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贫血吃什么(肥胖者贫血)

京报网 0
文章目录:

身体肥胖为啥会贫血 揭秘贫血和低血压这的饮食原则

2015年12月14日讯,出现头晕的现象,不管是蹲下或者是站起来头晕,都是让人以为是贫血惹的祸,真的是这样吗?有的人明明比较胖,还被诊断出贫血,又是因为什么呢?我们请专家解答读者关心的关于贫血、低血压的问题以及饮食上该注意些什么。

问:经常出现蹲在那里或躺在床上突然起来时眼前发黑的情况,但是检查了发现没什么病,是怎么回事?

蹲起时眼前发黑,通常是的缘故。突然站起的时候,由于重力的作用,血液滞留于身体下部的静脉,输送会心脏的血液减少,血压降低,头部的血液供应随之减少,就可能造成眼前发黑等症状。这时身体为了保证头部血液供应,会自动收缩下肢和腹腔的肌肉和血管,促进静脉回流,同时加快心率,把血液尽量向上输送,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然而,缺少运动和肌肉薄弱的人,不能在起身时做好这个全身调控,把血液更好地送回头部,就会造成暂时脑供血不足。日常低血压、血容量小和贫血的人,这种情况往往更严重。

问:稍微有点低血压,但是并不贫血。除了突然起身的时候头晕,日常也没觉得不舒服,还经常会做快走,但运动之后也没有明显改善,为什么?

低血压的人未必贫血,体位性低血压的人也未必在正常坐着立着的时候发生不适。此外,日常有运动不等于肌肉力量很好,而且只做快走慢跑,不做躯干部位的肌肉运动,对蹲起时头晕眼前发黑情况的改善效果也不一定很大。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营养不良和半饥饿情况下做有氧运动,往往强身健体的效果不佳,甚至可能消减身体的肌肉总量。运动要配合改善营养供应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问:身体明明已经超重,为什么还会贫血,也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呢?

研究发现,肥胖者中的贫血比例高于体重正常者,可能是因为胖人饮食内容不合理,也可能是因为胖人经常节食,从而降低了包括蛋白质和铁在内的膳食营养素供应量。长期节食减肥的超重肥胖者更容易出现贫血、缺钙、缺B族维生素和其他营养不良问题。虽然超重肥胖的中年人往往高血压,但超重的年轻女士中有低血压问题的也并不罕见。 所以,不要以为肥胖属于“营养过剩”问题,其实只是淀粉、糖或脂肪吃多了,而很多微量营养素都没有吃够。同时,胖也不意味着肌肉充实有利。很多胖人属于肌肉松软脂肪过多的状态,虽然胖,并不壮,照样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状况。

提醒

贫血和低血压者的饮食原则

1燕麦小米等全谷杂粮并不会造成贫血,在有充足肉类的情况下,它们也并不影响血红素铁的吸收。实际上,小米、大黄米、燕麦、红小豆等全谷杂粮,铁的含量都远远高于大米饭。例如小米和大黄米的铁含量是精白大米的5倍左右。即便因为全谷杂粮中含有纤维、植酸和单宁,铁的吸收率略低一点,毕竟总含量足够高,所以吃这些杂粮作为主食,所得到铁元素的总量也显著高于大米饭。而且大量研究证明,只要同时有充足的维生素C供应,这些植物性食品中的铁利用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2大枣、桂圆、山楂等传统认为的“补血”食品都有一定益处,但它们的铁、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不够高,利用率也不及血红素铁,不能作为补充铁的主要措施。但作为有利消化吸收的食材,它们和其他富含血红素铁和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相配合,也能间接地为改善贫血做些贡献。

3牛奶和鸡蛋不会造成贫血。牛奶中铁含量非常低,鸡蛋中的铁吸收利用率低。它们本身不能补铁,但也并不是引起贫血的原因,贫血者的饮食中仍然可以正常食用它们。不过,牛奶中的钙含量很高,如果把它和富含铁的食物同时食用,有可能会降低铁的吸收率。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只要把奶类和富含铁的食物在食用时间上错开就行了。如果是饮用酸奶,那就更无需担心,因为酸奶往往是在两餐之间食用,而且其中的乳酸有利于包括铁在内的多种矿物质的吸收。(北京健康科普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范志红)

