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导致手麻(肥胖手麻是什么病的前兆)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210斤高中生课上手麻嘴歪 竟是是因为太胖……

17岁的小虎(化名)是个210斤的胖小伙儿,就读于某高中二年级。本是努力认真上课时,却成了手麻嘴歪突发脑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经检查,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字——胖。10月29日是第14个世界卒中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张正生副主任医师提醒,卒中呈现年轻化趋势,科学预防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

17岁小伙上课时,手麻嘴歪突发脑梗

“报告老师,小虎嘴歪了……”高年二班小雅举手说道,可是,老师过来后没多久,小虎又奇怪的好了,手麻、嘴歪的症状消失了。小虎心想,这是中了什么邪?一切和往常一样,大家继续快马加鞭,徜徉于学习的海洋。然而,晚自习的时候,小虎又不行了。身体左侧又再次开始出现手麻、嘴歪的情况,这次并没有突然好转的迹象。老师赶紧拨打120,将小虎送至当地医院就诊。由于小虎未满18岁,溶栓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在当地医院的建议下,火速转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据当时医生回忆,小虎到中大医院急诊时已经是夜里11点半,卒中中心立刻启动绿色通道,根据小虎的病情判断,考虑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由于小虎Nihss评分3分,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4.5小时,进行CTA、CTP检查时未发现大血管病变,因此转至中大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开通侧支循环,保护脑细胞等治疗。一周后,小虎好转出院了。

熬夜族、肥胖族、压力族,成为卒中重灾区

张正生副主任医师指出,小虎17岁已经有210斤,而且初三的时候就查出患高血压。肥胖、高血压、学习压力大,都是小虎突发脑梗的诱因。近年来,脑卒中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和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在年轻患者中很多都是肥胖人群、烟酒鬼、经常熬夜和工作压力大的人。他们喜欢点外卖,高糖高脂的食物吃多了易发福且不爱运动,导致大量脂肪堆积,都会诱发脑卒中。

一般情况下,40岁以上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卒中家族史都属于中风危险因素,存在3项及以上者即为高危人群。既往有脑卒中病史、有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的,都属于高危人群。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卒中,每六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六秒钟就有一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作为影响我国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脑卒中会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

科学预防卒中,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

张正生副主任医师提醒,远离卒中,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

戒烟慎酒,适度运动。远离吸烟环境,避免吸二手烟。适度饮酒,不能酗酒。酒精总量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女性减半。另外,选择清晨、黄昏进行适度的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锻炼时可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包括慢走、游泳、太极等。

增加营养,保持心情愉悦。多吃含蛋白质、纤维素较高的食物、蔬菜和水果等,少吃盐和高脂饮食,每天盐的摄入量应少于6克。保持心情开朗,尽量避免过大的情绪波动。即使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乐观生活。

定期体检,不适时及时就医。40岁以上人群最好定期进行体检,一年一次为宜,了解自己的心脏、血糖、血压、血脂水平、血管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出现脸不对称、口角歪斜,两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言语不清、表达困难等情况,需怀疑患者是卒中,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本台记者:祖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啊啊啊手麻,我这是怎么了

看了一天的电脑

出现了脖子痛、手麻的情形

打开淘宝,买一个护颈枕

安慰自己说,要开始养生了

……

越来越多的肢体麻木,特别是手麻,和颈痛、腰酸、肥胖、疲劳、失眠、焦虑等疾病一起,成为严重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因素。

肢体麻木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麻烦

肢体麻木是因为神经受到损伤

引起肢体麻木的原因非常多,其中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的是:

1 腕管综合征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终生罹患腕管综合征的风险是10%,在总体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7%,是一个比较高的概率。

2 颈椎病

颈椎病目前并没有查询到确切的发病率,但从我院门诊的经验来看,主诉肢体麻木的患者,有一半及以上的病人最后查出来是颈椎病,所以是比重较高的一个原因。

3 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4%,而神经病变是其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4 脑卒中

脑卒中,也就是中风,如果损害了感觉系统,也会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脑卒中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首位的致死原因,每年新发病人200万人,累计病人700万人,有3/4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也包括肢体麻木。

如何预防肢体麻木的发生

1 姿势要正确

这个是所有措施里面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避免长期低头,比方说看电脑、玩手机、打游戏这样的动作,这样能减少颈椎病的发生;我们也要注意避免手腕长期重复做同一个动作,比如握鼠标、打键盘、织毛衣、洗衣服等,这样能减少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2 饮食要健康

我们要保证清淡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并且要合理摄入各种所需营养种类,这样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帮助脑卒中患者控制危险因素从而减少复发,同时也能帮助正常人避免发生以上疾病。

