2015):132-140.
点击下方图标,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