宝宝贫血虚胖脸黄 试试这款粥

小米薏米龙眼粥有助补益脾胃。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营养性贫血是宝宝体内缺乏某些造血的必需物质如维生素B12、叶酸、铁元素等而产生的疾病。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许华介绍,营养性贫血起病较缓慢,多见于婴幼儿,常见的症状主要有面部轻度水肿、虚胖、肤色蜡黄、头发稀疏发黄、活动时易出现无力、不喜欢吃东西,还可伴有恶心、肚子胀、拉肚子等。部分小宝宝还可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表情呆滞、反应迟钝,智力及动作发育比同龄宝宝差等,严重的皮肤或出现血点、肢体不规则抽动。

如果小儿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在正确用药的基础上,还可配合中医辨证以药膳食疗来改善宝宝的症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欧阳学认介绍,小儿营养性贫血的药膳食疗原则就是增强小儿脾胃功能,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对于脾胃虚弱型营养性贫血的宝宝,他推荐可试试小米薏米龙眼粥:

材料:小米25克,薏米15克,龙眼肉20克。

做法:将小米、薏米、龙眼肉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熬制3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补益脾胃。

适应证:脸色萎黄,胃口不好,头发黄没有光泽、虚胖的宝宝,即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的宝宝。

适用年龄:1岁以上的宝宝。

营养师提醒:贫血的人,别吃红枣了,这4种食物才是“补铁行家”

缺铁好像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缺铁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由于缺铁导致面色暗沉、虚弱无力。既然已经缺铁,那生活中应当如何补充?具体到这个问题上,还需大家分开来看,补铁防贫血,其实并不难,就看您能不能拒绝谣言。

吃红枣可以补铁补血吗?

其实不能。一方面红枣当中所含的铁元素并不多,每百克鲜枣中含有的铁元素仅在2毫克左右;干枣中仅能达到每百克1.2毫克。另一方面红枣中所含的铁元素并不利于人体的吸收,吸收效果很差。

很多人盲目食用红枣用于补铁补血,甚至会大量摄入红枣,然而红枣的外皮很坚硬,大量摄入很容易刺激和损伤食道黏膜和胃肠黏膜,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建议为之。

吃红糖能补铁?

很多人认为吃红糖能够补铁补血,红色的红糖被很多人认为是“以形补形的食物”,但其实红糖当中99.6%的物质都是糖类物质,其余的像矿物质铁等营养素的含量少之又少,靠其补血没有任何意义,食用过多反而会增加患肥胖的风险。

其实而言,除了红枣和红糖以外,像菠菜补血、阿胶补血等传言相对也比较多见,但都存在不科学的原理,大家不必相信。

这些食物补铁补血的效果比较好:
  • 动物血液:

动物血液是不错的“补血秘方”。血液物质中所含的蛋白质与肉相媲美,而脂肪物质的含量又远低于肉类,矿物质铁的含量高于肉食,而且这些铁都是人体易吸收的“血红素铁”,适当适量食用动物血液具有优质的补铁效果。

至于选哪种血液,鸡血、鸭血以及猪血类食品都是靠谱的选择。

  • 动物内脏:

相对而言,动物肝脏等内脏类食物的补铁效果也比较不错,既含有较丰富的血红素铁,而且其吸收率也不低,建议每周可以食用1—2次,每次50克左右。

  • 瘦肉:

相比较而言,动物性食品的补铁补血效果要优于植物性食品,常吃瘦肉也有良好的补充作用。建议每日少量食用肉类食物,促进营养物质的补充和吸收。

红肉建议每日摄入50—75克,不可不吃,也不可多吃。

  • 新鲜蔬菜水果:

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的充足补充有助于血红素铁的吸收。

蔬菜、水果每日皆应该有,蔬菜每天500克,水果每天350克,丰富摄入种类,多色摄入,补充充足且多样的营养物质。

值得大家重视的一个问题:

很多人认为贫血一定是由于缺铁问题导致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生活中的贫血并不一定全是由于缺铁所导致,想要治疗贫血,请先弄清楚原因,然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不可盲目补铁:

1、过量补铁,容易导致锌、铜等微量元素出现失衡,从而就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

2、过多的铁沉积心脏、肝脏、胰腺、脾脏等脏器,可引发心衰、肝硬化、糖尿病等,严重可危及生命;

3、如果本身是老年痴呆人群,大量补铁容易加重病情。

当然,如果您经过医院的检测诊断发现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缺血问题,请按照医嘱使用膳食补充剂进行补充,食物虽然有补充作用,但是作用有限,要说快速补充,补充剂的作用会大于食物,请您正视这个问题。

缺铁,一件很多人存在的“问题”,按照缺乏状况合理补充,红糖、红枣以及菠菜等食物并不能补血,科学补血请适量食用瘦肉等动物性食品。科学补血,愿您理性对待。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的冬日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