3 运动要加强

普通人的目的是增肌减脂,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加重,以及增加颈椎的肌肉支持;而卒中患者的话,目的是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减少残疾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出现手麻后可以先挂神经内科,医生会根据手麻的症状开具相关检查,比如颈椎、肌电图、B超和血的化验等等,下一步再根据病因就诊于相关科室。

供稿:神经内科杨钊

经常手麻需警惕 或是疾病的征兆

手脚麻木在生活中非常常见,通常我们不会把它当回事,比如中午趴在桌上睡觉醒来后,胳膊肘不小心碰到“麻筋儿”后,双手都会有非常明显的麻木感,但如果手麻持续时间很长,甚至合并时有手部的肌肉萎缩,那可要当心了,手脚麻木可能是许多疾病的征兆,稍不注意就会延误病情。

可能导致手麻的疾病

颈椎病

颈椎病是引起手麻最常见的病因,最典型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一共有7节,每一节椎体之间由脊髓发出神经根,进而支配上肢活动。如果因为颈椎退行性改变(如颈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导致颈椎神经根卡压刺激,就会出现相关的神经症状。这也就是所谓的神经根型颈椎病,通常表现为:颈肩疼痛、上肢和手指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不同节段的颈神经根,都有特定的支配区域,因此当不同神经根受到卡压时,影响的部位也不一样。通常来说,大拇指麻木表示颈5/6神经根受压;食指、中指、无名指表示颈7神经根受压;小拇指则表示颈7胸1神经根受压。颈椎常有钩椎关节增生或项韧带钙化,颈肩部常肌肉酸痛,严重的还有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症状。当颈椎已经有明显病变,出现手麻、脚麻、头晕或走路踩棉花感等症状,一定要接受专业的治疗,才更加安全有效!

腕管综合征

控制手指的肌肉,都长在手掌和前臂上,通过肌腱跟手指相连。而腕管就像一个大隧道,有9条肌腱和正中神经从这里通过。

如果过度使用手腕/手指,就会导致肌腱或其他软组织发炎→腕管内部空间“变窄”→压迫正中神经→手麻、疼痛、无力。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腕管综合征”,通常表现为靠近拇指的三个半手指僵硬疼痛麻木,且常在夜间发作。因为常见于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脑,需要重复敲击键盘、移动鼠标的朋友,又被称为“鼠标手”。

尺管综合征

尺管综合征是尺神经经过腕部时受压迫所引起。手麻感觉类似于腕管综合征,但手掌背侧没有麻木感,肌电图可以进行鉴别。

肘管综合征

常见于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尺神经经过肘部的肘管时受到压迫所引起。小指、无名指感觉麻木、不适、疼痛,手指拿筷子不灵活。

糖尿病

双侧出现手指发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发病时常呈对称性,类似于戴手套或穿袜子的感觉。流行病学显示,我国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总量接近1个亿。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多种并发症在病程的早期阶段即已出现。即使以前无糖尿病史,长期手麻也应该做糖尿病筛查。

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虽然平时很少听说,但这种病人并不少见,只是很多人没有引起重视而已。胸廓出口综合征是指我们的臂丛神经、血管在颈部和腋窝处受到压迫,产生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其中斜角肌、胸小肌是常见的2个诱发因素。

缺血性脑细管病

脑动脉硬化或狭窄、血栓脱落、供血不足等都可能诱发短暂性脑缺血,严重时可能预示着脑梗等高危疾病。常表现为手指发麻或是一侧的肢体发麻。若伴有头痛头晕、视野黑蒙或视线模糊、胡言乱语、协调能力差等症状时,可能是中风征兆。如果经常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全面筛查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积极地预防和治疗。

末梢神经炎

末梢神经炎常作为全身性、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出现,伴随其他系统症状。手麻表现为对称性手套样的麻木、感觉减退。

更年期综合征

进入更年期的妇女有时候也有手麻的现象,但是并不明显,随着更年期的结束,手麻现象就会随之消失。

手脚麻木应注意什么

均衡饮食

做到饮食有节,尤其不可过食肥甘厚味,预防“三高”,可有效减少手麻现象。不挑食,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体内营养充足,尤其要补充维生素B。

积极预防

中年以上,尤其是体型肥胖者,如见食指、中指或舌根麻木,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中风的发生。

风湿骨病手脚麻木患者,应注意保暖防潮,身体过度受凉、受寒或严寒的气候往往会加重麻木的症状。

老人要定期查血压、血脂,以及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及时治疗。

适当运动

午后或傍晚,可在户外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但不可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运动前先热身10分钟(伸腿、扭腰等)。

防止腕部慢性损伤

比如做家务或者长时间使用鼠标时,最好中途能休息一下,使手部肌肉、肌腱和神经得以放松,从而防止腕管狭窄压迫神经传导束导致手麻。

来源: 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