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缺雌激素(肥胖缺雌激素的症状)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补充雌激素会长胖吗?

【补充雌激素会长胖吗?】我们人体内的激素大概有200多种,一般情况下,吃了激素会长胖的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像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这些激素确实能导致发胖、骨质疏松。而更年期女性缺乏的是雌激素。雌激素缺乏后全身和内脏的脂肪更容易合成并增加,堆积在腹部,形成苹果型肥胖。适当的补充雌激素,恰恰可以减少体内的脂肪合成含量,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事实上,确实有一小部分人在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后体重增加了,这是由于雌激素减轻了更年期的种种不适症状,食欲自然好转,不自觉地摄入食物增多了,自然就会长胖一些。(via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中年发胖不只是雌激素的锅,更年期女性这样做,让自己远离肥胖!

更年期,对女性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

到了更年期,很多女性腰身快速膨胀,自觉无法控制。由于缺乏雌激素保护,心血管风险和骨质疏松的风险大大增加,肥胖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身材走形对女性心理健康也产生不小的压力。因此,控制更年期发胖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

很多人把更年期发胖怪罪雌激素水平下降,这个帽子还真有点大了。雌激素下降的影响,主要在于改变脂肪的分布,引导脂肪在腹部堆积,导致身材走形。而腹部是脂肪堆积最危险的部位。

女性到了40以后,肌肉量和基础代谢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加上运动量减少,能量消耗减少了,如果还吃得跟过去一样多,发胖是必然。

此外,更年期身体不适、情绪不稳、与家人同事冲突增多,可能触发情绪化进食,很多女性变得嗜好甜品。年龄增加和生活方式变化才是更年期发胖的主要原因。

虽然看上去,在更年期女性脂肪量增加是必然的,但还是有很多办法,能帮助你抵抗更年期的发胖

永远不放弃管理自己

更年期发胖与其说是宿命,不如说是选择。您需要选择健康,选择科学的方法,并且愿意为之付出。

避免极端的减肥方法,避免骨质和肌肉的加速流失,能更好地延缓更年期的各种症状。

生活宽裕、工作压力不大,却出现更年期提前的女性,现在并不少见,很多妇科大夫会把这类案例,归因于不合理的减肥。

减少饮食能量

随着年龄的增加,如果想要维持体重,饮食能量应该比以前减少。想要减重,能量必须进一步减少。特别是控制一些高热量食品的摄入。

同时,还要注意摄入更多优质蛋白对抗肌肉流失,足够的钙质保持骨骼健康。少吃馆子和工业食品。戒除甜品、饮料,把有限的能量分配在新鲜、有营养的食物上来。

控制情绪化进食

情绪化进食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当进入更年期时,同样很容易受到情绪异常的影响。

当你开始情绪化进食时,往往会首选甜品,蛋糕类的食物。但你需要记得,甜品只能带来短暂的安慰,吃对了才是爱护自己。

另外合理饮食也有助于保持良好心情和良好睡眠。

合理运动

没有运动经验、运动习惯的女性,建议通过专业的指导下运动,避免受伤。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绝不限于减轻体重,而是您未来几十年健康的基础。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任何时候都不嫌早。

寻求同伴支持

您可以加入减肥社区,也可以与身边同事、闺蜜结成互助伙伴。

更年期的女性朋友比较容易肥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女性为了美丽就会盲目的采取节食来减肥,但是在更年期前后,过量运动和不科学节食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各种病症,如月经不调、乳腺疾病、子宫病变等。

所以,中年女性减肥不能和年轻人减肥等而视之,更不能自做主张。最好是去医院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肥才能达到安全科学的效果。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

中国研究:肥胖类型影响乳腺癌亚型风险

新华社华盛顿9月14日电(记者林小春)肥胖被公认增加乳腺癌风险。中国科学家14日在美国《肿瘤学家》杂志上报告说,肥胖类型不同,可能得的乳腺癌亚型也不同,高危女性在使用化学药物预防乳腺癌前应谨慎评估。

肥胖可分为苹果型肥胖和梨型肥胖。苹果型肥胖指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体态如苹果;梨型肥胖指脂肪主要集中在臀部和大腿,体态如梨。

最新研究有21所中国医院参加,共涉及1489名乳腺癌患者及1489名健康人士。研究发现,梨型肥胖仅增加患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风险,苹果型肥胖仅增加患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风险。

在不考虑其他危险因素的前提下,身高体重指数大于28的梨型肥胖女性更易发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其风险增加56%;如果是绝经前女性,其风险增加112%。身高体重指数是一种衡量胖瘦的常用标准,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指数介于18.5至24.9是正常体重。

腰臀比大于0.85的苹果型肥胖女性更易发生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绝经前及绝经后女性的风险分别增加38%和125%。即便身高体重指数正常,如果腰臀比增大,同样面临更高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风险。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余之刚推测,梨型肥胖更多表现为皮下脂肪增多,苹果型肥胖更多表现为内脏脂肪增多。皮下脂肪更多参与雌激素转化,因此可能更易促进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发生;内脏脂肪更多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等非雌激素依赖性通路有关,因此可能更易促进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发生。

他指出,目前以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为代表的化学药物预防可使高危人群乳腺癌发病率下降31%至67%,但仅能预防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不能预防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

“从乳腺癌预防来讲,对肥胖女性采用他莫昔芬化学药物预防之前应充分、谨慎评估,特别是其发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风险,”余之刚说,“对中心性肥胖(苹果型)的女性,采取他莫昔芬化学预防需要慎重、权衡利弊,因为其获益可能有限。”